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寻家

陈萼火急火燎地在找儿子的时候,孙悟空已经带着陈金童和甄英莲回到了刺史府。

殷小姐一见到儿子,顾不上礼数,抱住金童就哭了起来。

她心中一阵后怕,要是儿子真的丢了,她可怎么办啊!

英莲牵着孙悟空的手,看着眼前这副母子重逢的感人画面,眼睛里流露出羡慕之情,她也想母亲,可是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

嬷嬷用手帕拭泪,突然,她反应过来,说:“小姐,咱们得赶紧把少爷回来了这个好消息赶紧告诉姑爷。”

殷小姐止住泪水,“你说得对,赶紧派人去传信。”

她们还不知道陈萼已经找到了拐子的老巢。

金童听话地窝在母亲的怀里,他抬头说:“娘,这是英莲姐姐,她也是被坏人抓走的,您和爹能帮帮她吗?”

英莲低着头,怯生生地不敢看人。

殷小姐这才注意到跟儿子一同回来的女孩子,她的模样生得极好,眉心一点胭脂痣,愈发趁的人袅娜动人;但是身上穿的衣服破破烂烂,而且不合身,手腕都露出来一截,十根手指头肿的跟萝卜卜似的,已经皲裂开来,这是做粗活的手。

“小姑娘,你过来这边,让我看看。”殷小姐面露不忍,她不比金童大多少,两人的生活际遇却天差地别。

英莲不安地看像孙悟空,嘴唇嗫嚅着,像是在问孙悟空的意见。

“去把,这是刺史夫人,能帮你找到父母。”孙悟空松开她的手,鼓励她向前。

英莲走到殷小姐面前,她想行礼却没有学过,就想下跪磕头。

殷小姐连忙阻止扶住她,“不用行如此大礼。”她问英莲几岁了,从哪里来,父母又在哪里。

英莲摇头,“都不记得了。”

殷小姐听了,不免为她伤感,这孩子怕受了不少折磨,将前尘往事都忘记了。“那你先在这里住下,我们帮你寻找父母,好不好?”

“好,多谢夫人。我很能干的,能烧火做饭。”英莲说起自己的长处,她怕不做事,人家会把她赶走。

殷小姐微微一笑,将英莲散落下来的头发别在耳后,摸了摸她的脑袋,“这些活都有人做,你就跟着弟弟一起读书认字就行。”

英莲眼睛迸发出耀眼的光彩,像是蒙尘的珍珠擦掉灰尘一般,她的脸上注入了一丝活力,焕发出光彩。

陈萼得知儿子已经平安到家,将救下的孩子带回刺史府,命衙役们先买饭菜给他们吃,再去把报案的人家喊来认人。

他安排妥当后,快步来到后院,抱起正在大快朵颐的儿子掂了掂,“瘦了。”

陈金童嘴里叼着鸡腿,胖乎乎的两条腿蹬着,“爹,快放我下来。”

陈萼狠狠地亲了儿子一口,金童擦了擦口水,面不改色地咬着肉肉。

英莲则在一旁安静地扒着饭,她碗里是青菜。

殷小姐见状夹了肉给她,“你太瘦了,多吃些。”然后拉着陈萼去了后房,她注意到英莲见到陌生男子,身体紧绷起来。

殷小姐把英莲的事情告知了陈萼。

“既然如此,咱们就找个会画画的,把她的画像张贴出去,她父母见了,说不定就能找过来。”陈萼得知英莲失去了过往的记忆,想出了这个办法。

殷小姐点了点头,说:“这个法子好,就按你说的来。为了以防万一,那孩子的胭脂痣就别画上去。到时候不管谁来衙门认人,咱们首先要问英莲身上有什么特征,这样可以防止有人冒充。”

“你想的比我周到多了,就这么办。”

于是,英莲就在刺史府住了下来,等她亲生父母来找人。

而孙悟空则在拐子们被判死刑后,准备离开江州,仍回京城去。陈萼苦留不住,心中既伤心又感动,道长每次都是在他们家面临困难时出现,真是救苦救难的神仙,不知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孙悟空在临走之前,把洪江龙王以及癞头张的事情告诉了陈萼,提醒他以后对于道士、和尚要多加注意,“我也不清楚金童的具体来历,不过看样子两边都想抢人。你们要多家小心,万一出事,摇动这根铃铛,我就能过来。”

陈萼将那根猴毛变成的铃铛小心翼翼地收进怀里,“您放心,我们会注意的。”

——

且说另一边,自孙悟空离开后,林海每日刻苦读书,心中犹感寂寞。

这日,王勇从外面回来,兴冲冲地把一份请柬递给林海。

“少爷,您看这是什么?”

