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 2 章

六九年九月,刚被提拔为团长的杨立辉收到了家里的信,信上说,他的家里给他说了门亲事,女方是他们公社的小学老师,让他回去见见人。

杨立辉幼年丧父丧母,是爷爷奶奶带大。

他爷爷是老兵,部队里有点津贴,不用儿女补贴就能供他上学。杨立辉学习认真刻苦,读书时跳了好几级,十三四岁就考上高中。但那时他爷爷已去世,他大伯大伯母虽不说,但杨立辉清楚,以前花爷爷的津贴也就罢了,现在就他一个上学的,奶奶又没有别的收入,家里人迟早有意见。

所以刚刚初中毕业又有想法的杨立辉看到县里招兵,就去报了名。新兵训练没多久他就被选拔进特种部队,后来又被当时的高老将军看中当了警卫员。

援外战争结束后,他想上高中考大学,最后领导特批,他如愿插班进京大附属高中,后考入国家军事大学,毕业后再次入伍,成为北部军区的海军少尉,后随军调往南部军区,并因立功被破格提拔。

事业如同开挂一般的杨团长,婚姻就很不幸了。杨立辉二十四岁也没结婚,就有人跟他介绍了一位高考落榜的本地女孩张雪琴,张雪琴家是书香门第,性格活泼可爱,两人新婚恩爱非常,第二年就生下石头。两年后张雪琴再次怀孕,但生产时意外难产,抢救无效去世。妻子去世后,杨立辉非常难过,有心亲自照顾几个孩子,但他那段时间军务繁忙,有心无力,不得已将孩子送回老家,打算大点再接回来。

杨立辉的奶奶非常乐意照顾自己的曾孙,但一个人照顾双胞胎费心费力,她有不小心伤了脚行动不便,还需要儿媳和孙媳帮衬。杨立辉虽没少往家里打钱,但杨有柱的几个儿媳妇都不是省事的,整天争来斗去、是非不断,带的杨有柱媳妇也满腹抱怨。杨奶奶焦头烂额,思来想去,最终写信跟孙子商量给孩子们再找个娘。

杨立辉娇妻新丧,所以不太愿意这么快就另娶,但奶奶受伤帮他带娃有心无力,又从家书的字里行间推测堂嫂几个估计正不安生,他怕自己的孩子们在老家寄人篱下,过得不自在,最终回信同意。

没想到家里这么快已就已经看好了人,杨立辉心里虽然还有点小疙瘩,但还是打了结婚报告包袱款款的回了家。

十月二日一大早,家里大人都上地了,孟英不用上课,就在家里带娃。她怀里抱着她大哥的儿子虎子和二哥的闺女妮妮,教丹丹和刚子强子写字。

“一横,两横,一竖,再一横,王,就是你们王婶的那个王,写写看。”

“姑姑,姑姑,你看我写的对吗?”

“对,丹丹真棒。”

“姑姑,我也写对了!”

“你没写对,我写的才对!”

“我写对了,姑姑,我写对了!”

“我要看,妮妮要看!”

孟英把两岁的妮妮放在地上让她自己去看哥哥写的字。

“姑姑,对!对!”一岁多的虎子还不是很会说话,就会重复一个个的字。

几个孩子都特别喜欢和姑姑玩,围在她身边也不闹着出去。

杨立辉随二妞娘过来,隔着院墙就看到三四个孩子叽叽喳喳的玩闹。

“那就是孟队长的闺女孟英了。”二妞娘低声指给杨立辉。

杨立辉点点头,扫一眼院里的情形,见一个个头适中、身材微瘦的长发女子坐在院中的木疙瘩上,周围两三个孩子正围着她叽叽喳喳。看她带着这么多孩子也游刃有余的样子,杨立辉稍稍放宽了心,是个会带孩子的。

“英子,你爹娘不在么?”二妞娘隔着院墙喊道。

孟英回头,就看到二妞娘趴着院墙,旁边站着个寸头的高个子男人,她心下了然,那应该就是杨立辉了。

“嫂子,门开着呢。”孟英高声回道,见他们推门进来了,起身让几个小的把桌子收了,再搬个凳子过来。

二妞娘给他俩介绍后就要走,“英子,你们说着话,我就不坐了,我去帮你把你爹娘喊来。”

