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童言无忌

大石头村村长家的老闺女,说起来也是个婚事坎坷的人。

作为村长家的女儿,自身的条件在村子里是不差的,可偏偏相中了隔壁村一个穷苦人家的男人。

那男人家里兄弟姐妹六个,除了大姐以外竟是一个都没有成家,原因就是没钱。

村长家的闺女想嫁进来,对于那户人家来说可是天大的喜事。

村长家的闺女叫李凤儿,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自小是在手心里长大。

对于这桩婚事,李凤儿的父母最开始根本不同意,但架不住女儿的软磨硬泡,这才让勉强同意了这桩婚事。

可是好景不长,那李凤儿嫁过去没多久,婆家兄弟姐妹五个就产生了龌龊,时常争吵,严重时兄弟几个还大打出手。

李凤儿的男人想带着李凤儿在外面的房子里住下,可婆家父母不同意,说是家中没有分家,不能这么干。

结果没过多久李凤儿的男人就死了,在上山打猎后不小心滑倒摔死的。

婆家人因为这件事不依不饶,没说是李凤儿克死了自己家的儿子。村长一家子不可能同意这种说法,但无奈李凤儿亡夫家人的闲言碎语。

说什么李凤儿没嫁进来之前,三子最是听话稳重,自从李凤儿嫁进来三子性情大变,隐隐约约还有分家的想法,这其中都是李凤儿在捣鬼。

最后据说是村长一家子拿了五两银子才把事情平息下去。

李凤儿身下没有孩子,现在住在娘家,可家里哥哥具已成亲。李凤儿的父母有心为她在说一个亲事。

找来找去找到了一户老秀才家的独子,那独子的儿媳妇生孩子时难产去世了,现在家中一个人带着奶娃娃,急需要一个老婆。

老秀才的独子是个品行好的,知书达理,善解人意。

两家人对中意这门亲事,可没成想日子都订下了,那老秀才的独子突然说要悔婚。

都到了这一步才说悔婚,大部分人都会想是不是人有什么问题或者隐疾。

于是关于李凤儿的闲言碎语有流传起来。

村长再是厉害,那也只是大石头村一个村的村长,一人之手堵不住悠悠众口。

最利索的解决方法就是为李凤儿在寻摸一门亲事。

要说村长夫妇愚昧,他们也真是为了女儿考虑,想找个老夫家让女儿安稳过下半辈子。

说他们又是真的为了女儿掏心掏肺,他们也是没想过李凤儿自己的意愿,只想着找个男人照顾自己女儿。

这古时候的农家父母,能想到最好的方法就是为闺女找个好夫婿,仅此而已。

于是,李凤儿有了第三个未婚夫,一个屠户。

那屠户生的膀大腰圆,两条眉毛又粗又黑,听人说长得像年画上的黑脸莽汉。

屠户生的相貌不好,又是做杀生之事,身上常年带着血腥味儿,因为一直没有合适的女子愿意嫁给他。

也不知这屠户是怎的知道了李凤儿的事,竟然上门求去。

李凤儿的爹娘求之不得,在细细了解之下,发现屠户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性子细致,做起事来一丝不苟,不是偷奸耍滑,不负责任之人。

故此便答应了屠户的请求,与屠户商量了亲事,订好了日子。

村长有意为李凤儿出头,虽然是二嫁,但想把这场婚事办的风风光光,好堵住那些乱嚼舌根人的嘴巴。

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酒席师傅来,要么是要的太贵,要么就是村子里的嫌弃他闺女是二嫁,不愿意来帮忙。

这一来一去的,村长也恼了,放下豪言,只要有人有本事,能把这酒席办好,就给一两银子作为谢礼。

一两银子,对于农家人可是一笔大数目,不少人为之心动。

先前那些推脱不想去的人,纷纷找上门,表示自己愿意。村长也不是软柿子,一概回绝,并且说道,会手艺还不算,还要让他闺女满意。

这下子,上门帮忙的人又少了,不少人都在背后说过李凤儿的小话,上赶着不就是找罪受嘛。

眼看成亲的日子越来越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村长有些着急,只能负手而立:实在不行,就从镇上找一个大师傅。

祝蕴想打听这事,又不是什么秘密,刘艳花三言两语的说了个明白,捧着大碗咕咚咕咚的品尝起鱼汤来。

鱼汤鲜而不腻,口味绝佳,刘艳花边喝边发出感叹:“闺女这手艺都可以去酒楼当大师傅了。”

“大娘高看我了,当大师傅我的手艺还是差了点儿,不过想来做酒席还是可以胜任的。”

刘艳花瞬间明白了祝蕴的想法,咽口鱼汤,不咸不淡的说道:“姑娘有这想法,我也不能说对错,只能告诉你我老婆子却是觉得这不是个好差事儿。”

为啥?还不是因为村中人,年纪大,觉得二婚不应该如此高调,觉得李凤儿是个不值得提倡的,不值得敬重的女子呗。

只不过碍于村长的面子,不敢光明正大的说出来呗。

祝蕴本就是个现代人,知道同刘艳花掰扯这些也说服不了她,只笑道:“大娘说的我都知道,可是我在大娘这里白吃白喝的,心里过意不去,要是拿下了这个差事,赚的了一点儿银子,也可以报答大娘的救命之恩。”

刘艳花扭头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自己家还欠有外债,祝蕴赚了钱给了她正好补贴家用。在这说了,祝蕴有这手艺,通过这件事打出了名声,以后和小儿结婚了,也不用小儿子那么累去镇上打零工。

如此想来倒不如答应了她。

祝蕴没想到刘艳花考虑的是这些,不过她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李凤儿是村家长的闺女,自己帮了她,村长也好卖自己一个面子。

毕竟自己现在是个黑户,没有户籍,就算是有钱了想离开刘艳花家,也不能随意乱走动。

两人达成了一致,很快就动作起来。刘艳花也不喝鱼汤了,吩咐杜春芬把锅里剩下的鱼汤拿碗装好,带着祝蕴来到村长家。

一进门,祝蕴就和今天早上在河边搭话的小妇人碰了面。

“你怎么在这儿?”

