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二十三年。
素秋即至,天儿已然有些转凉,丝丝风吹拂,夹杂着寒意。
庭院中依旧种着许多的梧桐树,叶片早已褪去青葱绿意,在此时节无数灿金悄悄爬上了树梢,透过窗子看去,临风落英,倒也别有一番雅致。
矮榻上,一位姑娘支着手往外瞧着,露出一截皓腕,身着绑袖水蓝披纱绸裙,一头如瀑青丝用一条金丝镶边的蓝绸带束扎上,随性又舒适。
“姑娘,怎的开着窗坐在这儿?您身子不好还不小心着,后头吃苦药了可别又耍赖。”
繁枝收回那双潋滟流光的水眸,一边从榻上起身,一边顺从地任由春思给自己再套上一件杏黄缎面折枝刺绣圆领对襟褂子,还是为着保暖。
“好啦,我知晓的。”
“姑娘是真记得倒也好,偏偏每回都这般说却做不到,净敷衍人。”
春思这番话含着的打趣嗔怪之意如此明显,让繁枝想忽略都不行,白净的小脸因羞赧而浮上几缕绯红。
“哎呀好春思,我们不要总说这个,家中的信可曾拿来了?”
“刚刚便到了,还在冬钰手上,待她取了膳食来,姑娘就能看着。”
春思抵不过自家姑娘的讨饶撒娇,只得递过一杯温茶让繁枝坐着润润嘴。
她今年已经十八,而姑娘还余小一年才及笄,自己也不似冬钰跟姑娘差不离的年岁,平时可做玩伴四处找乐子。
且说这院子里的琐事多是她在打理,因此懂的也较多。
自家姑娘从小身子骨差还贪凉,没什么法子,只好自己多注意着些。
繁枝接过茶盏,刚想浅啜一口,便听着院门口一个清亮的女声。
“姑娘,姑娘,来看信了!”
门帘被抬手掀起,一个圆脸略显喜感的丫鬟提着食盒走进来,把食盒放到一旁的桌子上后,将那封信小心递给了繁枝。
“再过三日,家中就会来人接咱们回去了。”
她展信看了一遍,轻捻着信纸,心中属实欢喜,而两个丫鬟也发自心底地为自家姑娘高兴。
繁枝出自京城的成阳侯府,母亲是老镇南王的独女静和郡主,父亲又承爵,上头还有一位嫡亲兄长,本该是人人艳羡的对象,只可惜静和郡主在生产时不小心着了道儿,被府中的一些见不得人的龌龊手段害了。
虽说没出什么大差错,却也是一生下来便先天有疾,满月之后大病小病不断,直到三岁还是小小的瘦弱一团。
府里的老夫人每每看了不免拭泪,不知该将这心肝肉如何是好,更遑论身为母亲的静和郡主。
旁人看了也皆心惊,暗叹怕是养不大了。
故而成阳侯煞费苦心,将其取名繁枝,佳木秀而繁阴,一字以繁,意在茂盛,更愿安康。
堪堪养到五岁,府中仍是大夫医者进出不断,甚至有个游僧路过时曾说这位姑娘一脸早夭之相,定活不过十六。
老夫人虽是气急,可上了年纪的人对这些东西却又不敢不信。
几年来侯府四处寻医问药,还几次入宫面圣请太医前来诊治,最终无法只得病急乱投医,听了旁人话语,于繁枝七岁时将她送到了京城外的西华寺好生养着。
隔个几月的便送些金银物什去,到现在七年,也只是府中亲人一年两三番次前去探看,并非回京。
即便繁枝身为侯府贵女,也不会有太多优待,入西华寺暂住也只带了两个丫鬟春思和冬钰随身伺候,还有一个老夫人派来的宋嬷嬷,这也是从她小时起便在身边照顾着的,静和郡主安排了好些护卫暗中保护,旁的倒也没甚么问题。
而西华寺的住持圆慈大师本身便通医术,曾同宫中太医一道为繁枝救治过几回,当时将她送来时便对侯府明说会竭尽全力护其大病无恙。
几年下来,虽时常身子不适,几乎日日泡在药罐子里,但就这么磕磕绊绊地,倒也真长到了豆蔻年岁。
瞧着而今光景,老夫人也庆幸自己当初并未感情用事。
因住在寺中,她也习得了些许佛法,平日里抄抄经书修身养性,此外还听从圆慈大师的劝诫,再加上身边冬钰性子好动,所以即便身子弱,性子倒也是个活泼爱娇的,并未日日垂泪伤身。
此前,一直未定归期,但月初,圆慈大师已去信侯府,说明可将姑娘接回,也是今日才收到回音,回京的日头倒就在眼下。
“嬷嬷呢?去跟她说一声,便可收拾起来了。”
“是。”
冬钰福了福身,和关了窗子的春思一并退出去。
繁枝葱白纤细的手指摩挲着信纸,当年她尚是孩童年岁,若说记得倒也没法记得太多东西,母亲每年都会来看自己,祖母前几年也常来,只是山上到底不方便,府里担心老夫人一时不慎摔了碰了不好,近两三年便改成了书信诉话,倒是前阵子繁枝生辰时日还来过。
旁的像是父亲成阳侯因着要事,只在匆忙中来过几回,嫡亲兄长因下场中了探花衔儿,如今已入朝为官,也不好常常离京。
