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置新衣玉幼横遭祸

卫懿礼自得消息那刻起,便不停歇的来寻徐顺乐,唯恐他晓得此事。她好容易赶到,还未拦下徐顺柏,便见人自个儿面前将事说出。

卫懿礼面色一沉,扭头去看徐顺乐反应。

“甚么叫洪氏爹娘来京告状?”徐顺乐身子僵住,慢慢转过头来,向徐顺柏问。

徐顺柏面泛铁青之色,他只冷声道一句:“你旧日做下的好事,你不知?”

他这厢话音方落,徐顺乐那厢即暴跳如雷,“我给他们钱了!”

他两手攥拳,直击案面,“我已经给过他们钱了!”

“那又如何?”徐顺柏问道:“他们同意了吗?”

徐顺乐好似遭水倾盆覆面,怒意顿消,他声消了下去,音有些哑,“他们摁了手印。”

徐顺柏跟在他话后道:“是你逼的。”

此言入耳,徐顺乐再吐不出只字。他低垂首,一手抵案扣紧五指,另一手则攥袖作拳。

“我儿无需如此懊恼,”卫懿礼不知何时走至徐顺乐身后拿手按住他肩,道:“不过几个平民,指不定是又缺了银钱,才来作怪。你且暂避几日风头,此事交由阿娘处理即可。”

徐顺乐对此并未有回应,卫懿礼当他是还未想开,正欲再劝,便听徐顺柏道:“母亲还是莫要插手是好。”

卫懿礼闻言扭头看他,微眯下眼,高挑了眉,“大郎你此话何意?是欲袖手旁观,”她略顿了下,继言:“不顾手足之情?”

“母亲话重了。儿子来前,曾得父亲交代,母亲您最近琐事颇多,叫我们五要打搅您。至于此事则需三弟自己来处理,我等只可从旁协助。”徐顺柏话道完后,深深的看了卫懿礼一眼,“望母亲莫要叫儿子为难。”

卫懿礼回视许久,徐顺柏亦不做退让,二人如此僵持半晌,方见卫懿礼略昂下颔,转身要离。只她走前仍不忘对徐顺乐附耳低语,“我三郎无需惧,若有事只管来寻母亲。”

“你当日……”徐顺柏开口说至此处,略含糊的带了一声,便续道:“总归是你负人在先,若非你有势可仗,怕早落了牢狱之灾。洪氏家人到如今方来京告状,已是你之大幸。”

他缓了下,去瞧徐顺乐神情。只是后者将头低垂,书房又未开窗,昏暗之下,叫人看不真切。

徐顺柏收回探究的目光,问道:“你便无话要说?”

“我……”徐顺乐开口吐出一字,起先就显声涩,后更嘶哑。

他闭上嘴,微咽津液,以做润喉,如此后方再度道:“父亲与你已有决断,又……又何需要我说话。”他虽极力自持,但言至后半句时已难掩哭腔。

徐顺柏眉蹙若小山,伸手丢去一方帕,道:“已是为人之父,怎的还如黄发孩童,轻易落泪?”

徐顺乐接入手,却只攥着,并未拭面。

徐顺柏见状不由叹息,道:“近来风声略紧,宁家旁支子弟因强占民地遭革职查办。你此事若处理不当,怕是拖人下水。”

徐顺乐闻言猛然抬头看徐顺柏,道:“我记朝中近日官职调动,二兄许会升迁。若此方出事,恐要将他牵连……”

“你知晓便好。”徐顺柏微一颔首,面容是极严肃的,“我与父亲及你二兄皆不便为你料理。”

徐顺乐沉默少顷,方道:“我省得。”他言时,正经好许,较之前头模样,倒如娇蛮孩童一瞬长为知事少年。

……

洪阿同家世代务农,最为出息的也不过是他三叔伯——得了个村长来当。洪阿同平生未见过甚么大人物,到头来却拖女儿的福得见了好些大官。

要说他早先过得也算是顺当,家里有几亩好田,自己又手脚勤快,倒是不愁吃穿。还会点木匠手艺,有时也挣得几个铜板,生了一儿叫阿贵一女阿荷,皆是好相貌。

可惜阿贵不是个争气的,十岁便会赌,且好赌,偏生手气又烂。他旁事都瞧着木讷,可但凡有人拦着他赌,他即如发癫一般吼叫,不顾命的与人厮打。

为给儿子偿上欠下的赌债,洪阿同只得将阿荷卖给镇上的一家富户作童养媳。

这户人家不愿因阿荷而与阿贵这个赌棍沾上边,遂给她另起了个名,叫玉幼。

玉幼年纪小,给人当童养媳时不过三岁,初时离了父母总还要哭啼几声,可在这人家里,吃好喝好,较之从前只得些窝头稀粥许还要挨兄长打的日子不知好上多少。日子一长,她便也将从前的事儿给忘了干净。

