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投亲

八月的汴京城,天黑得晚。

现下已是酉时末刻了,天边儿却还挂着残阳,余晖洒在临淄侯府的院落中,显得暑热未消。

谢兰若在葳蕤轩正院陪老夫人谢氏用过晚膳,见老夫人面露疲倦之色,这才辞去。

她在临淄侯府暂居的院落就是葳蕤轩的跨院,穿过一条廊道、再转进一扇月亮门便到了。

前后虽不过数百步的距离,谢兰若仍是出了些许薄汗。

长廊与月亮门之间没有蔽日之处,她微眯着眼看了看那日头,然后举起纨扇稍稍遮了一下面部,疾步往跨院走去。

她本是急着回屋洗去这一身的汗,行至拐角处却瞧见着侯府世子徐益泓在那荫蔽之处站着。

眼下时辰已不算早了,按理说徐益泓不该出现在此地才是。

谢兰若心思微动,先是掏出绢帕擦了擦额间的汗,这才走了过去。

“大表兄。”

虽自小长在北边,谢兰若的声音却清甜娇美,更似江南女子,叫人听了无端地便会生出怜爱。

许是因方才紧走了几步,谢兰若双颊带着些许潮红,腮边的鬓发粘连汗湿。旁人在大热天出汗,兴许会有失仪之处。可美人冰肌玉骨,这会儿沁出汗珠,竟有几分妩媚、别有动人之色。

徐益泓已通了人事,这会儿瞧着娇美的小表妹,不觉失了神,嗫嚅着嘴唇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只出神地看着她,片刻也舍不得移开眼。

谢兰若见状暗自哂笑,却仍笑吟吟地又唤了他一声。

听着小表妹那似乎带着笑意的声音,徐益泓才回过了神。他自知刚才很是失礼,眼下便没再盯着谢兰若瞧,只面色赧然地递给她一封信,道:“这是今儿门房那边收到的,我给表妹送来。”

谢兰若含笑接过,那双丹凤眼盛满了笑意,轻启饱满娇艳的唇:“多谢表兄。不过是一封信罢了,竟劳烦表兄跑这一趟,真是让人过意不去。”

临淄侯府家大业大的,府上不缺小厮仆妇,这跑腿的活计当然用不着堂堂世子出马。不过一想到貌美的小表妹,徐益泓这双腿就像是不听使唤似的,拿着信就过来了。

只是这话徐益泓不好说出口,唯恐亵渎了眼前天仙似的表妹。

他虽未宣之于口,谢兰若却也能猜到一二,她嘴角微翘,道:“只是今儿天色不早了,恕我不能留表兄饮茶了。”

这都多晚了,若是她邀了徐益泓进屋用茶,都不用等到明儿个,老夫人只怕一会儿就要唤她去问话了。

徐益泓忙摆了摆手,“表妹不必客气。对了,方才出门时给婉婉她们几个都带了砂糖冰雪冷丸子,表妹也有,方才已让人送你屋里去了。”

谢兰若自然又是道谢,再与徐益泓道别。她转身往小跨院走去,徐益泓却看着她婀娜的身姿久久回不过神,在原地站了许久才折返。

小跨院正当西晒,又没有冰鉴,谢兰若进屋时又被热了一遭。

她将来信放在桌上,让婢女知云去厨上传热水沐浴,又将那碗砂糖冰雪冷丸子赏给了她。

“这是世子给姑娘买的,姑娘怎的不吃、反倒给了奴婢?”

谢兰若的眼神落在那砂糖冰雪冷丸子上,面露讥讽之色。

这个徐益泓早年与定国公的嫡次女周桐冉定了亲,似乎来年就要成亲了。这些时日以来,徐益泓锲而不舍地向她示好,但她却不想在这时候闹出什么表兄表妹的逸事来。

无趣,也无甚意义。

有些事,还是不要沾染的好。

沐浴过后,谢兰若换上撒花烟罗衫并暗花白棉裙,打算去院子里乘凉。

这院子里有一棵经年的大槐树,谢兰若让人搬了一把藤椅坐下,再泡上一壶茶,很是惬意。

知云搬了把凳子坐在她身后给她擦头发,谢兰若则拆了方才那封信。

谢兰若带着知云从庆阳府到汴京之前,给母亲苏氏留了信。到了汴京后,也有报平安的信送回去。

想来这是母亲苏氏的回信。

果不其然,谢兰若拆开那信封,便看到了苏氏那熟悉的娟秀字迹。

知云小心翼翼地给谢兰若擦着头发,生怕动作大了、弄疼了她,“姑娘,这信上说什么了?”

谢兰若折了那信。

还能说些什么?不外乎就是她进京为父兄翻案实属以卵击石、异想天开,是做不成的,让她歇了这心思、赶紧回庆阳府去。

谢兰若淡声道:“母亲让我回庆阳府去。”

知云的动作顿了顿,低声问:“那姑娘要回去吗?”

