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

青岚宗·云栖峰巅

云海翻涌,如雪浪奔腾于千仞绝壁之间。

晨光初破云层,洒落峰顶一座孤亭,亭中女子白衣胜雪,静立如画。

她名云芷,元婴已成五载。

五年前,她在玄曜帮助下破镜,丹田之中所凝元婴,并非寻常婴孩之形,而是一尊通体流转着淡银光纹的灵体,双目开阖间,似有数据流明灭不息——那是玄曜所授“灵识信息论”的具象化烙印。

如今,这尊元婴早已稳固,气息沉凝,周身灵力如星河低语,悄然步入元婴后期之境。

然而,云芷眉心微蹙,内视丹田时,总觉有一丝滞涩,仿佛天地间某种无形的壁垒,横亘于前。

那是通往化神期的天堑——心魔劫。

与元婴雷劫不同,心魔劫无雷无火,无形无相。它不伤肉身,只攻道心。它会化作你最深的执念、最痛的遗憾、最隐秘的恐惧,在你神魂最脆弱的刹那,悄然侵蚀。

这几日,她每夜入定,识海深处总有碎片闪现:现代窗台的玉髓莲枯萎、玄曜在雷海中消散、自己独坐断崖,万年孤寂……

她曾以“信息熵”模型将心魔拆解为情绪扰动信号,以“逻辑防火墙”层层阻隔。可她始终无法确定:那些被归档、压缩、隔离的情感记忆,究竟是被真正化解,还是仅仅被理性冰封,深埋于识海底层?

“若道心如系统,那被压抑的执念,便是潜伏的病毒。”

她轻声自语,“终有一日,会反噬。”

“看来,你也感觉到了。”

声音自云雾中传来,清朗如松风拂涧。

玄曜缓步而出,青衫磊落,眉目如画,仿佛自千年前的月光中走来。他不再如往昔那般隐于幕后,而是与她并肩而立,目光穿透云海,仿佛直视天地法则的缝隙。

云芷转身,微微颔首:“曜先生。”

“不必如此称呼。”玄曜轻笑,“如今你我,已是同道,亦是同修。”

他不再是传说中的神秘导师,而是与她并肩前行的同行者。

“化神心魔劫,非外力可破。”玄曜负手而立,语气沉静,“它不考灵力,不考神通,只考‘本心’——你是否真正理解过生命、情感、因果的本质?是否能在万般诱惑与痛苦中,守住那一念清明?”

云芷点头:“仅凭理性建模,恐难触及核心。”

“所以,我有一法。”玄曜转身,目光如炬,“名为——元婴分身·红尘炼心。”

“分身炼心?”云芷眸光一凝。

“正是。”玄曜袖袍轻挥,一道灵光在空中铺展,化作一幅立体光图,符文流转,结构精密,宛如一座微型宇宙模型。

“你我本体,留驻青岚宗。宗门需稳,‘科学修仙’体系需完善,弟子需教导。而我们将各自分出一缕本源神魂,注入特制的元婴分身之中,使其投生于凡俗红尘,历经生老病死、爱恨别离、得失荣辱。”

他指向光图核心:“本体与分身,如同双核处理器。本体在此,保持理性制高点,主持科研与教学;分身入世,直面七情六欲,收集最原始、最真实的情感‘数据流’。二者通过我构建的‘神魂量子纠缠链’实时同步——本体可冷静分析分身体验,分身则能获得本体的智慧支持。”

云芷瞬间领悟:“如同在安全实验室外,设立一个真实的野外观察站。既能获取一手数据,又能规避彻底沉沦的风险。”

玄曜含笑:“你的理解,一如既往地精准。”

他继续道:“不仅如此。分身在外,需丹药疗伤、法宝防身、阵法避险——这些,由本体炼制、设计、优化。而本体的理论模型,如‘情绪共振效应’‘灵力耗散定律’,也需在真实世界中验证。分身,便是最理想的‘实地测试平台’。”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深邃:“这不仅是一场渡劫准备,更是一次协同进化。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本体与分身,将在双轨并行中,共同迈向更高维度。”

云芷心潮起伏。这计划宏大而精妙,完全契合玄曜一贯的“系统工程”思维——将修仙,化为一场可控的、可迭代的科学实验。

“我需要准备什么?”

