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岚被狠狠地摔在一个空地上,周围黑漆漆的一片,她撑着身子让自己站起来,摇依这疲惫的身躯往前走。
“阿岚…”
听到有人在叫她,她闻声寻找是谁?转身她看到一个身影,模糊不清看不清楚脸。
“阿兄?” 听声音很像唐俭,她试图喊出声。
“阿岚 ,你不要再做任何改变了。”
她走过去,想要看清楚对方,刚过去那个身影就消失了。
“你就是命运里的纽带,你的一举一动牵绊着我们的命运,这是无法改变的。”
黑暗中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唐岚依然看不清楚他的样子。
“你是谁?”
她在次向前,那人化身一缕青烟消失了。
忽然有一个人抓住她的肩膀质问她:“你为什么和我作对。”
唐岚试图挣开他,那个男人似乎很痛苦的样子,她失控大叫,然后他也消失了,她看着周围黑漆漆的一片十分的害怕。
“阿岚…”
再次有人叫她,这回她看的清清楚楚,是平阳,她婉若如风,满脸笑容的站在她的对面。
“平阳。” 看见她,唐岚露出久违的笑容:“你没事啦。”
忽然风云变化,平阳化作女将军上阵杀敌。
她不知为何想上前制止,那个梦就消失了,平阳也消失了。
天旋地转,在一转身,来到了青龙寺,她又见到了那位高僧,和上次一样带着帷帽。
唐岚这次奋力追上去,心想一定要抓住他,她用力向前,手拼命的向他伸去,眼看快要抓住他,结果就在此时脚下一软,摔倒在地。
树林汹涌晃动,地面在肆意扭动,她趴在地上,一抬头一条大莽蛇冲向自己。
她下意识用手挡住,耳边清净后放下手臂,眼前青青草地,鸟语花香,哒哒的马蹄声奔跑而来,她站起来,是李建成,他骑马而来,身着白衣,温润如玉,就像第一次见到他那样。
“大朗。”
他面带微笑向唐岚伸出手:“来…”
好像要带她去什么地方,正当她也伸出手过去,一支无名的箭飞速而来,无情的射在了他的喉咙,一箭封喉,他应声落下马。
“不…” 唐岚痛苦的叫喊着:“不要…”
她回头看射箭的人是谁,她越想看清楚就越是看不清楚,隐约看到那人身着战衣手持弓箭,然后也消失在烟雾里。
“你想改变命运,殊不知你就是命运”
那个声音又出现,随即又消失了。
“阿岚,阿岚...”
李建成拼命的叫喊她,她再次猛然睁开眼,这瞬间不知道自己是在梦里还是现实里。
“你终于醒了..” 他握住唐岚的手,感受到温度的她,再一次用力握住,是真实的。
“我在哪?” 她观察着周围,手下意识拍打了一下床板。
“你在东宫。”
“东宫?平阳呢,大夫来了吗?”
唐岚看着李建成的脸上出现异样的表情,一时还不明白什么意思。
“平阳.. 已经薨了。”
“什么?” 她愕然,手止不住的颤抖,完全不敢相信:“什么时候的事情。”
“两天前。”
“我昏睡了两天?”
“是的。”
“不,不可能。” 从坚定到妥协,明明避开了所有的可能,可结局还是这样,她的精神此刻被压垮了,再也绷不住了,泪如雨下。
李渊不顾大臣反对,破例以军礼下葬平阳,并且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 ,谥平阳昭公主。
五天后,在京的所有官员都披麻戴孝,手执长矛的女将们和威风凛凛的将军们,一同恭送心中的女英雄,那一天长安城阴雨绵绵。
...
