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儒门三相

圣人祭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儒宗弟子寥寥,此时皆动了起来。

白相卿提过,同为儒门三相的风飘凌和沈游之,近日将回主宗参加圣人祭。

谢景行刚来不久,占着圣人弟子的坑位。宗门落魄,但毕竟还是他亲手建的,他得调整心态,融入年轻弟子中,才能将马甲藏的天衣无缝。

他并不特立独行,而是随大流换上儒宗制式的白衫,垂衣敛袖。

当年眼高于顶的圣人,此时锋芒收敛,好似一潭温吞的水,等闲不起波澜。

圣人在死生之间徘徊五百年,向来没什么忌讳。左右他活了,祭祀就祭祀吧,子不语怪力乱神嘛。

谢景行颇为乐观,“死生诚大矣。当年仙友,说不准还没几个能亲眼见到徒子徒孙哭灵呢。”

“唯有吾,经历天劫,五百年后还能兵解重生,道统没落,分支却保存着,也算是星星之火,如何不算幸事?”

圣人向来乐观,这般安慰过自己,他在儒宗闲逛摸鱼时,心情就松快不少。

藏书阁的油灯熹微,谢景行借口修行过来躲闲。他从黄金屋典藏里翻出历年圣人祭文,饶有兴致地翻阅着。

“在他们心里,为师有这么严厉?”

他随即思忖,“不过,我当年处于圣人境时,七情六欲淡漠,除却学业,确实不怎么约束他们,久而久之,怕我也正常。”

见弟子们真情实感地吹他功绩履历,谢景行还倚窗笑了半晌,以竹板打拍,即兴给格律工整的祭文骈赋编了调,击节而歌。

圣人把当年坠天一事聊作消遣,不但看淡生死,心里还是不敬神佛的。

当年坠天后,谢衍的残缺神魂徘徊在天道罅隙,浑噩不知时岁。

没有圣人境界压制,他披着名为“谢景行”的马甲,七情皆归,六欲俱在,更接近那个早年未曾登圣,游历名山大川,自号“天问先生”的散仙了。

“也是有心了,自我死后,他们三个将我当年言论编撰成册。可惜,我身死道消时,儒道道统就随之没落了,这些也都没了用处。”

人走茶凉。就连圣人也不例外。

何况他光风霁月一辈子,最终却因为不杀魔君一事,染了私通魔道的嫌疑,名声不再是无瑕白玉。

就连儒宗之中,圣人昔年的文集都蒙了一层灰,显然是近百年无人翻阅了。

谢景行指尖掠过蒙着灰的圣人文集,忽然在书架夹层摸到一本书册。

他抽出一看,封面无字,落款无名,纸张的手感却很好,还做了特殊处理,防止虫蛀。

他翻开,立即就被那颜筋柳骨的好字吸引住。

这笔字迹,谢景行化成灰都能认出来,登时心情颇佳,“别崖写的?难道也是祭文……还真的是。”

“人死如灯灭,陛下总不会还恨我,在祭文里也不给面子地骂我吧?”

笔墨能记载的,远不止当年的表意。

谢景行指腹抚过那陈旧的字迹,似乎觉得那字迹陡然活了过来。

一瞬间,谢景行似乎置身于寒秋,秋雨初晴,他回顾。

多年以前,玄袍的孤绝背影执着油纸伞,回眸一望。山色在他身后,渐渐青黄。

“……独立寒秋,山门辞故旧。魔宫事务繁多,本座咬牙切齿,本不想来。但圣人祭将近,本座辗转反侧,梦不成眠。说不准,哪一日圣人魂魄入梦,斥弟子刻薄寡恩,教人睡不好。罢了,北渊路遥,祭品没带,手作些凉糕,爱吃不吃。”

“……本座若是在你灵前大闹一场,欺负你的徒子徒孙,你会不会气活过来?竟是个好主意,谢云霁,你若恼了,觉得被扰了清净,不如入梦来,当面骂本座狼心狗肺……”

