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高姑娘出事了。”
李世民一把拿过尉迟手上的信件,这信由一个普通百姓送来的,给过信后就慌忙离开了,根本找不到人,他担心高惠通的安危,带着尉迟快马加鞭往平康坊的方向行去。
信中让他们在离古乐楼附近等候,时间过了很久不见人来,尉迟观察着人来人往的路人,说道:“让我们在这里等候,也不见交接的人。”
“在等等看。”
这时,一个老者走到向尉迟,又递出一张纸条。
他看着内容惊讶的说道:“陛下在古乐楼,危险。”
“父皇?” 李世民面色讶异:“他怎么出现在平康坊?”
“看来这人早早就埋伏在古乐楼了,那… 高姑娘怎么办?”
李世民陷入两难,而后肯坚定的说:“我去古乐楼,你去救惠通。”
“是。”
...
高惠通试图挣扎着绳索,眼睛小心的盯着外面看守的人,谢芸在外面守着,她脸上浮出不屑。
“这秦王有什么好的让你这么豁得出。”
高惠通停下动作看着她。
“师姐,你是真的看不清当下的局势吗?纵使刘武周身后有突厥,那将来的天下也不会是他的。”
“执迷不悟。” 谢芸低眉,想了很久慢慢说出。
“执迷不悟的人是你。”
“你是真的忘记小时候我们一起生活的日子了,如今你我立场不同,不必再叫我师姐了。” 她转身离去。
冯万没有找到那个嫌疑人,但他十分确定此人就在附近,他调回一些人在附近守着,一有动静马上通知他,自己便先回了古乐楼。
古乐楼二楼愉快的琵琶声环绕,楼下的客人也是陶醉于此。
身着灰色布衣的仆人,弯腰驼背的身躯,再次端着酒水缓慢的走上楼,他的双手布满老茧,自然向前走去,他眼神小心四处观看,目光在锁定目标,不料却被陈星野拦了下来。
“给我就好,你下去吧。”
“是。” 还没到走到目标身边就被拦截,又不敢轻举妄动的他只好先行作罢。
陈星野接过东西看着他下楼,眉头轻微邹了起来,他上来时还是左腿,下去变成了右腿。
一曲作罢,李建成看了看裴寂,他立刻会意道:“陛下,时候不早了,若是想再来,可以下次再出来。”
李渊算算时间差不多,是该回宫了。
唐岚紧紧跟着身后,心里想着他总算回去了,松了一口气。
见李渊快要走下楼,陈星野眼疾手快的大喊:“来人,抓住他。”
瞬间涌出一行人,将那瘸腿老者团团围住,这行为把周边的人吓的不轻,纷纷哗然,望向楼梯处,率先冲上去的是一个年轻人,可是瘸腿老者武力在他之上,很快就占了下风,眼看快要招架不住,陈星野从楼梯处一跃而下,几招过下,将其拿下。
“说,你是谁?” 他紧紧抓住他。
李建成赶紧唤冯万把古乐楼包围,不准任何人进出,眼见失败,那老者开始浑身发抖,口吐血水,咬舌自尽了,他这才看清楚,这个人是撞了他一身水的那个人。
“你..?” 陈星野掰开他的嘴巴:“说啊。”血液从他的手上流血,血腥味开始蔓延,在他的脖劲处发现一个乌鸦的纹身。
李渊淡定的环视周围,平阳紧跟着他做出防守的动作,他抬步走下楼去,发声安慰大家,让他们赶紧离开这里。
李建成与平阳马上明白他的意思。
只有不想逃命的人才会刻意逗留。
在冯万的指挥下,人慢慢的撤离,唐岚站在李渊侧边,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男人路过,一尺的距离,突然掏出匕首,向唐岚刺去。
“小心。”
李渊一脚踢开那人手臂,男人身体失去了平衡,摔倒在地,这次陈星野默契冲上去,直接掰住他的嘴,防止他咬舌,他像一个被套住的毒蛇,身体不停的扭动,往死里挣脱,在冯万的协助下,此人被牢牢绑住,他的脖颈下方也又一个乌鸦的纹身。
唐岚才恢复镇定,自己怎么成了目标。
“阿爹。” 李建成上前查看,李渊镇定自若,他摆了摆手表示无妨。
“阿岚。” 平阳叫道。
“我也没事。” 然后转身向李渊赶紧谢礼:“多谢陛下。”
“太子,这里交给你,好好查查是怎么回事。”
“是。”
随后,这里被死死封住,一个个严格排查。
刚到古乐楼门口,就看见大批人往外逃,一个个脸上都是惊恐的表情。
“怎么回事?” 李世民问旁边的人。
“有人行刺。”
“什么?” 立即感觉到事有蹊跷,他赶紧进去,里面已经是另外一副模样了。
门外侍卫把守,冯万见来人是秦王,便放行进去。
“阿爹呢 。”
“已经安全送回宫。” 李建成看着焦急走来的李世民。
若不是陈星野的通知,身在此地的他都不知道父亲在平康坊,自己的是弟弟怎么知道的。
“我也听人说这里出事了。” 他下意识解释。
李建成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出现一丝变化,内心再次疑问:听人说?这么秘密的事情他这么轻易就听说了。
顿了一下,说:“刚刚确实挺危险的,好在我和平阳都在。”
“没事就好。”
“那个刺客已经被押去刑部,等候审讯。”
“抓住就好。” 他眼神微微闪烁,环顾四周,这消息给时间是故意卡在此刻。
“嗯,那我先去处理。”
他和冯万离开古乐楼,二人一前一后。
“二郎怎么知道古乐楼会出事,他哪来的消息?”