平阳的葬礼过去已有一个月。
唐岚翻看了一下《王莽传》,最后写到:王莽刘秀二人大战,两万人大军对战四十二万大军,战斗中遭遇暴雨,电闪雷鸣,传说像流星雨,河水暴涨,淹没了王莽的大军。
最后刘秀胜利,王莽从此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放下书籍,喃喃自语 :“位面之子,以少胜多,老天都在帮他。”
她想起梦里的情景,又想起了那位带帷帽的高僧,身影总觉得在哪里见过,决定在一趟到青龙寺。她虔诚的跪在佛祖面前,像上次那样,可这次却没有人叫她,她在这里转悠了一圈,周围平静如水,没有她想见的身影,在寺院呆了一个上午才离去,来到马车前,停下了脚步。
“怎么了,小姐?” 景芳问道。
“我今日不想坐马车了,想一个人走走,你们先回去吧。”
“去哪里?”
她没有回答,转身往别处走去。
景芳知道她这是心情又不好了,想清净一下,于是命人不动声色地悄悄跟着。
唐岚一路慢慢逛着,东看看西看看,顺着香味来到了上次买油膏的摊子上,准备上前购买,一摸身上没有钱。
“哎呀,忘记问景芳拿钱了。”
转身离开,听到李孝恭的声音。
“我请你啊。”
唐岚回头,阳光帅气的脸正对着她微笑。
“那就多谢了,一个就好。” 既然有人请那就不客气了。
买好递到她的手上,看了一下她的身后。
“真就你一个人?”
“对啊,我想一个人走走。”
“我猜你的路线应该是走到长安酒楼,然后在等太子殿下来。”
“何以见得?”
“敢放心让你独自走的,一定是很了解你,知道你的路线,我猜啊,以你现在的身份说不定附近还有人隐藏保护。”
唐岚脸上浮现笑容,佩服的说道:“观察能力不错。”
他们边走边说:“走吧,我也去长安酒楼。”
看着他贵公子的气质,唐岚笑道:“你们李家不愧是有鲜卑血统,个个都人高马大,面相俊朗。”
“你是在...夸我长得好看?” 李孝恭对此此话的阅读理解。
“对啊。”
“呵呵,谢谢,人生中还真是第一次被夸的这么直接。”
李世民的马车停在长安酒楼附近,透过车窗户看到李孝恭与唐岚,见两人相谈甚欢,内心泛起的一丝波澜,被他强制压下。
“走吧。”
马车缓缓前行,高惠通到了一杯水给他。
“据线人来报,最近太子殿下那边好像在追查谢芸。”
“哦?太子竟然知道谢芸?”
“他们抓到了范愿。”
“范愿?他居然还没死,还落在了太子的手里?” 他不由的捏紧拳头。
“这个范愿是刘黑闼的心腹知道的太多了,而且这人胆小如鼠,恐怕…”
他重重呼吸了一下,看着高惠通的眼睛:“想必都已经知道了,不然也不会去追查谢芸,我们要先比太子找到这个谢芸,提早杀了她。”
她睫毛微颤,移开眼睛不敢在与他对视,低头道:“我..”
“我知道你下不了手,会让尉迟去。”
...
陈星野在古乐楼查账,唐岚与李孝恭得知后又从长安酒楼来到这里,晚娘一眼就看见唐岚,赶紧上前迎接。
“贵人来了,快里面请。” 声音温柔,服务热情。
“晚娘。” 唐岚客套着叫着她的名字。
“贵人每次叫奴家名字,奴家心中甚喜。”
“真会说话。”
“哪里哪里.. 呵呵.. ” 她又看到身后的李孝恭:“这位俊俏的公子第一次来吧。”
她回头看了一眼李孝恭,笑道:“应该不是吧。”
“呵呵,确实不是,上次陈郎举办了一个酒会,我受邀而来。”
“陈星野呢?” 她不在客套,直接奔主题。
“楼上呢。” 她指了指二楼。
“好,我们自己上去就好。”
晚娘退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来到二楼,李孝恭看着下面的晚娘说道:“听陈郎说她不是可疑人物吗?”
“是啊。”
“那她... 谁的人?”
