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风向转变(二)

并不是谁都乐见奥蒂莉亚身体转好的,比方说现在挺受她信任的下属霍尔斯泰因。他就认为奥蒂莉亚自打身体渐渐好转后,变得愈发独断专行,听不进旁人劝说了,当然,主要是他的意见。

奥蒂莉亚倒是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了殖民地事业中去。她决不肯承认这是由于皇储身边环绕着一群亲英派政客的缘故。或者说,对外她决不会这么承认就是了。在她口中,自己这么做都是因为外国在海外殖民地的争夺日趋激烈,使得她难以维持此前门户开放的政策。

另外就是因为这两年德国农业始终处于歉收的状态,不算严重,但一直没有缓过劲来。农业又牵连到工业,现在它们都停下来,嗷嗷待哺地等待国家的补助。这种时候不能让人太过关注内政问题,要把他们的视线引开。恰好这些年殖民协会一直在大力宣传殖民地的问题,年轻人对它颇为热衷,让他们把视线放在非洲这些地方要好得多。

而且这对外交也不无裨益。柏林向来是支持法国在非洲的利益的,奥蒂莉亚又巴不得和英国的格莱斯顿政府发生点冲突,好让这个信奉自由主义的英国首相下台。她当然乐意在缓和德法关系的同时加剧和英国的争执。

何况在未来的选举中,殖□□动还是可以利用的。既然皇储身边环绕着自由思想党,他们的党魁又极力反对殖民政策,将来自己就可以指责他们缺乏民族感情了。最好能让皇储和他们发生冲突,从而一举扫清这些皇储妃党。

由此还扩展出了一点她私人的想法。毕竟威廉现在已经是垂垂老矣,既然自己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不用考虑会不会死在他前面的问题,那就只好打起精神,想想如果自己死在他之后,日子要怎么过。

皇储的登基自己是无法阻止的,他现在可是年富力强,自己也不能指望上帝过于帮助自己,让他一朝死掉。那就只好妥协一下,设想他是要长期统治德国的。毕竟霍亨索伦家族中长寿的不少。那么想必在他统治期间,英国的影响必定是要占优势地位的。这种情况下,启动殖民计划有百利而无一害。因为人民相当拥护这个政策,自己还可以随时操纵它,在适当的时机和英国发生冲突。

基于这种考虑,奥蒂莉亚慷慨地私下给不来梅和汉堡的商界做了保证,她肯定会保护不来梅商人阿道夫·吕德里茨在西南非英国的小领地沃尔菲施巴依和好望角殖民地边境之间建立的商栈。

然后她就给格莱斯顿政府去了信,询问英国对安哥拉-贝奎那地区有无领土要求。格莱斯顿本人并不知道奥蒂莉亚对他敌意深重,他其实是默许德国进行殖民扩张的,对外宣传的口号也是英国无意独享在殖民方面的特权。

不过德国的照会向来是直接寄给外交部的,外交大臣是格兰维尔勋爵,他做决定是必须咨询殖民大臣德比勋爵。而殖民大臣则要咨询相关殖民地的内阁。何况格兰维尔又觉得这个问题不需要给予答复,英国驻柏林大使罗素给出了同样的意见。因此格兰维尔便依照英国人的一贯特点,慢悠悠地把这件事按照程序走了下去,同时告诉奥蒂莉亚,英国政府要先征求好望角殖民地政府的意见。

奥蒂莉亚对格兰维尔本人没什么意见。她向来认为这个人对德国的感情和格莱斯顿比,相对友善得多。否则她也不会做出这么一个决定,看看赫伯特现在惊愕的表情就知道它多么出人意料了:

“母亲!您让我去伦敦?”

“妈妈!你让他去伦敦?”

这一嗓子是玛丽发出的,她相当讨厌的兄长要跑去异域他乡,估计短期内不会回来,她一时不知是悲是喜,是该假惺惺掉两滴眼泪,还是欢快地在房间里跳一圈舞。

奥蒂莉亚狠狠白了没心没肺的女儿一眼,干巴巴地朝她挥挥手:“你出去,这是公事。”

“哦。”

借玛丽两个胆子,她也不敢置喙母亲的公务。奥蒂莉亚一打出公事的牌子,她自己就先拎着裙摆往外跑,退避三舍了。只留下赫伯特一个人晕晕乎乎:

“这么突然?怎么就要去伦敦了?”

要不是这倒霉孩子失恋以后先是郁郁不乐,现在又愤世嫉俗,奥蒂莉亚也不想在这个时节把他扔去国外。但她也不能放任自己的接班人一直如此荒诞不经下去,主要是赫伯特行事越来越乖张。上次布莱希罗德上门来求见自己,他居然在门口朝人家扔鞭炮,吓唬人家。难道他不知道布莱希罗德的眼睛几乎是看不见的吗?

