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春的午后,校园里的柳树刚冒出嫩绿的叶芽,阳光透过树冠,在操场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高三(10)班的教室里,陆霁靠在窗边,静静地凝望窗外。早晨琅琅读书声仿佛已经过去一个世纪,只留下走廊上同学们脚步孤寂的回声。他一直习惯一个人,只不过常有人念叨他为何不合群,仿佛他天生就住在一座孤岛。此刻,他身上穿着干净的校服衬衫,头发略有凌乱,额前的刘海随意垂着。他手里攥着一支还冒着硫磺香味的铅笔,指关节轻轻发白。
“嘿,云游仙子,你又在神游西天吗?”身后传来熟悉的戏谑声。
陆霁回过神,一个高高瘦瘦的身影撞了他一下,是沈予安。他斜倚在课桌旁,单手撑腰,另一只手夹着一本笔记本,眼底带着笑意。阳光打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他的校服外套随意披在肩上,玉簪般的黑发在脖颈处轻轻拂动。
“差点把陆霁君撞飞了,”沈予安笑得带着几分得意,“可别怪我没提醒你,这神游可要付出代价。”
陆霁扶稳桌子,板着脸把散落的作业本一摞摞堆好,嘴角却不自觉地扬了扬:“云……神游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沈予安跨前一步,故作关切地俯身:“你看起来有点累,要不要我帮你拿书?要不咱一起去空教室复习——反正我也有题目要问你。”
陆霁抬头,眼里带着淡淡的谢意:“好吧,去空教室也不错。”
——这是他们的日常:沈予安几乎每天都要逗逗陆霁,而陆霁也默默习惯了他的存在。表面上沈予安像个爱捣蛋的兄弟,实则他总在暗中关注陆霁的喜怒哀乐。每当陆霁皱眉,他就会心疼;每当陆霁微笑,他心里就像吃了蜜。
课间铃响,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沈予安拿起桌上的饭盒,晃了晃:“想尝尝我妈特意给我做的叉烧包吗?今天早上她超级卖力,做了两打给我带来学校。”
陆霁摇摇头:“我吃过早餐,撑得住。”
沈予安把叉烧包凑到他面前:“来嘛,就算吃不下,闻闻香气也行!”他等不及地咬了一口,眸中带着满足。
忽然,隔壁音乐教室传来一段轻柔的琴声。那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前奏,悠扬而带着淡淡忧伤。陆霁怔住,手指顿在半空,脸色微白——这首曲子,小时候他和母亲一起反复练习过。
沈予安注意到他的变化,轻声问:“怎么了?”
陆霁回过神,摇头:“没……没事,只是觉得这曲子很熟悉。”
沈予安眯了眯眼:“嗯?莫非你也是琴童?别藏着掖着,快告诉我。”
陆霁抿唇,轻轻吐出一句:“小时候学过一点。”
沈予安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他一直默默关注陆霁,却不知道他还有这样深的过去。看着陆霁低垂的眼睑,他的心里涌起一阵酸涩:原来陆霁的世界里,还藏着比考试更重要的东西。
——他们并肩走向走廊尽头的小资料室。夕阳从窗棂斜射进来,映在两人身后拉长的影子。沈予安凑过去,轻声:“有机会让我听你弹给我听,好吗?”
陆霁停住脚步,愣愣看他:“你想听?”
沈予安点头,认真的表情让陆霁怔住。他忽然笑了:“好,等我整理好,再给你听。”
沈予安心里一暖:他说“等我”,那就是承诺。他默默记在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等到那天。
白天是学习和练习的战场,夜晚才是陆霁回忆与梦魇交织的时刻。深夜空荡的教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灯下,他把错题本摊开,旁边贴着医院的处方笺和母亲生前的琴谱。每一道错题旁,他都用小字写下自己当时的感受:“导数题压轴——太阳穴钝痛”“化学机理——肋骨刺痛”。最厚的那一页上,还夹着一缕发黄的发丝,是母亲去世前留给他的。
沈予安总说陆霁“太拼”,可他不知道,这拼命背后是陆霁对自己的苛求,更是对母亲的思念。看到这些,我的心脏一阵绞痛:我想帮他分担,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某个深夜,沈予安敲开教室门,看到他正用圆规在大腿上轻扎,血珠渗出在深蓝校裤上晕开。吓得冲上前,急忙扶住他:“你在干什么?!”他猛地抬头,眼里是惊恐和无奈。
沈予安一把扯掉他的手:“别这样!”他颤抖着抽出药片吞下,针尖全是血。
沈予安心都碎了,握紧他的手腕:“陆霁,你知不知道这样会伤到自己?我要报警了!”