“谁给的多就是谁的人。”
“果然,有钱真好。”
“堂堂郡王应该也不缺钱吧。” 她笑道。
“看和谁比了,像陈朗我就比不了。”
多日不见陈星野消瘦了许多,棱角分明,眼神多了几许惆怅。
“呦,找我喝酒啊。” 还是依然打趣。
“可不,快把你私藏的好酒拿出来。” 李孝恭说笑。
在古乐楼琴瑟和鸣环境里,三人说说笑笑,似乎这样可以把日子快速推进,陈星野拿着酒壶,一副诗人做派。
“你们说说,我这人是不是命太硬了,妻子没了,朋友也没了,连… 她也没了。” 他眼神全是难过。
“王小姐在天有灵,不会责怪你的。” 李孝恭安慰道,他以为的她是王小姐,朋友是平阳。
唐岚理他的感受。
他对着晚娘说道:“拿笔墨来。”
“是。” 她赶紧让人拿去。
晚娘看他有些轻微醉酒,上前扶着他:“主人,当心呐。”
“没事,纸。”
她把宣纸铺好,等待着陈星野,他举起笔酝酿了好久,上学背的诗一首望完整的都没有。
“老大我学理科的。”
唐岚也有些醉意,她嘲笑陈星野:“唐诗都忘完了吧。”
她走过去,抢过他手中的毛笔,看着空白的纸,好一会才开始写道: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对对对… 我是想这样写。” 陈星野瞬间记忆被唤醒。
写完,她把笔狠狠一扔,对他用现代普通话说道:“朗诵全文,没白背,记得最清楚的一首诗了。”
“阿岚,你醉了。” 李孝恭赶紧上前扶她坐下。
晚娘一句句的读完,大喜:“真好,贵人厉害。”
李孝恭也看过去,其中一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好.. 写的真好。”
这首诗,在古乐楼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开了。
第二天,刚睡醒的唐岚还不知怎么回事,看到景芳开心的样子,好奇的问道:“你今日怎么这么高兴?”
“小姐,你作的诗传遍了大街小巷。”
“诗?什么诗?” 她回想昨天好像是默写了一首诗。
“就是那个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一下就点醒了她:“传遍大街小巷?”
内心大喊:天哪,偷了诗仙的诗,他怎么办?
转念一想:不对,他那么多诗不差这一首吧,提前给他的祖辈们看看。
“小姐,小姐..” 景芳见她又走神。
“啊,你说..”
“这首诗啊,大家都在看,宫里也有在传。”
“什么,这怎么能传到宫里呢,小传一下就可以了,这.. 古乐楼是什么媒体平台吗,流量挺大啊。”
“小姐您又在说什么,听不懂了。”
她把刚刚的话否定了,让景芳更衣,去找李建成让他赶紧停止传播。
“这不是好事吗?”
“这不是好事,毕竟我在真实的历史世界里,不能越界,那首诗可万万流传不得。”她穿戴好赶紧出门:“快快快...,快让他们停止在阅览。”
“怎么,我这又听不懂了。” 景芳挠了一下额头,满脸问号,追在她身后。
...
高惠通将此诗摘抄下来,递给李世民。
“唐小姐写的真好。”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世民读着最后一句,他很欣赏这首诗,看了很久说道:“之前在陇西的时候,我有偷看过她给大朗写的信,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她很有才华。”
他放下摘抄的诗:“虽然性子上有些骄纵任性,写出来的诗有时候婉约细腻,有时候豪放奔放,感觉这两者怎么和她也不搭,很奇怪。”
“也许是当时所在的环境影响呢。” 高惠通看着躺在书案上的诗充满了欣赏。
“也是,可能是阿姐的过世让她太难受了吧。”
李世民转身坐下拿起这首诗又看了一遍,说道: “高明的老师病了,听说有人因此诗推荐阿岚去助教几天。”
“我想.. 唐小姐应该可以的,她的才华已经是有目共睹了。”
“ 她啊.. 做不了向李纲那样的老师。”
“说不定是另外一种教学。”
“听语气,你很看好她。” 他竟然听出了喜悦之意。
“她有迷人之处,确实让人欢喜。”
他反而摇头:“我猜她肯定会带着皇子们玩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7章 第一百零七章:军礼下葬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