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 10 章

明珠怕林灿又耍滑头,就让小七跟着他一起去医馆看病了,她则跟着顾羡之去谢府找死者家属。

两人来到谢府和看门的小厮说明了情况后,那小厮便把他们两带到屋内的花厅坐着,两人喝了一会儿茶后,那小厮和一个身穿黑色素衣的妇人走了过来。

“大人,我就是谢夫人,有什么事你问我就行。”

明珠见那谢夫人脸色憔悴,双眼无光又发红发肿,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这种失去至亲的感觉,她如今也感受到了,她深知眼前的谢夫人该是何等的痛心。

顾羡之问,“谢夫人,令公子十七日上午时分就和几位好友出去游玩,到晚上并未归宿,为何十九日那天才去报官呢?”

谢夫人道,“清舟和好友去游玩时偶尔会不归宿,他们四个人玩的好,有时候去他们家住有时候来我们家住,但他从来不会连续两夜都不归家的,于是十八日那天下午,我让府里的下人去找了那天和清舟一起出游的住在城里两位好友,那两位好友说,他们和清舟在十七日晚就分开了,他们这么一说,老爷怕出事于是我们就去报官了。”

顾羡之问,“那令公子最近可有得罪过什么人?,或者说最近有没和其他人发生过什么纠纷。”

“清舟一个读书人,为考取功名是两眼不闻窗外事,哪里有时间去得罪别人。”,说着谢夫人情绪有些激动了起来,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哆哆嗦嗦地道,“绑匪都传来勒索信了,你们怎么不去查绑匪?”

这时明珠停下手中的笔道,“就是没有绑匪的信息,才来调查的。”

顾羡之道,“谢夫人莫激动,这绑匪可能是忠和县的某个陌生人,可能是某个外来人,但也有可能是你们熟悉的人。”

“你什么意思?”,谢夫人惊讶地问,哆嗦的更厉害了。

顾羡之道,“按照以往我处理过的案子来看,很多绑架案往往都是受害者身边熟悉的人做的,所以我才问你这个问题,也请你如果知道些什么请如实告诉我。”

谢夫人道,“没有的,清舟性格温顺,为人善良,平时里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

顾羡之道,“那他出事前的一段时间,可有什么异常之处吗?比如和之前不一样的举动,不一样的情绪什么的,”

谢夫人语气确定,“没有。”

“我今天要问的就是这些了,谢夫人方便带我们去看看令公子的房间吗?”,顾羡之已经起身。

“那你们跟我来吧。”,说完谢夫人带着明珠和顾羡之两人出了花厅,走过了一条连廊来到了一房间内。

房中挂有一块匾额,是'静心'两字,明珠看着这屋内全是各式各样的书籍,心想倒不如说是一间书房。

顾羡之在整个房间内走了一圈,只见房内除了床褥桌椅之外,均是放的零零散散的书籍,忽然书桌旁一个木盒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谢夫人见顾羡之的目光停留在那处,便道,“这是官府那边给我的,是清舟身上的东西。”

顾羡之随即打开木盒,只见盒内放置着一个绣着牡丹图案的鹅黄色的精致荷包,他拿起一看背部还绣了三行小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打开荷包一看,里面是一条红豆手链。

这时谢夫人又道,“这手链是清舟生前戴的,这荷包是他前几年去省城求学时我给绣给他的,当时从府衙拿到这手链后我就顺手把他放到这盒子里面了。”

顾羡之道,“既然是案发现场的东西,那我要带走。”

谢夫人回,“拿吧。”

这时有个小厮进来和谢夫人说有客人找她,谢夫人就让顾羡之自己在房间看,她有事先出去了。

“对了,谢老爷呢?”,顾羡之叫住了谢夫人。

谢夫人一脸愁状地道,“老爷自从知道了清舟遇难后,伤心过度整个人已经痴呆了......茶饭不思,要么不睡觉,要么整日在房间里面躺着,无论谁和他说话他都没反应。”,说完哭着离开了房间。

这时来通报的小厮的还未离开,明珠问他,“找大夫看了吗?”

那小厮道,“请了好几拨名医了,但都没啥用,有些说是撞鬼中邪了,有些说是因过度伤心而导致的气血堵塞,毕竟心病还须心药医,大少爷那么优秀的一个人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换成谁也是接受不了的。”

明珠看顾羡之在房间又是翻书,又是看床底下到处看,便问他,“有发现什么线索吗?”

顾羡之道,“没有。”

紧接着两人就离开了谢府,打算前往柳家问话。

顾羡之和明珠两人一前一后地走着并没有说话,路过一个面馆时顾羡之才意识到已到午时,他停了脚步转身问明珠,“饿了没有?”

