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事情比钱思齐想像的顺利,青山书院没有拖延症,成绩很快就出来了,青山书院的仆从送来帖子的时候,孙家私塾上下都很高兴。
孙家私塾有两个人的成绩合格了,一是钱思齐,二是姜济泰。
姜济泰家境贫寒,天资聪颖,加上自身非常刻苦努力,成绩一直不错,孙永清也很喜欢他。
此时,看到帖子上有他的名字,很为他高兴,
反倒是姜济泰,有些神思不属,心不在焉。
“沈山长倒是心急,邀请你们下午就往书院去,只怕不只是你们,其他私塾表现好的也被邀请了,想来,沈山长要从你们这些人中收一个弟子,”
“齐哥儿昨天表现那么好,一定有机会的,齐哥儿可是飞花令第一,后面的那什么截搭试帖诗,我们都不会,齐哥儿也作出来了,希望很大的。”
孙志杉虽然有些失落自己没有机会,但很快就收拾好心情,为表弟感到高兴,他自小和表弟一起长大,加上有长辈叮嘱,对这个只比自己小一点点的弟弟很是爱护。
孙永清道:“从昨天的情况看来,齐哥儿你的表现的确不差,倒是那陈定风有实力,是一个棘手的对手,那陈定风还没有正式下场,但是才名在外,凭借他的天赋和勤奋,一旦他下场,童生必中,就是秀才也问题不大。”
“有几个童生昨天也下场答题了,他们文采虽比你们好,但这是因为时间积累,他们年岁比你们大,并不是因为他们天赋好,从各方面看,你们的机会都要大一点。”
“其他的相比起你们两个,还是要稍稍逊色一点,或者不是很合适。”
钱思齐笑了笑,“我只要能进青山书院就很好了,要是能拜师,固然好,就是不能拜师,也没有什么,”
“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事不宜迟,志杉,你告诉你爹爹,私塾交给他照管着,我带思齐和济泰去青山书院一下。”
孙志杉回到后院叫来家中下人石头赶上马车准备出发之时,薛珍姐才知道这件事情。
“齐哥儿,你要进入青山书院读书,还想拜沈山长为师,不是只是参加文会吗?要准备去青山书院这消息,我怎么不知道,”
薛珍姐的话是疑问,是设问,是不可置信,孙永清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规矩,性格使然,关于私塾的事情,他不会瞒着妻子,却也不会和妻子分享,
所以薛珍姐虽然知道青山书院文会的事情,但是她完全没有想到,钱思齐竟然在文会上全力表现,大放异彩。
但是孙永清却毫无知觉,以为老妻是为外孙高兴,兴高采烈地点头道:“是啊,齐哥儿这孩子打小就有天分,我原本还遗憾他今年不能下场考试,结果能进入青山书院,这点遗憾又算什么,明年再考就是。”
薛珍姐严厉的看向钱思齐,却见钱思齐眼神淡漠,又坦荡,丝毫没有害怕和担心,
“怎么这么急,这消息秀琴知道吗?不是,我的意思是说要告诉齐哥儿爹娘,这齐哥儿想去青山书院,想拜师,要他们同意才行。”
孙永清有些奇怪的问道:“为什么要告诉秀琴,这样的事情,他们不懂,齐哥儿拜师是好事情,他们知道,只有高兴的份,怎么会不同意。”
薛珍姐的嘴巴张张合合,却不知道说什么,“齐哥儿就留在咱们家私塾,老爷你教导就是,你是他亲外祖父,是最合适教导他的人,那什么沈山长,如何比得上你。”
孙永清自得于老妻这么看中自己,连沈山长都贬低了,摸着胡子笑着解释道:“青山书院的有三个举人,还有好几个秀才,都是年纪轻轻就高中的人,沈山长更是了不起,教出两个厉害的弟子不说,自己安南县也颇有地位,就是县太爷也对沈山长高看一眼。”
薛珍姐心里着急得不得了,还想再说什么,却在着急之下,找不到合适的说起,
孙永清却没有时间慢慢说,“石头,准备好没有,咱们赶紧准备出发吧,晚了就不好了。”
“老爷,好了。”石头将马车赶往后门,孙永清叫上钱思齐和姜济泰两人,飞快的跳上马车,石头一甩鞭子,马车轱辘转动起来。
“老爷,老爷,”看着远去的马车,薛珍姐心里如同一团乱麻,难受极了,
看到儿媳妇黄芳姑喜气洋洋的恭喜自己,忍不住迁怒道:“织你的布去,一天天的到处打探,为人媳妇的本分呢?”
