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七年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
咸安宫破败的窗棂外,雪花无声地飘落,为荒凉的庭院覆上一层薄薄的银装。我呵着白气搓了搓手,将熬好的汤药倒入粗瓷碗中。三个月幽禁生活,已让我熟练掌握了用简陋炉灶煎药的技巧。
"主子,让奴婢来吧。"碧桃伸手要接药碗。
我摇摇头:"殿下这几日睡得浅,容易惊醒。"
端着药穿过庭院时,雪花落在我的睫毛上。腹中的孩子已经四个多月,微微隆起的小腹让步伐变得笨拙。推开厢房门,一股霉味混合着药香扑面而来。
胤礽正倚在床头看书,听见动静立即抬头。虽然面色仍显苍白,但眼中的神采比初到咸安宫时好了许多。
"不是说不用每日送药么?"他接过碗,眉头微蹙,"你有孕在身,该多休息。"
"太医说了,这药再服三日便可停用。"我替他拢了拢衣领,"殿下今日气色好些了。"
他握住我的手,掌心有了久违的暖意:"方才读到《贞观政要》里的一段——'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颜清,你说得对,我过去太不懂得以史为鉴了。"
我心头一热。这三个月来,胤礽像是变了个人,不再暴躁易怒,而是沉下心来读书反思。有时我甚至怀疑,是不是那枚凤形玉佩中的赫舍里皇后真给了他什么启示。
"殿下能这么想,皇上知道了一定欣慰。"
提到康熙,胤礽眼神一黯:"皇阿玛他...真的会原谅我么?"
我正欲安慰,院门突然被叩响。碧桃引着一个披雪的身影匆匆进来——是十三阿哥胤祥!
"二哥!颜嫂子!"胤祥抖落斗篷上的雪,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色,"有好消息!"
我连忙给他倒了杯热茶:"十三爷慢慢说。"
胤祥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皇阿玛看了《陈情表》后,命我暗中查访巫蛊案的真相。你们看这个——"他展开一张供词,"那个搜出巫蛊的侍卫临死前留下血书,承认是受人指使栽赃!"
"什么?"胤礽猛地站起,"谁指使的?"
"血书被毁了关键部分,但..."胤祥压低声音,"我查到那侍卫的妹妹是八哥府上管事的妾室。"
我倒吸一口冷气。八阿哥胤禩果然参与了构陷!
"还有更好的消息。"胤祥眼中闪着光,"颜嫂子的防疫方略见效了!京城热症已经控制住,皇阿玛今早在朝堂上亲口说'此策救民无数'!"
我悬着的心稍稍放下。那防疫方略是我结合现代医学所写,果然派上了用场。
"皇阿玛还问起二哥的病情。"胤祥凑近些,"我照实说了,还提到...颜嫂子有孕的事。"
胤礽紧张地问:"皇阿玛什么反应?"
"他沉默了很久,最后说..."胤祥模仿着康熙的语气,"'咸安宫太潮湿,不利于养胎'。"
我与胤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希望。这分明是释放善意的信号!
送走胤祥后,胤礽在院中踱步良久,突然对我说:"颜清,那枚玉佩...能否再给我看看?"
我回屋取出贴身收藏的凤形玉佩。这三个月来,我时常在夜深人静时研究它,却再未见那日的灵异现象。
胤礽对着阳光仔细端详:"你说...皇额娘真的通过它显灵了吗?"
"妾身不敢妄言。但那日确实..."
话音未落,玉佩突然在他掌心微微发亮!一道柔和的白光从中溢出,在空中形成模糊的画面——年轻的康熙抱着婴孩时期的胤礽,在太庙前庄严起誓:"朕以大清江山为誓,必立此子为储..."
"这是..."胤礽声音颤抖。
画面一转,已是孝诚仁皇后病榻前。康熙握着她的手泪如雨下:"你放心,朕会好好待保成,绝不辜负你的托付..."
"保成"是胤礽的乳名!他双腿一软跪在地上,泪水夺眶而出:"皇额娘..."