明珠摸了摸肚皮道,“有点,那回去吃饭吧。”

顾羡之道,“来不及了,这里去柳家路途遥远,去面馆随便吃点吧。”

说完两人就进了面馆,和小二点了两碗素面后,便选了一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了下面。

顾羡之从坐下后,就拿着那份验尸单反复观看,明珠看着他那张毫无一丝情绪波动的脸不禁感慨,这种人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竟能无时无刻都摆着一张臭脸。

等小二把面端上来后,顾羡之才放下册子拿起筷子吃起面来,见明珠在一旁不动筷子便问,“怎么了?”

明珠道,“我不吃葱。”

顾羡之道,“那就把葱挑开。”

见明珠不说话,顾羡之又道,“我是不会帮你挑葱花的。”

明珠有些恼,“谁要你挑!自作多情。”

顾羡子又说,“那就赶紧吃吧。”

“我要重新点一份。”,说完明珠下意识地伸向口袋,才发现自己今天没带钱包出来。

最后只能是气呼呼地把碗里的葱花挑了出来。

“你从小到大都是这副死鱼脸吗?”。明珠吃了一口面问。

“嗯。”,顾羡之回。

明珠,“嗯?”

柳家在忠和县临近的一个叫大西村的村子里面,明珠和顾羡之走了将近一个时辰才找到这间坐落在一条大河边上的屋子。

门口有一条小黄狗见明珠他们来了,冲着他们摇尾巴,接着又引领着明珠他们进了院子,院门口挂了两个白灯笼,还有一些白幡。

这时一个身穿白色孝服的中年男子从屋内走了出来,“请问你们找谁?”,那男子声音沙哑。

顾羡之道,“我们是官府的人,来找柳正。”

“我就是柳正,你们是为了我儿子的案件来的吧?”,柳正问。

“是的。”

这时屋内又走出了两个年轻男子,柳正对顾羡之道,“他们是蓝公子和王公子,是思苑的好友兼同窗。”

顾羡之本也想去见一见,当日和谢清舟柳思苑一起出游的两位好友,于是他对他们道,“我是来调查柳思苑的命案的,等下要问两位一些问题。”

那两个年轻男人点了点头,又回到屋内去了。

柳正指了指一旁的石凳,“那你们坐这边吧,我给你们倒点水喝,”,说完进屋内给明珠和顾羡之拿了一碗水出来。

顾羡之问,“柳先生,令公子生前可有得罪过什么人?或者和人起过冲突?”

“大人,思苑是被绑匪撕票的,他从小就很乖,怎么会招惹这些绑匪呢。”,说着说着柳正声音哽咽了起来,“那些绑匪要钱,我家没钱,他们绑错人了思苑真的好可怜的。”

柳正今年虽才四十三,但日常艰苦的劳作已经让他看起来像是一位沧桑的老者,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此时这位父亲还是在两位陌生人面前流下了眼泪。

顾羡之问,“他出事前一段时间,可有什么异常的举动或者和平时不一般的情绪?”

柳正道,“思苑最近很开心,因为他前段时间刚和几位同窗去参见了省里的乡试,他说他考的很好,和他一起参加考试的几位朋友也考的很好。”

问完柳正的一些问题后,顾羡之又叫柳正把屋内的两人叫出来。

他们两人从屋子一走出来,明珠就注意到他们两人手上也各自带了一条红豆手链。

明珠拿出盒子的手链道,“谢清舟也有这条手链,这是有什么寓意吗?”

那蓝公子道,“我们四人去省城考完试后,又去京师游玩了几天,这是在棋盘街买的,我们四人一人一条。”

那王公子声音哽咽地道,“那天那个商贩说,这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代表友谊长存,我们就一人买了一条,谁知道如今已经天人两隔。”

顾羡之问,“十七那天你们是几时见面的,又是几时分开的,那天你们做了什么?”

蓝公子道,“我们四人申时初在西街小青梅酒馆汇合,之后去酒楼吃了饭喝了酒,之后就去了郊外的华山寺看日落。”

他顿了顿又道,“之后我们就又回城了,四人去了一个书画店看了一些山水画,后面觉得有些累了,我们就各自回家了。”

那王公子也点了点头,“差不多就是这样,我们分开的时间大概是在酉时初。”

顾羡之又问,“那当时谢清舟和柳思苑是一起走的吗?”

王公子道,“是啊,因为他们两个回家的方向是一致的,他们就一起结伴走了。”

问完一些问题后蓝公子和王公子就离开了,之后顾羡之提出要进去看看柳思苑的房间,柳正便带了他们进屋。

破旧狭小的房间内除了一床一书桌,全是堆积如山的书籍,里面只能容一个人进去走动。

顾羡之走进去翻了翻,这些被人翻看的发烂发黄的书籍,不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他昨日听刘县丞讲,柳思苑和谢清舟一个十九岁一个即将满二十岁,两人读书的成绩十分优秀,且都在十五岁年纪就考上了秀才。

前段时日更是成竹在胸地去省城考试,寒窗苦读十几年,却死在二十不到的年纪,真是让人叹息。

顾羡之正在房内想着些什么时,忽然明珠跑过来说,“不好了,那边吵起来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