“殿下是在怀疑什么吗?”
“也不是。” 他没有说透自己心里的疑惑。
“不过秦王今天怎么独自一个人出行?”冯万也说出自己的问题。
“什么意思?”
“往日都是和尉迟将军一起出行,几乎是形影不离,今日真是稀奇。”
李建成突然停下脚步:“你让人在附近看看,是否有尉迟的身影,若是发现千万不要打草惊蛇。”
“是。”
...
尉迟敬德潜入宅院,顺利的把高惠通救出。
一切都太顺利了。
“门外看守的人呢?” 他们走出大门,高惠通发现人都不见了。
“我进来的时候就没什么人。” 他回答。
简直像无人居住的样子。
尉迟也奇怪,想到秦王,顿时觉得不妙:“我们可能被骗了。”
谢芸站在抱着膀子,远远的看着二人的背影,露出了一个得意的微笑。
他们穿过平康坊,看着有巡逻的士兵,二人小心点走着。
“这巡逻的人看样子不像师姐的人。” 高惠通仔细观察着对面。
尉迟敬德躲在墙边探出头来:“像太子的人。”
“他的人为何在此?” 高惠通心中觉得事情必有蹊跷。
“我也不知道。”
“殿下呢?”
“我们收到信,说陛下在古乐楼有危险,他前去瞧瞧是否真实。”
“是真的,我师姐早就派人潜伏此地,本是想伏击太子没想到意外遇见了陛下。”
“什么,那秦王只身前去岂不是有了嫌疑。”
师姐这么严谨的人,怎么轻易让他把自己救出,她明白他们都被师姐耍了,原来她把所有人都当诱饵,她找到了撕裂大唐的匕首,就是太子与秦王。
皇宫
“好了好了,朕不是好好的吗。”
“陛下,您这样真是让人家担心死了。” 张婕妤哭哭啼啼的模样,让李渊好不心疼,他拍了拍她的背,揽入怀中。
“以后陛下出宫一定要带上我,我也可以保护陛下。”
李渊一听笑了:“好好好.. ”
裴寂拿着刑部的文书来见李渊,一番行礼之后。李渊问道:“怎么样?”
“那人死都不说为何刺杀,是谁指使的。”
“嘴真是严。”
“我们的行踪极少人知道,这一闹,整个朝堂都知道我们去过平康坊了。”
“他们无妨,有朕你怕什么。”
“呵呵.. 是是是.. 臣不是担心这个,担心的是唐家的小女儿,因为这件事啊,她被弹劾的很厉害。”
“哦,朕怎么没看到弹劾的文件呢?”
“这不臣都拦截了下来。” 他拿出其中几个交给李渊。
“这是下意识的情形,估计也是那丫头没反应过来,就这些事也能被弹劾。” 李渊不以为意。
“主要您不是一般人啊。”
“那丫头可知道?”
“应该还不知。”
李渊看了几封之后,并让裴寂派人把这个给唐岚送去。
…
没几天唐岚莫名收到了一堆信,景芳整理着份数,没有打开看,因为上面署名唐岚收。
她打开第一封信,她就笑出声,觉得有些无厘头。
第一封:“臣参唐鉴之女唐岚,竟然让陛下护周全,其罪可罚。”
第二封:“唐岚贵为陛下的司言,竟然未阻止陛下出宫,可问其罪。”
“臣参唐岚扰乱朝纲,目无王法....”
“臣要告司言....”
“臣.....”
