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世界·番外)
阳光透过高三(七)班擦得锃亮的玻璃窗,在堆满习题册的课桌上跳跃。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百天,空气里弥漫着咖啡、风油精和纸张混合的、紧绷而熟悉的气味。但与记忆中那片沉重的灰暗不同,此刻的教室里,涌动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属于青春末期的躁动与生机。
“喂,向俞景!这道物理题第三种解法你看了没?简直反人类!”孙皓抓着他那头乱毛,咋咋呼呼地转过身,把一本摊开的《五三》拍在身后男生的桌上。
被问到的男生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却不再过分苍白的脸。他的校服依旧洗得发白,但穿得整齐妥帖,领口规规矩矩地翻着。眼底那些常年不散的惊惶与死寂,被一种沉静的、带着些许疲惫却清亮的光芒所取代。他接过孙皓的书,指尖干净,没有刻意隐藏的伤痕。
“嗯,看了。”向俞景的声音不算大,却清晰稳定,不再带着易碎的颤抖。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利落地画出示意图,“这里,用能量守恒结合动量定理,可以避开那个复杂的积分。”
“我去!还可以这样!”孙皓恍然大悟,用力拍了一下大腿,“牛逼啊向俞景!你这脑子怎么长的!”
向俞景的唇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一个极浅淡、却真实存在的弧度。“主要是你前面思路卡住了。”他轻声说,把书递了回去。
旁边正和许愿分享着一包薯片的孙岁岁凑过来,笑嘻嘻地说:“孙皓你小点声!没看我们俞景正在给我们岁岁讲英语完形吗?”她说着,自然地拿起一片薯片递向向俞景,“喏,新出的黄瓜味,清爽不腻。”
向俞景微微怔了一下,看着递到眼前的薯片,没有像一年前那样惊慌躲闪,只是耳根悄悄泛起点粉色,然后伸手接过,低声道:“谢谢。”
“客气啥!”孙岁岁笑得眉眼弯弯。
坐在向俞景斜后方的付时允,支着下巴,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他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混杂着欣慰与某种复杂情愫的柔软。一年前的风暴仿佛一场彻底的手术,剜掉了腐烂的毒疮。向国华锒铛入狱,得到了应有的审判。而向俞景,在漫长的心理干预、付时允和李竟宇不动声色的陪伴,以及班级这个环境潜移默化的接纳下,那颗被冰冻了太久的心,终于开始缓慢而坚定地解冻、复苏。
他不再总是低着头,虽然话依旧不多,但会在小组讨论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会接受同学分享的零食,偶尔也会把自己觉得好吃的糖果悄悄放在付时允或李竟宇的桌上;他甚至在高三分班后,被齐晋拉着,加入了班级的“数学攻坚小组”,负责给几个基础薄弱的同学讲题。
变化并非一蹴而就。偶尔在走廊里听到突然的大声呵斥,他依旧会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一瞬;夜晚独自在家时,也还需要开着灯才能入睡。但这些残留的阴影,已经无法再将他拖回那个绝望的深渊。他开始学习与自己和解,与过去共存。
“喂,付时允,别发呆了!”江兆停一个篮球假动作虚晃过来,差点撞到付时允的桌子,“下午体育课,三班那群家伙放话要血洗我们,你得拿出真本事啊!”
付时允回过神,懒散地掀了掀眼皮:“就他们?等着叫爸爸吧。”
王净在一旁默默递过来一瓶功能饮料,纪清淮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三班的内线防守是弱点,我们可以多打挡拆。”
李竟宇坐在向俞景旁边,看着这熟悉又陌生的热闹景象,低头笑了笑,继续整理自己的错题本。他知道,俞景走出来了,真好。虽然那段黑暗的岁月永远刻在了记忆里,但至少,他们都有了一个可以期待的未来。
放学铃声响起,学生们如同潮水般涌出教室。向俞景收拾好书包,动作不紧不慢。付时允拎着书包走到他旁边,很自然地并肩往外走。
“晚上去图书馆?”付时允随口问。
“嗯。”向俞景点点头,顿了顿,补充道,“我把最后那套理综卷子错题整理完。”
“那我等你一起对答案。”付时允说,语气平常得像在讨论天气。
两人走出教学楼,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长,并肩投在干净的水泥路上。不远处,孙皓正勾着江兆停的脖子,为刚才球场上一个争议球吵得面红耳赤;孙岁岁和许愿挽着手,商量着晚饭吃什么;齐晋还在跟王净、纪清淮讨论着一道竞赛题的延伸……
喧嚣,鲜活,充满了烟火气。
向俞景微微仰起头,感受着晚风拂过脸颊的凉意,看着天边那抹绚烂的晚霞。曾经,这样的景象对他而言,遥远得像另一个世界的光。
付时允侧头看着他被霞光染上暖色的侧脸,看着他眼中映着的、不再恐惧退缩的微光,心里那片荒芜了许久的土地,仿佛也被这夕阳熨帖得温暖起来。
他知道,伤疤还在,有些记忆无法抹去。
但活着,并且努力地、一点点地变得更好,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最有力的反抗。
“走吧。”付时允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好。”向俞景应道,迈开了脚步。
两个身影融入放学的人流,走向那片被夕阳点亮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在这个平行世界里,没有冰冷的结局,只有历经风雨后,倔强生长出的、带着伤痕却依旧向往光明的明天。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