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

“回父王,儿臣以为韩先生爱国护亲乃人之常情、无足为怪,四百年前,齐国易牙为表忠心,将四岁幼子烹为肉羹献给桓公,为此,管仲病重警告桓公‘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注1】,桓公不听,最后被易牙活活饿死,死后两月余方被发现。德为才之帅,德才兼备是为良臣,韩先生爱国爱家又有才正是国家之栋梁,应当重用,相反违背人伦常理侍奉君王,并非真忠诚,只是看重个人利益!一旦利益受损,立马会露出本来面目,甚至不惜杀君覆国,请父王明鉴!”二凤回答嬴政道。

嬴政听后,脸上有显而易见的骄傲。

李斯、赵高等人听后,则不禁脊梁骨发凉。

纵然二凤没有指名道姓说谁,但是他们都不自觉地感觉长公子在骂他们!

李斯心里纳闷:平日长公子多活跃于内宫,悉心接受老师教导,与他们鲜少接触,甚至都没见过几次面,怎会有一种结下素仇的感觉?

长公子对他们的敌意已经溢于言表。

“大王,臣贾对于秦王忠诚天地可鉴,自从臣来到秦国,殚精竭虑,一心为秦,绝无私心!”

“回大王,高对秦王亦感恩戴德,纵然九死亦不能报万一,断然不会做出易牙之举!”

赵高和姚贾纷纷辩解道。

秦王嬴政淡淡地道:“赵大人、姚大人,扶苏只是举齐国易牙之例警示用人当以品德为重,他认为韩非爱国护家是德才兼备之人,并没有说你们两个是易牙之徒呀?你们何必如此介怀?!”

姚贾和赵高羞愧低头,默不作声。

这场面跟他们预想的有些不同。

他们本来纠结朝中上卿姚贾等人一起在秦王面前谏言:韩非暗藏祸心,于大秦弊大于利,非死不可!

根据人数,他们几乎没有输的概率,稳赢。

不曾想半路杀出一个长公子,与他们的见解针锋相对,不仅指出他们观点的要害,还反过来让他们的处境岌岌可危。

二凤看了一眼秦王嬴政,心想不愧是千古一帝,总结能力很强。

“大王,长公子所言虽有道理,但毕竟年幼,少经世事,未知人心险恶,对韩非有盲目崇拜之情,臣这里有一封前几日截获的情报,乃韩非暗中款曲韩国国内大臣的密信,请大王过目!”姚贾说完便从怀里拿出一捆竹简恭敬递到秦王近前。

李斯和赵高向姚贾投去钦佩的目光:还得是你。

口说无凭,更兼二凤、蒙毅在此为韩非据理力争,他们的言语略显乏力,倘若有实质性通韩卖秦的证据,那么他们的胜算将会更大。

秦王接过姚贾递上的竹简,看了看上面的字迹,的确与之前览阅过的韩非字迹如出一辙。

“如此看来,韩非入秦果然目的不纯,李廷尉等人所言的确有理。”秦王看后有些不悦地道。

此时赵高站出来道,“大王,韩非心怀不轨,蓄意破坏大秦朝纲,希望秦王将其重罚,以儆效尤,避免日后他国继续派不怀好意的使臣前来。”

“大王,韩非非比寻常,既然此人不能为秦所用,理应杀之以绝后患。”姚贾站出来道。

二凤闻此,连忙站起来阻止,“父王,证据尚未鉴定真假,事情还未考量清楚,不应判韩先生入狱,甚至将其赐死,不如待查明真相再作定夺!以免误杀忠臣、便宜佞臣。”

听到佞臣二字,李斯、赵高等人不禁又眉头一皱。

“大王,此事刻不容缓,韩非聪慧过人,一旦打草惊蛇,他偷偷逃出咸阳,将会给大秦造成重大威胁!”

“你们污蔑造谣韩先生图谋不轨,我看你们才是朝廷的蛀虫,以权谋私的硕鼠!”二凤愤怒地指着姚贾道。

姚贾生气地反驳道:“长公子,您出言不要过于不逊,好歹我也是你的长辈!”

“你倘若真的清正廉明、秉公执法,我扶苏自会敬你,但你结党营私,迫害异己就是大奸大恶的佞臣。”

“长公子,你......”

“我怎么了?”

......

秦王本来想让二凤过来观摩学习,不曾想他竟然跟自己的大臣唇枪舌战,几欲打了起来。

“好了,都别吵了!”秦王嬴政出言制止道。

秦王嬴政看到李斯等人都言韩非不可用,当杀之绝后患,而且还提供了韩非通韩的‘证据’,便下令道:“既有通敌嫌疑,就先将其关入大牢,关于他的任用,待事情查明后再做定夺。”

李斯赵高给了姚贾一个肯定的眼神。

今日多亏了姚贾,要不他们将功亏一篑。

不过若不是有二凤在,秦王听完他们的意见,可能直接就将韩非赐死。

秦王看了一眼二凤,对众人说道:“今天就商量到这吧,大家暂且散去,扶苏,你权且留下。”

“是!”