一封封的看下去,简直哭笑不得。
“什么玩意,还扰乱朝纲,好严重的样子啊,跟风怪。”
她眼珠子一转,想一损招,竭尽全力的回复了每一封弹劾信,并交代人哪来的送回哪去。
他们收到回信纷纷咒骂,有的人明白这能返回到手上一定是陛下故意的,而有的人偏偏不信邪,偏要去李渊那里在告一状。
第一封的回复是:我自己都懵了,我护谁?
第二封:我不知道陛下出宫啊,我去哪劝?
第三封:扰乱朝纲,你这屁话可严重了,劝你谨言慎行。
第四封:关你屁事,回家歇着吧你。
第五封:你这有错别字。
第N封:.......
“哈哈哈哈...” 笑声充满整个房间,一旁伺候的公公也被感染的笑了起来。
他看到唐岚在信里的回复简直笑疯了:“这丫头真是意料之外的反应啊,朕本以为她会哭哭啼啼的找朕鸣冤呢。”
“是啊,确实让人意外。”
李渊召开了小的会议在偏殿,看着那些回信,笑着说;“一会她来,看她又怎么说。”
唐岚跟着常公公进来,来的人不多,只有一部分的朝臣在此等候,她目光看向李建成,他点了点头示意安心。
“臣女拜见陛下。” 她向李渊叩拜行礼。
“这是..?” 唐岚看着几位面生的大臣问道。
“他们都是状告你的,说你目无王法,说朕太偏向你。”
“那陛下您觉得呢?”
“朕?朕觉得你问问这些人?”
唐岚勉强的笑了笑,内心吐槽:真行,这李渊,直接把问题推到我头上了。
她转身面向大家:“各位,状告我的内容我都看了,呃.. 怎么说呢,骂的还行,骂来骂去的也没几个新鲜词,具体情况就是没有向陛下谏言。”
堂下嗡的一片声,连后面坐着的张婕妤都惊讶于她的发言,本是依靠在扶手边的她,瞬间坐直了身子。
“那个我呢,只是司言又不是谏臣,陛下去哪里怎么会跟我说,在说了我就算是谏臣,那陛下去平康坊就更不能跟我说了是不是。”
“你真是在胡言乱语。” 其中一个大臣指责道。
“没道理吗?我知道陛下在平康坊第一时间就冲了过去。”说到这里她双手比划了一下:“这事大事小我肯定是分的清楚的啊。”
“陛下遇到危险,你在陛下身边都没有保护陛下,你身为臣子之女该当何罪?”又一个大臣说道。
“你怎么还道德绑架呢,那凶手是冲我来的。”
听到道德绑架这个词,李渊笑的都合不拢嘴,要不是自己是皇帝的身份,真就是硬憋不住了。
“他为何冲你来不冲他人?”
“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他,你去问那个凶手啊,是把我当成谁了。” 唐岚白眼都快翻上天了。
“咳咳..” 李渊假意咳了几声,示意安静。
唐岚拿起她回过的弹劾的文书,一页页的翻看:“你们弹劾我一个人干嘛呀,这事又不是我一个人干的。”
裴寂看向李渊,又看向唐岚:“委屈唐小姐了,也有我一份。”
“早说呀,我替您回了。” 一副讲义气的样子。
“呵呵..”
她又翻了一下那个弹劾的文书,翻到一个姓杨的大人,这字很眼熟看了一下内容:“又是一个目无尊法?这是哪个杨大人啊。”
众人看向杨槐。
“是你啊,看着成熟稳重的样子,怎么这么爱跟风啊… 你呢,要是闲的慌,也可以去平康坊玩玩,给你打八折。”
“再不行,就在家读读书,对自己仕途也有好处,”
“书读不进去,那你那你就在家生生孩子,种种树,为国家人口做点贡献。”
这几段话听的李渊又快憋出内伤来了,连裴寂都笑到不行,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陛下。” 他向李渊跪下:“这还不是目无尊法。”
“行了,朕都看了,这件事情呢是朕的错,若不是朕执意要出去,也不会这样,这.. ” 他想了一下:“朕罚司言三个月的俸禄,裴寂半年以儆效尤。”
这件事明眼人都看得出陛下不会重罚裴寂的,所以也不会在多说什么,都老老实实的回去了。
结束后,张婕妤才从后面走出来,坐到李渊身边。
“唐小姐的口才真是了得。”
“哪里,哪里.. 一时逞能。” 唐岚谦虚道。
“说的朕心里痛快,就该骂骂这些人,个个觉得自己有功在身都不得了了。”
“那您也不能让我得罪这些人吧,我人微言轻的。” 她假装委屈。
“有朕在你怕什么,他们不敢的。”
此话一出,张婕妤看了李渊一眼,从未见他如此高兴,又暗暗的看向唐岚,年轻美貌对于男人来说那是没有抵抗的,尤其是身边这位。
唐岚只得尴尬的笑了两声,此刻好希望李建成赶紧带她出宫去。
...