黄芳姑有些不解,只是一贯被婆婆拿捏习惯了,立马低头答应,叫上女儿坐回织布机旁边。
孙薇竹已经11岁,在这个时代,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已经有些懂事了,见祖母对自己母亲这般态度,心里不解,
“这是表哥的好事情啊,祖母为何要责怪娘亲。”
黄芳姑也有些不解,但是她却不许女儿探讨这事情,“长辈的事情小辈不许议论,你是读书人家的闺女,应该贞静孝顺为要。”
孙薇竹瘪瘪嘴,却不敢反驳,黄芳姑伸手将女儿的揽过女儿,小声的说道:“你齐表哥对你一向温柔体贴,也容你,让你,你之后可要多和他玩耍,对他好一点。”
“的确,表哥不像哥哥和弟弟,不喜欢和我玩,他还经常送我小东西,不像哥哥,每次出门,从来都不记得给我带什么东西。”
“嗯嗯,他对你好,你也该对他好,多关心一下他。”
女儿还小,黄芳姑不方便说得太透,但是钱思齐从小在孙家长大,又不想其他人那样贪玩,招狗逗猫的,经常安安静静的坐着看书,学习,如今眼看就要进青山书院了,
夫家是读书人家,耳濡目染之下,黄芳姑也知道,青山书院意味着前途光明,
钱思齐年纪还这样小,眼看将来一定会有前途,黄芳姑自然心动,
而且钱思齐不只是有前途,他家家境也好,虽然做中人比不得读书人家清贵,但是有实惠在。
大家的这些小心思,钱思齐暂时顾不得去想,他现在在担心的是一个事情就是自己要不要努力争取拜师,
青山书院是一定要进的,拜师就有些为难了,固然,拜师之后,就等于有了靠山,但是拜师之后,就等于给自己找了个爹,可以光明正大的干涉自己私事的爹。
而自己对山长的性格一无所知,不知道他是迂腐的老夫子性格,还是比较包容,思想开阔的性格,
在丝毫不了解的情况下,贸贸然拜师,实在太危险了,
“你们两个等等好好表现,不要害怕,不要手抖脚抖,回话的时候,声音不大不小,不急不缓,更不要结巴,好好的答。”
“是,外祖父。”“是,谨遵夫子教诲。”
接下来,孙志清又给两人开小灶,还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可能会出现的对手,
其中再次强调的还是陈定风,再次称赞了一下他的天赋和才华,就连姜济泰也跟着一起称赞,言语中满是佩服。
师生三人到了青山书院,果然,陈定风早就已经到了,同时在场的还有原本就读于青山书院的三人,其他私塾的八人,一共有十一人,
与此同时,书房里面还有两个青山书院的夫子,以及其他私塾的夫子,想来他们也是送子自家弟子来的。
“沈兄,我等来迟了。”“晚生钱思齐,/姜济泰拜见山长,”
“不迟,不迟,刚刚好,你们两个起来罢。”
沈晋华的心情很好,整个人都非常舒展的样子。
请孙永清坐下之后,沈晋华才对几个小年轻开口,“青山书院每年的文会都有一个目的,你们是知道的。”
一排小年轻都异口同声的说道:“晚生明白,”
“但是这次文会,不只是你们参加,青山书院里面的人也下场了,是因为这次有第二个目的,也是老夫的一点私心,老夫年事情已高,打算趁着还能动弹,收个弟子在身边教导,你们都是这次文会中的佼佼者,才华横溢,老夫心里决定不下,颇为为难。”
“山长既然定不下来,不如再考上一考就是,这样最合适,最公平。”一个高大的中年男子大声说道,他是书院的三个举人之一,名叫郑耀,另外一个则是王伦。
沈晋华反问道:“他们有的已经是童生,有的还没有下场,如何比才是公平。”
郑耀笑着说道:“这也是一个难题,山长心中可有考题,”
沈晋华笑着回答道:“并未,”
郑耀笑得更大声:“那的确是一个难题,实在为难人。”
沈晋华一合扇子,“那不如就这个难题,问问你们,老夫要收一个弟子,但是你们几人学业程度不一样,年纪不一样,见识不一样,这考题要如何出,才算公平,你们几人就在此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想法。”
钱思齐恍然大悟,考题竟是这个,这明显是无领导小组面试,答案是什么不重要,没有固定答案,要的是畅所欲言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能力。
没想到,沈山长会出这样的题目,在这样的时代,竟然出现无领导小组讨论。
这问题一出,在场的学子们都陷入了思考,几个夫子则是面面相觑,苦笑起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