第37章 中秋节礼

这些事情做完以后,赵灵自觉没什么可帮上忙的了,就收回心放到事业上。快到中秋,不管朝堂上如何,百姓家的日子都是要过的,就在各家纷纷准备采购节礼的时候,长兴羊毛铺隆重推出了肥皂。同样是先在《京城旬报》上打广告,起先大家并不觉得如何,肥皂大户人家都用的,自家做的就十分好用,只是心里有个概念他家卖这个,但是各家到铺子采买牙膏、胭脂水粉、毛纺织品的时候顺带看了一眼,就这一眼,愣是走不动道了。

乖乖,这是什么神仙肥皂呦,这确定是用的不是观赏的?一块一块形状优美、带着梦幻色彩的肥皂迅速成为城中大户的最爱,店家还提供精美的包装盒,外头缠上丝带,出门走礼都不俗的。以前,一些个人家想寄牙膏或者水粉到外地都不行,因为有保质期,肥皂就不怕了,没有保质期,放多久都不怕。这个秋天,京城内外的大户、外地客商们注定为长兴羊毛铺的肥皂而疯狂。

一些讲究的闺秀们还开发了别的用途,“将这肥皂放到柜子里,过一段日子衣服都是香喷喷的”

“是啊,我也试过,倒是比熏香味道还好闻些”

“我把它们摆在八宝阁上,也很美”

赵灵照例给亲近的几家都提前送上了全套的肥皂大礼包,今年一共六个颜色,比起去年初试的牛奶蜂蜜皂、薄荷皂、桂花皂、玫瑰皂,还新增了茉莉花皂和蔷薇花皂。

长兴羊毛坊推出了肥皂让中秋的生意变得火爆,太平园这里则是开业一周年大酬宾,厨房从天南地北运来各色食材,趁着中秋节前五天做成各色的月饼,全部免费赠送。特级会员由大掌柜亲自去各家送上,会员则由二掌柜和三掌柜分别送到。从中秋前五天开始,凡是来太平园的客人每人都可以随即抽取一枚月饼,三十二种口味,简直叫人眼花缭乱。什么广式的,苏式的,滇式的,京式的,太平园还开创性的做出的咸味的,以及冰皮月饼。

晋阳王府

晋阳王妃正在花厅品茗,侍从捧着一个大盒子来报:“娘娘,太平园的大掌柜来送节礼”。这是时下不成文的规矩,一些大商户们到了节下会对时常照顾自家生意的大客户们送上一份礼物,聊表心意。

王妃看着前方的两个大盒子问道:“是什么东西?”

侍从躬身答道:“是两盒三十二色的月饼”

王妃有些惊讶,“竟有三十二色,倒比咱们王府里花样还多些,打开一盒叫本宫瞧瞧。”

大宫女接过来,拆开一盒的外头包装的丝带,撕开封条,打开盒子,只见里面各式各样的小巧玲珑的月饼整整齐齐码成四排,每排八个。盒盖上头还插着一张检验合格证,上面清晰的标注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下头每个月饼格子里都用花签标注了月饼的名字,大致的配料以及口味,十分贴心。

连身边侍奉的贴身嬷嬷都忍不住说:“主子,奴瞧着倒比那千福斋的点心还讲究些”。千福斋是京城糕点行里首屈一指的行家里手。

晋阳王夫妇一生没有儿女,两口子也想得开,一辈子吃喝玩乐享尽荣华富贵。晋阳王府是太平园的特级会员,老两口时常去光顾,听书看戏赏美食。王妃对着盒子里的月饼挨个看过来,最后取了个莲蓉冰皮的,这月饼做的小巧,也就是两口的事儿,老人家咬了一口细细的品,嗯,绵软细腻满口清香,待吃完了,喝了口茶水,又取了个滇南火腿的,外皮酥软,馅料咸甜适口,很是了得。

