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乱象频发

也许人是矛盾的吧,也许杨广身边可信任的人并不多,又也许李渊这些天还算乖巧,也或因着李世民救驾之功,大业十二年,迁李渊为右骁卫将军。

四月初一,大业殿西院起火,杨广以为盗贼来了,慌乱逃入西苑,藏在草丛里,火熄灭后才出来。杨广从大业八年以来每天夜里都睡不安稳,常常惊悸而醒,说有贼,必得命几个妇人摇抚才能入睡。

杨广向侍臣询问盗贼的情况,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说:“逐渐减少。”

“比过去少多少?”

“不及过去的十分之一。”

苏威躲在柱子后面,杨广把苏威叫到座前问他,苏威斟酌道“我不是管这方面的官员,不清楚有多少盗贼,但贼患距京越来越近了。”

“此话何意?”

“过去盗贼只占据长白山,如今已近在汜水。况且往日的租贼丁役现在又在什么地方呢?这难道不是人们都变成盗贼了吗?近来看到上奏的贼情都不是实情,于是措施失当,对盗贼不能及时地加以剿灭。还有,以前在雁门时,已经许诺停止征伐辽东,现在又征发士兵,盗贼怎么能够平息?”

杨广闻言面色不虞,拂袖而去

不久到了五月五日,百官中很多人都上贡珍玩之物,唯独苏威献上《尚书》,有人诋毁苏威说:“《尚书》中有《五子之歌》,苏威的含意很不恭敬。”

《五子之歌》是对中国最早的帝王亡国的叹息,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杨广感到受到了讽刺心里很不舒服,因此更加生气。

杨广向苏威询问征伐高丽的事情,苏威想让炀帝了解天下有很多盗贼的情况,就回答说:“现在征辽之事,但愿不要发兵,只要赦免群盗,自然可以得到几十万人,派他们去东征,这些人对被赦免罪过感到高兴,会竞相立功,高丽就可以被平灭。”

杨广不高兴,苏威就退了出来。

御史大夫裴蕴奏道:“这太不恭敬了!天下哪里有许多盗贼?我看他不过就是危言耸听!”

杨广冷哼“这老家伙极为奸佞,拿盗贼来吓唬我,我想打他嘴巴,暂且再忍耐一下。”

裴蕴知道杨广的心意,已经对苏威很是反感,不过是碍于苏威这些年对朝廷一片忠心,又苦于没有处理他的正当理由罢了。于是就让河南平民张行本上奏说:“苏威从前在高阳掌管挑选官员之事时,他滥授官职,畏惧突厥,要求返回京师。”

杨广乐了,这不是瞌睡来了带枕头嘛,于是迅速命人进行审查验证,构成罪状,下诏历数苏威的罪状,将他除名为民。

一个多月后又有人奏报苏威与突厥暗中勾结图谋不轨,杨广把此事交由裴蕴追究法办,裴蕴判苏威死刑。苏威无法为自己申辩,只是非常伤感地谢罪而已。杨广虽不耐听苏威唠叨,桎梏,但把一个忠臣冤死他到底做不出,看着苏威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倏忽暗淡的目光,杨广忽然良心发现道“朕还是不忍心就杀他。”于是便把苏威的子孙三代都除名为民。

七月,樊子盖去世

江都新制造的龙舟完工,送到东都。宇文述劝杨广巡游江都,右候卫大将军酒泉人赵才劝阻说:“如今百姓疲惫劳苦,国库空竭,盗贼蜂起,禁令不行,希望陛下返回京师,安抚天下百姓。”杨广勃然大怒,把赵才交司吏处治,过了十天,炀帝才平息了怒气,将赵才放出。

朝中的大臣都不想让杨广出行,但杨广去江都之意非常坚决,没有敢于进谏的人。建节尉任宗上书极力劝谏,当天就在朝堂上被用杖打死。

初十,杨广驾临江都,奉信郎崔民象以盗贼充斥全国为由,在建国门上表劝阻江都之行,杨广勃然大怒,先摘掉崔民象的下巴,然后将他处死。

十四日,虞世基以盗贼充斥请求杨广派兵屯驻在洛口仓,杨广奚笑说:“你是书生,必定还是恐惧畏缩。”

