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号,儿童节当天上午,赶在港股开市之前的一个小时,沽空机构蓝鲸发布对明光传媒的做空报告,指出明光上一个财年财报涉嫌造假,并重点提及名列财报当中的三部由明光出品发行的剧集,其中一部还在制作中,另外两部并未上映,却已经为明光贡献出巨额利润。
这还只是相当明显的造假、欺诈,这份有备而来的做空报告足有七十多页。光是阅读完就得两个多小时。
蓝鲸的做空报告一出,港股震动。
开市之后,明光股票遭大量抛售,股价应声暴跌6.3%!
明光方面紧急发动公关,声称蓝鲸所有言论是为恶意做空故意释放的负面舆论,他们对蓝鲸的所作所为表示强烈谴责。
强烈谴责有个屁用,正面回复一个没有!
股民虽然是傻子,但不代表持有大量股票的机构也是傻子。
手里有大把闲钱的对冲基金们闻风而动,对明光露出獠牙。
沽空机构从来只是台面上的主角,它只是率先冲上前去,一刀将猎物破防,划开一道口子。只需要一个小口,就能引动无数嗅到血腥的鲨鱼前来,这些才是真正毫无底线的残暴猎手。
明光不得已,只能在二级市场回购股票,暂时稳定住股价。如果他们坐看股价下跌,只会给外界一个信号,那就是连他们明光自己也放弃了。
直至下午收盘,明光股票堪堪涨回跌前水平。
蓝鲸官方推特账号表示,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
果然,第二天同一时间,蓝鲸再释出一百多页做空报告,其中有一条重磅炸弹,指出明光所属宣发部门在电影的宣传物料支出一项极为不透明,合作的下游供应商实为明光高层私人关联企业,此举极大损害了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其外,这份做空报告还将明光十年内投资出品发行的所有影视剧全部罗列出来,数据详实到每一部从制作到上映,每一笔大头的钱究竟花到了哪里。
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定期发布财报,保证他们的管理和财务透明,无法随意造假。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撇开,财报就是一个公司财务的精简总结,就是一本给外人看的账目。这也是财报最重要的内容。但即便是专业的分析师,在不了解一个公司内部运营情况下,也很难发现精心制作的假账。更何况,如果对方还有著名审计公司背书,不懂看账的股民即便拿到了财报也基本如同天书一般,看个乐子罢了。
既然是给外人看,又是精简化的总结。那就不可能事无巨细都写上去。
譬如明光,他是一个传媒公司,主营影视剧的制作出品发行,旗下还兼运营艺人经纪,IP版权。明光最大的支出项就是在影视剧上投出的钱,另一大头支出项则是管理费用,通俗说就是给高管和普通员工发工资以及各种公共支出。其他都是怎么把账面上的钱花出去,让钱生钱。基本上只留一些流动资金作为保险。
什么,你说苹果就有巨大的现金流。
你司有苹果的市值吗,有苹果的营收吗?没有?那你说个锤子!
说回明光,明光会公布所有参投影视剧项目,总投资支出,环比,同比。但绝对不会在财报上写这部剧明光投了一个亿,买版权五百万,制作费四千五百万,宣传费用两千万,剩下三千万都拿来打点上下疏通,中饱私囊了。
蓝鲸能写出这么详实的报告,没有明光的内部人员给他泄露资料,那是不可能的。至于内鬼究竟是谁,明光自己查咯。
尤其再联系报告前文着重指出明光的重要供应商是某位高层的影子公司,割股东的肉喂饱自己的胃口,还不够昭然若揭?
其实很多上市企业都有这种暗搓搓的骚操作,割韭菜嘛,就欺负老实人。
但遮羞布都得挂着,不然要出事。
现在蓝鲸把明光这层遮羞布暴力扯下,不仅如此,还把失去遮羞布的明光拉到大街上众目睽睽游街。
若是再早些年,这种程度金融动荡在中国或许只能活在财经报纸和股民的小圈子里。但现在是什么时代,是随便一个90后都把基金理财,投资股票挂在嘴边的时代,是连基金都开始饭圈化的时代。明光这样一个著名公司,一个娱乐圈里的公司,出现这样的重大危机,没有第一时间被议论上热搜,还得多亏明光经验丰富的公关。
但在蓝鲸的穷追不舍,连番暴击之下,再牛逼的危机公关也没用了。
明光的股价已经开闸泄洪,疯狂跳崖。当日直接跌停。
在国内的舆论也逐渐压制不住,财经博主们一边看热闹,一边给吃瓜小白们科普什么是做空,蓝鲸又是何方神圣,做空究竟是利是弊。
大陆人民在港交所开户还是比较容易,不少人也买了明光的股票,这会儿都在网上哭天喊地地骂娘。不止骂蓝鲸,还骂明光,做得什么烂事!
