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无尽延伸的车辙
春末的海风裹挟着咸湿气息掠过滨海大道,裴听风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收紧。副驾驶座上,苏妄言正歪头对着手机导航絮絮叨叨:"下一个路口左转!记得我们第一次来海边,你骑车带我的时候差点冲进沟里......"话音未落,他突然伸手关掉车载电台,里面正播放着那首熟悉的《橘子汽水》。
后视镜里,拖车上的二八大杠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这辆承载着无数回忆的自行车,如今已被精心修复,车梁上密密麻麻的刻痕却完好保留——那是他们这些年骑行过的城市坐标。裴听风想起出发前,苏妄言蹲在车库里给链条上油,哼着跑调的歌,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恰好与墙上那张《盛夏方程式》的复刻海报重叠。
"到了!"苏妄言的惊呼打断了思绪。汽车停在一片开阔的沙滩旁,远处矗立着他们设计的第一座城市雕塑,巨大的荧光自行车仿佛要冲破天际。但苏妄言的目光却被沙滩上的人群吸引——几个少年正围着一辆旧自行车涂鸦,车筐里还放着几罐橘子汽水。
"走!"苏妄言拉着裴听风冲下车,帆布鞋陷进温热的沙子里。涂鸦的少年们看见他们,突然欢呼起来:"是《盛夏方程式》的作者!"为首的女孩举起手机,屏幕上是他们的纪录片截图,"我们想像你们一样,用涂鸦点亮青春!"
裴听风看着苏妄言眼睛发亮的模样,想起昨晚他在酒店房间里反复修改助学计划的样子。这些年,他们用文创项目的收益在贫困地区建起艺术教室,名字就叫"永不散场的盛夏"。此刻苏妄言已经撸起袖子,抓起一罐蓝色颜料:"来,我教你们画会发光的海浪!"
夕阳西下时,沙滩上多了幅巨大的涂鸦:两辆自行车在星空下飞驰,车轮卷起的浪花里藏着无数笑脸。苏妄言瘫坐在沙子上,后背沾满颜料,却笑得比谁都灿烂:"裴听风,你说我们算不算在传递火种?"他的声音被海风揉碎,裴听风却清晰地看见,少年睫毛上跳动的金色光斑。
深夜的海边,篝火噼啪作响。苏妄言突然从背包里摸出个铁盒,里面装满了各地收集的橘子汽水拉环。"还记得这个?"他拿起一枚变形的拉环,"是那年暴雨夜,我们躲在工棚里喝的。"火光映照下,裴听风看见他眼底闪烁的光芒,和多年前那个在旧城墙下画画的少年别无二致。
"其实我一直有个秘密。"苏妄言往火堆里添了根木柴,火星四溅,"当年你在物理竞赛集训时,我偷偷跑去北京。"他顿了顿,声音放轻,"我站在清华园的围墙外,看着你实验室的灯亮到凌晨三点。那时候我就想,无论如何,我都要追上你的脚步。"
裴听风感觉喉咙发紧,伸手握住那只被颜料染得斑驳的手。海浪声中,他想起自己也曾在无数个深夜,对着苏妄言画室的方向发呆。原来所谓双向奔赴,从来不是巧合,而是两个灵魂在不同的轨道上,始终朝着对方的方向生长。
第二天清晨,他们骑着二八大杠沿着海岸线出发。苏妄言在前面奋力蹬车,风把他的围巾吹成飞扬的旗帜;裴听风坐在后座,怀里抱着素描本,记录下沿途的风景——波光粼粼的海面、追逐浪花的海鸥,还有少年永远充满活力的背影。
路过一座渔村时,他们被热情的村民留下。苏妄言帮老人们画墙绘,裴听风则给孩子们上物理小课堂。当夕阳再次染红天际,渔村的墙上多了幅巨大的壁画:星空下的二八大杠载着希望,车筐里装满书本和画笔。村民们端出自家酿的橘子酒,酒香混着欢笑声,飘向无尽的远方。
返程的路上,苏妄言突然刹车。他指着远处的山峦:"裴听风,下次我们骑车去那里吧!听说山顶能看到最美的银河。"裴听风望着少年被风吹乱的头发,笑着点头。车铃再次响起时,惊起一群白鹭,它们扑棱棱飞向天空,在云朵间划出洁白的弧线。
多年后,当人们问起那段传奇般的青春,总能在不同的城市找到答案——旧城墙的涂鸦、主题公园的雕塑、渔村的壁画,还有无数年轻人骑着自行车追逐梦想的身影。而裴听风和苏妄言的故事,早已化作一条永不褪色的车辙,延伸向无限可能的未来,成为所有心怀热爱者心中,最动人的诗篇。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