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 72 章

李璧要一人去见云夫人,连宝禄都不许跟着,陶夭虽然不安,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在自己屋里逗猫。卷黛坐在一旁绣小孩儿肚兜,瞧他心不在焉,知他心事,劝道:“男人难免有些花花心思,何况王爷之尊?如今王爷还宠着您,可他总会有别的女人的,与其等王爷自己离开,倒不如您主动跟王爷说说,至少有个贤名。”

秦果坐在矮凳上偎在陶夭脚边,他知道有钱人家都是三妻四妾,但他出身农家,所见大都是一夫一妻,他母亲又善妒,往日没少因此挤兑他爹,便替陶夭说道:“谁说王爷就要有好几个女人了?王君这般好,一人便抵得上好几人了!别的不说,这天底下还有谁比王君更好看的?王爷瞎……王爷昏了头,才会找别人呢!”

卷黛反驳道:“你懂什么,天下男儿皆薄幸,哪有几个痴情郎!你有了件漂亮的丝绸衣裳,看到别的棉布衣服难道就不会买了吗?瞧六王爷对六王妃如何恩爱,六王妃孕中,他不还纳了个姬妾吗!”

茯苓重重咳嗽了两声:“这事儿你都从哪儿听来的!什么叫天下男儿皆薄幸,王爷们岂能同他们相提并论!卷黛,这话你以后可别再说了!”

卷黛有些不服气:“说或者不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茯苓道:“你这话真是岔了,当初先王妃孕中,王爷日日守着,没去碰别人一下,大家都说咱王爷重情义呢。府中这些姬妾都是陛下、皇后、或是娴妃娘娘赏赐,王爷才纳进来的,说是姬妾,其实就是服侍的人罢了,王爷自己除了王君,再没主动求娶过谁,在王爷心里,王君与她们那是云泥之别!以前没有,以后,奴才看着,只要王君不与王爷离心,王爷也不会去招弄。但是王君,以后有没有新人且不论,府里的三个毕竟已经在了,还为王爷养育了几位小姐,王爷不可能不顾及她们,您,您还是要宽宽心才好,千万别因为这些把王爷推远了!”

陶夭手上逗着猫,耳朵听着他们说话,心里乱糟糟的,他本想翱翔天际,可如今仍是陷入泥沼,同一院妇人纠葛,但要不顾李璧,他又做不到。他有些恨,恨自己不能早生十年,若当初嫁给李璧的是自己该多好!

正想着,门外下人传李璧前来,众人急急收了口,陶夭也抱猫迎了上去。李璧进屋便倒在罗汉床上,神色有些疲累,陶夭吩咐备膳,让秦果抱走威武,半坐在扶手上学着枫儿的手法为李璧按起肩膀。

李璧闭目任陶夭揉捏,缓过精神后攥住陶夭手腕将人拉进怀中:“小王怎敢劳动王君呢,可真是折煞小王了!”

陶夭见他还有心思与自己调笑,松了心,也笑道:“这有什么,我平时就这么揉威武呢!”

李璧忍不住拧了下雪腮花容:“越发调皮了,快起来,让外面传膳吧,一会儿孤给你看样东西!”

用膳过后李璧将律令草案拿给陶夭,陶夭自然又是一派惊叹崇拜,后又道:“王府的规矩也定的差不多了,待年后应能完成,到时候还要请王爷过目!”

李璧笑道:“有王君操持,本王放心。说到府里的规矩……”李璧顿了一下,看向陶夭,瞧他仍是高兴的样子,才道,“府内后院之中姬妾众多,这个,本王……”

“王爷!”陶夭与李璧厮磨日久,与他也生出不少默契,李璧欲言又止,陶夭便知他所言何事,可他装不出大度,急忙出言制止,“王爷,快,快过年了,我们,我们年后再说好不好!”

