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诏公开后,由礼部派使者进行了纳彩、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并确定了昭文二年九月十五作为帝后婚期。
帝后大婚筹备了足足六个月,随着日期逐渐邻近,京中街道店铺上都挂满了红绸与红灯笼,各家各户也都贴上了红囍字,站在街头一眼望去喜庆又热闹。
九月份之初,全城开始戒严,顺天府协同按察司率兵卫一日巡视绕城两遍,严查城门进出。自宣朝建立以来,仍旧有前朝余孽在民间活动,每有大型庆典就会出来捣乱。
九月十号,四妃低调抬入后宫。
九月十一号,谢宅早在圣旨赐下的时候,就已经把牌匾取下,换成了燕国公府。
这天辰时一至,府门被推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来,第一抬嫁妆慢慢抬出来,箱笼压实,随着脚步稳稳当当不曾摇晃。街巷口已经有很多人等在一旁准备观礼,众人惊奇发现抬箱子的人个个身量高挑,肩背挺阔,形貌不俗。
“这抬箱子的人是在哪里找的?瞧着让人舒心,我家女儿成亲时也去请来。”说话之人语含艳羡。
一旁的人听到了,嗤笑一声,“这些都是谢家旁支的族子,你女儿成亲时可请不来。”
这人说话的时候周围人都不少,听着此话,不由面面相觑。
“这谢家还真是底蕴深厚,旁支子弟看着也都不比京中那些达官显贵的公子哥们差。”
“谢家成亲如此大手笔吗?把旁支子弟都给女儿拉来抬轿子。”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也不看看人家嫁得是谁,要我女儿,也要有大场面。”
箱笼绵延不绝,边走边有侍女跟在一旁撒金银豆子,满街都是跟在后头捡东西的,恨不得一人有八只手。等第一抬嫁妆抬进宫门了,这最后一抬也才从府里抬出来。
谢家光是嫁妆就让人抬了整整三日,有细心之人仔细数了一共六百六十六抬,箱箱压实,京中世家无一不震惊。
要知道世家中财富不少,但谁家嫁女也不会送这么多出去,虽然说嫁得是皇帝,但也未免太多。这就让有些人心中暗暗猜测,谢家到底还有多少钱,继而盯上了其余谢家女子,不过谢家女子选亲一向慎重,那些心思不正的人根本就看不上眼。
宫中,梁惟予看着嫁妆源源不断的被抬进太和殿后的承乾宫,突然反问道:“外祖父,你说谢家送这么多嫁妆是什么意思?”
姜留陪站在一旁,捋了捋胡须,挑眉笑笑:“陛下这个问题好生有意思。谢家嫡女的嫁妆一向大方,据说当初皇后的姑姑出嫁时也有着一百八十八抬的嫁妆。”
“谢家财富如此外露,也不怕招人嫉妒。”
姜留轻笑一声:“谢家的底蕴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王家之流比起来可差上太多。要不然也不会被我与先帝盯上了,若不是朝局实在不稳,谢家也不想经历乱世,未必能答应这门亲事。”
梁惟予不再看,慢慢绕身坐到矮木桌案之前,展袖缓缓斟茶,一边放了一杯。
茶水余温仍在,缕缕热气飘飘上摇。
“外祖父坐下一起喝杯茶吧。”梁惟予面色如常,开口却是惊人,“谢家不需要防吗,父皇和外祖父怎么知道谢家不会是下一个王家。”
姜留扭身,盯了薄烟一会儿,也跟着坐下,端起茶盏深吸一口,感慨道:“你与你父皇问了同一个问题。你父皇走得突然,想来还未曾告诉过你。”
梁惟予手中抚茶动作一顿,神色郁郁,父皇离逝也就只有外祖父会与他直言了,其余人害怕会惹怒他,没人敢在他面前提。
“偶然机会下得知,谢家有一小律堂,专门管教谢家族中子弟,避免其以家族之势兴风作乱。不过陛下,虽然谢家与你我达成合作,但也只是谢家如今嫡系五代之类,他们最多帮着我们压制一下王李的势焰,旁的事情要看陛下的了。”
梁惟予闻之,有些不大高兴,“外祖父是说让我利用我这位出身谢家的皇后吗?梁家自己的人没本事,何苦要利用一位女子。”
他并不觉得利用女子是好事,只觉得自己被看轻了,以他的傲气他是不稀罕去利用什么女人的。姜留也知道这一点。
姜留无奈,“陛下,这也是国事。并没有让你利用皇后来牵制谢家,我听闻皇后在谢家极为得宠。你如何对待皇后,谢家自然如何对陛下。皇后在宫中安好,谢家做事必然尽心尽力。况且谢家所想,五代之类脱离权利漩涡之中,当真能做到吗?见过了权利的好处,真的有人能随随便便扔掉吗?”