林海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是请他去做客,落款则是宁国公府贾敬。

“宁荣二府我是知道的,只是咱们家素来和他们家没有往来,怎么会平白无故邀我上门?”

王勇嘿嘿一笑,“我今日上街给您买纸笔,刚好碰上我二大爷家小儿子的小舅子的大儿子,他如今在宁府当管事,见了我拉住说了会子话。正好被他们家敬老爷看到了,得知我是陪您进京赶考的,敬老爷当即下了帖子请你去吃酒,据说他也中了举人,也在准备明年考试。”

“既如此,那便去看看吧。”

贾敬回到家后,正窝在书房将今日买到的新书摆放至柜子中,就听下人来报,说西府的二小姐贾敏过来了。

贾敏是他们家这一辈唯一的女孩儿,不仅在长辈面前得宠,哥哥们也是极疼爱她的。

今日,她穿着杏色绣花短袄,搭墨绿色百褶裙,笑吟吟地走过来,结果贾敬手里的书,“敬哥哥,你今天是不是去书店了?”

“对,怎么穿的这么少,也不怕冻着。”贾敬皱了皱眉,命小厮抱了一件雪似的氅衣出来,递给贾敏身边的丫鬟翠竹,“这是从波斯那边过来的,用天鹅毛织成的,既轻便又暖和,我也只得了这么一件,就给你穿吧。”

贾敏也不推辞,直接把氅衣批在身上,“多谢敬哥哥,这衣服真好看。你这次新买的书,给我也看看吧。”

贾敬哪有不答应的,挑了几本合适的给她后,又问她贾赦和贾政去哪里了。

“赦哥哥被冯将军他们拉去清虚观看戏了,政哥哥和二嫂子准备去一趟南京,二嫂子的妹妹子胧姐姐就要出嫁了。”

“我记得王家这次是和薛家结为秦晋之好吧?”

“对。听母亲说薛伯父自上次外出做生意后就还没回家,不知道这次景榆哥哥成亲,他会不会回来。”

薛见微因为陶邀留在村庄,薛景榆回家之后对父亲的下落语焉不详,幸好薛见微留了一封书信让儿子带了回去,其他族人才不至于慌神。

贾家和史家、王家与薛家这四大家族联络有亲,相互照应,各家的孩子打小就认识,有些甚至一起长大,情分自然与别个不同。

薛景榆小时候曾在贾府办的学堂读过两年书,故而贾敏称呼其为兄长。

贾敬看了眼如花似玉的妹妹,也不知道日后会便宜了谁家小子。

兄妹俩又说了会话,贾敏怕耽误贾敬读书,坐了一会儿就回西府了。

“珍哥儿去哪里了?”贾敏离开后,贾珍突然记起今天还没见到过儿子。

小厮们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回答。

“罢了,你们去珍哥儿屋内,把服侍他的人喊一两个过来。”

“是。”

贾敬如今膝下就贾珍这么一个孩子,他和妻子自然对其爱如珍宝,从起名就可见一斑。但过犹不及,如今给贾珍养成了一个无法无天的性子,让贾敬颇为头疼。

他这几年忙于科考,本来就没有时间管教贾珍,即便抓住机会想严加管教,每每都有老妻阻拦,让他下不了手,以至于贾珍越发难以约束。

“老爷,这是哥儿屋里的大丫鬟巧月和小厮李立柱。”

他们两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突然就被老爷喊过来,心里惴惴不安,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珍哥儿今天去哪里了?”

“回老爷的话,哥儿跟着西府的大老爷去清虚观听戏了。”

“你是他奶兄弟吧?”

“是的。”

贾敬摸了摸胡须,“巧月,哥儿最近什么时辰回家?”

巧月脸色一白,“老爷,是亥时。”

“亥时?”贾敬眉毛一挑,“这个时辰还有人帮他开门?”

“冬日长夜漫漫,为了打发时间,都会赌一赌,所以......”加上贾珍出手阔绰,上赶着有人熬大夜给他开门。

居然还有意外收获。“你们平日跟着他上学,到底念了些什么书?”

李立柱连忙磕头,“哥儿已经念到《诗经》了,学堂的儒老太爷说,按照哥儿的速度,不久就能学《四书》了。”

贾敬听了,冷笑道:“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他也在念《诗经》,过了一年竟然没有丝毫长进。同样是十六岁,人家已经中举上京考试了,他倒好,每日流连莺莺燕燕,净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巧月和李立柱二人伏地,不敢抬头。

“罢了,你们让他后天别出门,有客人要招待。”

“是。”二人见贾敬无话,方退了出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