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速之客

“敬国公莫怪,此事牵扯甚广,绝非一朝一夕可成,还需从长计议,若有需要,还望国公爷及时相助。”她说着把玉兰佩递给他。

“算是留个念想。”

袁彻将玉兰佩紧紧攥在手心,感受着玉佩覆上来的温凉之感,心中慢慢浮现夜夜思慕,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面容来,他喉头一紧,神色有些复杂。

八年前。

北疆一战,父兄战死。

他跪于灵堂前,披麻戴孝,为父兄守灵。

恍惚间,听见远处传来喜乐唢呐,当时他想都没想,下意识冲出雨幕,衣裳淋湿了一大片,也无暇顾及。

他寻着乐音一路追到吴府,只见晚榆凤冠霞帔的背影离他越来越远,直到最后彻底消失不见。

孟千雪回忆起几年前的上元夜,漫天花灯下,众人笑语盈盈,相伴而去。

袁彻站在长街尽头,一袭玄色衣袍,手中还拿着一个精致的食盒。

“长姐,我好像看见袁家阿兄了。”小女孩咬着糖葫芦,扯了扯长姐的衣裳。

“是吗?”孟晚榆半信半疑,转过身去,却没有看见他。

“阿遥许是看错了,来,跟长姐回府。”她拉着小女孩的手,上了马车,往孟府的方向而去。

他一直躲在一处隐秘的巷子,不敢让她看见。

他远远望着即将离去的少女,只可惜,手中的糕点还是没能送出手,那人的身姿随着行进渐渐模糊,永远离开了他的视野。

长姐至死也未曾知晓过他的爱意。

敬国公袁彻一生未娶,秉承父兄遗志,自请奔赴北疆,直至壮烈牺牲。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姐姐最喜话本里,那以热血沃疆土、以肝胆照山河的一世之雄。倾慕那怀安邦定国志、存济世安民心的人中龙凤。

她敛了敛衣袖,整理好情绪,才道:“公爷位高权重,深受圣上信任,又坐镇得兴楼,想必手里掌控的情报不少。”

“好,我答应你。”

他看着孟千雪坚定的神情,忽然想起幼时三人总是在太傅府的庭院里嬉戏玩闹,晚榆总爱将摘来的兰花别在孟千雪发间。

春花秋月在,物已人非。而以前那个怯生生躲在晚瑜身后的爱哭小女孩,竟已能独自撑起一片天。

“姐夫,合作愉快。”

袁彻闻言先是一怔,眼神有些茫然,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嗯,合作愉快。”

在孟千雪看不到的地方,袁彻微微勾唇,有些小心思果然是藏不住的。如今她既然承认了他的名分,那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陈禾跌跌撞撞闯进房门,狼狈地扶着门框大口喘气,声音紧张到有些结巴:“公爷,大事不好!殿……殿前司那活阎王带人杀过来了,铁了心要进来抓刺客!”

“天子脚下,私闯民宅,贼喊捉贼,这底下还有没有王法了,我得兴楼生意还做不做了!”

袁彻眉头紧皱,眼底甚至没有一点温度,如淬了冰般。

很难不让人多想二人的关系已经恶劣到了什么程度。这怕是深痛恶疾也难以恭维了。

众人只道萧袁两家交恶,却不知那少年国公领命出征,遭奸人算计,节节败退,战死沙场。

满门忠烈,灰飞烟灭,尸骨无存。

只有萧钰背负骂名,为他立了那衣冠冢。

石碑上原本的字已经看不清了,可那八个字依旧赫然醒目。

吾之挚友,袁家阿彻。

袁彻转身看向孟千雪,面上藏着几分忧虑:“二娘子,回去路上定要小心谨慎。”

见她点头应下,又猛地转向陈禾,沉声道:“杨叔呢?有杨叔在,他萧钰岂敢胡作非为!”

陈禾继续说道:“杨管事带人拦在门前,萧殿帅二话不说,直接将人捆了丢在马前......”

袁彻沉下脸:“是时候好好会会我们这位殿帅了,我看捉拿刺客是假,探我得兴楼的虚实才是真。”

他抬手整了整衣襟,缓步向门外走去,又转头对陈禾冷声道:“下楼,见客。”

萧钰微微挑眉,望着袁彻从楼上下来,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呦,公爷也在,今日这得兴楼可真是热闹啊。”

袁彻负手而立,温声道:“敢问殿帅,刺客何在?”

