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下来之后,吴斯启准备带易抒回一趟家,见见家里人,他提前跟家里说了要带易抒回去的事情,但没说怀孕的事,既然要回去,还是当面说比较好。
吴斯启是家里四位老人带大的,两家距离很近,就隔了一个街道,小时候都是在两家轮流住,爷爷这边有一位大姑一位小姑,都是远嫁,一年也就回来两三次。
外婆那边有两位舅舅一位小姨,吴母是大姐,所以吴斯启是在两边长辈身边长大的第一个小孩。
两边老人对他都特别溺爱,吴母有心教养,奈何拗不过两边老人。
还没长歪就靠着吴爸的棍棒教育,吴爸平时话不多,但在管教儿子方面绝不手软。小时候调皮、说谎、不尊重长辈的时候,会趁老人们不注意,抢过来就打,即使后期会被两边长辈念叨也不在意,照样得给儿子立规矩。
所以吴斯启从小就怂他爸,电话中也没说清楚,就说会带女朋友回家,他儿子已经成年,按说是到了可以谈恋爱的年纪了,之前也跟他们说过在跟易抒谈恋爱的事情。
吴斯启年纪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里,他们之间的话题很少,也就跟易抒谈恋爱之后,每次电话都要把易抒拿出来炫耀一顿,家里人也看出来,他是真的很喜欢这个女朋友。
他们见过易抒几次,去给吴斯启开家长会和开学的时候,但那时候他们没在一起,也只当易抒是吴斯启同公司的同事,没有太多沟通,但对她印象还不错。
之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吴斯启的职业关系,可能不会那么早成家,反正也出去独立生活工作这么多年了,这些事也不操心。
现在要带女朋友回来,应该是感情很稳定,要长久交往下去的,他们也都乐见其成,他们家没有从事娱乐行业的,易抒年长几岁,在事业上可以互相扶持,还很会照顾人,吴斯启跟她在一起家里也放心些。
儿子第一次带女友回家,吴家也比较重视,四位老人一听乖孙带女朋友回来,提前几天就开始筹备,这天一大早开始张罗饭菜,吴父吴母也特地请了半天假,亲自到机场接他们。
易抒给吴家每个人都带了礼物,吴斯启拖了两个大箱子,私人行程,也没带其他人工作人员过来,就跟着一位易抒的助理,把人送上吴家的车就自己走了。
第一次以吴斯启的女朋友身份见对方父母,易抒也特别重视,她认真起来看着有些严肃,在车上吴斯启很努力在找话题缓解气氛,看着比易抒还要紧张。
吴父吴母也难得看到话这么多的儿子,平时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大部分时候都是你在说他就负责听着,现在倒是知道疼女朋友了。
车上四个人,吴父话很少,不时应和一声,吴斯启在努力活跃气氛,易抒一看他就笑得跟个傻子一样,吴母倒是善谈,跟易抒有很多话题,在回家这一路上四人相处融洽。
吴父吴母对易抒尤其满意,吴斯启从小被家里长辈宠坏了,脾气拗得很,现在他也长大了,他爸都管不住,易抒的话倒是听,也是一物降一物。
吴斯启家一直住在家里的老房子里,楼层不高,小区里的绿化很好,房子倒是很宽敞,他们对面那一户搬走了,他们就把对面那套房也买了下来,家里倒是宽敞。
到家之后四位老人都迎了出来,也没有摆长辈的谱,因为怕人太多易抒会不自在,家里其他人都没叫,热情地把易抒拉了进去,饭厅的大圆桌上摆满了饭菜。
汤从早上开始就一直炖着,饭菜是早就准备好的,等到吴妈说接到人之后就开始下锅,到家的时候是下午四点,一行四人到家后,迎接他们的是满满一桌饭菜。
易抒习惯了和长辈相处,这样的场合倒是表现得体,反而是吴家长辈们比较拘谨,因为每次跟吴斯启打电话的时候聊到易抒他都会话多一些,所以家里人每次都会关心易抒。
也从吴斯启口中了解到了易抒的一些情况,在吴斯启口中,易抒那是无处不完美的,而她本人也确实很优秀。
知道她家里做点小生意,在京市有房子,是京市本地人,爷爷奶奶都是大学教授,是知识分子,她自己就读的也是国内最好的理科院校,能力更是卓绝,刚上大学在吴斯启他们公司做兼职就能做到部门主管,现在更是还持有公司的股份,她本人还长得漂亮,性格也好,对吴斯启也很包容照顾。
说起来是吴家高攀了,他们家就是个二线城市小地方的工薪家庭,没给吴斯启提供很好的教育,吴斯启没少因为学历的事情在网上嘲讽,他自己表现得很不在意,家里人看到那些消息却特别难受。
他们是知道吴斯启喜欢人家很久了,易抒之前还交往过一位非常优秀的男朋友,名校毕业,自主创业,创航是连他们都知道的知名企业,后面也不知道怎么地稀里糊涂跟了吴斯启。
易抒本身这么优秀,还是吴斯启苦苦追求的对方,刚开始他们以为易抒会不太好相处,即使吴斯启在电话中说了易抒很多好话,但他们是不太相信的。