吃完这两个,老人家就叫人将盖子盖上,用帕子擦擦嘴,吩咐道:“王爷早饭用的不多,你们将另一盒送到宗族府去”。

宗族府里,侍从来的时候,晋阳王正在跟人下棋,老爷子会享受,不爱揽权,除了必须他解决的事,一般都是交给下属们去办。这局眼看要输了,索性棋子一丢,大手一挥,吃月饼,一群大老爷们就着茶水把三十二个月饼消耗殆净。

太平园虽然不卖点心,却愣是把京城糕点界给卷的不行,凡是收到他家月饼的没有不说好的,再对比自家采买来准备走礼的月饼,无论包装还是花样口感都无法比拟,于是,好些大户特意到太平园订购,结果掌柜说了:“这个只是为了酬谢广大客户才做的,太平园不卖月饼”。好吧,意思是说,只有会员才能享受得到,一时间无形地拉高了会员的层次。虽然这些人没订到月饼心里不大舒服,可是一想,别人连见到的机会都没有,一时间又觉着这会员当的值,大把的银子没白掏。更有些人先时没赶上,现在挥舞着大额银票要买会员,可是太平园地方就这么大,会员多了没地方安置啊,掌柜只能忍痛拒绝。

几个东家的亲属就无此忧虑了,赵灵早就给各家亲朋好友都送上了。

中秋过后,太平园准备推出《芸娘传》,老规矩,赵灵打算请些亲近的人家来观看试演。待送票给镇北王府的时候,姑嫂两个带着三小只一起去的,星星如今实岁四岁半了,长得别家五岁的孩子那么高了,当了哥哥后,虽然有时候有些小淘气,总体来说很有些哥哥的样子,粉粉和嘟嘟一岁零八个月,走路已经很稳当了,话也说的清楚,越是长大龙凤胎姐弟的性格差别就越明显,粉粉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脾气大的很,相比之下,嘟嘟就稍显羞涩,平日里喜欢跟在哥哥姐姐后面,安安静静地。

王府一家人是常来的,几个孩子也不陌生,郑氏抱住嘟嘟,穆月抱住粉粉,星星坐在赵灵怀里。“有日子没回来住了,这回可得住些日子,你们的院子都是叫人日日打扫的”,王府里就郑氏一个女主人,镇北王府地位特殊,她也不好四处宴饮,日子过的清闲。

穆月笑道:“可不是准备住些日子,早上钟哥走的时候,我叫他晚上直接过来的”

“那就好”

穆辰今日值休在家,听说姐姐来了,忙赶过来。

星星一骨碌从姑姑腿上滑下来,没走两步,就被小舅舅抱到半空中,“嗷~,我飞起来啦,小舅”。

两小只馋的不行,粉粉拍着她娘的胳膊,扯着嗓子喊“舅舅,我要,我要”,嘟嘟虽不说话,那眼神可骗不了人。几个人孩子长得肉墩墩的,穆辰绕着院子挨个飞一圈下来,胳膊都有些酸了。

他坐在椅子上灌一口茶水,“姐,几个孩子是不是又长肉了”。

穆月给孩子们挨个擦汗,闻言说道:“孩子都是见风长的,他们不光长肉了,还长个子了呢”

一时,穆辰又问赵灵:“《京城旬报》上说太平园要出新戏了,记得给我多留几张票啊”

赵灵问道:“今儿就是来送戏票的,我拿了些,你要多少?”

“五六七八张吧”

“你要这么多做什么,戏票是当天就作废的”

穆辰突然就有些支支吾吾,用手搓搓鼻子道:“这你就甭问了,总之就要这么多,给我预留个好位置”

赵灵上下打量他一番,凑到跟前问道:“红鸾星动啦?”

