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 2 章

“嗯。”谢璧转身,凝视眼前许久未见的妻:“你受累了。”

轻轻的四个字,酸酸涩涩的渗入江晚月心间。

她担心,担心谢璧会因婆母最后几句话心有芥蒂,想着上前解释一番。

可谢璧并无丝毫不满,反知晓自己的不易。

江晚月眼眶泛酸,千言无语奔涌在心头,开口却只笨拙说了句:“这一个月,夫君受苦了。”

雪中梅香淡然萦绕,江晚月知晓,那是谢璧熏衣惯用的香丸,此时的他墨发高束,眉眼清隽,正如初雪寒梅,清耀卓然。

和他视线相碰,江晚月心跳怦然,下意识便要转移视线。

谢璧淡眸微垂,看向他名义上的妻。

妻似是很窘迫,紧捏袖筒的苍白指尖轻轻颤着。

妻不会遮掩,情绪和心思总是能被人一眼看了去,想是这些时日他入了大理寺狱,她每日以泪洗面,又无计可施。

谢璧眉尖轻蹙,江晚月倒比从前羸弱了几分。

谢璧移开眸光,散漫道:“我未曾受苦,倒是你有几分消瘦,身子不舒服?”

江晚月和身姿柔若无骨的东都女子不同,她体态窈窕韧丽,刚进府时,有份舒展自在的生机,如今整个人却宛若冰雕雪塑,脸庞过分苍白纤细。

身侧的秋璃要上前回话,却被江晚月暗中拦住。

江晚月忍着咳,柔柔笑道:“夫君不必挂心,天气愈发冷,我前几日着凉,今儿已尽然好了。”

她趁谢璧不备,已叫了两声夫君,谢璧未曾不悦,想来是默认的。

这份默认,让她心头渗出几分甜意。

谢璧点头,他一眼便知晓妻在撒谎,她的不舒服,恐怕不是气候转冷的缘故……

但左不过是吃食不适,或是旁的琐事。

他问询,不过是几月未回的家主对妻作出关怀的模样,至于答案,他无所谓知晓不知晓。

待到谢璧身影消失在廊檐尽头,江晚月才缓缓收回视线。

秋璃气道:“夫人为何不告诉郎君实情,老夫人不知晓,郎君也不知晓,夫人岂非白受了那么多苦楚。”

冬日天寒,冰冻三尺,夫人完全是侥幸,才从九悬湾捡回来一条命。

秋璃着急,语气有几分僭越,江晚月仍温婉谦和淡笑:“郎君能出大理寺便好,我本就是盼他平安归来,如今已然如愿,不算……不算白受苦楚。”

其实方才……她很想问问他这些时日在大理寺过得如何,也想和他诉说自己有多悬心。

可谢璧仿若他书斋中挂着的山水名画。

月影高寒,透着清冷仙气,她心生局促,不敢冒然。

转眼天色渐渐黑沉,谢璧仍未曾来院中,倒是他的贴身丫头雪影来取谢璧御寒的被褥,看向谢晚月的眸光,含了几分忧愤轻蔑。

谢晚月心里一沉,看向秋璃:“郎君又歇在琴筑了?”

霁泉坞是谢璧的住处,谁知婚后那几夜一过,谢璧就未曾再来过。

琴筑本是谢璧的书房,可成婚后的大半年,谢璧晚间便休憩在那里,之前是夏秋倒也罢了,可如今天气转冷,琴筑没有地龙,谢璧又刚从大理寺出来,怎能受冷?

江晚月攥紧手中帕子。

全因她在此地,连累谢璧有房不能回。

“让郎君来霁泉坞吧。”谢晚月拦住雪影,笑着:“这些时日我一直歇在偏殿,主屋的床榻都还是郎君的,若郎君……郎君真的因我在此处不归,我今夜就去旁的院子。”

雪影冷冷瞧着江晚月,语气却还恭敬:“三夫人说笑了,您身为正房夫人,怎能去旁处歇息?郎君歇在琴筑,也是忙于政事,夫人不必多心。”

说罢这话,雪影再不理会江晚月,只径直收拾着冬日里谢璧需要的物件。

江晚月站在一旁,身为妻,她想要做些什么。

可终究,纤细的身影只怔怔站着。

谢璧贴身物件皆非她过手,甚至,她未曾陪他度过一冬,又怎知他在冬日的习惯?

雪影收拾行李,忽然瞧见一个温酒杯,皱眉扔出来道:“郎君不是说了不喜这温酒杯,怎么又带了去?”

