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节过后,林朔和虞嫣然一刻功夫也不耽搁,立马一道四处走访相关部门的领导。
虞嫣然到底是江浙沪的大茶商,早和当地的政府要员混成了熟脸,一交际起来宛如‘重生之我在红楼梦当王熙凤’,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实在是她的强项,不怎么费力地就说服了这些部门。
姜维团队的项目在预赛被刷了下来,见虞嫣然和林朔的项目进了决赛,便找过来,说很看好陆亦春这个项目方案,如果项目能拿金奖,到时候落地的时候他能不能参股。
虞嫣然也不跟他客气,立马让他去游说他认识的云贵川地区的领导。
很快就有一连串的政府部门纷纷向农业局陈情,要参与这个创新大赛的评审。
由于陈情的人太多,主办方不得不搞了个县长评审团,邀请各项目涉及的区县或茶叶大县的县长来给决赛的项目评分。
最终,评分规则改为专业评委团和县长评审团共同评分,两个评委团的平均分在总分中各占50%。
预赛当日那场激烈的争吵后,项目团队的每个人都冷静了下来,变得更加默契和团结。林朔和虞嫣然在为项目奔走,陆亦春也在积极地和张飞一起反复修改方案,联系厂家不断改进产品。
他们都是成熟的成年人,明白情绪发泄没有用,解决问题才是最要紧的。
于是陆亦春又找了个机会和虞嫣然做了推心置腹地长谈,“我了解虞总参加这个比赛的初衷,名茶拥有绝对的市场影响力,谁掌握了名茶的资源谁就拥有市场话语权。虞总希望开发和掌握一款新的名优绿茶,想通过文化主题酒店来推广这款茶,扩大影响力,来争取新的霸权。”
既然是打开天窗说亮话,陆亦春这么直白地道出虞嫣然心中的想法,她并没表露出生气。
陆亦春,“可是茶文化酒店真的行得通吗?新出的绿茶要想争得一席之地,关键还要本身品质过硬,才能和已有的名优绿茶一较高下。如果没有能让顾客心服口服的茶叶品质,茶文化主题酒店最终只能做成酒店的生意,并不能做成茶叶生意。”
“我们的方案是把旧的资源拿出来重新整合成新的产品,只要新的产品销量好利润高,资源自然会流向我们的新产品。”
虞嫣然,“侬说得这些话我怎么会不明白,但做产品本身就是要靠包装得呀。我当然知道茶叶同质化很严重,优质的绿茶之间本来就没多大差别,这些名优绿茶也都是盖上‘西湖龙井’这样的名字包装成独立的名片。”
“也不是我急功近利,非要拉上文旅项目来包装推广,侬看看其他参赛的项目,阿拉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操作的。侬不愿意做,总有人要这么做,市场往往是手快又心思活泛的人才能抢得到饭吃。”
“我知道侬是好心,侬的方案我同意,既然预赛都过了,文旅项目的事就翻篇了,今后大家都不提了,不过我有句话也要提醒陆总监。”
“做生意要先讲利他才能利己,利他嘛当然指的是消费者,开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自然是我们的宗旨。但我们这是比赛,侬要打动的是评委。我把县长们给你拉来,你的方案还得利他们。”
“侬要清楚阿拉想要什么,本地的GDP、农产品名片、乡村振兴事关他们的政绩,你的方案要让人家能看得到好处。别再一头钻在自己的想法里,自以为自己的产品做得好就万事大吉。方案接下来该怎么做,不用我再手把手教侬了吧。”
陆亦春还能不知道虞嫣然这是善意的提点,欣然接受了她的意见。二人这一番谈话算是解开了心结,重归于好。无论将来比赛结果如何,双方都不会再因比赛而生龃龉。
今年比赛的名字叫‘复原古代名茶’,其实包含了一个隐形主题,‘绿茶’。中国的六大茶类是从绿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绿茶是中国最早的工艺和品类,所以许多古代名茶都是绿茶。
因而决赛的地点定在了浙江湖州。浙江盛产绿茶,而湖州盛产的‘紫笋茶’是历史悠久的古代名茶,也是陆羽的《茶经》中所载的唐朝上品茶,也跟今年的比赛主题十分契合。