“咳~”穆辰一下子被自己口水给抢到了,耳朵红红的,起身就走,“大人的事,小孩少管”,溜了。

这要是再看不出有情况,大家都白混了。

穆月看向郑氏,“大嫂,弟弟的亲事有眉目了?”说起来两人双胞胎,同样的年岁,自己已经三个孩子了,弟弟连个相看的对象都没有,也怪叫人着急的。

郑氏闻言,挥手示意下人们都出去,赵灵扑闪扑闪一双大眼睛准备听八卦,郑氏见她这模样简直哭笑不得。“哎,我也说不好,是齐二娘子归家了”。

既称娘子,又言是归家,那就说明是个已婚过的妇人。

穆月沉吟道:“是齐侯的亲姐姐,齐老太君的二孙女?”

郑氏点点头,“正是她。唉,说来也是一场孽缘,咱们府里与齐家同住京城,两家也有些往来,齐二姑娘比老三大三岁,老三打小就喜欢跟在她身后,这齐二姑娘亦是个妥帖之人。后来,随着孩子们年岁见长,老三的心思渐渐显露出来,父王和你大哥也看好这门亲事。谁知后来竟传出齐二姑娘早有婚约,那婚约对象便是玉王世子。原来,这一代玉王妃与齐侯母亲是手帕交,听说是两人各自嫁人也没断了往来,还曾定下娃娃亲。后来齐侯之母早早故去,两家相隔遥远,便断了音信。

齐家原以为这桩亲事就此作罢,谁知齐二姑娘十八岁那年,江南玉王府亲自派人登门拿着信物要续两家亲事,”郑氏轻声说道,“总之,最后齐二姑娘嫁到了江南,她出嫁后,老三沉沦了好些日子,后来才慢慢走出来。谁知前两年,江南传来消息,说是玉王世子没了。玉王府希望齐二娘子为玉王世子守节终身,但齐家不愿意,齐侯亲自带了人去江南,最后两家约定,齐二娘子为夫守丧三年,三年后归家,老三自此又活泛过来,死活不肯相看女娘。”

说起来武帝晚年的臣子真是不好当,齐家就是其中武帝祸起萧墙之下悲壮的牺牲品。现任齐侯的祖父老齐侯一生三子一女,长女便是元正帝的原配发妻齐若兰,当年老齐侯与太子一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老爷子是太子的铁杆,曾为太子稳固东宫储位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奸妃元氏在武帝四十寿辰的宫宴上悍然对太子下毒,太子妃收到讯息,当机立断,夺下酒杯饮下毒酒,救下太子一命。老齐侯与长子、次子更是在宫变之时身先士卒,为保卫东宫全部牺牲。当时齐侯府里也遭受叛军袭击,为了保护年幼的孩子,老齐侯长媳与次媳先后殒命。最后,偌大的齐侯府,只剩下老齐侯夫人,一个尚未成年的幼子和五个年幼的孙辈。

齐家出殡时,元正帝亲自扶灵。齐家没有能撑门立户的成年男丁,元正帝亲封齐老夫人为太君,晋齐家长房为国公,二房为侯爵,齐家一门双爵,这些年里,帝王亦是屡屡施恩与齐家。不过,老太君是个明白人,教养孙辈十分得力,虽齐家煊赫,但在帝都却是十分低调,从不沾染旁的是非。

穆月闻言也是叹息,“那爹和大哥如何看待?”

郑氏道:“还能如何看待,这几年,父王和你大哥揍也揍了,骂也骂了,老三横竖不改心思。如今,不是咱们如何看,而是齐家如何看。”

赵灵简直对穆辰刮目相看,她一直以为穆辰有一颗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心,所以才迟迟不肯婚配,原来是心系佳人,便是佳人已婚亦不改初衷。她数了数齐家的人数,留出十张戏票给齐家,还多出几张,有备无患。

郑氏看赵灵在数戏票,又说道:“你给父王也多留几张,前两日寿康大长公主回京了,如今老一辈的就剩下她老人家,父王,和晋阳王叔夫妇了,到时候八成要一起去看戏的。”

赵灵一看,票不够了,忙吩咐连翘去太平园去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章 中秋节礼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