杨广到达汜水,奉信郎王爱仁后又上表请求杨广反回西京,杨广杀死王爱仁又继续南行。

他到达梁郡,梁郡有人半路拦阻车驾上书说:“陛下若是一定要巡游江都,天下就将不是陛下的了!”杨广又将上书人杀死。

十月宇文述去世

话说那李密是已故蒲山公李宽的儿子,自幼勤奋好学,得杨玄感父亲的赏识,与杨玄感交好。时杨玄感叛乱,作为好兄弟的李密献上、中、下三策,杨玄感错误的选择了下策,战败后,李密也被捉住。

李密不甘就这么潦草的结束自己的一生,在押送行刑的路上他仍想办法求生,他鼓动同伙们说:“我们的性命,如同早上的露水,如果被送到高阳,一定会被剁成肉酱。眼下在路上,还可想想办法,怎能送去遭受酷刑,而不设法逃避呢!”

大家表示同意。

他们中多数人带有金钱,李密叫他们亮在押送官员面前,说:“我们死后,请用这作为经费安葬,余下的就全部报答你的恩德。”押送官员被金钱利诱,答应了他们。

出潼关后,防备逐渐放松,李密请求买来酒菜,每天晚上吃吃喝喝,吵吵闹闹,通宵达旦,押送官员不把这当回事。走到邯郸县,李密等七个人趁机挖穿墙壁逃掉了。

李密逃出去后便投奔了叛军头目郝孝德。郝孝德对李密不以礼相待,李密又去投奔王薄,王薄也对他极为无礼。李密困顿匮乏,整日里剥树皮吃。

他隐藏在淮阳郡的村舍里,改换姓名,自称刘智远,招收徒弟讲学。

这样过了几个月,李密到底不甘泯然平凡,心里闷闷不乐,写了一首五言诗《淮阳感怀》,诗写成后,流下了行行泪水。他悲愤的叩问苍天,为何他李密命途如此坎坷,身怀才志,却一事无成,想那樊哙也不过是个市井之徒,萧何不过是刀笔吏,一旦遇到时运,也能万古留名传谥,天哪,天哪,他的时运何事到来啊!

却没成想有个人觉得他疯疯癫癫,行动异常,便把这事报告了淮阳太守赵佗,赵佗怀疑他不是什么好人要设计抓捕他,李密闻信只能又是逃走,到他妹夫雍丘县令丘君明家。

丘君明不敢留李密住下,就把李密转送到游侠王秀才家藏匿。王秀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密。丘君明的堂侄丘怀义向官府告发了这件事,杨广命令丘怀义亲自把敕书送交梁郡通守杨汪,让他去收捕李密等人。杨汪派兵包围了王秀才家,正好李密外出,因而幸免,丘君明、王秀才都被官府处死。

李密从雍州逃亡后,就往来于各部盗贼首领之间,向他们游说夺取天下的谋略。开始大家都不信,觉得这人是个疯子,时间长了,他们也就渐渐相信了。

五相说道:“此人是公卿子弟,有这样的志气、抱负,现在人们都说杨氏将灭,李氏将兴,我听说能成王业的人不会死,此人多次能渡过难关,难道他就是将成帝业的李姓人吗?”于是他们渐渐敬重李密。

翟让是东都的法曹,因为犯罪该当被处死。狱吏黄君汉认为翟让骁勇不寻常,于是在夜里悄悄对翟让说:“翟法司,天时人事,也许是可以预料的,哪能在监狱里等死呢?”

翟让又惊又喜,“我翟让,是关在圈里的猪,生死只能听从黄曹主的吩咐了。”

黄君汉当即给翟让打开枷锁,翟让再三拜谢说:“我蒙受您的再生之恩得以幸免,但黄曹主您怎么办呢?”