梁惟予沉默,他给了谢家鼎盛的权利,若是谢家反噬,他难道又要谋划下一个未来吗,宣朝经得起着这么多的动荡吗。
他虽有自信能将局面控制下来,但下一任皇帝呢,在这一点上他确实是没有理解父皇与外祖父的做法,他们当真没有考虑到未来吗?
“外祖父放心,我自会用心对待皇后,谢家之事我会有所衡量。这柄刃器,我用时也会注意的。外祖父,我明日亲至谢家迎亲如何?”
姜留讶然,笑着摇摇头:“太过了,不过你若有心也可,左右已经招摇上了。”
两人无言相对,自梁惟予登基之后,姜留便很注意言语行为,君臣之间仿佛逐渐变得陌生。
梁惟予静静思考着,姜家数年在朝中积累已不可小觑,朝堂之上独属于他自己的嫡系不多。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当太子的时候,哪怕父皇放再多的权利给他,也并没有在朝中培养太多自己的嫡系。
谢家形式特殊,做交易的是他的父皇,但若是能将谢家拉拢,既可以制衡王李,也可以平衡姜家势力。
谢家是外戚,姜家同样也是。他及冠时,父皇曾问过他要不要娶姜氏女为妃,他拒绝了。从一开始他就决定不会让姜家的女子再入宫。这时候外祖父主动提出不让姜氏女入宫,为此还将谢家推了出来。
是顺水推舟,也是试探。
梁惟予想了许多,母后的音容他已经快要忘干净了。
“钟实,将盒子取出来给外祖父。”
他要用姜家,就要许给姜家一些好处。
钟实捧出一个紫檀木的长盒,放至姜留面前。姜留沉默良久,颤着还算健壮的身子深深跪下叩首,才慢慢起身。
姜留以为自己等不到这个圣旨了,这是姜家与康亲王府赐婚的圣旨。按常理来说,姜家身为外戚,不应该再与皇族宗室联姻,但他不忍心孙女,还是向先帝求了一道圣旨。
梁惟予垂目看着清茶余波荡漾,到底心软了,外祖在他幼时很照顾他,时常送东西过来,还为他寻名士做老师。
“外祖父,等我大婚后再打开吧。”
姜留应是,准备离开,但犹豫了一下,还是从袖中掏了掏,取出一本小册,心一横递了出去,发皱的脸皮忍不住发烫,赶紧告离。
“这个东西给你,你好好看看,我先离开了。”
梁惟予颇有些不解,看着姜留仓促离去,好奇地翻开册子,刚打开看了一眼,就连忙扔开,又装作淡定地扫视四周,捡了回来。
姜留忍不住掩面离殿,先帝去得早,他这个做外公的也只能代父教导了。
*
九月十五日,天刚亮,宫里的嬷嬷就悄声进了寝屋,让人唤醒谢明笙,沐浴熏香后,换上早就备下地嫁衣。
宣朝以玄色为尊,嫁衣外袍便用了玄色做底,金线纹绣了凤凰图样,祥云翻飞。内衫则是明红底色,以牡丹为底纹。
层层叠叠,这已经是用了极轻薄的料子,谢明笙穿上去还是觉得有些重量,穿好后坐到妆镜前,让全福开始梳妆。
谢明笙眉眼肖父,精致明丽,鼻挺唇朱,玄衣着身,气质雍容大气。