“不对,你是文雅君子,损人也阴阳怪气的,刺的人能从微茫山上跳下去。不和你争,先说好,本座可不是争不过。谢云霁,你等本座从鬼界回来,再与你算账。”

谢景行一顿,手指抚摸过纸笺,有一笔洇开,似是书写者伏案时,落下的泪水。

笔墨晕染开,笔锋带着颤,隐隐模糊。

“……师尊,您且入梦来,我找不见您。”

“真是傻孩子。”谢景行轻叹,翻到下页,发现落款是五百年前,大抵是他逝世后不久。

“去日多,来日少。活到我们这个岁数,早就薄浮名,轻死生,命途不由人。圣人终于能去追逐大道,死而无恨。真是好,你轻掷红尘,了断一生,终于解脱。你解脱了,可我呢,你怎能这样把我独自一人……留在这艰难苦恨的人世间?”

他一笔一划地写着恨,铭心刻骨。

“……江水不竭,此恨不绝。我恨死你了,谢云霁。”

谢景行翻阅至此,轻轻吐出一口气,苦笑道:“情债累累,这教人怎么还?”

岁月真切走过,留下深邃的痕迹。

蒙着蛛网的亭台楼阁,思归树上的年轮,冰火洞里锋利的剑痕,圣人像上的雕琢,藏在夹层的文墨纸笺。爱中含恨,恨而生怨。

殷无极好像把影子缝进了故乡的最隐秘处,纷杂的心事,错过的流年,然后等待着归来的人拆开。

五百年后,终于有红尘归客,独坐亭台,将不见天日的长相思解封。

故乡,故居,故人,一切都如潮水纷至沓来时,转世圣人竟情怯至斯,不敢问来人。

从黄金屋出来后,谢景行听见晨钟响了。

远方传来肃然的拜山之声,“理宗风飘凌,拜见主宗山门。”

年轻的书生垂衣拢袖,淡笑道:“飘凌来了。”

风飘凌,是殷无极叛门入魔后,他收的第二个亲传弟子,也是现任的儒门大师兄,理宗宗主。

威严端肃的儒士身着湖蓝广袖交领儒袍,迈上阶梯,直至看见晨雾中的宗门。

风凉夜前来迎接,行过礼,笑道:“风宗主,还请移步浣花台,宗主正在等您。”

风飘凌好似不经意地扫他一眼,“白相卿还是老样子,整日深山高卧,不问世事?”

还未等他回答,风飘凌自顾自道,“是了,相卿看似温和,实则执拗。”

五百年倥偬,白相卿是三相中唯一不肯承认“儒道不通天”,一心要修出个圣人境,重塑儒门当年辉煌的。

风飘凌踏入空旷的主宗。

穿过卷帘门,雕栏之上缀满紫藤绿萝,垂落时,颇有自然之趣。

“幽花小径。”风飘凌抬起手接住一朵紫藤花,恍惚,“时间已过去太久了。”

他想起拜师时的场景,那一夜改朝换代,皇都大火。

圣人谢衍来到皇都道观,曾问修行道子:“飘凌,大道三千,为何孤身上路?”

谢衍白衣悠游,圣贤行于天地,无人可拘束,“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飘凌,随我入世。”

是世俗的儒道,还是超脱的道家?是跟随儒者风云奔走,还是跟随道者观中苦行?

长夜大火照彻,他在人生的分叉点做出了选择。

从此,道子离开寂静的道观,走进了人间。

回忆照进现实,风飘凌走到小径尽头,忽然见到一名白衣青年,手中执玉笛,侧脸逆光,看不清晰。

他一回眸,淡漠悲悯,好似故人相识。

风飘凌悚然一惊,竟是不假思索,大踏步上前,陡然抓住他的手腕,沉声命令:

“抬起头来!”

“风宗主?”

“你是谁?上回归来,儒宗可没有你这号人!”