繁枝一想到不日便可回府陪伴亲人左右,心里舒坦了许多,起身出了自己的庭院,慢慢地就走到前面的大殿。
……
西华寺刚结束课诵,寺中的和尚沙弥见了缓步过来的繁枝,纷纷合掌问好。
他们都在寺中看着这姑娘长到现在,说没感情也是假的,自是盼着她安康,听闻繁枝身边的小丫鬟说三日后便离去回京,虽有不舍,但一切皆有缘法。
“阮姑娘,住持在禅房等您。”
繁枝谢过小沙弥,轻车熟路地往西侧走去。
这间禅房,七年来繁枝常常进,明明还是一样的布置,今日看来却是生了好几分伤感。
“大师。”
“姑娘往这来坐。”
“快要归家了,姑娘肯定欢喜。”
“是,可一想到要离开西华寺,这心里也是酸涩。”
圆慈大师当时提出把她接来西华寺,一是为了让这小女娃多活些时日,二是看在故友老镇南王的份上,对其外孙女多加照顾。
虽说红尘情断,可这么些年日下来,到底也是有些心惊胆战地看着长大,自是欣慰依依。
“这三日将东西收全,就不必过来抄写经书了。姑娘且须好生记着,之后不可由着性子胡来,到时再亏损了身体根骨,不好恢复。”
“回京后亦不可废修身养性之事,旁的女红功课能捡便捡,这是次要的,不必强求。”
“一切天定,道法自然。”
听着圆慈大师缓缓道来的叮嘱,繁枝禁不住红了眼眶,对于那最后一句话和眼前老者投过来的意味深长的眼神,也没过多思忖。
“那,繁枝便拜别大师了。”
推开禅房的门,繁枝悄悄回头,只望见圆慈大师闭上眼捻着佛珠,到底还小,收不住情绪,终究是落了泪。
……
——离开那日
“可都收拾妥当了?”
“是,没落下什么件儿,香火钱昨日也去添了些。”
“那便好。”
宋嬷嬷服侍繁枝穿上一件绣栀子花蜀锦裙,给自家姑娘梳了个双丫髻,示意一旁的春思上前系好白底绿萼梅披风的带子。
“姑娘,府里派来的马车已在门口候着了。”
繁枝回头,身后虽有人,却没见着伴了她六年亦师亦亲的圆慈大师,想是不会出来相送了,只得微微俯身后往门口走去。
“老奴见过四姑娘。”
“天凉,姑娘快上马车,别着了风寒。”
马车旁站着一老妪,繁枝认得,这是母亲的陪嫁李嬷嬷,此时正含泪看向自个儿。
“辛苦嬷嬷了,不若一并上了马车同行?”
“谢过姑娘好意了,看着姑娘回府老奴欢喜,同乘那是断断没这个道理的。”
李嬷嬷看着面前的小姑娘,虽脸色苍白显得孱弱,但到底精神头儿还不错,方才见着时还被繁枝的容色惊艳了几瞬,她自是生得极好。
不过李嬷嬷可忘不了,姑娘往日在府里时,日日生病,好似一只随时要断了气的小猫似的,让人看了就揪心害怕,送走小主子后郡主整日情绪不高,时不时以泪洗面,连小公子都没什么工夫管着。
现如今姑娘看着倒还好些,这么想来当时老夫人和郡主做出这个决定还是有用的,端看姑娘举止言语有状,也可探出西华寺内是用心照料自家姑娘的。
待姑娘回京,给府内亲眷看着了,也能疏散不少积于心中多年的郁结,也给京中说闲话的人家瞧瞧,侯府的四姑娘出落得多好,堵上那些净是没着落的嘴儿。
“马车大,都容得下的,嬷嬷便上来吧,您不坐姑娘也不安心呐。”
冬钰大咧咧地说着俏皮话儿,半拉着将李嬷嬷带上了马车。
“是啊,李嬷嬷跟我说说府里的事吧,我好奇着呢。”
“嗳,那便多谢姑娘了。”
伴着说笑声,马车缓缓驶去。圆慈大师推开房门,对着繁枝离去的方向微微垂首。
“阿弥陀佛。”
……
辘辘的马车声如雨水敲打着晶莹的汉白玉,马车四面皆是精美的丝绸细纱,内里确如冬钰所言极其宽大,暖炉子生着,窗子布帘挡住了吹来的风,乌木鎏金屏榻前的案桌上摆着些精细的茶盏吃食,端看这马车就能知晓背后主事者的连连用心。
已行至半途,两个嬷嬷上了年纪困乏早便闭目休息,春思和冬钰两个丫鬟寅时便起来打点行装,此时也靠在对方身上睡了过去。
倒是繁枝,今日倒是难得有精神,已然午时一刻,天儿也不太寒,她没忍住掀开了布帘,半探出头去看沿路的景色。
之前年幼,虽在外多年,但繁枝也从未出过西华寺,对这些没见过的东西自是新奇得很。
正瞧着,忽而听着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繁枝扭头望去,只是日头闪了眼 ,压根看不清,只能看见一位墨色衣袍的少年郎打马而去的背影,身后还有另一位月白袍子的公子和几名侍从跟着策马。
真好。
繁枝绝计无法这般不受束缚地策马狂奔,但到底还是羡慕着。
阿稚出来啦,大家多多支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