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谁成婚?

总之在赴考的学子还未回荟州之前,这十几个将士迈不出书院一步。

说到学子,谢青安忽然又萌生了一个挣钱的想法,恨不得立时就要回到锦程楼。

“方和,别睡了。”难得这次是谢青安把方和摇醒。

“我有一个‘接风宴’的好主意。”一听到好主意三个字,方和脑子里只有‘来钱了’三个字,顿时困意便烟消云散。

两人驾着马车就从书院回了锦程楼,把郑林二人丢在了书院,二人面对面坐着喝茶对弈,彼此脸上无光,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意。

“兄长,你说咱们兄弟俩怎的就找了这么两个人。”这么俩个财迷。

“这般的生财之才,你我都无,你可知就这月余的功夫,青安就给了我多少银子?”郑平屿故作得意姿态,眼里只剩炫耀之色。

林景川见他这般,猜了个不多不少的数,“五万?”

郑平屿端起茶盏,慢吞吞地吹了吹茶汤,嘴角不自知地扬了扬。

“看来兄长将李家的生意交给她打理是对的。”

“我娘的生意在她离世后,早已年年亏损直至今日,内里蹊跷太多,哪里能是这一两个月便能肃清的。”

林景川瞪大双眼,手里摇着的折扇倏地一滞,“你的意思是说,她没沾手李家的生意,这段时日仅凭那几个点子就挣了五万?”

见郑平屿装出一副淡然的模样,林景川站起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手里的折扇摇的速度越来越快,从头到脚无不显出嫉妒之意,“快让她去我东肃开个什么楼的。多缴些税款,为民所用。”

“劝不动方和,你就来打劫青安?”

——

楼里的谢青安打了个喷嚏,心底有些发虚,这怕是郑平屿在书院骂她,方才走的时候似乎把他忘了。

回头再去哄吧,先干正事。

“做些成婚要用的物件吧!”

方和一怔,“谁成婚?”

“离中秋还有两三个月,总不能这些日子坐吃山空吧,”谢青安神秘一笑,“科举后,无论这些学子中与不中,定有不少会有成家的想法,我们不如趁着这空档搜集些未婚男女,到时来一场‘相亲大会’。”

“做媒婆?”方和没想多时便拍桌一笑,“正好我这楼中人跟着我整日忙碌,寡淡无欲,我还愁这事呢。”

“凭‘解状’成婚那日可以赠一遮面罗扇,如何?绢扇可请名家题字,再让绣工绣上,只题二人姓名者不收银钱,若是绣诗词,可按每字多少收银子。”谢青安对着方和神色激动说着自己的想法。

方和灵光乍现,“要不——锦程楼直接定个日子将这些人的婚仪给办了?这样既体面又能让这些成婚的人分摊花销。”

谢青安快速点头,“好好好。参加科考的学子们来自各处,我们找念念把这个消息传过去。要用多少银子你直接从我的分红里扣下。”

——

书院中。

王简扶额直言道,“还是岁数大了,也就多喝了几杯,今日依旧神智昏沉,身体不适。”

郑林二人对视,这看着明明丝毫未有疲态。

“晚辈差人给您送些强身健体的草药,定让您身强力壮,更甚从前。”郑平屿浅笑应对。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王简捻须,“你这十几个将士可都能信,没有叛变的可能。”

“出生入死多年,自是不会。”

“谁人收留这几人都是冒着极大的风险,若被发现就是叛国死罪,你们二人最好将这事忘记,这些人如何处置,我一人决定,日后你们也别问他们的去处,今日你们二人便做个决定,他们日后归宿是京里还是东肃。”王简慢吞将骇人之话说完。

林景川缩着脖子默念来西顺时娘亲的嘱咐,别惹王简叔父,他记仇得很。

郑平屿初听此言心下一沉,行军打仗人数兵马是一方面,有个经验策略都很丰富的将领却是可遇而不可求,这三言两语就要把自己的命门掐住是为何?

垂眸思索反反复复将话在脑中过了几遍,余光瞥见许青理的两个护卫在门边守着,唇边抑制不住的弯起,说出了两个字:“京里。”

——

“你为何会答应他的条件?”林景川与郑平屿在回锦程楼的马车中相对而坐。

“不是条件。”

见林景川不解,郑平屿微阖双眸,“将领悄无声息来到荟州不知是何人之举,我若接手,岂不是中了计,而且也就那么凑巧,恰好被义父给发现了。他是在保护我——或者是为了青安才将他们收留。”

“那我们真就不管了?”

“义父不是问了,是京中还是东肃,他是打算直接将之送到我们日后所需之处。”

林景川恍然:“那他若是被发现藏了北滨军消失已久的将领岂不是抄家之祸落至头上?”

