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船在码头靠岸,王安石快步上前接着吴茕,身后吴嬷嬷等人也陆续下了船,身后身穿粗布麻衫忠厚老实的汉子也跟着上前将吴茕她们的东西卸下船放在牛车上,王安石询问了一路上是否平安,是否不适应等情况,又再三感谢一路护送的船夫,结算了这一路的费用,众人才一起去往王安石在淮南路看好并提前租赁下的屋子。
吴茕坐在牛车内,一路上撩起车帘,仔细看着这个一千年前扬州城的景象,这个时候的扬州城是五代时期周小皇修筑的面积不大但是五脏俱全。
连接城门的东西南北干道,牛车经过的砖石路面很干净,道路两旁砖木结构的店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吆喝着买吃食的,卖成衣布匹的,售卖漆器的,还有茶馆,吴茕深吸一口气,能闻到市井烟火气。
咕噜咕噜车辙滚过砖石地面,很快一行人便穿过市井主干道到了官署周边的官巷,在一处门前停下,王安石下车打开了房门,驱赶牛车的老实汉子帮忙卸下车上的行李放置在门内便结了钱离去,剩下的便都是后面要在这里久住的人了。
吴嬷嬷,芸香和奶娘帮着收拾行李,王安石抱着几个月未见能看见东西对什么都好奇的壮壮崽跟在吴茕的身后。
吴茕一边走一边打量着这个即将居住的屋子,一进门就能看到一棵茂密的桂花树,树下放置着石桌石凳,有一口小水井,上面放置着木盖子,盖子上面压着一块大石头,三间房一间厨房一间厕屋,点了点头,虽然面积不大但是该有的这屋子都有了。
吴茕他们的卧房最先被收拾好,王安石带着吴茕走进去,关上门将一个荷包递给她,“这里面还剩下3贯几十个铜板,都交于你家用,后面发了俸禄也都给你我每月会有6贯钱,之前我每月是托付便钱务寄2贯钱回去,以后还是需要寄钱回家,弟弟妹妹都还未成家,这个钱少不了,这个地方是官巷,官员租赁会有优惠最后谈下来的租金是每月1贯。”
吴茕听完点了点头,告诉他都已经清楚了,王安石又接着说“今日我休假,官署还有未完成的公务,我去销假并处理一下公务,不用等我用吃食了,一更天如果是还没回便是不回来了夜里宿在寮舍。”
松了一口气,吴茕其实现在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和这个熟悉但又陌生的丈夫相处,上辈子母胎单身的她没有和异性相处的经验,这一路上又不复之前船上的活泼变得有些拘谨,现在听到他说晚上不回来,才放松下来,把如何相处放一边先当会鸵鸟。
众人休整好已到了晚上,一更天王安石未回,吴茕心安理得地给门上锁,美美梦周公。
第二天,吴茕起来精神饱满,给门上了锁,在桌上留下了外出的告知,便一家人全出动准备去体验一下昨天牛车路过看到的热闹,同时她还记得自己系统的任务,虽然这两天的航路上系统没有再出声,毕竟小命还捆绑在积分上呢。
边逛边观察着城内的环境,金银铺子投入太大,现在的家底太薄淘汰,包子铺需要早起劳作利润也不太高淘汰,香饮子铺可以考虑,毕竟自己知道后世风靡的奶茶,酒楼茶肆也可以考虑考虑,搞个现代的菜系说不定能成为招牌。
考察完市场,拎着边逛边买的小食和准备尝试的原材料回了家。
扬州是漕运枢纽,运河经过这经济发达,古有“扬一益二”的说法,足够说明扬州的繁荣程度了,吴茕觉得既然要一年挣够200贯钱,光是一个香饮子店估计是比较困难。
所以还是决定开一个酒楼茶肆,奶茶也可以研究一下作为本店的特色,重点的客户群体是那些有钱又希望体验到更美味的菜品有更新奇体验的人。
这个时候,吴茕突然想到了之前看到过的一个宋代女性商人的故事,一个叫宋五嫂的人通过卖鱼羹被御赏,然后人人追捧客似云来。
她是在南京开酒肆店铺,自己在扬州,环境也都差不多,这个生意应该能做,记得是鳜鱼加上香菇、冬笋和火腿烹制的,刚好刚刚出去买了的东西里面有鳜鱼和香菇,火腿从老家带来的行李当中有,先做个简易版尝尝看。
照例还是芸香听着吴茕的描述来做,自从有了在船上烤鱼差点把船点了的事迹,吴茕就被列入远庖厨名单。
还有上辈子挺火的酸菜鱼也可以试着做一做,扬州这里水产品丰富,鱼类成本不高如果能够区别于别人,也是能打出些名声来。
告诉厨艺技能点满分的芸香做法之后,只见她用料酒、精盐将鱼腌渍后,上笼加葱姜蒸透,取出净肉,加香菇丁、火腿丁等,再加香醋、辣油,一时间一股强势的香味从厨房飘了出来。
众人中午将这鱼分食并评价了这个口味,纷纷表示这个做法十分好吃,鲜美馨香口感嫩滑也感受不到鱼的腥味,原本不怎么爱吃鱼的吴嬷嬷都表示认可。
在晚上,买了酸菜来,并粉丝,豆芽,豆腐等一起做了一道酸菜鱼,吴茕直接奖励了芸香一根银簪,隐藏的中华小厨娘在她家,开酒肆店铺那叫一个信心十足,易如反掌!