江晚月望见那温酒杯,不由一怔。

三月前是谢璧的生辰日,谢府特意选了谢璧喜爱的钧窑上好白瓷做了各式杯组,江晚月也知此事,当时她想着生辰喜气,特意去和明妈妈商量,嘱匠人在杯上定做了不同的字,有的是吉祥如意,有的是平安喜乐,有的是青云直上,皆是她想出的,想送给谢璧的祝福……

后来谢璧看到这白瓷杯组,叹息摇头道:“物件雅致,字却俗了。”

谢璧顿了顿又道:“将这些字皆抹去吧——杯尚且能用,莫要丢弃。”

江晚月还记得那时的难堪心冷,唯有那杯上祝福是她的痕迹,却被谢璧精准的嫌弃——沾染了她痕迹的杯组,如同有了污点,不可勘用。

就连谢府的下人,都比她这个夫人,更懂谢璧的喜好。

后来江晚月特意嘱人将那些字都抹去,可曾留下的痕迹又怎能尽抹去?

仔细看时,还是会有痕迹。

谢璧对物件向来是苛刻细致的,虽发了话不让丢弃糟践,却不愿再用这杯组。

雪影寻了几个旁的温酒杯,和丫头们径直离开了。

江晚月怔怔坐到灯下的梳妆镜前,才发现不知何时,额上补的粉早已脱落,额上横亘的红痕露了出来,被白皙光洁的肤色一衬甚是突兀。

谢璧今个儿拢共也未曾和她说几句话,至于这伤,更是连瞧都未瞧见。

之前用尽心思的百般遮掩,倒如同一场笑话。

江晚月对镜自嘲一笑,谢璧本是她高攀不到的谪仙,这场婚事,本也啼笑皆非,宛若说书人嘴里的奇事,浑不似正经日子里能发生的。

去年春日,她还是碧胧峡的船队首领秦朗的外孙女,在船上剥菱角时,听到坐船的几个官家姑娘们谈笑:“你可知,谢首辅之子下月要来此地祭拜他父亲和祖父了。”

“咱们这儿又不是谢家祖坟,谢家祖父只不过是在这儿做官时故去罢了,谢家还会来人吗?”

“但首辅之父是确确实实埋在此处的啊!前些年首辅故去,这事自然落在谢家三郎身上,”那女子摇着手中的银杏罗扇道:“听说知府早几个月前就开始修路搭桥,还不是为了讨好谢家。”

“谢家……那可是当朝首辅,天子身边的人物,如今亲临凡尘,可不得供着?不过……听说这位谢家三郎品貌甚是出众,就连那些古板的老大臣,都说他气度高华,君子如玉。”

“那些人的眼光和我们可不一样。”另一个官家女打扮的姑娘不以为然:“前些时日我爹爹就夸一个后生俊俏如玉,我特去看了,除开面皮白些,再没一丝出众之处。”

“这谢三郎定然不一样的,听说,东都的女子甚是心仪他,因谢府养了许多鹤,民间私下都常叫他鹤郎……”

在碧胧峡,东都的一切事物都让人津津乐道,江晚月对传言中的谢三郎也有几分好奇,可那只是年轻姑娘皆有的凑趣,如同大家都在说东都的茶百戏有趣,她也想看看,说东都的夜市繁华,她也想瞧瞧……

可那毕竟未曾走心,江晚月对谢三郎的好奇甚至并未持续到此人前来——谢璧来的那天,不少姑娘挤在道路两侧,只为一睹风采,江晚月那几日正巧在湖上的筏子捕鱼玩乐,甚至都忘了去看上一眼。

这位回来祭祖的谢三郎,如同天上的谪仙坠下凡尘,和她江晚月日复一日的生活,并无多大关系。

直到那一夜,因夜里鱼儿在浅水层多,江晚月特意趁夏夜去湖中放水鸟。

放罢水鸟,江晚月躺在夏草丰茂的岸边,静静看水鸟飞来飞去的捕鱼,展翅将鱼叼到水阀里的小桶上。

她漫无目的抬眸,却登时瞳孔放大。

沐浴在月光下的碧胧峡,群山影子交错重叠,月映清波,在湖面上投下银纱般薄薄的光影,湖中小舟上站了个素衣墨发的翩然少年。

幽渺笛声从小舟传来,舟侧有鹤伴了笛声,鸣叫着从夜色粼粼的水面上飞过,夜风吹起少年的袍袖。

他满身清辉,几乎要和鹤一同飞去。

江晚月屏息良久,这一刻,她几乎陷入一场溢满银辉的梦。

“谢郎君……知府在寻您了……谢郎君……”

脚步声和焦急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小舟中轻渺的笛声倏然断了。

那舟中少年上了岸,和树丛中家仆模样的人说了几句话,一道匆匆离去。

江晚月这才恍然,方才那少年,想来便是名满东都的谢璧。

可他不该是众人簇拥吗?

为何会独自一人来此寂寥清冷之地?