“你当他这次允准许青理参加科考是为了什么?”

许青理院试、乡试早在几年前就已考过,会试一直都未参考,可偏偏他们来了荟州这一年,就让他赴考,也太凑巧了些。

“为了——我们?”林景川不可置信。

郑平屿微掀眼皮,二人对视,心底澎湃。

——

锦程楼。

对门茶馆掌柜又来催谢青安的话本,“郡主啊,那几回已翻来覆去不知说了多少回了,您可抓点紧。”

谢青安笑着应下,“您放心吧,今夜,就今夜,我不睡觉也写出来,绝不耽误明日的说书。”

话本早已写了大半,只是结局未定,谢青安还未想好究竟是写个大团圆还是相分离,提笔在书桌前沉思片刻,那就两个都写。

奋笔疾书了四五个时辰,谢青安终是在天亮之前将之写完,中途郑平屿进出了好几回谢青安都未理睬,劝了几次早些休息也只是嘴上应付着。

无奈之下郑平屿只一会添茶,一时又端了些点心。

天亮后见茶馆门前人头攒动,谢青安放下心来,沉沉睡去。

——

茶馆二楼雅间,郑平屿难得与苏文啸坐在一处,听着这话本的结局。

结局一:沈梦留在宛朝与一郎君长厢厮守,过着逍遥日子。

结局二:沈梦回到自己所处的朝代继续按部就班的生活下去,只以为那宛朝生活是一场梦。

“王爷有何感想?”

“一个故事,听个乐也就罢了。”

苏文啸轻笑不语,只看楼下的看官,结局一时,众人喜意盈面一副理应如此的模样,可听了结局二后,胸中淤堵着一口气,不知如何发作出来,或气或哭似乎都不合宜。

“王爷放心,我早已没了那男女之情,旁观了这些时日,我能看出青安很看重你。”像当初看我那般看重你。

郑平屿目光从窗外收至对面之人的脸上,“若无青安横在你我之间,我想我们脾性当是相投。”

苏文啸微微愣神,郑平屿竟不称本王直接说‘我’。

“早前我与青安说,中秋附近便回京城,但思虑一番觉得还是要早日回去。”

“何时启程?”

“后日吧!今明两日把手头上的一些事给了结。”

“明晚在观云楼为你送行,莫要拒绝,只我一个人。”

——

翌日。

观云楼中,苏文啸早早的就到了。谢青安推开雅间的门,笑道:“有想过我会来吗?”

苏文啸仓皇站起,“王爷呢?”

“他——不来。”

苏文啸这才后知后觉,原来今夜这送行宴竟是只为他二人所设。

“坐啊,我带了状元红和春华秋实。”谢青安坐至对面对着他笑。

回忆初见,那捆死人的臂膀令她望而生畏,后来请名医为她治失忆症,喝了许多碗苦药,也不知从何时开始药也不再送了。

“这次突然回京是要做什么?”

苏文啸看着面前这张自己熟悉无比的脸有些失神,轻叹道,“不知,总觉得应该回去了。”

“既如此,我倒是有事求你。”谢青安掏出几张银票递给他。

苏文啸不解,“我苏家在京里有些田庄铺子,你有事直接说就是,何必谈钱。”况且谢苏两家曾还差点成了亲家。

“许多决裂都是因为起初交情匪浅,而忽略了亲兄弟明算账的道理。这钱是让你帮我在城中买间铺子,做什么营生我还没有想好,但是必须要以你的名义去做。”谢青安语气恳切。

苏文啸接过,翻了翻,银票最后还夹杂着两张契约。一张是收了银票的收据,一张是关于店铺如何分成的契约。

“我六你四?”

谢青安见他讶异,笑着解释,“你人在京中,自是要多劳心劳力。这么分,我觉得甚是合理。”

“你的名字取了‘文啸’二字,我猜你爹应该是期盼你在文坛中有所建树,但是,”谢青安扫过他那结实的身体,“事与愿违,若在商贾之道崭露头角,他也会高兴的。”

话说得清楚,苏文啸痛快答应,“好。”既然前程未知,那不如多尝试一番。

谢青安举杯,“敬来日的苏掌柜。”

二人一饮而尽,谢青安视线越过窗户,落至街市一角的那辆马车。“还有一事,若皇帝和太子有何异动,你要及时告知我。京中有个铺子叫做‘念念’,天下人只知可以买卖消息,却不知有传信之能。”

苏文啸手指微颤,这‘念念’遍及大顺已有多年,谁也查不出何人所管,原来幕后之人竟是郑平屿。

“好。我应下了,沈梦姑娘。”

谢青安:靠,马甲掉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1章 谁成婚?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