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酒精免费

谢卓知道,每年春耕前傅知乔都会回到青州亲自盯着,他下朝后换上常服,赶到傅府,让傅知乔务必在京城多待一阵子,接着,还把朝廷可能会跟她采购酒精的消息透露给她。

“你是说朝廷会加大酒精的采购量?”

谢卓点头,他并没开口细说今早朝堂上发生的事,只道:“陛下已经发话,要让天下百姓都能用上酒精。”

之前谢卓代表朝廷与谈的是傅知乔要让两成利,现在要加大采购量,那么价钱也要重新谈了,朝廷不要她的酒精方子,在利润方面是不可能相让的,谢卓是想要傅知乔做好心里准备。

傅知乔明白他的意思。

朝廷要加大购买量完全是在傅知乔的意料内,因为此之前,朝廷一共跟她买了三次酒精,什么情况下才会让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购买呢?

看来朝廷已经完全知道了酒精的妙处。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她必须要让皇帝看到自己的诚意才行,傅知乔沉吟片刻,决定只跟朝廷收取酒精的原料和运输费用。

谢卓愣了一下,欲言又止:“那你岂不是会亏?”

亏?怎么会亏?

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

单从为朝廷炼制酒精一事来说,她是亏本的,但从长远来看,她不但没有亏本反而是赚的。

朝廷出炼制酒精原料钱,意味着她再也不用担心买不到酿酒原料了,甚至在困难时还可以寻求朝廷的帮助,她没粮酿不出酒是小事,但耽误了炼制酒精就是大事了!

朝廷出运输费,那她就更省心了。

原本她手里就有一个商队,趁现在正好可以扩大规模,将商队正式改为运输队,运输队打着为朝廷做事的名号,山上、水里的匪贼们遇见了都要掂量掂量。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隐形的好处更是多到数不清。

她的太白楼、扶云阁、远在青州的太白酒铺都可以受到朝廷的庇佑,再也不怕同行的排挤打压了,毕竟没有人敢跟朝廷过不去。

免费为朝廷炼制酒精,表面上是她吃了亏,从长远看她肯定是赚的。

谢卓带着傅知乔的消息求见承德皇帝:“陛下可还记得明安县君?”

承德皇帝眉心一拧,明安县君?是谁?

他确实不记得了。

谢卓见状小声提醒:“就是那个研制酒精的女子,后来被陛下封为明安县君。”

“是她啊,怎么了?”承德皇帝想起来了。

“明安县君听闻陛下要将酒精用于天下百姓,她深感陛下爱民如子,说愿意免费为朝廷炼制酒精,只收取原料费和运输费。”

“哦?”承德皇帝吃了一惊,迟疑的开口:“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微臣敢拿性命担保!”

承德皇帝来了兴趣,“你给朕好好说说。”

谢卓弯腰:“明安县君说陛下济世爱民,乃大魏之幸,百姓之福,她身为大魏的一份子,甘愿为陛下效劳。”

“哈哈哈!”承德皇帝开怀大笑,没有人不爱听好话,“大魏之幸,百姓之福”几个字将他夸得通体舒畅。

没错,他可是天下之主!

承德皇帝心里对傅知乔非常满意,感叹道:“都说商人重利,难为她一女子也有如此大义。”

谢卓从善如流:“都是陛下以身作则,您的仁爱之心,天下百姓都看在眼里呢!”

“哈哈哈……”御书房里再次传出笑声。

有了谢卓在中间牵线,朝廷很快就与傅知乔签订了正式的契书。

拿着新签的契约,傅知乔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有了让天下百姓都能用上酒精这句话,今年朝廷对酒精的需求一定会大幅上涨,明后两年才会慢慢平稳下来,所以今年会是她大展拳脚的一年,也是她事业起飞的时刻!

新的种植计划,新的酒精生产线,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大堆事呢,傅知乔决定立即赶往青州,赶在农户们犁地之前把种植高粱的事情定下来。

事关重大,她不放心交给手下人去办,必须要亲自盯着才能安心。

谢卓对她又要回青州一事颇有怨言,他嘴上没说什么,但眼里的哀怨之意却是不加掩饰的。

她这一走,至少要一两月才能回来,谢卓不想与傅知乔分开这么久。

傅知乔见状哭笑不得,心里也有些愧疚,她能顺利与朝廷搭上线,谢卓是功不可没的,立即保证到:“等我从青州回来,三个月,不,半年,大半年我都会留在京城,绝不离开!”

谢卓别别扭扭,敛下眼睑没有说话。

傅知乔佯装没有发现他的别扭,换了种说法,“下半年我都待在你身边,好不好?”

她眉眼含笑,语气温柔,如同三月春风轻抚而过,谢卓哪里抵抗得住,瞥了她一眼:“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

余柔岚亲自帮傅知乔收拾行李,嘴上还问着:“要不要娘同你一起回青州?”