谢景行刻意伪装成温文尔雅的书生,却难藏那股熟悉的气质。

但是,曾经的圣人孤傲,性格也强势冰冷,宛如山巅之雪。

如今的圣人弟子谢景行,不过弱冠华年,病体孱弱,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好似温柔春风,只要仔细分辨,显然与圣人截然不同。

风飘凌第一眼错认时,也知晓自己荒唐了,不甘询问:“你叫我什么?”

谢景行不卑不亢,拢袖行礼,“风宗主,在下儒门弟子谢景行,是来迎接您的。”

他礼数周到,标准的笑容背后,藏着师父来日讨还的恻恻心思。

“难道只是错认?”

风飘凌迟疑,伸手在他的灵台上一拂,并未发现异常,心缓缓沉了下来。

他自嘲地想:“是了,都五百年了,我们几乎把大千世界翻了个遍,若是师尊当真能回来,又何必掩盖身份,欺瞒我们呢?”

风飘凌握着他的手腕,一副审问姿态,目光似要穿透他,揭露他重重面具下的真实。

得知是宗门弟子,他的语气缓和些许,“你是相卿新收的弟子,行几?”

“在下来自海外十三岛,一介散修,承蒙白宗主垂怜收留……”

“收留?那个不肯入世,一心修行的白相卿?”

风飘凌打断了他的话,寒声道,“莫要诳我,拿出个合理的说法来,或者我去亲自问过相卿,教他给我个交代……”

谢景行正打算把糊弄白相卿的借口搬出来,却在下一刻,感觉到山门有一股狂妄的灵流腾起。

“在下心宗宗主沈游之,前来拜主宗——”声音响彻山间。

沈游之明艳张扬,是圣人的关门弟子。

年岁最小,谢衍难免偏着些,纵出了他的恣狂性子。

“风师兄何在?”

不过瞬息,绯衣青年的身影就出现在幽花小径,开口就是阴阳怪气,“听闻你先我一步,怎的还滞留于此?”

沈游之一身红衣,狐裘雪白,唯有围脖上的毛尖儿染着红色,足蹬黑金云锦靴,腰缠金带,活脱脱是个鲜衣怒马的少年。

沈游之并不笃信君子之道,反而浑身邪性,又天生一张桃花春风面,追捧者极多,与沉稳的风飘凌最不对盘,以惹他发怒为乐。

“风师兄,你这假道士,怎么还在主宗地界欺负上小辈了?”

沈游之看也不看谢景行一眼,矛头对准了风飘凌,开口就挑衅。

“小家伙,看我给你出出气啊。”

玉骨绸扇携着凛冽的气流,向风飘凌腕骨打去。

“别胡闹,这是微茫山!”风飘凌开口呵斥。

他拂袖将谢景行推入竹林之中,再一掌击散了沈游之施加的灵气。

“许久不见了,大师兄。”沈游之动了武,嘴上却喊的亲昵。

“游之师弟,你上来就挑衅,所为何意?”

风飘凌怒道,“你我道不同,理、心二宗的龃龉,可以在论道大会上解决。现在身在微茫山,我给相卿几分面子,不欲与你动手。”

“你还好意思提论道大会?你理宗当真欺人太甚。”

“过奖,心宗也不遑多让。”

“你——”

“我怎样?”

不过短短几句话,针尖对上麦芒。

“让你一招,让为兄见识见识,你长进了多少!”

风飘凌不欲多话,长袖一展,背后如霜剑意化形,直指沈游之。

“尽说大话,师兄且看好了!”

沈游之以灵气泼墨,提笔成句,草书化为风霜刀剑,登时刺向风飘凌。

转瞬之间,剑拔弩张!