卯时三刻,红日初升,礼部尚书裴筠为正使,率副使众人到了繁霜苑,手捧册宝和皇后金印跪下,宣读册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谢氏攸德,娴雅端庄,才姿慧敏,着,册封为后,为天下之母仪……”。
谢明笙听完后起身,接过金印,在女官尚仪赞导下进入宝座,坐北朝南,接受众人稽拜。
辰时,谢明笙登上凤舆,宫中侍从护卫旁侧,一路绕城,行至宫城正门,奏乐声起,钟鼓齐鸣。
昭文帝早已在宫门等候多时,天子虽未亲至皇后闺阁,但于宫门处等候也已是莫大殊荣。彩舆队伍浩浩荡荡而来,帝后并驾齐行,进入大殿。
文武百官都身着一身朝服,侍立于承天门外,东西向立迎候,帝后拜过天地,于长生殿祭告祖宗后登舆,等彩舆队伍进入承天门以后才慢慢退出。
进入内廷,谢明笙在西阶走下凤舆,昭文帝于东阶降迎,携皇后一同进入内殿,走进承乾宫。
承乾宫内一片红通通,紫柱高耸,悬梁精雕,名画玉瓷精心摆放了整个宫殿。宫灯华丽,红缎帐幔上的百子图流光溢溢。
喜福唱礼,谢明笙端坐双手捧着喜果,等着揭盖头。
大殿之中,梁惟予微微出神,但很快反应过来揭了红绸,红绸下的娇容让人眼前一晃,明艳绝丽。
揭过盖头,尚食与属官摆好馔品,酱、俎、黍、稷、稻、果、豕俎、菹醢等等五谷杂粮,谢明笙与梁惟予在红色喜床上相对而坐,女官引导着一一尝过。
又有人奉上热水,两人清洗双手,再取过一旁捧上的清酒。
梁惟予温和地望着明笙,取了酒,递过去。
两人绕臂饮尽。
随后,女官为两人褪下庄重华贵的喜服,换上喜庆的常服,才退下。
梁惟予吩咐了两句,便去了乾阳殿,隐隐可见脚步有些仓忙,谢明笙瞧着忍不住勾唇轻笑。
青韵几人上前来为谢明笙卸了冠,简单梳洗后换上了轻便的正红衣裙,上面同样绣了凤纹式样。
谢明笙长舒一口气,“好生累人。”
木犀与画眉正好端了一蛊暖汤上前,拾了调羹,细细喂于明笙。
谢明笙肚子里添了东西,便舒服了许多,食过膳,倚在那让青棠上前为谢明笙揉按。
青棠善医,手法娴熟,让谢明笙眉目渐渐舒展,昏昏欲睡。
梁惟予进来时瞧见得便是这一幕,一旁侍候的人欲跪下,梁惟予摆摆手就让众人都退了下去。
谢明笙感觉到青棠的手离开,睁眼,便看见了梁惟予。
两人四目相对,一时无言。
殿内燃烧着的红烛雕着龙凤呈祥,烛芯跃动间,隐隐有细碎的声音。
此时殿内已无侍从,将整个大殿交给了这对新婚的夫妻。
突然,谢明笙起身慢慢靠近梁惟予,眼中笑意盈盈,含笑问道:“陛下可曾有过心上之人?”
今夜大婚,她稍稍出格些应是不妨事的,若是此时不问,日后再提,反倒会显得她心肠狭小,容不下别的妃嫔。
梁惟予讶异,随着谢明笙的靠近,鼻尖似有香气余韵,“阿今此言何意?”
