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悬赏

小豆丁可可爱爱的,被李凤儿抱在怀里。

瞥到李凤儿低眸看小豆丁的目光,祝蕴觉得有些许的奇怪。

那目光里分明有喜欢、关心以及一些……期待?

不过方子卖出去了,祝蕴也瞬间跻身成为了有钱人。

第二天一早,祝蕴就拜托小乞儿们在店铺门面山张贴画报,同时在大街上发传单,还拜托了茶楼的说书先生。

让他们帮忙找人。

只不过这一次不一样,这次是悬赏通知。

祝蕴拿出了五十两银子来作为报酬,谁提供了两个室友的信息,能让祝蕴找到人,谁就可以获得这五十两银子。

这个消息一出,知道的人哗然。谁能不为五十两银子心动呢?

都是普通老白姓的,哪能不缺钱。

再加上祝蕴也说了,就算是提供的信息不能让祝蕴一下子找到人,但是只要有用,都会酌情给些银钱。

除去找人预留的资金,剩下的钱祝蕴打算用来扩张店铺。

不同于上一次,这一次祝蕴打算在商业街上扩张,重新购买一家店铺,作为猪猪生鲜店铺的二号店。

现在的店铺毕竟还是开在了居民区里,不如开在商业街上更有前景,再加上商业街上人流量大,见到的人,也能更好的找两个室友。

可是这样算下来,祝蕴手里的钱又不够了。

在商业街上买一家铺子需要二百两银子。买了铺子只有还要装修,增加新的果蔬品类,等等等等又是一笔银子。

祝蕴头疼,钱是永远都不够花的。

没办法,祝蕴只能一边寻找合适的铺子,一边想着如何在大赚一笔。

祝蕴在镇上想着,那头在大石头村里的刘艳花想着从祝蕴身上发财。

自从上回杜春芬找祝蕴没找到,还被李凤儿赶回了家,心中就一直有气。

回到村子里,在村中大肆宣扬在村子里收菜的不是别人,正是以前住在他们家的祝蕴。

谁知道这宣扬不仅没有破坏掉祝蕴的生意,反而使得祝蕴在村子里的名声更好了。

许多村子里的年轻小姑娘都暗自佩服祝蕴,甚至在村子里还流传了一些话,说什么祝蕴这是做好事,帮助村子里的村民们赚钱,给穷苦人家提供了一条可靠的谋生道路。

因为有了这些传言,好多老年人虽然根本不认识祝蕴,但提起这个名字,对祝蕴也是赞不绝口。

没办法,杜春芬只能压下心中的这口气,就连刘艳花也在家中嘀咕道:“看来这姑娘是个有能耐的,这么有能耐肯定娶不会家中做媳妇。得给二小子从新相看一个。”

杜春芬虽然无计可施,但是一直关注着祝蕴的动态,在亲眼目睹到了祝蕴贴悬赏告知时,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赶紧跑回家告诉刘艳花这一事件。

若说谁有祝蕴那两个姊妹的消息最多,那肯定是刘艳花啊。

毕竟是刘艳花把祝蕴带回家的,也是她亲眼目睹了另外两个姑娘的情况。

正好这几天杜春芬的相公和小叔子打工回到了家。

“哎呦,娘的两个好小子哦,可真是想死娘了。快让娘看看,作孽呦,不过是离家干活了一个月,怎么都瘦成这样了!”

刘艳花见到两个儿子,顾不得手里的活,大步跑上前,拉着两个儿子的胳膊,左看看右瞅瞅。

在觉得儿子瘦了之后,更是难受的落了泪。

两个儿子都是她的心头肉,用刘艳花自己的话来说,儿媳妇儿那是外人,谁都能饿着就是两个儿子不能。

因此在刘艳花家还有外债的时候,只要两个儿子在家,两个儿子吃满满一碗的饭,儿媳妇杜春芬吃半稠半希的一碗饭。

刘艳花心疼,赶紧从屋子里拿出一盒点心来,“快歇歇脚,娘跟你们买了点心,一直给你们备着呢。”

“行,谢谢娘了。”两个儿子异口同声,大儿子拿起糕点咬了一口,入口软绵,一吃就不是什么便宜货。

小儿子则是在镇上打工打多了,也认识几个字,一看就看出了那包装纸上的三个字。

这分明是镇上最贵的点心铺子里的点心。

他们家不是还欠了外债嘛,娘怎么舍得买这么贵的东西了?

接收到两个儿子疑惑的目光,刘艳花笑的跟朵月季花一样。“你们可不知道啊,这段时间咱们家跟着村子里,给镇上卖菜的提供货源,赚了好多钱呢。”

“这在外面欠的钱啊,早就还清了,现在娘的手里也有了余钱。二小子你别着急,等娘存够了五两银子就去给你找个媳妇儿来。”

啥?不光还清了外债,还有多远的存款了?

