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的动作,自然逃不过锦衣卫的目光。
消息,也很快送到了南京。
小皇帝哈哈一笑,一根手指在下颚拨来拨去,无聊地玩耍着刚刚长出来的两根胡子。
“这个李士实,厉害啊!”
小皇帝心中暗暗自付,上辈子宁王若非是吃独食太狠,得罪了江南人,其起兵之际,江南士绅们不但在物资方面拖后腿,水运拖后腿,更有无数人通风报信,否则,怕是真让这家伙成功了。
可这辈子,宁王不曾得罪江南人。
反而,在正德小皇帝的骚操作之下,江南士绅与宁王同病相怜,一边发着大财,一边默默吐槽着皇帝的霸道,让这两者,一路经营以丝绸为主的生意,一路干起了茶叶、瓷器。
两不相干之下,大家倒也你好我好!
只不过,正德小皇帝丝毫不担心,连比他胡子大小的担忧都没有!
因为,这场仗从一开始,他就赢定了!
哪怕让宁王大军直入京师,他也是个输!
因为,宁王最信任的,依仗最重的,宁王的三千卫士,其中至少有两千九百九十九个人,要么是影卫,要么锦衣卫!
换而言之,宁王府上,除了他和几个谋臣之外,他的长史、典薄、审理、典膳、奉祠、典乐、纪善、良医、典仪、教授……包括给宁王暖脚的丫鬟,除了宁王的老婆是宁王的,他的几个谋臣是宁王的,其它人……或许蚂蚱是宁王府的蚂蚱!
就是这么变态!
甚至,在小皇帝一开始,在制动江南的时候,宁王府的宝贝,宁王依赖的数十亿的金子、银子、铜钱、奇珍、软玉、各类器具……凡是值钱的东西,都早已经有了数个预案。
单说宁王府的金子,早被小皇帝调换成了铜块!
若非是逼宁王主动起兵,让小皇帝掌握十足证据,避免天下人叽叽哇哇,小皇帝早就一书圣旨,喝令朱宸濠去京师闭门思过。
反正,在小皇帝看来,圣旨又不要钱!
对于宁王的安排,小皇帝的应对也很简单。
先是林氏的外海势力,小皇帝的船暂时不多,但在羽林卫水师,连同常瞎子,以及长江帮的协助之下,几面包夹,林氏的水师刚刚出海,就落入了被围剿的惨剧。
至于林氏的本土势力……无数锦衣卫枕戈以待,兼羽林卫苦候良久,内外夹攻之下,看似装备精良,但在训练方面,根本没下苦功的两支部队,直接就成了饺子馅。
随意任羽林卫、锦衣卫拿捏!
顾雄只是冲锋了一次,就觉得实在不好意思。
实在是,顾雄根本没发力,对方就乱了,成为了东奔西跑,待宰的羔羊!
顾雄谨守小皇帝的指令,不允许羽林卫、锦衣卫大肆杀戮,刻意收拢残兵败将,然后开始收刮林氏的财富。
最惨的是鄱阳湖的几支水匪。
本来,在宁王严令之下,一是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二是为了名声,故而这几支水匪当真极少打家劫舍……但也鉴于此,连船都没掌过几次的水军,很厉害么?
被长江帮一冲击,就凌乱了。
偏偏,这些水匪虽然没有上岸打家劫舍,极少做没本钱的买卖,可和长江帮的仇怨当真不少!
数个方向之中,被宰得最惨的,就是他们。
尤其是庐山杨清这一支力量,由于更近长江,与长江帮的仇怨,几乎无可化解,被上官云飞上官云龙亲自围剿,赶尽杀绝。
最倒霉的是宁王的大部队,至九江刚刚登陆对岸,一声炮响,一支杀意凛然,几乎凝聚成实质的,如钢铁一般的,默不作声的劲旅,正等待着他们。
羽林卫左卫,正德小皇帝花偌大代价,打造出的骑兵。
只是一个冲击,宁王的部队便各自溃散。
只是,一支遮天蔽日的船队,也于东方而来。
薛翰带领的水师来了。
自然,陌刀卫也来了!
张破虏与薛翰,这两个大明最为耀眼的绝顶天才,大明未来之灼灼将星,于此役将包围合击,分而破之,以少胜多,快速追击,借地势以拒敌,或以堂堂正正之势碾压……二人在此地,压根就没考虑什么围三放一的战术,而是极为默契地选择了全歼战术。
两个自信心爆棚的年轻人,也的确没让人失望。
哪怕对方于绝境之下,爆发出恐怖的战斗力,但在两人诱敌深入,陷阱战术,疲劳战术,攻心战术,偶尔还来一场单挑。
虽然浪费了一些时间,但几乎没有消耗的情况之下,硬生生逼降了这支骑兵。
无数人扼腕叹息,大明但凡有一人在,谁敢再言造反?
这场仗,以不到三万人,对宁王十万兵马,但偏偏打出了气势如虹,令敌军退避三舍,落荒而逃的战果。
几乎可以说,就这几万人,硬生生碾压了对方!
这场仗,整整打了十个时辰。
小皇帝将魏国公,与南京六部,统统召集起来,就喝了十个时辰的茶。
场中轻歌曼舞,丝竹乐耳,愣是没有一个人敢言离去。
一直到小皇帝放声大笑:“朕之冠军侯,朕之阳武侯,果然武勋盖世,大事定亦!”
场中,有一个特别有名的人物。
兵部侍郎王守仁的老子,南京礼部尚书王华,捋须一笑,神情放松下来,笑道:“陛下,可是大事定矣?”
小皇帝笑眯眯地,拿起酒杯和王华碰了一杯,道:“朕欲建数条国道,王爱卿可愿为朕分忧?”
若是旁人,见小皇帝言左而右他,必然深思其中之因,保证疑虑半晌,或者可以称为百思不得其解。
偏偏,王华是个妙人!
此公乃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为人仁恕坦直,平生无矫言伪行,对人无尊卑贵贱,相待如一,凡谈笑言议,皆由衷而发。人有片善,就称不绝口。有急难来相求的,则极力帮助救济。而对别人的过恶,则直言规劝,不肯护短。又性至孝,对父竹轩公及母岑太夫人,色爱之养,无所不周。虽无突出建树,但颇有节操,为官有清名,很得社会舆论的好评。
王华得知谢迁修书之后,已经上了十多个奏则,请求同去,小皇帝本来也动心了,但他一来南京,和王华一沟通,就把此事抛在脑后。
王华道:“陛下可是效仿秦之古道?”
小皇帝听得哈哈大笑。
正在跳转到大明武勋 第二百三十九章 悲剧的宁王绿色阅读 - 大明武勋 看书神 - 看书神小说阅读网 ...,如果没有自动跳转请点击[跳转]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