江晚月回忆着方才的那一幕,遥挂天际的月光高处不胜寒,可那翩如谪仙的少年,似乎天生就应如皓月,高高挂于天际。

后来每次听到旁人提到谢璧,谢晚月都会惊鸿掠影般想起那月下身影。

再后来,听说谢家即将回京,为感念此处民众,谢璧特意要赐字——全天下都晓得谢璧一笔丹台体极好,各级官府要员,都来找谢璧求字,还有不少富商,也趁此机会找谢璧讨字,想求个好生意。

江晚月也懵懵懂懂跟去了。

天上的月终归是要回到九霄之上的。

她只是想再多看一眼。

那一日,她如愿又看到了谢璧。

他穿了温灰杭绸长衫居于中,左边有官员为他铺纸,右边有官员正殷勤磨墨,他提笔写字,一手丹台体,既有丹青画卷的飘逸,又有久居台阁的端凝。

江晚月躲在众人身后,一眨不眨的看着他起腕挥毫,心跳怦然。

谢璧身上再无那夜的不胜其冷。

此刻的他,清正端和,与民同乐。

可即使此时没有月色清辉,即使他一身灰绸,周身仍隐有光芒,宛若雪月相映。

江晚月正在出神,忽听有人厉声道:“你!你是怎么混进来的?”

江晚月抬眸,面前的兵士看她的眼神厌烦不屑,如同瞧着一块污垢。

江晚月怔住,才发觉自己不知何时竟站到了向谢璧讨字的队伍里,随着旁人一个个走掉,她终于走到了他面前。

这队伍中的人都是和官员熟识的,谁也没留意到竟混了个身着粗布衣衫的女孩子来,方才笑脸谦卑的磨墨官员登时变了脸色,责问身旁人道:“这是谁处领来的人!惊扰了谢大人如何是好!”

身侧的属下立刻战战兢兢道:“大人,此人未曾上报,想来是趁着人多混进来的百姓。”

官员怒道:“是谁这么不知轻重,放这等不相干的人进来!”

“不碍的。”清冷如涧溪的声音响起,紧如弓弦的气氛登时缓和,谢璧淡淡道:“我此举,本也是为了乡亲。”

谁都晓得谢璧一字千金,万人传颂。

若寻常百姓得了他题的牌匾或题字,那生意定然是极好的。

那些官员赔笑着,也不再追究。

江晚月如同骤然曝身于众人面前的小鼠,夹着尾巴转身想要逃跑,却听那清冷澄澈的声音又道:“我给你写个字可好?”

她恍惚窘迫站在他面前,脑海里掠过的念头,是为何出门前没将那压箱底的百合簪子带上。

若是带上了那簪子,此刻四目相对,她也会少几分蠢相吧。

谢璧看她一眼,笑意温润包容:“姑娘常出船,我给姑娘写个福吧。”

说罢,谢璧亲自揭了张绯色宣纸,日头落在宣纸上,红底黑墨。

谢璧写得似很随意,勾画若舞,又似写得很认真,末了还盖上了他的篆章。

江晚月如梦似幻的接过福字。

谢璧写的福,飘逸如那夜振翅的鹤,未干的墨迹映着春光。

福字不是普通的福字。

字的第一笔,不是端正的一点,而是略略上提,如同飞扬的唇角。

江晚月望着望着,唇角也缓缓上扬。

她回头,被簇拥在人群中的谢璧,仍泛着濯濯光华。

江晚月恍然,原来不是那夜月光明亮,从始至终,耀目的唯有他一人。

从那日开始,江晚月清楚晓得,她这一世,再也忘不掉他了。

那福字,她没贴在最需要的船上,她生怕溅上哪怕丝毫的水渍——她将她的福气,小心翼翼放在了枕下,唯有过年节时才裱起来张贴在门上。

这是她的福气。

是她为数不多,却足以品尝一辈子的福气。

是她恨不得向全天下昭示,又唯恐被人多看一眼的福气。

江晚月本以为,这辈子,他给她的唯一物件,便是这一个福字。

这小小的,轻薄到一扯就破的福字,便是二人唯一的缘分了。

可后来,峰回路转。

她小时候有门亲事,此事她从小就知道——那时她的父亲刚中了进士,在江西做官时跟当地另一个小官定下了婚约,可没多久那官员就迁走了,彻底断了联系。

父亲只有半个玉连环当信物,后来父亲在任上出了事,亲事也没了着落,从父亲再到母亲,再到外公,这信物转了几手,渐渐不被人提起。

可这次祭祖时,舅舅认出,那玉佩上的纹样,竟是谢家的家徽。

当时和她定亲的,恰是谢家。

而她听说过的夫君,竟是谢璧。

舅舅持着信物来东都找了谢府,本以为谢府位高权重,定然不会认下,可没过两月,京城谢家就特意派人带了礼物和信笺,暗中来了碧胧峡,算是给江家下了定礼。

第二年,立春,细雨霏霏,江晚月说服外祖,独自上了谢家派来的小舟,离开长了十几年的碧胧峡,带了十几条船作嫁妆,孤身进京,嫁入谢府。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