两个儿子震惊之余不忘了问刘艳花,到底是坐上了谁的顺风车。

刘艳花告诉二人是镇上的猪猪生鲜店,还说那个女老板是被自己救的,两个儿子均是不敢相信的样子。

这段时间,他们二人在镇上打工,可没少听到“猪猪生鲜”这四个字,现在这个店铺可以说是异常的火。

“娘你说的可是真的?”

“那还有假?娘什么时候骗过你们啊。”

刘艳花骄傲,干起活来也有劲儿,拼了命的要给两个儿子做顿好饭吃。

杜春芬被叫去厨房给刘艳花打下手,刘艳花知道杜春芬怕自己,在杜春芬的面前也不掩饰,直接说了要给二小子看一个家世良好的媳妇的话。

用五两银子娶一个老婆,杜春芬心里冒酸水:当初给自己的聘礼也才一两银子,五两银子都是自己的好几倍了。

不过这样也好,杜春芬眼睛一转,接了刘艳花的话头。

“娘啊,这娶媳妇要花不少钱吧。聘礼五两银子,还要办酒席,哦对了咱们家的院子是不是还要收拾一下啊。”

“收拾院子干嘛?”刘艳花撇嘴,“有的住就行了,家里哪有这么多钱。”

杜春芬不甘心,接着说道:“娘就算现在不花钱收拾院子,可是现在当家的和小叔子都回来了,以后保不准家里要添丁呢。”

是啊,这大儿子也结婚一年半了,是该有个孩子了。不光杜春芬想,刘艳花也想。

“添丁不得看你自己?”刘艳花斜眼瞪杜春芬,“这回老大老二回来后,我不打算再让他们二人出去做工了,就在家和咱们一起种地卖菜。”

“这老大在家,你们俩的相处时间也有了,在怀不上孩子,我看你怎么给我交代!”

“……”杜春芬心里都快骂死刘艳花了,嘴巴上却笑,“娘您说什么呢,这孩子我就算想生也得考虑考虑啊。”

生孩子还有啥考虑的。

杜春芬趁热打铁,“娘您想啊,您这么和蔼可亲的,等您有了孙子肯定想把最好的都给亲孙子,是吧。”

刘艳花点点头。

“可是这孩子要是长到了三四岁说想读书怎么办?”

“读书就要上私塾,就要考科举,要买书买笔,这要花不少银子呢。”

读书等于烧钱,这是农民们公认的事实,尽管知道读书能有大出息,可对于长期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来说,吃饱饭有存款,这才是最大的愿望。

刘艳花对于读书并没有多大的期许,可是杜春芬又接着说了。

“娘这读书虽然花钱,可是读好了将来就可以做官啊,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儿哩。就算当不了大官,识字后就可以去镇上的铺子里做管事,娘您也是知道的村长家的那个儿子不就是在镇上做管事嘛,听说一个月有五六百文呢。”

刘艳花被说的有些心动,从长远来看这还真是一家好事。

但是作为一家之长,刘艳花想的更多,她有两个孩子,如何能保证这个家不散,那就要做到公平。

老大家的孩子要读书上私塾,那老二家的孩子也要一样,不能有所差别。

等孙子们都大了,还要有他们自己的屋子。现在的屋子是土坯房,有机会还是要修成砖房。

这么算下来,没有个百十两银子的,就是空谈。

刘艳花渐渐冷静下来,杜春芬咬紧牙,不想放弃,毕竟家里真的有了钱,自己也能享受的到。

“娘啊,虽然咱们家没钱,可是别人家有钱啊。就拿那个祝蕴来说吧,我可是听说她现在悬赏五十连银子,找线索呢。”

“什么线索?”

“就是她另外两个姊妹的线索啊。说是能提供线索的,就给五十两银子呢。”杜春芬挤眉弄眼道:“娘我记得您不是当时亲眼看到了,她那两个姊妹被人带走了嘛。”

“您去提供线索,她还能不给钱?更何况,您还是她的救命恩人呢,咱们整个村子的人都是知道的呢。”

杜春芬的话无异于平地一声雷,瞬间把刘艳花勾起了想法。

刘艳花也是老人精了,她现在不光想要五十两银子,还想要的更多。

看到刘艳花眼睛里的精光,杜春芬有些怕,这死老太婆就是精道,“娘您打算去不去啊?”

“哼。”刘艳花冷哼一声,“去,怎么不去!不光去,我还要去质问她,想骗我,门都没有!”

骗你?

杜春芬一愣,随机反应过来:哈哈哈哈,这下子有祝蕴好看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