他闭上眼,声音嘶哑:“我没事……我只是不想忘记痛。”
那一刻,沈予安终于明白,他把疼痛当做信念的印记,不愿丢掉任何对母亲的怀念。沈予安心疼得几乎要落泪,低声道:“你不需要用疼痛证明什么,有我在。”他说不出话,只轻轻抱住他,任他在沈予安怀里抽泣。
几天后,赵野带来一张泛黄的照片和一个U盘。照片上,两个孩子并排坐在钢琴前:一个是小时候的陆霁,另一个侧脸被烧焦,难以辨认。背景里有火光和浓烟,显然是那场改变他们人生的事故现场。赵野吞吞吐吐:“这是在资料室里翻出来的……我看U盘里还有段视频,想让你们自己看。”
我和陆霁对视一眼,小心翼翼地把U盘插进电脑。屏幕上浮现出模糊的影像:钢琴室的大火,浓烟滚滚,孩子们惊慌失措。陆霁的母亲——陆若熙——抱起他冲出火场,在浓烟中却被坍塌的横梁击中。一切都发生极快,视频定格在母亲含泪看向他的眼神。
陆霁哽咽,声音颤抖:“我……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有人拉着我跑,然后就失去了她。”
沈予安的心揪成一团,沈予安的手紧紧握住他的背:“你没事,我在。”
他靠在我肩头,泪水滑落:“谢谢你。”
那一夜,沈予安和陆霁在音乐教室里反复聆听U盘里的母亲遗作。那是一段未完成的旋律——温柔却带着哀伤,像是母亲留给他的最后叮咛。我们决定:一定要把这段旋律完成,替他母亲弹完这首迟到多年的曲子。
春季音乐会的海报贴满校园:3月1日晚,市艺术中心,春季音乐会——诚邀各班级、社团报名参加。沈予安拉着陆霁在公告栏前来回转:“你确定要报名?我听说钢琴社还会有专业评委坐镇呢。”
陆霁吞吞吐吐:“有点紧张……但我想试试。”
沈予安看着他鼓起勇气的侧脸,心头一热:“我会在台下为你鼓掌。”
他点头,眼里闪着光:“那就一起吧。”
接下来几天,大家一起排练。音乐室里,沈予安时不时在旁轻敲节拍,陆霁则负责拉弦乐队的同学配合钢琴伴奏。温知夏、江屿、程遇都来凑热闹,程遇负责打节奏,江屿帮忙调音,温知夏则在一旁记笔记:“注意速度,注意情感表达,你们这是在讲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
夜深时,教室窗外虫鸣阵阵,陆霁伏在琴盖上低声呢喃:“妈妈,当年你弹到这里,下一句该怎么走?”他指尖轻触琴键,仿佛要唤醒沉睡的记忆。
沈予安靠过去:“跟着节拍,我在这儿。”他看我一眼,深吸气,重新落指,旋律在我们的合力下完整流淌。
音乐会当晚,市艺术中心大礼堂灯火辉煌。后台的休息室里,陆霁穿着笔挺的深蓝色礼服,神情既紧张又期待。沈予安拍了拍他的肩:“别怕,想象是我们的小教室,只有你和我。”
他点头,勉强笑道:“有你在,我就不怕。”
沈予安站在门口,额头还带着白天练琴时的细汗,眼神炽热:“加油,我的钢琴王子。”
帷幕拉开,台下掌声雷动。陆霁走上前,坐到三角钢琴前,灯光落在他侧颜上,如雕塑般精致。他深吸一口气,指尖轻落琴键——那段《风起时的温柔》缓缓流出,温柔而带着力量。
沈予安坐在台下,他弹到**时,我使劲鼓掌,沈予安更是笑得泪光闪烁。音乐结束,陆霁起身鞠躬,掌声经久不息。
下台后,他第一时间奔向沈予安他们,眼里满是激动:“谢谢你们!”声音哽咽。
沈予安迎上去,一把抱住他:“你太棒了,我就知道你行!”
大家也凑过去,拍拍他的背:“完成它,你妈妈会为你骄傲的。”
他抬头看我们,眼里闪着泪光:“有你们真好。”
演出散场后,夜风微凉,校园操场空无一人。三人并肩走在石板路上,脚下的影子被路灯拉得老长。陆霁忽然停下,转身看沈予安:“沈予安,我……谢谢你一直陪着我。”
沈予安脸颊微红,支支吾吾:“我……我只是做我该做的。”
陆霁轻笑:“不只是该做的,你做得比谁都好。”
他们的影子在夜色中重叠,仿佛两条音符,终于在那首遗失已久的旋律里找到了彼此。
优化完成了,嘿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夜雾之下的裂痕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