不得不说秦诗语团队的运气极佳,决赛的讲演顺序,他们又抽到了靠前的位置,她的茶文化主题酒店又是第一个惊艳亮相。
他们的团队上次拿了第一,似乎也没有得意忘形掉以轻心,针对决赛增加的‘县长评审团’,秦诗语这次讲演的重点也做了调整,不再是‘秦枫教授’,而是茶文化主题酒店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茶文化主题酒店周末、节假日吸引旅客前来游玩,能带动本地及周边地区的茶叶和旅游消费。我们这款茶的生产流程简单,项目落地容易,成本回收快,经济收益显著。”
“此外,湖北宜昌的这家酒店只是我们项目的首个试点,如果项目的效果不错,我计划将酒店做成连锁酒店,在全国各地绿茶产地都开设这个蒸青绿茶文化主题酒店。”
陆亦春、林朔、虞嫣然和张飞四人听到这里又是心里一沉。看来对手也不是傻瓜,为应对新出现的‘县长评审团’,对方何尝不知道‘利他’。将原来的只针对一个地方的文化主题酒店扩展成连锁店,项目的惠利从单点辐射到了多个点,也是想博得各地县长的好感。
果然,最后分数出来了,虽然不如上次接近满分那样夸张,但又是目前的最高分。
这必然引起了众人的不服,她的项目看起来似乎没什么新颖的特点,居然能拿这么高的分数。于是接下来,大家大展拳脚,施展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来。
有的想在造型上取胜,“我们的文旅项目不仅包含主题酒店,复原的‘神泉小团’【注】还做文创产品,将蒸青茶饼做成当地3D 地标模型。茶叶带回去不仅可以品饮,还能收藏。”
有的和文化联系到一起,“‘昌明兽目’【注】,‘昌明’寓意吉祥,‘兽目’能辟邪,在每个中国传统的节假日,主题酒店都会举行饮用‘昌明兽目’的茶礼仪式,同时还有本地少数民族的祈福驱邪表演,让顾客体验别具特色的祈福茶俗。”
有的主打健康养生,“‘方山露芽’【注】采用某地矿物质泉水冲泡的茶汤,经研究有延寿功效。除了前面提到的旅游休闲项目,我们的主题酒店还另外推出康养项目……”
陆亦春看过去,这一连串的名字‘神泉小团’、‘昌明兽目’、‘方山露芽’包括秦诗语团队的‘芳蕊茱萸’其实换汤不换药,都是打着古代名茶名号的现代工艺绿茶。也是跟虞嫣然初期想法相差无几,靠文旅项目带动新绿茶品牌。当然,也有人本身就是想做酒店生意。
只是大家心思都差不多,但得分却差太多,秦诗语团队项目的得分仍然位居第一,后面的项目使尽浑身解数,始终差她一截。
到了中午中场休息的时候,一股压抑的气氛笼罩在就餐的餐厅。
决赛二十一个项目,有十五个项目都是文旅项目,上午已经过了九个文旅项目,下午还剩六个。
已经赛过了的怨气很重,大家都做文旅项目,凭什么秦诗语团队的得分最高?
还没比赛的心中既焦虑又跃跃欲试,还是那句话,大家都做文旅项目,凭什么我的项目得分就不能比她高?
餐厅里有一个人大声嚷嚷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有同样想法的人也跟着附和起来。众口悠悠,不服气的情绪跟着翻涌高涨,众人同仇敌忾,觉得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不知是谁提议,“我们去找县长。”此话一出给了众人灵感。今天的评审团可是邀请了每个项目涉及的区县县长。这些项目方案事关当地茶叶的种植、生产和销售,跟地方政府绩效息息相关。如果能拿奖落地,能支持当地茶产业,地方政府怎么会不支持。今天参赛的这么多文旅项目,没道理别的项目能拿奖能落地赚钱,自己的不行,必须要拉上县长去跟评委们讲理。
说着就看见一堆人涌出餐厅去找县长了,留下餐厅内寥寥几人面面相觑。
下午比赛开始,起初一切正常,可是接连两个文旅项目得分都不高的时候,一位刺头跳了出来。他表面和缓,口气冰冷地问,“我们这个项目和前面的文旅项目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内容,为什么评分没有前面的高?”