孟英忙道不用,“嫂子你双身子呢,坐着歇歇吧,让丹丹去喊。”

“我本来也要去地上给二妞他爹送草帽的,丹丹和我一起去。”

二妞娘坚持,孟英只好送出门去。

“没想到你过来,他们都上地去了。”

孟英请杨立辉在院子坐下,又把怀里抱的虎子放在院子里的席子上让刚子强子看着弟弟妹妹,这才去厨房里倒了碗水出来递给杨立辉。

“喝点水吧,我爹娘他们估计得一会儿。”

“没事,不着急,是我来的太唐突了。”杨立辉道,接过碗来喝了一小口才放下。

“我只有十天假,在路上又耽误了一天,昨天到了后听说你十一也休息,就直接过来了。”杨立辉解释道。

他家里那些女人们对孟英赞不绝口,杨立辉虽然不认为她们会故意骗自己,但众口一词的夸奖,他怕那个女人是个善于讨巧卖乖做表面功夫的,他的孩子们都还小,就怕遇到心术不正的,所以索性自己过来看个究竟。

刚在来的路上他也打听了一些,现在又看到本人,突然反应过来,孟英大概是人长得好看,家庭条件又好,再加上为人比较和善,所以尊重文化人的红旗公社社员看她就自带滤镜了。杨立辉心里自嘲自己是以小人度君子之腹,但也稍稍放心了些,起码说明这人不是别有所图。

孟英打量着杨立辉,虽没有帅到惨绝人寰,但也称得上是英俊了,属于那种只看脸就会让人有好感的。他进门后虽然态度谦和,但说话行动隐带着些不动声色的居高临下,单身男女相亲的那种拘谨更是全然没有,孟英虽然说不上讨厌,但也看出他其实是不太情愿结婚,如今这番估计是为了孩子,很可能是找个老婆给孩子们当保姆的。

杨立辉虽然心里已经自打脸,但见对方看他也很沉得下气,没有不自在,对上孟英的视线微微一笑:“我没想到你这么年轻,你家人跟你说过我的情况了吧?”

“嗯,据说是年轻有为的军官,带三个娃,其中两个还是奶娃娃。”孟英点点头,大概想到对方是带着点找保姆的心态,孟英也没有觉得不满,给孩子找后妈,首要条件当然是能不能好好照顾孩子,没毛病。

“大的四岁了,小的就和你家这个最小的差不多。”

“恩,我之前见到你伯母带着你大儿子去接杨福和杨春燕。”杨春燕特意给自己指那是自己当兵的小叔叔的儿子,后来孟英才反应过来,那时候杨立辉的伯母估计是特意去看自己的。

杨立辉看她不是介意的样子,便直接说道,“孟同志,我其实是特意挑你父母不在家的时候过来的。”

孟英面上带出些惊讶,但其实并不意外,刚刚看到他一个人从大沟过来也不挽留二妞娘,就知道是他故意打发走二妞娘好“考察”自己。反正家里孩子们在,两人又在院子里,也不怕他做什么,孟英也就顺了他的意没强留二妞娘。

“我今年二十八岁,就职于南部军区,父母双亡,前妻死于难产,还有三个孩子。”孟英点点头,听他继续。

“因为工作性质我可能会经常离家,不能很好地照顾你,你能理解吗?”言下之意,娶了你之后不会和你花前月下、如胶似漆。见孟英点头,他又接着说:“当然,家里的支出我都会负担,不会让你有经济压力。说实话,我并不奢求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只希望家里有人能帮我解决后顾之忧。”

这是警告自己不要奢望婚后夫妻恩爱,安分守己只当孩子后妈就行了呀,孟英心下嘲讽,但面上还是乖巧回答:“理解,你是军人,以家国为先嘛。”

其实这时候的男女青年大多都是为了结婚而结婚,政治任务一样,但杨立辉自诩英俊潇洒又有魅力,又见孟英年纪不大,怕她婚后有不必要的幻想,把精力放在和自己处感情上,而忽略了孩子。

他的担心虽说不无道理,但对象是孟英就完全算得上是自作多情。孟英这人对父母亲人还罢了,对孩子那是天生爱护,但对其他人就颇有些冷心冷肺,前世为数不多的几任男友也都是寻求感官刺激为主,她就是因为对男女关系实在是没什么耐心才不愿意结婚。