她其实是不想女儿离开自己,傅知乔知道她的心思,“娘,女儿把事情安排好就回来了。”

唉,余柔岚在心里重重叹了口气,女儿太聪明太能干了,她这个做娘的却帮不上什么忙,为了不给傅知乔添乱,她也不说要一起回去的话了。

傅知乔交代好德福和春兰,要他们管理好太白楼和扶云阁,有事情就到府里找夫人商量。

拒绝了谢卓要给她派护卫的提议,傅知乔只准备带银杏和程业玄回青州,连崔嬷嬷都没有带,反正青州的宅子里有黄嬷嬷守着,回去不怕没有人照顾。

天色微亮,一辆马车从傅府驶向城门。

此时,端亲王府里,左慕蕊却是有些着急了。

因为昨儿个她派去盯梢的人回来禀报,说世子爷又去找傅姑娘了。

之前按兵不动是因为她不想将母子关系弄得更僵,左慕蕊不敢在谢卓面前做的太明显,前几日才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性子,只派人悄悄在傅府门口守着,想等傅知乔现身再警告她。

可傅知乔出行都是马车,身边有丫鬟护卫,她派出去的人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机会。

现在又听人来报,说谢卓又跟那商户女见面了,左慕蕊再也坐不住了,她倒是想要问问傅知乔,明明当初跟她约定好不会再出现在谢卓面前,为何又出现了?

她不能不着急啊!

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无论如何,她都不能再放任两人的情意继续加深!

眼下是傅知乔先违背约定,那就不要怪她以势压人了。

若是傅知乔在场,肯定要反驳她的,“我承诺的是不会主动去找谢卓,现在的情况分明是谢卓主动找我,这怎么能算我违背约定呢?”

殊不知等她下定决心主动出击的时候,傅知乔已经坐上马车离开京城了。

傅府门口,章嬷嬷敲门,“你们家姑娘可在?”

门房:“你是?”

章嬷嬷笑意盈盈:“劳烦去禀报你家姑娘,说章嬷嬷有事找她。”

门房先是打量了她的穿着,嗯,应该大户人家的仆人,再看她慈眉善目的便也笑着回答:“真是不巧,我家姑娘眼下不在京城,你要有急事我可去通传我家夫人。”

“不在京城?昨儿个不是还在吗?”

“我家姑娘是今早离开的。”

章嬷嬷嘴角扯出一个僵硬的笑,“呵呵,那真是不巧,不必通传你家夫人了,等傅姑娘回来了我再来。”

上了王府的马车,章嬷嬷才将傅知乔已经离开京城的事告诉左慕蕊。

昨儿还在府里,怎么今早就不在了?

“莫不是故意躲着不敢见我?”

章嬷嬷摇头,“奴婢说的是左夫人想见她一面,那门房并不认识奴婢,他的反应不似作假。”

左慕蕊扑了个空,心里的怒气急速上升,偏偏又无处发泄,气得她把手中的丝绸帕子撕了个两半。

*

年后不久就是春耕时节。

北方一带冷一些,要等到四月上旬才开始犁地,而江南一带气温回升快,约莫二月下旬、三月初就能犁地播种了。

傅知乔到青州的第二天,就亲自去往了周边的村子说服当地的农户种植桃黍。刘家村周边的几个已经与太白酒庄签订了种植收购桃黍的契书,但还不够,必须要进一步扩大桃黍的种植面积,才能满足酒庄的需求。

朝廷要将一部分酒精投入到民间,酒精需求量增加,生意单量加大,酒庄的生产力也要进一步扩大些才行,酒精生产线需要增加、酒庄里的酿酒工人需要培训、打杂的人手也需要增加、还要新建两个仓库……

傅知乔忙的连轴转,春节期间好不容易在脸上挂上了一点肉,经过这几天又瘦了回去。

巴掌大的小脸,尖尖的下巴,把黄嬷嬷看的是心疼不已,每天想着法给她补身体,傅知乔不想吃黄嬷嬷还会搬出余柔岚来,“等姑娘回了京城,届时夫人一看您消瘦这么多,岂不是要责怪我没有将您照料好?”

说着她就端上来一盅汤,打开盖子,里头装着的是乳鸽炖老姜,经过小火慢炖后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汤是好汤,但隔三差五的喝也是会腻的,看着黄嬷嬷殷切的眼神,傅知乔无奈,只能把爱心补汤喝了下去。

杂事虽多,好在她还有文江文山两个得力助手,他们兄弟俩经过这两年的锻炼,已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管事了,酒庄被他们打理的很好,把事情交付给他们傅知乔很放心,她只需把事情吩咐下去从旁监督即可。

等把扩大种植、生产等事情全部安排好,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几场细雨过后,草木愈发茂盛。

她身上的厚袄也换成的薄一些的绸衣。

在这期间,谢卓还寄来一封信,信中半点没说要她早点回去的话,但字字句句都在期待她回去。

傅知乔看的发笑,谢卓好像更黏她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