于是流下泪来。

黄君汉发怒道:“我本以为你是个大丈夫,可以拯救黎民百姓,所以才冒死来解救你,你怎么却像儿女子弟一样以涕泪来表示感谢呢?你就努力设法逃脱吧,不要管我了!”

于是翟让逃亡到瓦岗为盗。与他同郡的单雄信,骁勇矫健,擅长骑马使矛,他招集年轻人去投奔翟让。

徐世绩,十七岁,有勇有谋,他劝说翟让:“东郡对于您和我都是乡里,那里的人大都认识,不宜去侵犯抢掠他们。荥阳、梁郡,是汴水流经的地方,我们抢劫行船,掠夺商人旅客,就足以自给。”

翟让同意他的建议,于是就率众进入荥阳、梁郡的境界,抢掠公私船只,因此供给充裕,来归附的人越来越多,徒众达一万余。

李密观察各部统帅,只有翟让势力最强,李密于是投奔于翟让军中,有人知道李密是杨玄感的逃亡部将,私下怂恿翟让杀害他

“那李密是朝廷的第一通缉要犯,是个烫手山芋,何必招惹麻烦,不如杀了他,以绝后患”

“是呀,是呀,我觉得他也没什么本事,要有本事怎么还会落得如今的境地?”

翟让把李密关押在军营之外,李密又收买了王伯当,由王伯当引见见到了翟让,他为翟让出谋划策,并去游说劝导诸小股盗贼,让他们都归附了翟让。

翟让说“:我出身于农民,声望还没到这一步,一定要实现您所讲的目标,就请您率先出兵,我带上各支队伍作为后续力量。夺取兴洛仓后,再作商议。”

翟让很高兴,渐渐信任李密,与他商议事情。李密为翟让献上帝王策说:“刘邦、项羽都出身平民而作了帝王,如今上面是皇帝昏庸,下面是百姓怨愤,精锐兵力都在辽东丧失了,突厥也断绝了和亲的关系,皇帝还在巡游扬、越一带,丢弃了东都,现在也是刘邦、项羽之辈奋起的机会。以您的雄才大略,兵马的精良,可以席卷东西二京,诛灭暴君,隋氏完全可以灭掉!”

翟让向李密推辞说:“我辈身为群盗,旦夕都在草丛之间偷生,你所说的,不是我辈所能想到的。”

翟让志向不高,有吃有喝足矣,当初落草为寇也是为了生活。是李密,这个隋朝一级通缉犯,一个颇有政治眼光的关陇贵族子弟的到来改变了瓦岗军的格局。

正好有个叫李玄英的人从东都逃来,经过了各部盗贼的关系来求访李密,并说:“此人当替代隋家坐天下。”

别人问他缘故,李玄英说:“近来民间有一叫《桃李章》的歌谣,歌谣唱道:‘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桃李子’,是说逃亡的人是李氏之子;皇与后都是君主;‘宛转花园里’指的是天子在扬州不会有回来的日子了,将会死无葬身之地;‘莫浪语,谁道许’是密的意思。”

不久他终于遇到李密便投靠了他。

房玄藻,自恃自己的才学,恨自己不能为当政的人所赏识任用,他曾参与过杨玄感的谋乱,后来改名换姓逃亡,在梁郡、宋城之间遇见了李密。

李密热情招待了房玄藻,房玄藻低谷之间遇此甘露也向李密吐起了苦水。

“世事艰难啊”李密也是感叹,“哎,不如老兄与我共谋大事,小弟现在在瓦岗军中也算有一席之地,以兄之才干何愁不能一展抱负啊?”