“陛下怎知臣妾闺中小字?”谢明笙挑眉,两人的距离愈发靠近,她已经闻到一些酒气,陛下今夜喝了不少酒,“不过是想让自己轻松些罢了。”
“朕问了燕国公。”梁惟予由着谢明笙靠近自己,眼中不解。
谢明笙眉眼柔意漫开,忽地又匆匆退开,掩面含羞:“妾身想做个贤良淑德的后宫之主,陛下若是有了心上人,还望陛下能提前告知妾身一声,妾身自会帮着陛下安排。”
梁惟予感受着清淡的香气离开,失笑,如此直白地试探,大胆又恣意,也不枉他这段时日的听闻了。
“还没有过。”
谢明笙闻言,心情有些愉悦,没有心上人便省了她许多事。
“那陛下喜欢什么样的女子?”谢明笙追问,她想再出格一点,今夜是她的新婚夜。
谢明笙不知道,她的眼里满是狡黠,浮光闪动,好似盛了星光。
梁惟予今年二十三,除了嘉乐,他身边没有过更亲近的女子。先帝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没有像其他让一样在他及冠时安排通房,作为继后的王氏为了避免人言也不会插手这件事。
而他在外处理事情时不是没有人给他送女人,但钟实知道他反感,那些人便也到不了他跟前。因此他还是头一回与一位女子如此亲近。
其他女子也如他的皇后一般这样大胆吗,他所知道的没有。
梁惟予不由起了点兴趣,但也只是一点,不过为着这一点兴趣,他默许今夜的新婚夜是个轻松的夜晚。
一个轻松的,没有人心试探的,不再猜测每一句话的深意,的夜晚。
“朕也不知道。”梁惟予想环上面前人的腰肢,被躲开了。
谢明笙不是很满意得到的答案,但也知道这个问题对于他们这种人很难回答,所以笑着躲开梁惟予的手。
随即谢明笙又主动牵上梁惟予的手,双手交握,想要岔开话题。
“陛下用过膳了吗?”
梁惟予不让,将人捞至怀里,收拢手臂,轻嗅明笙的发间,在明笙的耳边问道:“阿今有过心上人吗?”
“妾身也没有。”谢明笙顺势靠着人。
梁惟予搂着人闷笑两声。
“陛下为何发笑,是在嘲笑妾身吗?”谢明笙问。
梁惟予带着人退到床边坐下,谢明笙发鬓上的钗环早就卸下,指间划过青丝,也不知想了什么,问:“这桩婚事是阿今自愿的吗?”
谢明笙惊讶,她没想到梁惟予会问她这个问题。
谢明笙柔声道:“妾身自然是自愿的。”
梁惟予恍然失笑,觉得自己这个问题问得没头没尾的,都有些不像他,“没什么,是自愿的就好。”
谢明笙却反问道:“陛下呢?也是自愿的吗?”
梁惟予手忍不住收紧了一下,谢明笙感觉到。
谢明笙仰头,与梁惟予对视,“陛下?今夜良辰,结发夫妻,不疑不离。你我坦诚些如何?”
梁惟予低头,指腹抚过明笙的眼尾,像是要透过双眼看到人心底。
“我也是自愿的。”
他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是谢明笙,但他现在有点明白了,如果是她,他可以轻松些。
一位聪慧又通透的皇后,能省他不少事。
梁惟予忍不住轻吻向明笙的额间,一点点往下啄吻。
谢明笙有些害羞,闭上双眼,面颊耳尖染上红晕。
梁惟予见状,笑意更浓。
梁惟予吻过秀挺的鼻尖,停下,“阿今,我希望你能护住自己,其余的……后宫之主是你,你是将来要与朕并肩之人,将会是朕的盟友,朕会护着你的。”
罢了,梁惟予有一丝心软,谢明笙本就无辜扯进来,他对她只有一个要求,护住她自己,别像他的母后就好。
谢明笙心念一动,盟友吗……
梁惟予见怀中人不再说话,伸手揉了揉如珠耳尖,低头轻吻。
“长夜将深,阿今,还是莫要辜负了。”
谢明笙眼睫微颤,面颊飞红,阖眸承受君王恩露。
龙凤蜡烛在窗边摇摇曳曳,光影明灭之下,被间红浪翻滚,绵绵泣声羞月藏入云间。
作者有话说:
两人刚开始真的是以盟友的方式来进行夫妻之间的相处,然后慢慢互相喜欢上的。
其实在当时大部分世家里面的夫妻都是以盟友之名夫妻相处,毕竟都是盲婚哑嫁的家族联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15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