谢景行反对不及,当即被风飘凌推出战场,眼眸却染了几分薄薄的怒意。

“他们还真的敢打?”前圣人心中冷笑不已。

这是在他坟头蹦跶,如何能忍。

圣人祭就在明日,他俩敢情在圣人门下时闹腾的还算克制了。师父一死,他们更是没了顾忌,当着他的灵位就给他演一出师门阋墙,不怕气不活他。

当真是他的好弟子!

徒弟都是冤孽,又不能不管。

谢景行取下腰间竹笛,想要吹奏一曲屈子的《天问》,刚刚奏了几个音,就听到背后有人天衣无缝地接上了。

儒门三相之中,白相卿擅乐,更有琴萧双绝的美称。

这首《天问》,唯有他学到了精髓。

谢景行不动声色地放下了竹笛,见到白相卿侧坐在缓步而来的白鹿上,手指如纷飞的蝶,在玉箫上起舞。

这曲调一出,正欲大打出手的两人无奈收手。

“白师兄。”沈游之率先唤道,语气几分别扭。

“相卿,你来了。”风飘凌拢起五指,收回剑阵,神情漠然冰冷。

“你们二人,可还记得这是师尊灵前?”

白相卿愠怒,“要打,就滚出山打,随你们怎么斗!但今日,在这微茫山,谁要是敢动手,就别怪我不客气!”

“是我之过。”沈游之也知自己所为不妥,上头了,承认错误倒是意外的快。

他气不过,仍然向二师兄告小状:“前些日子,我与大师兄有些不快,今日一见,倒是有些气急攻心了。”

“你们同宗同源,只是所修儒道的分支不同,平日有争端,也是学术修炼上的不合,哪里要走到刀刃相向这一步?”

白相卿见二人各自别开脸,从中调和,“上回见你们,倒也没有这般不对付,怎么了?”

“去年的论道大会上,他出手,当众废了我门下弟子!”

沈游之不提便罢,一提便气不打一处来,“还好意思说不欲与小辈计较,他这分明是当众打我的脸!”

“你那弟子差一点就入魔了。”风飘凌冷笑。

“儒道本就艰难,作为顶梁柱之一的心宗,倘若出了入魔的弟子,儒道就颜面扫地,就算无法坐实勾连魔洲的罪名,也会被人捕风捉影嚼舌根,甚至被道门找茬打压……游之师弟,我是为你好。”

“那也不至于让风师兄越俎代庖。”沈游之负气。

“我有手有脚的,何须师兄替我管教弟子?”

“我知晓你心肠软,不愿出手,索性由我来做这个恶人!”

“你当我是什么人?倘若真坐实了与魔道的关系,我自会出手,对手宗主越过我惩戒,那就是给我脸面了?”

“旁人只会以为我连个门下弟子都护不住!还是,你以为我会包庇于他?”

沈游之透出带着寒意的笑,刚想说什么,却被白相卿用萧敲了一记脑袋。

“打我做什么?”

沈游之凤眼一挑,盈满流转的波光,笑与怒都好看至极,“怎么,我说错了?”

白相卿习惯了他的颜色,此时如视红颜枯骨,“没事撩拨大师兄做什么?不长记性。”

沈游之横他一眼,恼道:“谁撩拨他?要我与他和睦相处,只有师尊在世,抽我板子才行。”

白相卿揉揉他的额发,像是捋一只翘尾巴的小狐狸。

他无奈道:“以他那誓要把魔门千刀万剐的性格,只废修为,下手已经算是有轻重了。他差点走火入魔的时候,都恨不得一剑把自己劈死,我俩好险才拦下他,他能容的下堕魔的弟子在他眼前耀武扬威?”

沈游之不答,神情似有软化。

白相卿见状,又看向风飘凌,规劝道:“大师兄,你年岁最长,一般这种事情,你解释后就不再搭理了,怎么今日也意气用事,和游之较上劲了?”

风飘凌眼里的猩红血色慢慢地褪下来,鬓边浮现些许冷汗,良久才道:“是我教你为难了,相卿。”

白相卿知他性子沉稳,就算沈游之撩拨,他也干不出在微茫山上大打出手的事儿。

他问道:“出了什么事?”

