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守拙的伤势在古斋灵气的滋养下稳定下来,虽然身体依旧虚弱,但精神却异常亢奋。劫后余生,又找到了传说中的“守藏史”传人,并且他还将苏晏清和陆见微视为这一脉的当代代表,这位老教授仿佛焕发了第二春。
他仔细查看了陆见微解读的楚简,凭借其深厚的古文字功底,很快就将剩余晦涩难懂的部分破译了出来。
竹简记载的,确实是一次远古先民对抗灭世大洪水的详细记录,其中关于“息壤”的描述,并非神话般的“自行生长”,而是记载了一种通过特殊仪式和精神共鸣,引导大地本源能量形成“生生不息”防御屏障的方法论!
“妙啊!妙啊!”林守拙激动得手指颤抖,“这与《山海经》、《尚书》中的零星记载相互印证,但又更加系统!这‘息壤’之术,本质是‘人心齐,泰山移’的具象化!是以集体意志和正确的‘道’,引动天地之力!”
他的解读,为团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而是一种可能可以学习、可以应用的古代“技术”!
与此同时,苏晏清对那支林家祖传的毛笔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发现,这支毛笔不仅蕴含浩然正气,其笔杆的材质也极为特殊,似木非木,似玉非玉,与古斋井中散发的气息有微弱的共鸣。
他尝试着将自身的精神力,以及那丝“天命星火”的气息,注入毛笔之中。顿时,毛笔毫光大盛,笔尖在空中划过,竟然留下了一道淡淡金色的、蕴含着奇异能量的轨迹!
“这是…符箓的雏形?或者说,是规则之力的显化?”苏晏清心中震动。
他回想起在巴比伦占星塔中用星象法则对抗敌人的经历,隐隐感觉,这支毛笔或许能成为他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力量的媒介!
他立马将这个发现与林守拙探讨。
老教授沉思良久,结合家传的零星记载,提出一个设想:“或许,这支笔的作用,类似于‘史笔’?不是记录已经发生的,而是…‘书写’应该发生的?当然,这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對‘道’的深刻理解。”
这个设想极其大胆,但也令人振奋。
苏晏清开始尝试结合【基础阵法解析】的知识,用这支毛笔临摹古斋结界中的一些基础符文。每一次落笔,都极其耗费心神,但成功后,他能明显感觉到对结界控制力的细微提升。
就在苏晏清沉浸于对新力量的探索时,陆见微找到了他。她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澈和坚定。
“苏晏清,”她说道,“我想尝试修复那卷楚简。”
苏晏清一愣。
楚简本身保存相对完好,并不需要物理修复。
陆见微解释道:“我说的修复,不是指物理上的。竹简记载的‘息壤’之术,核心是精神共鸣。我虽然感知受损,但对‘物’的理解和‘意’的把握还在。我想尝试用自己的心神,去‘共鸣’这卷竹简,去感受当年先民施展此术时的心境与精神烙印。或许…这样能更深刻地理解这门术法,甚至…能对我的恢复有所帮助。”
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想法。主动用心神去共鸣一件蕴含强大精神能量的古物,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反噬,或者迷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苏晏清看着陆见微眼中那股不服输的韧劲,知道劝阻是无用的。
他沉默片刻,郑重地点了点头:“好。我会为你护法。但一旦感觉不对,必须立刻停止。”
陆见微微微一笑:“放心,我不会拿文明的火种开玩笑。”
她选择在古斋庭院中,那棵苍劲的古松下进行这次尝试。
苏晏清、林守拙、赵猛、林晓等人都守在周围,默默为她护法。
陆见微盘膝坐下,将楚简置于膝上,双手轻轻覆盖其上。
她闭上双眼,不再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全部的心神去感受。她放空思绪,努力让自己回到那片远古的、洪水滔天的时代…
起初,是一片混沌和黑暗。只有洪水咆哮的声音和先民绝望的哭喊。
渐渐地,她“看”到了一位身影模糊的领袖这或许就是大禹的原型,他站在汹涌的洪水前,不是祈求神灵,而是带领着人们观察水势,研究地理,挖掘河道。他们疲惫,他们饥饿,他们不断失败,同伴不断被洪水吞噬…
但没有人放弃。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在汇聚。不是为了个人的生存,而是为了族群的延续,为了脚下这片土地的安宁。
陆见微的心神跟随着这股意志。她感受到了掘土时手掌磨破的疼痛,感受到了合龙成功时的短暂喜悦,更感受到了失去同伴时的巨大悲恸与更加坚定的决心…
“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不仅仅是传说,而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是超越了个人情感的、对苍生的大爱!
终于,当她感受到先民们的精神意志达到顶峰,与脚下的大地产生某种玄奥共鸣,引动“息壤”之力筑起不朽堤坝的那个瞬间——
轰!
陆见微的脑海中仿佛有什么东西炸开了!不是感知的恢复,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她理解了“修复”的真谛,不仅仅是修复器物,更是修复文明的精神,修复那种面对天灾**永不低头的韧性!
两行热泪从她紧闭的眼角滑落。
那不是悲伤的泪,而是与跨越数千年时光的先贤精神产生共鸣后,感动的泪,自豪的泪!
她膝上的楚简,在这一刻仿佛活了过来,散发出温润而磅礴的光芒,将整个庭院照亮。那光芒中,似乎有无数先民劳作、抗争的虚影一闪而过。
苏晏清等人震撼地看着这一幕,他们能感受到陆见微身上散发出的气息发生了质变,虽然感知力或许并未完全恢复,但她的精神境界,完成了一次涅槃重生!
当陆见微缓缓睁开双眼时,她的目光深邃而平和,仿佛承载了历史的重量。她轻声道:“我明白了。‘息壤’之术,我们可以尝试。”
这一刻,团队的核心,真正凝聚成了一种可以传承的、不朽的精神力量。而这股力量,将支撑他们去面对未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