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 23 章

齐四勇带着齐昱在村子里所有地块都走了一遍,除却挨近村子的那几块地灾情比较严重,官山这边的地倒是没怎么被波及,不过也不可掉以轻心,还是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此外,齐昱意外得知齐阿爹家居然还有四亩旱地,只不过已经转到林溪名下。

想到林溪,又想起要帮人寻个木棍做拐杖的事来,恰巧到了官山这一带,便开始留心着合适的木头。

挖沟的位置其实很好定,这里山上都是炭窑,利用炭窑的方位,结合地势就能划出具体位置来。

等所有壕沟的位置都定下来,齐四勇就要带着人回去,齐昱却脚步一拐进了官山。

“还有甚需要安排的?”齐四勇见人进山,问了一句。

齐昱本以为他会自己回去,却不想竟一道跟了进来。“我来找根木头,你先回去吧。”

“那…要帮忙你就说话!”齐四勇一张脸憋得通红,半晌扔出这么一句话来。

“行。”齐昱笑着应了一声。心想这人定是被村长好好“教导”了一番,这一路上话都不多,对他也多客气,全然没了早间那股颐指气使的派头。

齐四勇走后,齐昱在山里简单逛了一下,没找到什么合适的木头。做拐杖虽然简单,但对木头强度要求很高,最好是橡木,榉木一类,不过这里不一定找得到。

寻了一大圈,最终退而求其次,选了根粗细适中的枣木砍了回去。

他回去的时候经过村民们垒土灶的地点,不知谁家的场院空地上已经垒起了一溜的土灶,放上锅就能用了。

垒灶的汉子见着齐昱过来,还问了一句这些够不够用,需不需要再多加几个。

齐昱数了数,场中一共十二个灶,在垒下去估计连站人都困难。

“这些就可以了。”

“那行!待乡亲们把锅子送来,俺就能封土了。”垒灶的汉子说。

齐昱点了点头,又问,“这是谁家的场院?可有人居住?制药开始这处便不能住人,可曾提前告知?”

那汉子听他这话,一时面上像是打翻了调味罐子,颇有些一言难尽。

齐昱:“?”

“这处是你夫郎原来的住处,”那汉子嗫嚅了半天,最终吐出这么一句话来,“村长得了允准的。”

齐昱:“啊。”

哈哈,我夫郎?

好新奇的称谓。

告诉垒灶大哥安排人手多送点柴禾过来,齐昱便拖着那根枣木回家去了。

齐阿爹在准备午饭,齐小山带着旻哥儿还在地里抓蝗虫,林溪依旧在床上挺尸。

倒是邹夫郎这个上门做客的,帮着搭了个简易围栏出来,让小鸡崽们有个更宽敞的空间活动。

“多谢邹叔。”齐昱道了声谢。

邹夫郎无声摆了摆手。

齐昱便去找了把砍刀出来,先去掉木头上的刺,砍成合适的高度。

杖腿拿布条紧紧包裹住,既能防止开裂又能减轻磨损。

支撑杆则是在一小段枣木上开个小孔,再在杖首处削一个木楔子出来,将二者紧紧钉在一起。又去剪了一段自己才买的细棉布,将支撑杆包起来,这样用的时候不会硌得慌。

最后仔细打磨一番,拿起来试了一下。

倒是能用,就是没个握把抓握不是很方便,于是又去了一小截木材准备做个握把出来。

邹夫郎瞧见他在院子里一通忙活,悄么声踱到齐昱身后,见着快成了,冷不丁冒出一句:“给夫郎做的?”

“嗯?”齐昱抬头,看见邹夫郎脸上带着点揶揄的笑意,顿时反应过来,“啊,他不是腿伤了么,有这个方便点。”

“你对他倒是用心。”邹夫郎轻笑着感慨了一句,也不等人作答,便进灶间去了。

齐昱:……

用心?倒也谈不上,只是不想一直当个人形拐杖罢了。

拐杖做好,便拿进屋里找林溪。

“你来试试这个,看合不合适。”齐昱把拐杖递过去。

林溪自床上坐起来,接过拐杖仔细看了几眼,又拿在手里掂了掂重量,倒是颇为满意,“你做的?”

“嗯,你试一下。”

林溪就借着拐杖撑着站了起来,夹在腋下来回走了几步,确实要方便许多。“不错。多谢了。”

“不客气。”齐昱说。

“对了,地里的情况怎么样?”林溪放下拐杖坐回床上,突然问。

“还在可控范围之内。”齐昱说,“下午我得去教乡亲们熬制杀虫药,晚上要盯着燃篝火的事,狗崽子们你顾一下。”

林溪点了下头。想了一下,又说:“如果需要银钱,我这里还有一些。”

齐昱轻笑出声,说:“暂时还用不着。不过咱家快没米了,外面粮价又涨得飞起。如果可以,跟乡亲们买些米粮回来吧。”