陶夭一双美目水盈盈望过来,李璧便如烟云氤氲中的飞舟,不辩方向,不愿离开,只好停泊下来。李璧将一袅岫烟揽入怀中,柔声道:“好,我们不提,年后再说。”

在繁乱与不安之中,新年并万寿节一起到来。皇帝生的吉祥,寿辰便是初一,但初一祭祀等事多,惯例是除夕这日午后皇族宗亲并文臣武将入宫朝贺,在宫中夜宴,这晚宫中子时才落锁,第二日又早起祭祀。因着除夕守夜不能好眠,陶夭想着在前一日好好休息,岂料半夜传来消息,六王妃临产,太子、太子妃已经赶过去了。

陶夭死死攥住李璧寝衣的衣角,不甘心地问:“王爷,咱们必须去吗?”

这些天陶夭总是患得患失,时常偎在李璧身边,李璧虽然受用,却也颇感无奈。他知道,陶夭是担心年后自己要去别的院子、舍不得自己,但他是自己明媒正娶的王君,去他人处不过是安慰,自己太半时候还是会来陪他,可每当李璧想开口解释,陶夭就打断、转移,这话便一直搁了下来。

算来现在已是除夕凌晨,是陶夭心中可以最后独自拥有李璧的日子,他连闭眼睛都舍不得,哪还有心思去管别人生孩子?李璧知道他的心思,便也整夜抱着他,婆娑他的后颈。美人哪里都美,就那一小截颈子,玉竹似的脂白莹润,懒懒地靠在肩窝里,柔顺眷恋。

李璧也不忍心陶夭大半夜地折腾,微微抱怨道:“六弟妹倒是赶了个好时候……太子与六弟向来亲厚,太子妃又孕育过子女,过去还能帮帮忙,咱们与他们没什么往来,凑上去没什么意思,何况你一个小双元,过去也是添乱,还是多睡会儿吧。”

陶夭点了点头,又缩回李璧怀里,李璧抱着他,手从肩颈滑到腰腹。

生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午后太子及太子妃便先回到宫中,那时六皇妃仍在挣扎。生子于女人是一道鬼门关,小皇孙迟迟没有消息,皇帝心不宁,大家也不敢安生,直到未时,六王府传来喜讯,六王妃诞下小皇孙。

来宫中朝贺的人众多,李璧家的几个女儿都抱了来,借着这喜事挨个到皇帝、皇后面前贺喜,皇后作为六王爷生母自然是喜不自胜,一口给了许多赏赐,倒是娴妃,看着陶夭,很是不顺的样子。

皇帝受完礼便又回前朝去,留一干女眷闲话。陶夫人也来参加夜宴,不过她与陶夭不合,没上前来,陶夭也不会凑上去,便带着蕙女和几个小的躲在李玥身边说话。今夜太子妃也将大皇孙抱了出来,三岁的孩子已会牙牙学语,穿着兔绒小袄戴着鹿皮小帽,雪玉一团,时常有些稚举逗得人哈哈大笑。

大皇孙身份不凡,贵妇们争先奉承,夸他聪慧可爱,必成大器。太子妃许是不太高兴,又许是太过高兴,竟道:“这孩子随他爷爷,只要他爹别胡乱插手管教、带他碰些不三不四的东西,自然会有一番成就。”

这话她说得众人也听不得,如此大庭广众说出这样一番话,若是普通人家,早就被治以不敬之罪,就是太子妃说出来,也是失礼至极。好在太子妃的母亲国公夫人也在,忙替她遮掩道:“皇孙是太子殿下的长子,太子初为人父,孩子又还小,难免宠爱一些,这父子深情,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呢!老身当初养育孩子时,国公随先皇征战,孩子都会说话了,他连抱都没抱过呢,等定国以后,孩子指着回家的国公问我,娘,这位伯伯是谁啊?”

众人随即哈哈大笑,皇后也道:“国公为国操劳戎马一生,这份忠心,陛下都记得呢。”

国公夫人忙道:“能为陛下效力是他的荣幸,我们这一家能有今日都是陛下和娘娘仁慈、赏给我们的,我们肝脑涂地都难以为报!好在陛下神武,如今天下太平,国公与老身只盼着子女们平平安安,能享一享天伦之乐。”

大皇孙本在太子妃怀里,听众人“国公““国公”的,以为是先前母亲教的话,便也直起了身子,拱着手贺道:“国运昌隆,国运昌隆!”

大家又是一阵笑闹。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