萧钰猛地抽出雁翎刀,停在距袁彻三寸处,他眼底杀意翻涌:“刺客就在这酒楼之中!”

袁彻拔出腰间佩剑,二人弓弩紧张,一场大战即将引发。

萧钰突然转身,刀锋划过满堂宾客,吓得几个文人骚客瘫坐在地。

“得逐一排查,不能放过一人。”

刀刃重重砸在檀木桌案上,震得酒水泼溅。

“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殿前司众将士听令,给我搜!”

孟千雪不动声色地观望着这场闹剧。

她微微敛眸,他们两人真是像到了极致,一样的一言不合就舞刀弄枪,别无二致的爱而不得,还有大相径庭的……

必死结局。

她做过明懿公主的伴读,那位威风凛凛的萧殿帅时常随侍在公主身边,一袭黑色劲装,腰悬雁翎刀,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冷峻而警惕。

桌椅被掀翻,杯盘狼藉一片。

萧钰目光扫过混乱的大堂,忽然定在一处。

他冷笑着收刀入鞘:“袁彻,你这得兴楼倒是藏得严实,方才紧闭书房,原是在私会女眷。既能藏下妇人,藏个刺客又有何难?”

孟千雪闻言,径直走到堂中,对着萧钰不卑不亢地福了一礼,声音清冽如冰:“萧殿帅说笑了。袁孟两家本为世交,今日书房议事来得光明正大。倒是殿帅,凭一面之词便兴师动众,搅得百姓不安,莫非你们殿前司的规矩,就是以莫须有三字惊扰良民?”

她抬眸直视萧钰,眼中毫无惧色:“若殿帅咬定此处藏有刺客,尽可搜。但方才那句私会,还请殿帅收回。我孟家虽非高门,却也知礼义廉耻四字,容不得殿帅如此污蔑。”

“孟二娘子,萧某无心诋毁孟家,此事与你无关,还请高抬贵手,不要让我为难。”萧钰道。

争论不休,一道清亮而又带着几分不羁的声音响彻众人耳边:“不过是抓个刺客,何必兴师动众,大动干戈。”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红衣的少年,瞧着不过十**岁的模样,一袭红衣似火,衬得他肤色白皙如雪。那一双丹凤眼微微上挑,嘴角处带着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

萧钰猛地转身,手中的刀微微抬起,锋利处泛着寒光,眼神如鹰隼般锐利地盯着眼前的红衣少年,冷声问道:“来者何人?”

少年噙着笑,姿态悠闲,双手抱拳,微微欠身道:“在下儋州季明。”

萧钰威胁道:“无知小儿!敢教殿前司做事,我看你是嫌命太长了。”

季明不慌不忙,神色从容,轻轻挑眉,反问:“大人可知道那刺客是何面目?”

萧钰眼神阴鸷,一字一顿道:“刺客受过墨刑,右脸有块刺字留下的青疤,十分显眼。”

他微微扬起下巴,雁翎刀斜指地面,“若你再敢阻拦,休怪本殿帅不客气!”说罢,他猛地挥手,示意手下人继续搜查。

红衣少年不闪不避,朝前迈了一步,一阵微风吹得衣袂飘动。

他眼底闪过一丝锐利:“大人既知刺客特征,可曾想过,如此明显的标记,刺客怎会大摇大摆藏于这众目睽睽之地?再者,大人仔细瞧瞧,这得兴楼可有面目相符之人。”

众人觉得他说的有理,也跟着应和道:“是啊!无凭无据,萧殿帅,殿前司可不能冤枉好人啊,说不定那贼首早就溜了。”

一行人搜查未果,刺客杳无音迹。萧钰冷哼一声,扬了扬手,只好带着一众将士转身离去。

季明微微拱手,高声道:“殿帅慢走,不送。”

待萧钰走后,陈禾长舒一口气,忍不住嘀咕道:“终于走了!”

袁彻眉头紧皱,眼中满是厌恶之色,冷冷吐出两个字:“晦气!”

孟千雪微微侧头,神色依旧,似是在思索着什么事情。

一旁的芙蓉和香兰早已吓得花容失色,芙蓉拉了拉孟千雪的衣袖,怯生生地说道:“娘子,时候不早了,我们赶紧回府吧。”香兰也在一旁不住地点头。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