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伶加入了春不见与K的药铺生意,还是春不见时常归家向父亲学习新药方,春伶不喜外出,主要负责打杂和配药方,还每日向春不见学习打理账本。
春伶不肖半月便熟悉了药铺的运转方式,只是识字不多,在识药方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只得是春不见跟着K识字的时候一并听着。识字都是落日余晖照在庭院里的时候开始的,两姐妹坐在木桌旁,听着K讲中药名的读法以及写法,等春不见和春伶在宣纸上写完字后K便开始一一纠正两人书写中的错误之处,直至写对。
K在春伶心中的形象变得愈发高大了起来,他经营药铺有方,还在生活上处处照顾她,教她识字,这在以往她是想都不敢想的。她只知道女儿无须识字,只等着到了婚配的年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无奈自己未生得本地人的模样,早已过了适婚年纪,但越久春伶却反倒变得越冷漠,她不再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但每每想到一无所有的生活,春伶都只能沉默,她不知道路在哪里。现在跟着妹妹走后,春伶内心反倒有了些许的希望,要是出路真的存在,那一定是在这里。
春不见照常日日向父亲学习草药知识,学习药方,风雨无阻。
父亲在得知二女儿现今的成长内心也是带有些许欣慰与愉悦。春申从小便与草药打交道,他小时便聪明,学习东西比周围人都要快、都要好,他一心扑在草药上,对儿女之事不太上心,因此他娶妻也晚。他的妻子许氏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能娶到她,春申也是经常说:“我不知道是烧了什么高香,能让那么个聪明漂亮又年轻的女孩子跟了我。”他们差了得有7岁,当年媒人上门之时许氏也才及笄。因着年纪尚小,又是唯一的女儿,她的母亲本来是拒绝这门婚事的,奈何其丈夫许启光偏又看重春申家的产业,便擅自应了下来。许氏未有反抗之意,只因她听得众人口中对春申的赞美之词,便对春申生了许多好奇。周围人都说春申有一张俊朗的脸,只因从小在山上奔走晒得黝黑,倒也显得健康;此外,大家都称赞他的医术,疑难杂症若是找上他,最多半月便解。从这一点上来说,春申较之于他父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那是大家便称他为“小春大夫”。就是这样一名男子和这样一位女子,却在婚后长达五年时间要不到孩子,最开始大家都猜测是许氏年纪尚小,加之其身子弱,一年半载要孩子也难。医者不能自医,春申也找不准其中的缘由,他时常为妻子把脉,开了数副滋补药品,只为给妻子养好身子。在漫长的等待里,五年时间过去了,好消息从许氏的一次头晕里传来。春申立马为妻子把脉,得到有喜的结果,两人狂喜,当即抱在了一起,涕泪长流。春觅是在父母的恩爱里出生的,是父母寻寻觅觅才难得的至宝,她生来便带着父母无尽的宠爱。加上夫妻俩事业的如日中天,这个小家一切顺利。
第三年怀上春伶的时候,许氏却是有些犹豫了,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好,再加上春觅年纪尚小,自己白天要帮忙照看药铺的生意,还要一边带着春觅,实在有些分身乏术了。春申父母同样经营药铺生意,无暇顾及自家琐事,而许氏父母那边亦是经商,生意姣好,夫妻二人也是开不了口。许氏在怀二女儿晚期未料想头晕致眼前一黑,一下子没站稳摔了一跤,绊倒一旁用于挑药材的立着的扁担。扁担还是生木,因着坚硬,一次挑上一二百多斤的药材也不在话下。扁担倒下来狠狠砸在她的肚子上,当即肚子就有些许不适了。春申为妻子开了保胎药,但许氏始终觉得不太安逸,当晚肚子剧痛,二女儿春伶早早出生了。之后夫妻俩内心始终带着歉疚,只因那根几斤重的重木扁担压到肚子里的孩子,否则按预期还有两周时间,春伶定不会机缘巧合没了本地人的模样。他们当然知道本地人模样对一个女孩子的重要性,他们便在心里暗暗发誓,日后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春伶挨饿受冻,他们能料想的最坏的结局是,春伶一辈子未婚,跟着他们一辈子。他们不惧怕世人的眼光与流言蜚语,爱孩子是从他们做父母那一刻起刻在骨子里的,是他们无法割舍也放不下的责任。
他们当然能看见春伶从小的孤僻,她那个时候还小小的,站起来还不到他们腿高,总是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呆着,因着从小顶着一张不完美的脸,她没有朋友,受尽奚落。他们很多次让春伶不要听闲言碎语,但一个小小的孩子哪里懂那么多,她只知道春觅有很多朋友,只因为她漂亮;春光有许多朋友,只因为他是男孩子;春不见有许多朋友,应该也是本地人的缘故罢。同是一家人,她不知道为何偏偏不公降临在自己身上,她很小的时候就在找原因了,她发现父母很是疼爱姐姐春觅,但凡是她想要的,父母都会尽心竭力满足;父母也很看重弟弟春光,春光从小冰雪聪明,又是父母唯一的儿子,他们让春光进学堂识字,还一点点教春光识药材,家业由弟弟继承也是势在必得;父母对小妹妹春不见的态度让春伶很是奇怪,他们很疼爱她,也很是给她自由,春不见从来不被繁文缛节压制,她喜欢什么,父母便许她什么;她很小的时候喜欢画画,父母便送她跟其他小姑娘一同画画。若是哪日她又喜欢上了新的玩意儿,父母还是如此支持她,而无三心二意之苛责。春伶常听到其他父母对孩子的严加要求,让孩子不要朝三暮四,学哪一个便要一直学,学得精,学得好,学到它能成为一门生计,仿佛要学到厌倦、学到死才是最终的归宿。父母许给妹妹的自由她是开不了口的,她不爱出门,不愿意去接触外物,她宁愿至死呆在牢笼里。而自己的父母,也不会主动要求,仿佛在维护自己那可笑的自尊,她便是从万事万物中感受不到意义。所以于春伶总结而言,自己外地人的模样,或是自己不够被爱所致,或是命运如此,她哪一个都抵抗不过。她也无心于此了。
而今二女儿春伶愿意向前走,老两口都满心欢喜。春申愿自己的子女能嫁到好人,又或者能学到傍身的本领,他愿意倾囊相授,父母爱子则计之深远,他跟许氏在成为父母前就已做下了决定。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