气氛突变,紧张之中藏着亢奋。
评委安静了好一会儿,其中一个人开了口,“项目方案差不多的情况下主要看创新点,谁的茶叶创新特点更突出,得分要高一些。”
这一下点燃了会场内众人的情绪,大家七嘴八舌地问,那得分最高的那个项目的创新点在哪里。
县长评审团里也有县长开口了,“就是,这些项目看起来方案名字和细节有差别,但主旨都差不多的,这分实在不好评。”
“我觉得‘方山露芽’的养生特点明明比那个‘文创产品’更新颖更吸引人,但是得分却比那个搞文创的低,看不懂。”
“3D文创怎么说也是新创意吧,至少比第一名有特点,第一名就把酒店和卖茶叶相结合,也看不出来创新点在哪里,得分竟然这么高。”
县长大人们发了话,评委们不得不回应,“得分最高的这个项目,采用了新的树种‘春天1号’,跟当前市场上的绿茶相比,在树种上做了改进,口感上能给客户带来新鲜感。”
县长们不是专业的,不懂也不好反驳。可是现场参赛的项目团队有人懂行,不服气地躲在观众席上高声道,“‘春天1号’又不是变种茶树,都是灌木型茶树做得绿茶,口感能新到哪里去。”
“都没斗过茶,怎么就能确定‘神泉小团’、‘昌明兽目’、‘方山露芽’的口感就比不上‘芳蕊茱萸’?”
此话一出众人更加愤愤不平,你一言我一语地为自己复原的‘名茶’争辩,反复申辩新茶的创新特点比‘芳蕊茱萸’好。
县长们也加入讨论,都想把地方上新推的‘名茶’落地,“要是文旅项目能拿奖,我们不会推什么‘芳蕊茱萸’,我们只愿意推我们当地的茶叶文旅项目。”
众口铄金,眼看着今天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评委们想打马虎眼,说要不先比赛,这事稍后再议。
县长们却不同意,待会儿比赛结束了就成定局了,到时候上头一个文件压下来,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必须得怎么做。还是先把话说清楚,这些文旅项目的分到底怎么算。都是文旅项目,不能厚此薄彼,让其中一个拿奖。
这时候郭润安跳出来,“各位领导喜欢我们的文旅项目我们很荣幸。文旅项目跟当地茶产业挂钩,各位领导据理力争,是因为记挂本地民生,也是想为本地群众谋福利。”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郭润安上来先一通马屁把领导们安抚住,接着又道,“我们‘芳蕊茱萸’的创新点除了‘春天1号’树种,还有‘现代蒸青工艺’,如果地方上不接受‘春天1号’做茶青原料,我们可以选择本地茶青,再配上‘现代蒸青工艺’,我们这个项目适合全国各地任何产茶的地方。”
张飞在观众席上听到后差点跳起来打人,“他这是在抄袭陆姐姐你的创意!”
“他妈的,偏偏我们运气不好,抽签抽到最后一个上台讲演。”虞嫣然看了陆亦春的方案本来信心满满,可看台上吵成一团,他们又一直上不了台,心里也跟着没底起来。现在看有人不要脸地说出陆亦春的核心创意,能不急得破口大骂。
陆亦春心中也动了怒,这郭润安恬不知耻,怎么还是这副德行,盗用别人的创新来为己用。
她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郭先生,你这么做,你的茶还能叫‘茱萸芳蕊’吗?”
【注】:神泉小团、昌明兽目、方山露芽出自唐.李肇《唐国史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故技重施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