待李斯、赵高和姚贾等人离开后,秦王嬴政对扶苏语重心长地道:“今日你的意见很不错,引用前朝历史典故很有说服力,也很有警示意味,不过姚大人的意见你也应该多听一些,人心难测,人性更难掌握,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而更应该相信一个合理的制度。”

“父王既然想要创造一套合理制度来巩固秦国的统治,那么韩先生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吗?试问全天下,还有谁能比得过韩先生的才华以及在法制上的钻研认知呢?!”二凤借机劝说道。

“扶苏,父王知道你钦慕韩先生才华,但一切都应以大秦利益为重,因为这不仅关乎个人生死,更关乎整个家族的兴亡以及大秦数万万百姓的命运,所以不能凭喜好定夺。”秦王嬴政语重心长地道。

二凤乖巧地点点头,“父王,儿臣明白!只是儿臣对于姚贾所提供的证据存疑,您也知道他曾经出使六国,用尽各种手段破坏六国合纵,虽然于秦国他是了不起的功臣,但是他什么都会,所以儿臣想亲自观览一下姚贾提供的证据。”

既然扶苏想看,秦王嬴政直接将书简递给了二凤,二凤接了过来,仔细阅读,很快就发现了两个疑点。

“父王,此证据乃姚上卿伪造的!”二凤看后斩钉截铁地道。

秦王听后大吃一惊,接过书简,询问一旁的二凤,“何以见得?!”

“父王,您看这篇通敌的文章字迹虽然努力模仿先生字体,而且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但某些细微处仍然能够看出差异,比如韩这个字的折钩处,先生喜欢这么写,但是这篇文章的韩字都是如此写。另外您看本文的墨迹非常新鲜,应该是近一两日才作的,但刚刚要上卿却说数日前截获的,而且据儿臣所知,韩先生一直待在李廷尉府上,并未出门,所以要上卿所提供的这个证据乃伪造之物!”二凤拿出一旁之前给秦王的韩非书籍与姚贾提供的同时对比,秦王看后顿时一目了然。

“好一个姚贾,竟然敢在我眼皮子底下弄虚作假,他实在胆大妄为!”秦王嬴政愤怒地道。

“父王,韩先生《说林上》中有一个典故:子圉将孔子引荐给宋国太宰,太宰见完孔子后,就说子圉如同渺小的蚤虱,虱告诉太宰,倘若太宰将孔子引荐给宋王,他在宋王眼里也会变成蚤虱,最后太宰没有继续引荐孔子。【注2】今日李斯、姚贾等人如同太宰一般,他们生怕父王重用韩非从而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富贵,所以不惜一切手段残害,希望父王不要被他们的私心蒙蔽,礼遇先生,让其像商鞅一样,继续为秦国效力,实现改天换地的变化。”二凤谏言道。

秦王嬴政看了一眼扶苏,一脸骄傲地道:“李斯、赵高等人虽尽力为秦,但都不如吾儿扶苏,一心替父王考虑,倘若不是你在此,几欲犯下大错。”

二凤知道秦王嬴政已经够开明大义,只不过李斯、赵高他们个个聪慧狡诈、能言善辩,很难不被其言论所迷惑。

“父王,那您刚刚下的关押先生的命令是不是也该......”

“既知冤屈,怎能继续让先生蹲于牢狱之中,传我命令,即刻将其释放。”秦王道。

二凤开心地道:“父王,李斯对待韩非无同窗之情,却有残害之心,先生待在其府上恐怕并不安全,不若接到我流光宫,扶苏想好生宴请。”

“你那流光宫堪堪够住你一人,不如就在将流光宫旁边的梧桐居清扫出来,让韩先生住进去,他在秦国率先负责教授你法家知识。”虽然洗清了韩非通敌的嫌疑,但秦王对他仍然不够信任,加之二凤十分仰慕韩非,韩非也的确有才,就让他先担任长公子的老师,暂无官职挂身,是否重用,有待观察。

纵然如此,二凤听后仍开心地嘴角扬起,虽没能替韩非谋个高官侯爵,但是能够救其一命已属不宜。

他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韩先生不死,凭借他的才华,成为秦国一等重臣只是时间问题。

“多谢父王恩典。”扶苏开心地施礼,虽然标准,但仍有孩子的稚气,看着就很软萌。

秦王深思片刻后叮嘱二凤道:“扶苏,日后父王再让你同堂上朝之时,对待父王的功臣客气点,尤其是李廷尉,他可是秦之肱骨,才华不言而喻,你切不可再用佞臣、奸邪、硕鼠一类词语对其进行言语侮辱。”

注1:选自《吕氏春秋》;

注2:编选自《说林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第 31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