白光渐渐消散,玉佩恢复如常。我扶起胤礽,发现他整个人都在发抖。
"殿下..."
"我明白了。"他擦去泪水,眼中是从未有过的清明,"皇阿玛对皇额娘的誓言,从未忘记。是我...是我一次次让他失望。"
我握紧他的手:"现在弥补还不晚。"
他重重点头,转身回屋提笔疾书。我悄悄望去,见他在写一份新的《陈情表》,字字泣血,却不再是为自己辩白,而是真诚的忏悔与承诺。
夜幕降临,我正准备歇息,碧桃突然惊慌地跑进来:"主子!何玉柱带着人往这边来了!"
我心头一紧。何玉柱是太子妃的人,此时前来必定不怀好意!
刚收好《陈情表》,院门就被粗暴地踢开。何玉柱带着几个太监闯进来,阴笑道:"奉太子妃娘娘口谕,搜查废太子住处!"
"放肆!"我挡在门前,"谁给你的胆子擅闯皇子居所?"
"哟,颜福晋好大的威风。"何玉柱冷笑,"您还不知道吧?八爷已经查出索额图余党名单,上头可明明白白写着二爷的名字呢!皇上震怒,说要严惩!这咸安宫啊,马上要变冷宫了!"
我强自镇定:"空口无凭,证据呢?"
"证据自然有。"他眯起眼,"不过嘛...娘娘念在您有孕在身,只要您交出一样东西,或许能求个宽大处理。"
"什么东西?"
"一枚凤形玉佩。"他压低声音,"娘娘说了,那本就是她的东西,您若识相..."
我心头大震。太子妃为何突然索要玉佩?难道她知道什么?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冷声道。
"敬酒不吃吃罚酒!"何玉柱厉喝,"给我搜!"
太监们一拥而上,翻箱倒柜。我急得冷汗直流——玉佩就藏在我贴身的小衣里!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院外突然传来一声暴喝:"住手!"
所有人僵在原地。梁九功带着一队侍卫大步走入,冷眼扫视狼藉的屋内:"何玉柱,你好大的胆子!"
何玉柱扑通跪地:"梁总管明鉴,奴才是奉太子妃..."
"闭嘴!"梁九功一脚踹翻他,"皇上有旨,即刻带废太子和颜福晋入宫见驾!"
我和闻声出来的胤礽都愣住了。这深更半夜的,康熙为何突然召见?
梁九功转向我们,态度恭敬了许多:"二爷,福晋,请速速更衣。皇上...皇上在奉先殿等您们。"
奉先殿?那是供奉清朝历代皇帝和皇后灵位的地方!我心头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难道与玉佩有关?
匆匆更衣后,我们乘上宫中软轿。雪还在下,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在雪夜中显得格外肃穆。轿子穿过一道道宫门,最终停在奉先殿前。
殿内烛火通明,康熙独自站在赫舍里皇后牌位前,背影显得异常孤独。
"儿臣参见皇阿玛。"
"奴婢叩见皇上。"
康熙缓缓转身,我惊讶地发现他眼中竟含着泪水:"保成,到朕身边来。"
胤礽颤抖着走上前。康熙轻抚他的脸,就像寻常父亲对待儿子那样:"这些年...委屈你了。"
一句话,让胤礽泪如雨下。
康熙转向我:"颜氏,那枚玉佩可在身上?"
我心头一跳,恭敬呈上:"回皇上,在此。"
康熙接过玉佩,对着烛光凝视良久,突然道:"你们可知,今夜朕为何召你们来奉先殿?"
我们摇头。
"因为朕梦见她了。"康熙声音哽咽,"赫舍里...她说我们的保成受了委屈,说有人要抢走她留给儿媳的信物..."
我浑身一震。儿媳?是指我吗?
康熙将玉佩放在赫舍里皇后牌位前,突然问:"颜氏,你老实告诉朕,你是否...见过赫舍里?"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三张神色各异的脸。我知道,此刻的答案将决定我们的命运...
续上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玉佩玄机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