风飘凌闭了闭眼:“我方才遇到一名儒门弟子,他……”

白相卿笑了:“与师尊十分神似?”

沈游之矜傲的神色一消,冷淡道:“话不可以乱说。”

风飘凌:“怎么回事?在师尊故去后,我们也曾试图寻找师尊转世,一无所获。连佛宗都说,师尊已经自断轮回。可这孩子,气质实在肖似,竟是让我第一眼就错认,甚至以为,那就是师尊回来了——”

沈游之眸中异光一闪,“五百年了,不是没有人试图伪装圣人转世,那些阿谀蠢物穿了件白衣,自诩肚里有几行墨水,便装模作样地登山门,说自己是丧失记忆的圣人,结果全折在问天阶了。”

“照我说,不过是想诓骗我等,借着儒宗一步登天罢了。”

沈游之当年天下张榜,却只见到了一群冒牌货。

盛怒的渡劫老祖出手,一寸寸地断了这些折辱圣人身后名的冒牌货全身筋骨,扔到山下喂狗,引起天下大哗。

世人都抨击他暴戾心狠,不仁至极。

沈游之却只回了八个字:吾心为道,从心所欲。

到后来,沈游之没有谢衍弹压,索性毁了名声,做了三相中最恶的那个,专办一些君子不能办的事儿。

从此,人人皆知沈宗主是个不好惹的玉面修罗,也才意识到,除却是圣人弟子,儒门三相还是横绝天下的渡劫老祖。

儒道从顶峰沦落,也无人敢质疑三相的威名。

理宗、心宗作为双支柱撑住中洲儒道,隐世的儒宗也没有沦落到人人都能踩一脚的地步。

“我来为你们介绍。”

白相卿的眼中漾起一抹湖光,看向那在竹林之中静待许久的书生,“景行师弟,过来见人。”

白相卿也是眼高于顶的人物,但他这么一认,竟是把对方拉到了与儒门三相相提并论的位置。

“师弟?”沈游之不屑一顾。

“我虽然只匆匆见了个影子,但那弟子修为低微,才刚过筑基,放在我心宗不值一提。他到底有何特别之处,教大师兄错认,又得你白相卿抬举?”

风飘凌没有沈游之那般排外,沉声道:“解释一下?”

白相卿不答,显然是笃定了什么。

垂花摇动,有天光透过斑斓树影,谢景行从光影中走出,容貌雅致,微带病容,身形颀长清瘦,流动的碎金染上雪白衣袂,煌煌不可直视。

三人各怀心思地端详他,谢景行坦荡望来,漆眸光华流转。

惊鸿横渡,千山飞雪,恍如故人归。

谢景行显然深谙他们性格,故意打破故人剪影,纳手就拜,姿态谦和。

“在下谢景行,见过风宗主、沈宗主。”

二人皆怔住,神色复杂。

白相卿不动声色,“景行师弟来自海外十三岛,晋安谢家,得师尊海外洞府传承后,前来拜宗门。”

如此,刚好解释了他气质肖似。传承师尊的法,哪有不像的。

白相卿:“我带他去参拜过圣人像,与山海剑、红尘卷呈共鸣异象,他身上的确是师尊的传承。”

“他当真不是师尊转世?”

沈游之把手指背在身后,指尖纠在一起,看着谢景行漆黑无波的眼,无端心慌意乱。

“他的神魂虚弱,不过筑基修为罢了,没什么异常。”白相卿失笑。

沈游之眸色暗淡下来。

谢景行也不禁有几分怅然。

五百年一别,沧海变桑田,他修为尽散,顺着命运的推手归故里,却是与故人相见不识。

风飘凌执念难消,白相卿自我放逐,沈游之一身反骨。

徒弟都是业障。

谢景行垂眸,忽的想起了他的背影,黑袍翻滚如浪,魔气冲天,头也不回地向着万丈深渊走去。

天意如刀,不外如是。

“相卿如今是儒门宗主,既然决定为师尊收一名弟子,只要确实身负传承,我也不欲阻拦。”

风飘凌话锋一转,“但是,圣人弟子这一头衔,不止光荣,还有责任与危险。”

“多谢风宗主提点。”谢景行微笑。

“叫你喊师兄,你便喊,他们俩还能不给我这个面子吗?”