杨立辉看孟英面色不变的朝他点头,有些拿不准她是听明白了但无所谓,还是没心没肺听不懂他的意思。

“孟同志,你还有别的想知道的吗?能说的我都会告诉你。我希望我俩的结合是你深思熟虑的结果。”只要你没有乱七八糟的心思,又能帮我带好孩子,一切都好商量。

孟英正要说话,就听到刚子喊她:“姑姑,姑姑,虎子尿了”。

“等下哈。”她赶紧跑过去把尿了的虎子抱了起来,脱掉湿了的裤子,擦干屁屁又给换了干的,这时杨立辉也跟过来把扒着孟英腿的妮妮抱了起来,又接过虎子,让孟英腾出手来收拾湿了的席子。

重新哄好小崽子们,又倒水洗了手,孟英也不招呼杨立辉坐了,打发刚子和强子去迎上地的人后,就一人抱着一个娃站着说话。

“刚刚说到哪了?”

“我让你想想还有问的没。”

“哦,对,如果我家出了事,你会帮忙吗?”孟英问,她知道杨立辉大概率不会拒绝,这么问只是暗示他自己家里有些情况比较复杂。

“出了事?”没听说孟家庄的大队长家有什么问题啊,杨立辉有点疑惑,但还是回答道:“当然会,结了婚你的家人也是我的家人。”

“那我没什么问的了。”孟英看到远处路口她娘拉着丹丹,就往外走,打开院门又回头道:“我们全家都深思熟虑了,但你可别跟我爹娘说你之前对我说的话啊,否则他们会把你乱棍打出去再揍我一顿。”

……

杨立辉当然不会像对孟英说话一样和她爹娘说话了,他在几番打听试探后对孟英算是满意了,自然不会主动去搞破坏,因而在孟家其他人面前表现得足够谦恭,不说赢得一致好评,但也足够让孟家人对这桩亲事不再抵触了。

十月四日风和日丽,杨有柱带着媳妇和侄子正式上孟家说亲去了。

杨奶奶因为脚受伤走动不方便,吃过饭后就坐在堂屋的方桌前频频向外看。

“娘,我们回来了!”杨有柱推开门喊到,他身后跟着他媳妇王梅花和侄子杨立辉。

“怎么样?”杨奶奶听到声音扶着桌子站起身来,拄着拐杖出门。

三人赶紧迎上去,杨有柱扶着杨奶奶边进屋边说道,“他们家很客气,说家具脸盆那些家伙事的就不要了,礼金他们也没意见,就按我们说好的两百。”

王梅花跟着进门,“孟英他妈还说,到时候再添六十六凑一百六十六的嫁妆,另一百是给闺女傍身的。”说是给闺女,结了婚不都是小两口花的,这相当于礼金一份不要还倒贴了。

如果杨有柱两口子原本对未来的亲家的满意度是七分,那现在定完亲回来就是满分十分了。他们礼金给的多,但也不是女方要的,而是他们主动给的,一是考虑到平常那些聘礼买了也用不到,多给点钱是心意;二来也是看重孟英学历高有工作,结了婚随军还要照顾三个奶娃娃,有些委屈了女方,在这方面添补一下。杨立辉工资高,百八十的几个月就能攒够。没想到女方家里也体面,聘礼一分不留还要再添,亲家亲家母也是明事理好说话,真的是再好不过的亲戚了。

杨奶奶扶着炕桌慢慢坐在炕沿上,几个小崽子正在炕上整整齐齐睡成一排。

“早听说孟家人疼闺女,可见是真的。”杨奶奶原本就对孙子新说的这个媳妇很是满意,长相性格都没得挑,现在知道家里的大人这么讲究,就更是开心了。

她对扶自己的孙子说道:“辉子,人家虽然是死了丈夫,但年纪不大,看她们家里也是千娇百宠的。你以后要跟人家好好过日子知道么!”杨立辉点头,他既然同意了,未婚妻又会做饭照顾孩子,就不至于反悔欺负她。