可惜好日子长久不起,这户人家的丈夫外出行商被山匪给做了命,独子又有些痴傻,仅剩下一老一小两个弱女子。家道遂衰落了。

又说回这阿贵,早些年来虽背运连连,这两年却势头高走。细算起来,他亲妹子被送走的次年,他就改了运。

乡间那些个碎嘴多言的婆娘暗自里都为此说道过好些。

甚么“那个阿荷呀,本就是个祸害,克父克兄的嘞。搞不好还克夫呢。”

甚么“你别瞅那洪阿贵老实,这样子好赌的几个好肚肠?他呀是去找了甚么道士,把那些霉运呀,全都转到他妹子身上,一并送去别人家了。”

更有甚么“别瞅那阿荷年纪小,天生的狐狸骨,诱哄着那家的小郎君拿钱讨好她哥哥呢。”

说此番话的,是甚么人都有--早年丧夫的寡妇,与洪玉幼同龄但不如她美貌的小娘子,还有同生了败家儿子的婆娘。

而她们说时不论怀的是怎样心思,讲起来却都似亲眼瞧见了一般。

要说阿贵许是存了几分良心,一直惦念着妹子,见人如今落势了,也时常帮衬几分。两家因着这缘由,也亲近了起来。

估摸着年头掐指算算,玉幼宣成十六年到的李家,待到李父逝世都已换了年号--有七年了。

玉幼亦从不知世事的小丫头长成了个婷婷玉立的小娘子。

那些长舌妇的话虽难听些,有样却是讲的极对--洪玉幼面庞身姿虽还显青涩,颦笑间无一不有风韵,艳丽容貌正应了那句“天生的狐狸骨”。不过她非甚么好摆弄风骚的人,日里言行举止多有注意,待后头听了传来的闲话,更是常着素净衣裳,少有簪花佩草。

如此又是两年过,即到了和定三年--一个洪玉幼死死刻在心底的年份。

依理来讲,洪玉幼是卖给李家的,与生身那头当彻底断了关系。可她夫家那边常受阿贵照拂,又有个颇疼她的李母觉得女儿还是要从娘家嫁来的才显金贵一些。因而一年三百六十日,她少说也有百日是住回老家的。

这处的老家,非指家乡一类,说的是旧日之家。

二月十一这日,玉幼照旧理了些行装,由她的傻郎君送回家去。

傻郎君叫李季年,原也说不得傻,只是有些木讷。他较之旁人,开智要迟些,学语和学步都要晚上半年。族里头便曾有人玩笑说李父好容易得个儿子养大了,却是个痴的,不如过继一个回去好继承家业。

但这也只是从前了,当李父身亡的消息传回来后,李季年便染了风寒发起烧来,这一烧便是两天两夜。等得烧退了,人比从前看去更痴了几分。旁人晓得后,多有说他从前只是笨,这回是真坏了脑子。

说李季年傻归傻,却是极疼媳妇的。洪玉幼到了李家后,他便一直将人捧在掌心里头,如珠如宝的待她。

相对的,洪玉幼也未曾少待李季年几分。二人感情甚笃,虽未有正式成亲和夫妻之实,却也整日腻歪在一处,一人似的好。

说回原事上头来。李季年陪着洪玉幼回了洪家,方进屋子放好行装,椅子还未坐热乎,洪阿贵便从外头回来了。

他笑的开怀,嘴咧到耳根子后头,满眼满脸的喜意。邻居经过瞧见,打趣他一句“阿贵路上捡了银钱。”他方收了几分笑意。

“走,阿荷,阿兄领你去扯布,好做些新衣裳来穿。”阿贵进了院子瞧见洪玉幼,当即招呼起来。

洪玉幼闻言忙摇头道:“扯甚么呀。我衣裳够穿呢。”她话说着还念叨了阿贵两句,“阿兄你既有钱,该是好生攒着,日后讨嫂子用。莫要乱花。”