哪能有人样样都好的,即使易抒有些脾气,他们也是能接受的。
所以在知道易抒要来的时候,可是手忙脚乱准备了一番,就怕易抒看不上他们家,把吴斯启给甩了,可想而知到时候吴斯启得有多难受啊。
这次一见,易抒果然性格温和,对人礼貌友善,对长辈也非常尊重,待人接物都让人感觉很舒服,吴斯启这是真捡到宝了,这孩子从小除了长相,也就运气好一些了。
易抒两人从家里出来时才吃了午饭,现在也还没到饭点,易抒不是很饿,吃得就少,几位长辈轮番给她夹菜。
怕她不习惯,这次还准备了公筷,之前一家人可不会讲究这些,易抒还没说什么,吴斯启把手挡在她的碗上面,忙说‘够了够了’。
吴奶奶:“你这孩子,也不知道心疼人,看小易瘦的,小易不用客气,多吃点啊。”
吴斯启将易抒碗里的菜夹了大半到自己碗里,他知道易抒的饭量在哪里,现在肯定吃不下这么多:“奶奶你们自己吃,我照顾易抒就好,我们上飞机前刚吃过了,还有这个太油了。”
吴奶奶:“哎,你看这,之前问你怎么没说?小易你再尝一下其他的,这些都不油。”
可以看出来长辈们对易抒的到来都非常重视,来之前吴斯启应该跟他们说过她的口味,满满一桌,都是按照她的口味做的,还有几道是吴斯启之前说过,家里长辈们最擅长的菜式。
“奶奶,这些都特别好吃,尤其是您最拿手的这道卤牛肉,斯启在外面经常提起,特别想这口,你有空可一定要教教我。”
吴奶奶被易抒一句话哄得眉开眼笑:“哎~喜欢就多吃点啊,还有呢,斯启就是嘴重,想吃就跟奶奶说,我做好了给你们寄过去。”
自从有了这小孙孙,吴奶奶时刻在跟吴斯启的外婆在攀比,就比谁做饭好吃,要是吴斯启在她这边能多吃一口饭,她能跟对方念叨半个月。
“唔~这个羊汤和特别鲜美,这肯定就是外婆做的了,我在家做了几次,斯启都说味道不对,现在终于喝到正宗的了。”
外婆笑得眼睛就没舒展开过:“熬这个羊汤我可是有秘方了,可以吴启他妈老学不会,一会儿我写给你。”
边吃边简单寒暄,问候了易抒家里的长辈,易抒对于这样的场合向来比较擅长,间或还说了些工作上的趣事,自身情况也不隐瞒,每个问题都认真倾听,礼貌回复,很快气氛融洽起来。
反倒是吴斯启吃得不安心,时刻关注着易抒和家人们的对话,生怕家人们和易抒尴尬,或者问一些让易抒不舒服的话,随时准备解围,饭都没吃多少。
这时家里的长辈们的关注力都在易抒身上,倒显得他像个局外人,也就坐他旁边的外婆还记得顺便给他夹个菜。
边吃边聊,一顿饭一家人吃了一个多小时,到后面菜都有点凉了,中间还又热了一遍。
饭毕,吴父吴母去厨房收拾,易抒两人在客厅陪着四位老人翻看吴斯启小时候的照片,分享吴斯启小时候的趣事。
语气里对吴斯启满是爱意和骄傲,不管外面怎么说,吴斯启永远是他们的骄傲,也是在易抒这边给吴斯启刷好感度。
吴斯启缺点确实有那么一点点多了,总要说点其他优点衬托下,才能让易抒心里舒服些不是,吴启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嘛,还是很多优点的。
“这是吴启幼儿园的文艺演出,他第一次上台呢,吴启小时候特别喜欢唱歌,那时候就说要当歌星,电视上放的歌,他听两遍就会了,幼儿园里每次有表演,他都是第一名。”
不明真相的看到这情形,还以为遇到了吴斯启的爷爷粉、奶奶粉,就是无脑地使劲夸,每个观点易抒还都非常认可,妥妥的无脑粉一枚。
易抒:“嗯,那他现在梦想成真啦,成为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偶像,好多人都特别喜欢他的哥,还有电视,演得特别自然,现在还有好几部没上映的电影,演技越来越好了。”
吴爷爷:“是吧,我就说他有天赋,哎呦你是不知道,那时候他爸不同意,想让他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再说,他也倔,被打得屁股走坐不下了也没放弃,我们就说呀,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他开心最重要。”
吴斯启凑到易抒耳边悄悄撒娇:
“我爸那次打我可狠了,屁股肿了半个月。”
易抒:“我看叔叔很温和儒雅呀,你小时候肯定很调皮。”现在也是。
这时候吴父吴母也收拾好厨房,端了切好的水果过来,听到吴斯启说他坏话有些不满:
“何止调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狗见了都嫌,这辈子也就走了狗屎运才交到这么好的女朋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