今天晚上,王安石回家来一起吃了晚食,也品尝了一下酸菜鱼,等到洗漱完两人一起回到了卧房,王安石坐在书桌前捧着一本《周礼》在研究。
她轻轻搬着一个木凳放在王安石书桌边,看着他边看边在纸上做着关于井田制和土地管理、经济结构的笔记,旁边还摆放着《史记》《资治通鉴》,往摊开的书本匆匆一眼,是商鞅变法的记载。
说不出的感动,好像透过书桌前的身影看到了从古至今无数华夏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有人想着放弃任由发展,但在每个王朝快要咽气的时候总有硬骨头出现想要挽救。
一时间,吴茕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在历史那严谨客观的史书记载背后,一个想要救国的人背后默默地探索,什么方式能救北宋,还有他不为人知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钻研。
昏黄的烛光下,那个头发有点凌乱显得不修边幅的瘦削身影,察觉到身旁靠近的人,将记录的笔搁在笔架上看向吴茕。
他的眼神清明。
吴茕带着职业微笑,对着王安石说“你觉得今晚的酸菜鱼好吃吗?”
“挺好吃的,是之前没有尝试过的味道。”
“你说我开一家酒肆店铺怎么样?我今天去街上考察一下市场和店铺,发现这种有特色菜品的点还是比较少,感觉还是挺有市场的。”
虽然考察市场这个词没有听到这么用过,但是王安石进士出身多聪明一人,理解起来没有难度。“家里的银钱不够用吗?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开酒肆食铺?”
“就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干成点什么事情,然后也想帮着官人减轻些压力。”把真实的理由掩盖在更容易让人接受的理由后面,然后能更加轻易的达成自己想要的目的,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的吴茕很擅长做到这些。
那双清澈的目光直直地望向吴茕,半响说道“夫人别太辛苦累着自己,毕竟才生产完三月,养好身子要紧。还有开办酒肆的本钱我给你的那些还远远不够吧,可以等几个月积累了一些俸禄到时还想做再看看有无合适的铺面。”
“不用,我嫁妆里还有些银钱,足够了,我打算一边尝试几个新菜式一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店面。还有一个小小小的要求能不能拜托一下官人。”大大的杏眼忽闪忽闪地看着王安石,“官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学多才学识渊博能不能在帮我的小食肆写一个小故事。”
多亏了北宋的厚嫁之风,现在吴茕手上的嫁妆银钱足够支撑她创业的想法。
王安石看着她有些可爱的小表情,默默点了点头,继而转过头去看面前的书,吴茕手握成拳无声欢呼了一下,心里感叹这个未来首相真好说话。突然变得没那么紧张和他共处一室,就像是以前读书时候的同桌或者舍友一样呗,这样一想,那种紧张感觉烟消云散,变得松弛起来。
吴茕也拿出笔墨坐在书桌另外一边,铺开一张纸开始考虑自己的北宋创业计划,从场地市口怎么选择,菜品的想法,饮子的种类等等想到什么之后就先记录下来,然后打算后面在慢慢完善。
蜡烛默默燃烧,更夫敲响的锣声,提醒着睡觉的时间到了,吴茕穿越北宋以来,作息被同化变得健康起来,点一到,哈欠一个接一个。
她将自己写的创业计划表放在书桌一边,和王安石打声招呼,便洗漱完躺在床上安然睡去,没有注意到,在她睡着的时候,男人将她因为没怎么写过毛笔字的狗爬字计划书拿起来,皱了皱眉头,仔细看了很久。
虽然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是和刚刚成婚时的吴琼表现出的种种的不同之处再加上吴茕并没有刻意伪装,尤其是在放松之后她就将需要装一装的事情都抛到脑后,聪明的王介甫王大人早就发现了异常,决定看看情况再说,他摸了摸放在胸前之前和好友去建隆寺游玩顺带求的平安福,这么和自己说道。
床上的吴茕自是不知道这些,放松手脚呼呼大睡中。
王某(不愿透露名字):我不怕
吴茕:酸菜鱼真好吃嘛嘛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3章创业第一步
点击弹出菜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