“好巧啊,你也在!”

两人对视,一脸的惊喜。小妇人忙道:“还没来得及做自我介绍,我是李凤儿,我爹是村长,我现在在我爹娘家住。”

祝蕴:!!!淦,有种出人意料的惊喜,是怎么肥事?

看来这事儿有希望了,哈哈。

祝蕴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表明来意:“哦哦我听说你是要成亲了?那可真是恭喜恭喜。我也没什么能耐,会做一些新奇的玩意儿。”

“我听说村长大人在找婚事上做酒席的,我就自荐枕席来试试。”

李凤儿没想到祝蕴来是为了这件事,当下欣喜万分,把人迎进门,对着门框往里喊:“爹,爹,快出来,祝蕴来啦,来看看能不能做酒席的。”

话音刚落,一个山羊胡的老头就出来了,背着手一副一本正经的模样,看的祝蕴莫名有些想笑。

“是哪个要来,且让我看看行不行。”

祝蕴还没开口,村站撇到了刘艳花:这刘艳花一家子是个什么品性,他作为村长的还不了解?

保不齐就是为了银子来糊弄他的。

“行了。凤儿你别跟着瞎操心了,师傅我已经有了人选,就找镇上如喜酒楼的大师傅,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爹~”李凤儿跺脚:真要是定了如喜酒楼的大师傅,甭说她愿不愿意,就是她两个嫂子也不会善罢甘休,肯定要闹一闹。

爹娘为了她,这些日子没少和两个哥哥嫂嫂置气,再去请如喜酒楼的大师傅,太不值当。

“爹你在看看呗,祝姑娘专门找来,总不能就这么把人家打发走了不是。”李凤儿说着说着,就要伸手抹眼泪。

老村长看的心里发颤,这才不情不愿的松了口气,“既然如此,那我就听你的,先看看再说吧。”

祝蕴有颜色的走上前,把提前装好的鱼汤递上去,“这是我自己做的鱼汤,您要不嫌弃可以先尝一尝。”

一听是鱼汤,李凤儿乐的接了过去,“是鱼汤啊,我可盼着呢,没想到今天还是喝上。”

村长不接话茬儿,全当没听到,斜眼看了一眼鱼汤,淡淡道:“要做酒席,可不是一碗鱼汤就能打发的了的。”

这里的婚宴讲究的是“十全十美”,四道凉菜,六道热菜,这加起来是一个十。除此之外,还要有一甜一咸两道汤,一份馒头作为主食,有能力的再有一道甜品。十个菜,鸡肉、猪肉、鸭肉都要包含进去。

能做酒席的师傅首先在菜品的丰富程度上,就要高人一等。

幸好这只是农家席面,来的时候祝蕴就问过刘艳花,要求没有那么多,八个菜,两个汤即可。

但是要想拿下这门差事儿,祝蕴做好了做十个菜的准备。

“你放心好了,没有金刚钻,我也不敢揽这瓷器活儿。您要是方便,我用您家厨房一用,看看您厨房里有什么,我就随便做点什么,在您眼皮子底下,您看看我这手艺过不过关。”

祝蕴没有说大话,但心里还是有点没底。她又不是学厨师出身的,能够夸下海口,只是因为自从十八岁之后,自家母上为了锻炼自己,每年的年夜饭都让自己跟着准备。

准备着准备着,祝蕴真的存了心思,要有几道自己的拿手好菜,这样子以后说出去也有面子。于是跟着网络上的教学视频,练了一个月。

所以硬菜祝蕴会做,不过也就会那十几道。

可没想到,这十几道菜居然成了她在异世界的保命菜。或许通过这件事,她还真的可以因为菜发家致富。

祝蕴在心里默背菜谱,得了村长的首肯,转身要走进厨房。

“正好今天中午家了买了一块猪肉,你看着做做吧。”

“行。”祝蕴点头,不过烧火她还真的不拿手。“还请村长见谅,为了不耽误时间,能否让刘大娘给我打打下手。”

刘艳花还没出声,杜春芬先是不愿意了。

“不行!这本是村长考验你的事,怎么还让娘去,你要是做的不好了,怪罪到娘身上怎么办!”

没错,杜春芬死皮赖脸的也跟来了。

祝蕴看都没看她一眼,杜春芬还在那里逼逼赖赖。“要做你就自己全做了,你不是说你没问题嘛,那就做出来让我们看看啊。”

话里话外都是对祝蕴的不相信。

想想也是,祝蕴和杜春芬比起来,长得弱柳扶风,一双纤纤细手也是平滑细腻,根本不像是干活儿的手。

杜春芬拿准了祝蕴在吹牛,美滋滋的想着等会儿祝蕴做不出来,如何在刘艳花面前说些什么。

祝蕴平静的对着村长失礼,“劳烦等上一会儿,我去去就来。”

李凤儿关注这一切,心里也为祝蕴打鼓:实在不行,自己就死皮赖脸的求求爹爹好了。难得村子里有一个还可以和自己说得上话的女孩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