阿贵不肯,道:“小娘子就该穿的鲜亮点,衣裳不嫌多。”他恐洪玉幼仍旧不肯,又朝着李季年喊一句,“年兄弟你说是不是这理。”

李季年自然点头,也跟着劝洪玉幼,“你去吧。”

洪玉幼到底是女孩儿心思,哪有不喜欢新衣裳的,见二人皆如此说,便也笑着应下,随洪阿贵上街。

今个儿恰是市日,自然满街满巷的人,卖货买货的,吆喝招揽的,讨价还价的,是人声鼎沸。嘈杂,却也算得一幅热闹烟火人间景。

洪玉幼到了这处便径直朝布摊去了——这儿的摊子大多是卖粗麻的,也没成衣,颜色也不算好。她小时常在这买,再大些都是穿李父带回家的好布料了,近年来却又回这儿来了。

洪阿贵上快走几步,将人拉住,往另一条街上带,“这儿的都是些下等货色,配不上我妹子,咱们去挑好的。”

这话一出,布摊主当即不乐意了,“嘿,洪阿贵你咋说话呢。我这咋就下等货色了?”

洪玉幼对人不好意思的笑了下,正欲代洪阿贵说声歉,又听布摊主道:“甚么马配甚么鞍,甚么人穿甚么衣。猴脸拔毛照旧是红腚小畜 生。”

洪玉幼面色当即冷下,不再瞧这摊主一眼,随洪阿贵走了。到远些地方,还隐隐有话传到耳里,是摊子边上的人笑摊主做不来人。

“……洪阿贵攀上真阿贵,你这样讲他,小心混成了光脸猴……”

这县城如麻雀,小归小,五脏是俱全的。该有的一样不少,不好有的也未落下。

市集不远些的地方有条街,叫花街。若顾名思义,以为这街上都是花,对也不对。天生地长的花草是没的,花似的美娇娘是大把的。

一排乍瞧去还算正经的屋子,十有**是挂着红灯笼的。要说这挂红灯笼也没甚么,可好些灯笼上还不伦不类的吊着一方红帕。遇着这样的屋子,熟客就会绕到侧门去,而后就是一夜的逍遥快活了。

有看客见了许要笑,不就女支院嘛,何必折腾的这般神秘。

这便是不知了,人总是有些虚荣心的,这儿的虽比不得青楼画舫高雅,但也不与窑子一般,自是需些花样来标榜自身是不同俗流的。

此街边上还有一条路,叫邻芳。

邻芳路上的房屋构造虽与花街一般,却多是做正经营生的。

只是到底离花街近了些,好些人会说这儿染了脏污,因此这处店铺里的价较之别处,都要低上好许。

洪阿贵带洪玉幼来的,便是这儿的一家成衣铺,叫春毓。掌柜王娘子年已过半百。

洪玉幼原晓得要来这儿是不肯的,用她亲娘的话讲“这世上顶脏的,不定时谁。但要排一排,花街上头的那些个女人是跑不了的。别的不说,讨饭吃的乞丐是要比她们干净的。”

洪玉幼在旁事上总觉她娘见识短浅,但这上头却是极认同的。

她也怕染了脏污。

但她到底是心疼钱,便还是跟着来了。

春毓既售新衣也卖估衣,以往常的习惯来,洪玉幼定是要估衣的。但她此时恐是花街那处流出的衣裳,便忍痛取了件价钱便宜的新衣去试。

她打帘进后头,有木板制的小隔间专供买家试穿。这会儿好些人在,她走到最后头才有间空的,刚进去才褪了外衣,便听见隔间门上有人在敲。

共敲了三下,一重两轻,而后洪玉幼便失去知觉了。

闭眼的前一瞬,她依稀看见了一双鞋,上绣春莺嫩柳。

我和你们讲,你们要学会催更。

这个作者是一个不催就不想动的人,所以你们得多催她。

——————

有天火火看着收藏,发现有点不对。

我们来举个栗子:

12章点击是162

13章点击是71

为啥到了14章点击反而变成了105。

火火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某天,她看文的时候戳了最后一章好几遍,也没见作者更新。

然后火火就醒悟了:因为我一直没更新,我的读者一直在戳最后章……

突然好心疼自己的读者啊。

——————

emmm感觉上面那个小剧场表达的好像不是很清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置新衣玉幼横遭祸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