奥蒂莉亚当然想得到,赫伯特八成是知道了自己当初让布莱希罗德代为出面,拆散他和卡罗拉特夫人的事。因此她并没有指责赫伯特对布莱希罗德的不敬,但这不代表她要继续放任他宣泄自己的怨恨。

她想了几个办法,比如说和她深谈一番,可思来想去,都会损害到彼此的母子之情。既然如此,把他派到国外磨磨性子,似乎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何况伦敦又不是什么虎狼之地,那可是外交官们都挺向往的去处。倘若他能做出点成绩来,自己脸上也是相当有光的,对他的仕途更是不无益处。

“去德国驻伦敦大使馆当秘书。这可是人人都向往的位置,你有什么不满吗?”

自己能有什么不满的?赫伯特沉默地垂下了头,他一贯都不敢反抗母亲的。奥蒂莉亚盯着儿子的头顶看着,忽然想要叹气。

人人都认为外交是贵族子弟专属的特权。只有他们拥有从事这项工作所需的天生优雅,与生俱来的谨慎和老于世故,还有精心历练出来的得体举止。他们很轻易就能进入另一个国家的顶层社交圈。而且外交领域是最顶级的领域了,在所有人眼里,它的地位都高于肮脏的国内政治。在贵族眼里,只有外交和战争才配做他们的职业,也只有它们是最□□耀的。

但是赫伯特……奥蒂莉亚忽然有些迷茫,他能担负起这些重责,当真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延续自己的辉煌吗?只是现在思考这些已经太晚了,她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无论如何也只好硬着头皮让他走下去了。反正有自己扶掖着,他到底不能差到哪儿去。

而且这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弥合赫伯特和布莱希罗德的关系。于是奥蒂莉亚不吝耗费口舌,劝说一下长子:

“既然你要去伦敦,那么不妨对布莱希罗德友好一点。你可以看看,外交官们没有谁不和他关系好的。有些人甚至要讨好他呢。哪个外交官能靠自己的薪水过活?还不是需要布莱希罗德帮忙打点理财?”

奥蒂莉亚说的乃是大大的实话。当外交官的多数都是穷贵族,外交却又需要排场,仅靠薪水,根本不够应付的。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把全部的收入都填补进去呢。因此德国的外交官多数都要和布莱希罗德拉上关系,请他帮忙理财,正好这还是对宰相的模仿。

人人都喜欢找布莱希罗德打探和宰相相关的消息,尤其是其他国家的人。欧洲各国最垂涎的情报就是对奥蒂莉亚性格的描述了。因为她的外交风格过于模棱两可,因此在欧洲政客眼里,奥蒂莉亚神秘得好像斯芬克斯一般。别说是她的合作者,就是她的下属也时常猜不透她的意图。很多人便认定,布莱希罗德是能够听到奥蒂莉亚几句真话的人,所以趋奉他的人也就更多了。

但赫伯特是极其讨厌母亲和布莱希罗德这种亲密的关系的。当然他还不至于胆大包天胆敢当着母亲的面诋毁布莱希罗德。他朝人家扔鞭炮没被母亲训斥,就已经足以证明,母亲还是爱自己的。

因此他当面是恭恭敬敬应下了,一转头却要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痛骂布莱希罗德。他现在最说得来的人,莫过于霍尔斯泰因。他愤愤不平地痛骂布莱希罗德,甚至怀疑是他进了谗言,母亲才要让自己去伦敦。

“布莱希罗德一贯喜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打击宰相的下属,”同样厌恶布莱希罗德,认为他侵占了自己势力范围的霍尔斯泰因极力附和着赫伯特的说法,“很多人都讨厌布莱希罗德……不,或者说他们害怕他。”

“嗯?”

“因为若是他和宰相说一句坏话,那个人就要毁了。不止一个人和我抱怨过,说布莱希罗德是第一流的掘墓人。”

“他当然是!”

想到正是布莱希罗德把自己的爱情拖到光天化日下,当众鞭尸,挫骨扬灰,赫伯特就恨得牙根痒痒。

“弄不好也是他搬弄是非,让您在这个时候离开柏林的。”

赫伯特本人也有同样的猜测。他愤愤地咬着牙,暗恨弟弟年龄实在太小,玛丽又和自己着实合不来,否则他一定要趁着布莱希罗德过几天来见奥蒂莉亚的时候,狠狠给他点颜色看看。

奥蒂莉亚要是知道自己的举动把长子弄得更加逆反,搞不好她真的会收回成命。但她对此一无所知,还在忙着和英国政府置气。她至今还没有收到来自格兰维尔的正式回复。但国内的银行和北德的商业城市已经开始给她压力了。这些银行里包括布莱希罗德的产业,它们都和自己密切相关。因此奥蒂莉亚必须先一步采取行动,不能继续等着英国人回复了。

于是她给德国驻开普敦总领事发电报,要他通知英国殖民当局,安哥拉-贝奎那地区已在德意志帝国的保护之下。同一天,她又向法国大使提起建议,希望两国联合起来,再加上其他中立国,一起反对英国那令人气愤的侵略行径。

春困秋乏,古人诚不欺我,这几天困得完全睁不开眼睛嗷嗷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章 风向转变(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