晚上,张婕妤越想越焦虑,她写了一封信给裴寂,并准备了一些名贵的珠宝一起送去。恰巧,尹德妃带着葡萄酒来探望。
“这是做什么呢?” 她看着宫女端着上好的珠宝出去。
“你来的刚好,我正想找你说说话呢。”
尹德妃示意宫女把酒放下,只留下她们两个人,她拿起酒壶倒上一杯给张婕妤。
“怎么了?”
“今日的事情听说了吧。”
“嗯,听说陛下因唐小姐的发言很高兴。”
张婕妤满脸忧愁,轻轻的叹了口气:“我觉得陛下可能看上唐小姐了。”
“啊?不会吧,太子还在呢。” 她有点不相信。
“你是没看到今日朝堂之上陛下有多护着她,平时经常召进宫来也就算了,发生刺杀这件事情,陛下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护着她,他可是皇帝啊。”
“这.. 是有些奇怪。”
“你还记得辛处俭吗?” 张婕妤想起一人。
“不记得了。”尹德妃摇了摇头。
“林美人呢?”
“有点印象。”
“创业初期陛下把一位大臣的妻子以宫宴的名义将其留在宫中,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了,不但这样,陛下还把她的丈夫调离长安,没有升职反而还降职,弄的那辛大人每日沉沦,也不敢为自己鸣冤叫屈。”
“你想说陛下会不会对唐小姐也这样?”她听出其意。
张婕妤肯定的点头。
“这唐岚可比林美人有主见的多了,而且脾气性格也没有那么懦弱,何况她与太子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了。”
“你要知道陛下想得到的人,那是不可能得不到的。” 张婕妤还是觉得帝王的心思难琢磨。
尹德妃明白她的意思,还是觉得不会,她与太子的事情已经在明面上了,陛下如果再次这么做岂不是很难看。
“我反而觉得陛下没有这个意思。”
内殿
李渊的笑声回荡,引得宫人们纷纷好奇。
“好了,陛下,可要注意形象啊。”裴寂提醒着,同时他也笑到不行。
“哎呀,你说这丫头啊,能言善辩,巧舌如簧。” 他又看了一遍弹劾文书。 “也好,让那些老臣子知道知道,别没事老上凑这些个烂事,朕也没有那么闲。”
裴寂听着李渊的吐槽,笑了笑。
“臣,知道您对这丫头的用意,但是呢,他们总是为何敢这样做?那还不是看她没有强大的后台?”
“谁说的?朕不是嘛?”李渊不认同他的话。
“是是,但是这丫头不能总靠您呐,除了您的召唤那能天天进宫啊,进宫次数多了就开始有闲言碎语了。”
这是在提醒他,已经有闲言了。
李渊突然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是有不妥。
裴寂趁机说道:“听说在先皇后去世之前,她和太子就心意相系,如今她又没有婚配,陛下,可做良缘啊,有了太子做后台,谁还敢乱诬告她?”
裴寂私下里收了不少张婕妤的好处,昨日收到张婕妤的信他就很明白她意思了,而且这人情做给太子,直接来说又是一件好事,两边都能做好人,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还年轻,也聪慧机智,才华横溢,人也善良,家世干净,对太子来说确实需要一位这样的妃子在身旁啊。”
李渊此刻却又沉默了,这让裴寂有些拿捏不准了。
“这孩子,夫人在世的时候就提到过,她说过自己也很喜欢,只是没有办法,对于大朗的婚姻她是很看重的。” 李渊起身走到屏风前面双手背后,看着上面的图案,是两只孔雀。
“在她临终前跟我说,她也从未见过大朗会对一个人用情这么深,硬拆散他们自己心里也有不忍。” 他慢慢踱步来到弓架旁,拿起弓箭,做出射击的动作:“可如今,大朗身为太子,将来贵为皇帝就不能专宠一人了。”
“噌”的一下,箭飞速射中孔雀的眼睛,他看着被射中的孔雀,想起当年。
“是,陛下说的对。” 裴寂恭维道:“太子明事理,贤能明智,不会这样糊涂的,何况那唐小姐也不是骄纵的人。”
“你啊,就总为他们说话。” 李渊似乎是松了一口气。
“那陛下是同意了?” 他赶紧追问,毕竟是拿人钱财,得替人消灾。
“拿笔来。”
“是。”
裴寂一听,赶紧把纸铺开,为李渊研墨。
引用了李渊 《雀屏中选 》的典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3章 第九十三章:意外中的意外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