谢兰若没说话,只取过了一旁的灯盏,将信置于其上。

烧了。

回去是不可能回去的。

瞧着那烧得正旺的火焰,谢兰若的眸色更冷了些。

数月之前她还是广宁侯兼北宁都司都指挥使谢行远的嫡女,如今却成了寄人篱下的罪臣之后。

父兄被带走那日的情形尚历历在目。从前挥斥方遒的父亲、少年得志的兄长,都成了阶下之囚。那日他们虽不是蓬头垢面、神情呆滞,却仍叫谢兰若看得钻心般的疼。

“这汴京城固然是险象环生,但父兄兴许另有冤屈,若是什么都不做,我亦寝食难安。”

她父兄的案子,看上去是证据确凿、铁证如山,但她也察觉了到其中的疑点。

谢兰若右手放在小腹处,隔着布料碰到那一层布包时,心下缓了口气。她腰肢纤细、不盈一握,纵然是夏日里衣衫薄,旁人也难以注意她腰腹处藏着的东西。

里头那物,或许是她为父兄翻案的重要物证。

“好在咱们府上有丹书铁券,否则侯爷和世子他们......”

知云没有察觉到谢兰若的神色,只叹着气感慨。

谢兰若揉了揉额头。

若是没有那丹书铁券,不仅她父兄的命保不住,她到这汴京城来,只怕也是要被充入那教坊司、供人取乐的。

“可是父兄却仍被贬去边关为苦役,遇赦不释,永世都是戴罪之人了。”

圣旨到的那日,她父亲谢行远、长兄谢明徵并次兄谢明循手足皆戴上了镣铐,被人押送往千里之外。

此一别,兴许是永无再见之日。

苏氏和小娘阮氏都是性子极软之人,遭此变故后便缠绵病榻、不能起身理事。

长嫂杨氏怀着身孕,还要照料才两岁的女儿谢书棠,分身乏术。

再之后,便是谢兰若那两个还没有长成的弟弟和妹妹,亦是哭哭啼啼的。

谢兰若本就是烈性子之人,安顿好家中事宜后,留下一封信便带着婢女知云往汴京城来了。

她要在此地伺机给父兄翻案。

这想法听起来或许可笑,就连她的亲生母亲也觉得她是在胡闹。可是若是不试上一试,谢兰若也难在庆阳府安坐。

谢家如今落了难,能求助的便是姻亲之家。

这亲近的姻亲之家,数来数去也就是那么几家,最亲近的应是她外祖家。

但外祖家早些年就败落了,在此事上那是有心无力。

思来想去,谢兰若来了临淄侯府。

这临淄侯府的老夫人谢氏是她的嫡亲姑祖母,徐家在朝中也有些势力,算是最好的选择。

多年不见,且人心隔肚皮,谢兰若自是不可能把想要翻案的话宣之于口的。

她来了这临淄侯府,也不过是说父亲临去服苦役之前,交代她要来汴京看望姑祖母,以尽姑侄间的情分。

谢家人丁不算兴旺,老夫人拢共就只有两个亲侄子,这其中一个如今还遭了大难,往后如何还两说,岂能不让她痛心?

因此见了谢兰若,老夫人便做主将她留了下来。

好在皇帝处置谢行远父子三人时,并未迁怒于谢家女眷和年幼的郎君。谢兰若虽说是罪臣之后,但却不是戴罪之身。

老夫人留她,也没什么太多可忌讳的。

“姑娘,若是咱们白来了这汴京城,可怎么办?”

苏氏送来的信已燃烧殆尽,谢兰若挥手将那燃烧的刺鼻味道驱散了些许。

怎么办?

她其实也没有明确的章程。

谢兰若虽说主意大,可到底也只是个年方二八的小女郎,能只身前来汴京已是不易。这一时半刻间,还摸不清其中的关节。

“走一步看一步吧,若是真的毫无希望,那便回庆阳府。”

她是谢家的女儿,如今父兄皆获了罪,她这个做长姐的,总得给弟弟妹妹遮风挡雨才是。

知云已将谢兰若的头发擦了个半干,依着她平日里的习惯,收起了棉帕。

她心有戚戚道:“咱们这一路行来虽说很是不易,但好在老夫人心善,待姑娘可真是没得说。”

谢兰若来这临淄侯府快一个月了,一应用度与临淄侯府的四个姑娘无异,平日里又住在葳蕤轩的跨院里,能时时陪伴在老夫人左右。

这府中谁不知道老夫人对她极是疼爱?

谢兰若自然也是感念老夫人对她的善意的,否则这汴京城只怕是没有她的立锥之地了。

只是经过谢家的变故后,这太过的善意也会让人心生疑虑。

毕竟当初汝南侯府的退婚书到得比皇帝的圣旨还早。

曾经与她定亲的人家都如此趋利避害,更遑论旁人了。

说她小人之心也罢,谨慎些总归是没错的。

谢兰若敛下心神,淡淡地道:“姑祖母待我,确实很是用心。”

今儿临淄侯的姑娘徐婉还酸溜溜地说呢,自打谢兰若来了,旁人在老夫人那里都要往后站了。

“可不是嘛,过几日淑妃娘娘的生辰,老夫人也惦记着让姑娘一道进宫去给娘娘请安呢。”

不仅如此,老夫人还命人送来了新做的衣裙,另给了一套头面。

因有长嫂杨氏之父镇北侯暗中运作,谢家的家产其实并没有被尽数罚没。加之庆阳府有不少故旧,谢家人在庆阳府的日子也算得上是衣食无忧的,并没有人为难他们。

不过来了这临淄侯府后,老夫人还是贴补了谢兰若不少。

她并不贪图这些,老夫人所赐之物都被她好生收了起来,等来日离开时再一并奉还。

准时在五月和大家见面啦,希望朋友们看文愉快!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投亲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