四岁的石头听到大人的声音迷迷糊糊坐起来,睡眼惺忪的看到爸爸就爬起来扑上去。

“小心点,掉下炕来怎么办!”杨立辉上前一步接住大儿子,在他屁股上轻拍一下。

两个小的也醒了就要哼唧,杨奶奶和王梅花忙一人一个抱起来,又叫杨有柱去冲点麦乳精给两个小的喝。

石头双手搂住爸爸的脖子,身子扭了几下,又往门外看看,发现没有别人,问道:“爸爸,你给我带的新妈妈呢?”早上大爷爷大奶奶和爸爸出门的时候,哥哥说是去给他找新妈妈了。

“石头也盼着新妈妈进门么?过两天就来了。”王梅花在抱着双胞胎里的哥哥小树笑道,接过杨有柱递的碗喂小树喝麦乳精。

“新妈妈长的可漂亮了,小树高不高兴?”王梅花逗小树。

石头抱着缸子在杨立辉腿上坐着,犹犹豫豫的说:“他们说,新妈妈是后妈,会打我们,还不给饭吃,爸爸——”说着抬眼看爸爸,想要求证。

“不会的,新妈妈是老师,很温柔的,不会打你们不给你们饭吃。”杨立辉摸摸儿子的小短毛,慢慢说道,“等新妈妈进门,我们就一起回家去好不好?到时候如果爸爸上班了,新妈妈就可以照顾弟弟,给你们做饭。”

石头懵懵懂懂的点头。他刚记事就有了两个双胞胎弟弟,亲妈要照看两个小的,对大的就有点力不从心,抱的也少些,再加上这半年多都是太太家,连亲爸都是这几天慢慢又亲近起来的,亲妈没人提印象就不太深了,对不打人给吃饭的新妈还算接受良好。

“太太不跟我们去么?”太太照顾他们大半年了,他心里想和爸爸一起,但又舍不得太太。

“太太受伤了,没法出远门,不能跟我们一起去。”杨立辉解释道。

几人没说几句话上地的人就都回来了,听说事情顺利大家面上都是一派喜气。

杨奶奶让儿媳妇和孙媳妇这两天帮石头几个做几身新衣服和新鞋,杨有柱也指派儿子们去弄点山货和野味,众人都欢欢喜喜应了。

杨家人来过得第二天,孟大为一家早早就吃过了早饭,儿媳妇收拾着厨房,田桂花回屋换了身衣裳打算出门,却被大儿媳叫住了。

“娘,我和霞子把之前给强子他们哥几个准备的鞋底找了出来,您那有好一点的布吗?我们给上个好一点的面子,到时候英子带过去给杨立辉的几个儿子穿。”杨翠花说道。

“我要去趟你们姥姥那,之前英子买回来的布都放在斗柜里那个蓝皮包袱里,你自己去挑吧。”

“娘你中午回来吗?”孟英刚在屋里洗完头,提着湿头发出门问道。

“回来,等下立辉来了你就跟他去,你多带点钱,你的不够就让你爹再给你点。”田桂花叮嘱道,又拿块当毛巾的干布给她把湿头发包上,“人家的钱也是钱,你别可着劲乱花。”

“知道了。”孟英悄悄撇撇嘴,类似的话她娘昨天就说过了,事无巨细的教她买什么怎么说话,就好像她是鱼脑子,说过就忘一样。

“我来帮你擦,赶紧擦干了炸起来,人应该快过来了。”孟英二嫂张霞把她按在了院子里的凳子上坐下,接过她手里的毛巾,两人边擦头发边看大嫂翻娘存的布。

“大嫂你攒了这么多鞋底啊?”孟英拆开桌子上的包袱皮。

“还有你二嫂的,这些够你们娘四个穿到后年了,你哥说杨立辉有部队发的,所以没给他准备。”杨翠花头也不抬的说道。

“再给强子他们兄弟多留几双吧,杨立辉的娃都小,穿不了这么多。”孟英翻看着堆成一堆的鞋底。

“小孩子长得快,不能一直穿不合适的鞋。他们哥几个没穿的我们再做就是了。”二嫂张霞一把夺过孟英手里的两双鞋底又放在包袱里,“你自己又不会做,总不能指望着杨立辉的堂嫂们给孩子纳鞋底吧。”

杨翠花也在一边点头,“之前你带回来的碎布头还有很多,你要真心疼他们,就记得勤写信,让他们好好学习,那几个小的也就听你的。”

孟英知道两个嫂子是体贴自己,心下感动,琢磨着去市里再问问自己在百货商店上班的同学弄点碎布头。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