林溪“嗯”了一声,把这件事接了下来。

中饭是齐阿爹跟邹夫郎一块儿弄的,菜色简单,但可能有邹夫郎的指导成分在里面,味道还不错。

今朝多了两个人,便只能挤着坐。

齐阿爹和邹夫郎是长辈,各占一边。旻哥儿今日倒是肯上桌了,同齐小山挤在一方,剩下一方只能是齐昱同林溪挤着坐了。

中饭吃的匆匆,齐小山惦记着小鸡仔,放下碗就带着旻哥儿一头扎进庄稼田,捕蝗虫去了。

上午捕的足足有大半篓子,此刻都放在院里的畚箕上晒着。

齐阿爹和邹夫郎也拿了捕网去地里。

眼下药还没成,能捕杀一些是一些。

齐昱也要去看看准备进度,家里便只剩林溪一人,好在如今有了拐杖,行动起来也方便许多。

把家里的一应事项交托给林溪,大家便去各自忙各自的事。

齐昱先来到最近几处壕沟地点,发现都已经挖的差不多,最深的沟已有一米见深。

又去到垒土灶的场院,见着灶台柴禾一应俱备,就等苦参送到便可开始制备药剂。

眼下时间紧,便不能每个步骤都按着规范来,势必要简化不少。

齐满仓上县里买药材,估计不会那么快回来。也不知道村民们能挖到多少苦参,若是数量不够,效果也是要大打折扣。

用过午饭,除了事先安排好挖沟的汉子们,其余村民也都陆续聚集到了土灶这里。

上午挖苦参的村民也回来了一些,带回了百来斤的新鲜苦参。

这点数量肯定不够,只不过齐昱听他们说下游有几个村子特产苦参,家中有亲戚的已经回村挖去了,具体数量如何,还得等他们回来才知道。

眼下既已有了材料,就可以先开始制作。

老村长给齐昱挑了十二个帮手,也多是些妇人夫郎。巧的是,里面还有个老熟人——刘春婶儿。

刘春婶儿早间才知道齐昱会制这特效杀虫药,十分后悔那日上门找茬的行为。

若是人记恨,不给他们家使药可如何是好?

于是在得知齐昱需要帮手的时候,头一个就报了名。就想着若人真不给使,她也能偷着学一手,回来自个儿弄去。

何况这也确是门手艺,学会了日后制成了药,不光自家能用,还能卖到别的村子去,岂不多一个进项?

齐昱不知刘春婶儿心中所想,只想着既是是村长推介过来的人选,想必也是有可取之处,也就没多计较。

苦参碱虽是众多生物碱中相对安全的,但大量提取也有一定风险,尤其是这个防护设备几乎没有的古代。

齐昱再三交代前来帮忙的人一定要用布巾捂住口鼻,汁液万不可粘上皮肤,一旦沾上,需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

眼睛确是无法防护,只能叮嘱大家熬煮过程中尽量离远着些,万不可站在下风口。

交代完一应注意事项,齐昱就开始动手教众人制作杀虫药。

因着赶时间,直接采用酸水热提法,将捣碎的苦参根茎加入稀释醋水浸泡半小时,接着入锅大火煮沸,沸腾后转小火熬制一小时,之后滤出汁液,加入草木灰水沉淀半小时,得到粗取物。

煮过的药渣也不能浪费,拌上麸糠撒入田间,也能起到一定防治效果。

粗取物则由齐昱控制比例,交由各家带回去铺洒。施用面积太大,布条已经不实用,便直接拿扫帚蘸取药剂撒入田间,效率更高,只是要来回补施两三次,才能确保每个角落都施撒到。

提取一次大约需要三个小时,也就是一个半时辰。第一批熬煮的差不多时,齐满仓也驾着驴车回来了。

村民们事先不知齐满村载着满满一板车的是何物,待他驾车去到制药区,搬下一袋子放在场院里,大声同齐昱道:“你的八两并俺的四两拢共十二两银子,置了五百斤苦参,你看看够不够使?”

霎时一个个惊得下巴都要掉地上去了。

这个曾经贪财好赌,见钱眼开的泼皮无赖,竟是拿出整整八两银子,给村里买苦参制杀虫药?

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齐家大朗吗?

场院里的人纷纷交头接耳,表达自己的不可置信。就连刘春婶儿心中都惊疑不定。

自上次同齐昱吵了一架,她便觉得这人同往日有些不大一样了,只后面没多接触,也就没往心里去。

眼下这一出,倒是叫她多了几分怀疑。

村长也听说此事,立刻从田畈上赶了过来,拉着齐昱的手好一通感谢,末了还抹了一把欣慰的泪水,感慨齐昱总算是懂事了,是个好娃儿云云。

齐昱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虽说他本来也存了这点小心思,但叫齐满仓这么大咧咧嚷嚷出来,还是多少有点羞耻。

“村长,您别夸了,也不是什么大事。”齐昱把自己的手从村长手里解救出来,揉了揉肩膀,“眼下咱们时间紧,您还是去看看壕沟挖的如何,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才好。”

村长一听连连点头,于是告别齐昱往壕沟那边去了。

齐昱看了齐满仓一眼,齐满村耸耸肩,颇为骄傲的的笑了笑。

齐昱无奈的摇摇头,转身去看他买回来的苦参。

“可有问是如何炮制的?”齐昱抓了一把,放在鼻尖轻嗅。

“都问了,咱这儿醋便宜,都是醋炙苦参。”齐满仓回答说。

齐昱点点头,“这样最好不过。”

上一批百来斤生苦参已经全部熬煮完,有几个年岁大的婶子眼睛挨了药气熏蒸,已是疼的有些睁不开了,齐昱便叫这些人先回去歇息,再让村长找几个替补过来。

醋炙苦参同样可以采取酸水热提法提取,且经炮制的苦参毒性已去了大半,更加安全些。

开始熬煮炮制苦参时,先前回村采苦参的乡亲们也都回来了,还带了一批人手过来。

这些人也是经各村挑选,送来学制杀虫药的。

正好也可叫先前熬药的人歇一歇,换一批人上来。

这次带回来的苦参数量不少,堆成了一座小山丘,加上买来的五百斤,倒是不用再愁不够用了。

齐昱看大家都已经上了手,就把控制比例的事交给了齐满仓,眼下天色渐暗,他得去盯着点篝火的事,可千万不能再把山烧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