房玄藻热泪盈眶,感慨遇到了知己,当即答应下来,于是就和李密遍游汉、沔之地,遍访各部贼帅,游说其中的豪杰之士。

从汉、沔之地返回来的时候,跟从他们的有几百人,他们仍作为游客,留在翟让的营寨内。翟让看见豪杰们都归附李密,想采纳李密的建议,但仍犹豫不决。

有个叫贾雄的人,通晓阴阳占卜,他是翟让的军师,翟让对他是言听计从。李密与贾雄结为深交。他让贾雄假借占卜之术去劝说翟让,贾雄答应了,想好了主意但还没说出来,正好翟让召见贾雄,把李密的建议告诉贾雄,问他是否可以采纳,贾雄回答:“吉不可言。”又说:“您自立为王恐怕未必能成功,要是拥立此人,事情就没有办不成的。”

翟让说:“像你说的那样,蒲山公应当自立,为什么他又来投奔我呢?”

贾雄回答:“有些事是有相互联系的,李密所以来投奔你,是因为将军您姓翟,翟是泽的意思。蒲草非泽则不生,所以他需要将军您。”

翟让认为贾雄的话很对。

李密道 “如今国内沸腾,百姓不得耕耘,您兵马虽多,但吃粮没有仓储,只靠外出抢掠,常常苦于供给不足,若是旷日持久,加之大敌临头,部众必然会离散,不如先攻取荥阳,休兵取食仓储之粮,待兵强马壮,然后再与他人争夺利益。”翟让听从了他的意见,因此大多数县城都被攻破。

荥阳郡守不敌,杨广便又调名将张须陀为荥阳通守去讨伐翟让。二十七日,张须陀率兵进击翟让,翟让从前几次都被张须陀所击败,他听到张须陀来,大为恐惧,打算避开张须陀。

李密说:“张须陀有勇无谋,他的军队又屡次取胜,既骄傲又凶狠,可以一仗就把张须陀擒住。您只要摆好阵势等待官军,我保证为您打败官军。”

翟让不得已,率兵准备交战,李密分出一千余士兵埋伏在大海寺北面的树林里。张须陀素来轻视翟让,他将军队列成方阵前进。翟让开战不利,边打边退,张须陀追击败兵十余里,李密派出伏兵到敌后袭击,张须陀兵败。李密与翟让以及徐世绩等合兵一处将张须陀包围。张须陀战死。

翟让于是命李密建立自己的营署,单独统帅自己的部众,号称蒲山公营。

李密管理部众纪律严明,凡是号令士卒,虽然是在盛夏,士卒们似背上负有霜雪般的寒意。李密衣着节俭朴素,获得的金宝,全都颁赐给了部下,因此人们都愿为他效力。他部下的士卒很多人被翟让的部众欺辱,但因为李密管束严格,无人敢进行报复。

翟让对李密说:“如今军资粮食大致够用,我打算返回瓦岗,您若是不去,那就随你所便了,我从此就与你分手了。”

翟让带着辎重向东而去,李密也向西来到康城,劝降了几座城池,获得了大量的军资粮食。不久,翟让就后悔了,他又率兵来跟随李密。

李密又向翟让建议说:“昏君蒙尘,在吴越一带流亡,各地武装力量竞相起事,全国百姓正闹饥荒。您凭着杰出的才干,统率着骁勇强大的军队,应该平定天下,消灭各处敌兵,怎能躲藏在民间苟且偷生,永远当小小的流寇就了事呢。现在东都洛阳的士民百姓,里里外外离心离德,留守京城的官员,政令不能统一。您亲自统率强大的兵众,直接去袭击兴洛仓,散发粮食救济穷苦百姓,各地群众谁不归附?百万人马,一个早晨就能招集起来,抢先下手制服别人,这个时机不能错失!”

李密说幸运他每次都能赶上一堆破烂事儿,只能到处逃,说他不幸运吧,他还每次都能保住一条命,真是一波三折,精彩万分,也不怪他感叹命途多舛,要是他像翟让一样幸运,遇到贵人的话,可能真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一个集团要想走的长远,有长远的目标和格局是必不可少的,瓦岗军没了李密就和所有其他起义军没什么两样,但是李密夺位,也正是瓦岗军衰败的原因。

以后会更新的慢一点,设计的人物越来越多,有很多出入时间需要考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乱象频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