白相卿在他背上不轻不重地拍了一记,像是在责备,又像是在为他撑腰,“以后就是同门,不必多礼。”

谢景行从善如流:“风师兄。”

风飘凌在袖里乾坤摸了摸,取出一把短匕,“出来的急,没带什么东西,这把‘易水’送你防身。”

匕首寒铁铸就,看似光华不显,实则锋锐无双。

谢景行双手接过,只见霜刃寒意透人肌骨,笑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多谢风师兄。”

“我本不想答应。”沈游之冷哼。

谢景行笑吟吟望去,却见沈游之道:“不过,以如此修为,通过师尊放在海外仙山的考验,根骨的确不错。也罢,左右也不用我教,给白师兄一个面子。”

“小师弟,你既然得了他的遗产,出门在外,便是儒宗的脸面了,若是你德不配位,第一个清理门户的,便是我!”

扇骨抵在他的大动脉处,谢景行被渡劫老祖如此威胁,神色不变,“沈师兄的教诲,师弟谨记于心。”

“你别学他!”沈游之斥道。

“谢景行便是谢景行,非是儒门圣人,非是天问先生谢衍。纵然有几分神似,也是学生年轻,在洞府接受传承时,受师尊影响甚深,不自觉地模仿罢了。”

沈游之没理由讨厌他,找茬又威胁,也不过是孩子心性作祟。

“拿去,算是见面礼。”沈游之将自己束发的发带抽下,递给他。

“还有,你穿的也太素净了些,我不喜欢,趁早换了。教你一个好办法,去刮刮白师兄的小金库,他老好人惯了,也不会生气。”

沈游之带在身上的东西,自然不是凡品。这根发带浸染了渡劫老祖的灵力,是极好的防身法宝。

谢景行知他嘴上凌厉,心肠却软,“多谢沈师兄关怀。”

“飘凌、游之,随我来罢,明日圣人祭前,我们要先焚香守夜,告祭师尊。”

白相卿支开谢景行,道:“小师弟,凉夜那里事杂,你代我去看一看,明日的祭品可有准备完毕?”

师兄弟间要叙话,这是委婉的逐客了,谢景行微笑应了。

“今年,那家伙会来吗?”

沈游之看了看天色,不经意问道,言语颇有不屑。

白相卿低声道:“那一位,哪年缺过席呢?今年的祭礼已经送来了……”

风飘凌见到天边隐约变深的赤色魔气,神色排斥。

“不过是个背弃师门的叛徒,性劣如此,不堪教化,师尊走时却始终放心不下,还偏向着,真是让人不快……”

谢景行觉得几人对殷无极颇多怨气,又捏着鼻子与他处,师门关系平添几分微妙,心中不禁失笑。

风飘凌想起什么,嘱咐:“谢师弟,这几日,尽量不要在宗门乱走。”

白相卿提点过他。今日,风飘凌又嘱咐了一遍。

可见,每一年的圣人祭,别崖都风雨无阻,从未缺席。

“知道了,多谢提点。”

谢景行转身离去,谁也不知他深黯的黑眸里,涌动着怎样压抑的情绪。

2022/4/4修

2022/11/6二修

2023/12/9三修

————————

三编增加了可怜未亡人崖崽的剧情,哪家的小宝贝,眼泪都要流干了呀,苦苦守着灵位啊(摇头)

一个老梗。山渐青这个词牌名,别名《长相思》

——

①《古诗十九首》汉代,佚名。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儒门三相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