做空机构可是真正的苍蝇不叮无缝蛋,蓝鲸搜罗出这么多罪证,大有不把你明光打到退市不罢休的架势。
明光这边是真的怕了,做空在港交所是正规交易行为,只要沽空机构没有出假数据污蔑,那么被做空的就只能仍由沽空机构开炮了。明光大可以直接起诉蓝鲸,告他们诽谤,但是他们不敢。哪个公司都经不起查账啊。
现在明光想要救场,无非两种方法。一,拿出有力证据自证清白,挽回市场对它的信心,做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舆论,人心惶惶的时候,普通股民基本上都会跟风抛售。只要这个环节被破,做空大多只能失败收场。二,明光回购股票,强保股价。市场上流动的股票就那么多,做空者大多是借股做空,一旦被做空股票回涨,亦或二级市场的股票被其他人买光,那做空者基本只能亏到亲妈都不认得了。
第一条显然明光是没办法做的,他自己一身泥,怎么自证清白?顶风做假账的话,可能直接就要被港交所罚退市。
第二条值得商榷,毕竟,是个人都知道这个时候要回购股票,阻止股价狂泄。但是回购股票得花钱,钱哪来?钱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更何况,这种级别的回购,都是几亿,十几亿地买,有多少公司有这么牛逼的现金流?
明光账面上的资金早在第一天就被蓝鲸耗光了,要来钱,两个法子——卖资产,或者借钱。
做空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恶意收购,因为很多公司现金流紧张,根本无法抵抗巨鳄们的狙击,只能卖资产筹措资金,尤其是优质资产。这个时候,拥有庞大资金储备的鳄鱼们便趁火打劫,恶意压价,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收购优质资产。
明光的优质资产是什么,当然是它手握的众多优质IP版权!
可卖了这些IP版权,明光还算是影视传媒公司吗?相对市面上其他同行,它还能有什么竞争力值得这么高的股价?
明光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卖掉辉耀,或者找帮手借钱。
可惜银行都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玩意儿,你越困难,他越不愿意借钱。
找白骑士帮忙?也得看看自己付不付得起人家倾力相助的价钱。
金融市场上,哪有那么多好心人。都是些扒皮啃肉不说,还要敲骨吸髓的恶狼。
明光垂死挣扎两天后,赶在周末休市,终于召开了一场记者发布会,向所有股东道歉,言明将会更换管理层和供应商,今后会以更加清廉和严格的制度来管理公司。
到这个时候,明光的股价已经将近腰斩了。
做空者们满意而退,赚了个盆满钵满。留下明光打扫战场,独自舔伤口。
不幸中的万幸是,这场狙击战争没有太持久。做空者们见好就收了,明光还在港股挂牌,以后继续努力,还能把股价炒上去。只是这一次明光元气大伤,又要付诸诺言更换管理团队,想要再崛起成龙头老大,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了。
一周后,明光发布公告,新任CEO以及CFO走马上任,都是从国外挖回来的精英人才。
这时,一家名为Alecto的公司忽然举牌明光。事实上,这并不是Alecto第一次对明光举牌。早在做空大战时,Alecto就已经在官网发布公告,称自己已持有明光5.3%的股份.只是在当时,明光已经焦头烂额应付媒体和各大股东打过来的问责电话,公司一天蒸发几十亿港币,这个举牌公告并没有受到明光内部足够的重视。
直到现在,Alecto再次举牌,有另外两位股东和Alecto签订了一致行动人协议,所以Alecto所代表的一方这时候已经持有了明光15.1%的股份,一跃成为明光除乔震威之外最大的股东!
15.1%这个数字很有意思,基本可以确定另外两个和Alecto签一致行动人协议的股东是分别持有4.9%的明光股份。
按规定,持有某支股票超过5%或5的倍数,必须举牌,贴公告。所以收购者们想暗杀哪家公司,基本都是从4.9开始。
Alecto举牌之后,废话不多说,直接发起对明光股份的收购要约,称将以溢价20%的价格收购股东们手上的股票,来者不拒!
经验丰富的资深经理人们明白过来,Alecto是故意挑这个点举牌,就是打明光一个措手不及,尤其是明光的CEO和CFO刚刚上任,整个公司都是一片动荡,又忙又混乱!
而且刚好还是在父亲节当日发公告举牌,攻击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若是查看Alecto近期的交易记录,就能发现他是蓝鲸做空明光,冲锋陷阵的一员猛将。
从1号儿童节蓝鲸发布做空报告到明光投降认输,Alecto高价卖出,低价回购,大幅赚取差价,再加上最后持有的明光股票。Alecto空手套白狼,短短几天就血赚十亿港币。
抢银行都没这么来钱快的。
Alecto这家公司很新,明显就是专门注册出来掩人耳目的。但是Alecto的老板,不仅华尔街的人认识,在世界范围内有名。
什么,你问他是谁?
你不知道吗?他刚夺下戛纳影帝啊!
Alecto老板是谁,让我们大声喊出他的名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0章 chapter50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