“你的元婴本源纯净,分化分身相对容易。”玄曜递过一枚温润玉简,“这是《分身化凡诀》,可使分身气息贴近凡人,避免引起天道警觉。另附‘灵能记录仪’法阵,可自动采集环境与情绪数据。”

他目光转向山下:“还有一事——留意宗门药园那株新生的‘生生草’。”

“生生草?”云芷微怔。此草极为罕见,记载中“枯而复荣,三度轮回,方显真灵”,象征生命不息,因果循环。

“它于三日前破土,恰逢你元婴后期瓶颈。”玄曜语带玄机,“我观其根系,竟与你颈间玉髓莲隐隐共鸣。或许,它预示着某种‘重启’的契机。我们的‘双核计划’,亦是一次生命的重启——从理性高塔,重返红尘烟火。”

数日后,青岚宗各处,皆可见“科学修仙”之风悄然蔓延。

云芷盘膝坐在青石上,看着不远处玄曜指点林云剑法的身影,唇角不自觉泛起一丝笑意。

这已成为青岚宗一景——那位以“科学修仙”闻名的客卿长老,偶尔会停下脚步,针对不同弟子给予点拨。

“林云,你的‘流光剑诀’为何总是差了三成火候?”玄曜手指轻点,一道灵力在空中勾勒出抛物线,“将剑势轨迹视作简谐运动,找到那个共振频率。”

林云似懂非懂,却在一遍遍尝试后,剑光陡然明亮了数倍。

另一边,赵磊正在修炼体术。玄曜观察片刻,忽然道:“你的发力方式不对。将灵力在经脉中的运行,理解为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方程。”

赵磊瞪大眼睛,半晌才挠头:“长老,什么是伯努利?”

玄曜微微摇头,转而看向正在布置阵法的苏晴:“你的阵眼布局过于对称。试试分形几何,在混沌中寻找规律。”

苏晴若有所思,手中阵旗重新排列,果然阵法稳定性大增。

而最小的弟子晚晚在炼丹时,玄曜只是轻轻一点丹炉:“记住这个温度,这是最适反应温度曲线上的极值点。”

晚晚懵懂点头,竟真的炼出了一炉上品灵丹。

这些日子,藏书阁多了几部奇书:《灵力波动与剑意共振》《丹道热力学基础》《阵法拓扑学导论》,皆署名“玄曜”。

但这些,都只是玄曜兴之所至的随手为之。他大部分时间,仍独独留给云芷。

夜幕下的星辰台,才是他真正倾囊相授的地方。

“今日我们讲灵压场与时空曲率的关联。”玄曜的声音在夜风中格外清晰,那些深奥的原理,他只愿与她细细分说。

云芷学有所悟时,也会将这些道理说与相熟的师弟师妹。有趣的是,各人领悟截然不同。

林云听了云芷转述的“灵力波动理论”,竟创出一式“共振剑法”,威力惊人;赵磊却把“能量守恒定律”理解成“打架时要省着力气”,闹出不少笑话。

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个外门弟子听了半堂“量子灵力论”,竟异想天开要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修炼,结果卡在了两棵树中间,惹得众人哄笑不已。

但正是在这似懂非懂、时而成时而笑的氛围中,一种全新的修行方式在青岚宗悄然生根。

三日后,昔日淬炼元婴的“两极台”已被改造为一座更为复杂的启动阵法。

符文层层嵌套,灵力回路如神经网络般精密,中央悬浮着两枚晶莹的“神魂容器”。

云芷与玄曜盘坐于阵眼,气息交融,灵力共鸣。

“凝神静气,引导一缕本源神魂,依照《化凡诀》,塑形、赋灵、启智。”玄曜沉声指导。

云芷闭目,元婴微颤。一缕银光自眉心缓缓剥离,携带着她的太阴本源、部分记忆与情感烙印,在阵法引导下,逐渐凝聚成一道女子虚影——容貌与她一般无二,但气息微弱,脉动如凡人,双目初启,带着一丝混沌与好奇。

与此同时,玄曜身侧,一道儒雅书生模样的男子虚影也缓缓成型,气质温润,眼神深邃,仿佛洞悉世情。

两道分身睁开眼,与本体对视,心念相通,如镜映照。

“此行,无需既定目标。”玄曜本体道,“融入凡尘,观察,体验,感受。记住——你们既是参与者,也是观察者。遇困顿,可经神魂链‘上传数据’,本体将‘远程诊断’,提供策略。”

玄曜分身微微一笑,拱手:“本尊放心,吾当以‘格物致知’之心,遍察人情冷暖。”

云芷分身亦向本体颔首,眼中闪烁着理性与好奇交织的光芒:“我将以‘子午流注’观测凡人气血节律,以‘黄金分割’分析建筑与艺术之美,以‘情绪熵值模型’量化人际冲突。感性体验,理性解析,二者并行不悖。”

“很好。”玄曜本体手捏法诀,阵法轰然启动,灵光冲天,空间涟漪荡开。

“启程。”

一道光门洞开,两道分身身影一闪,没入其中,消失于天地尽头。

秘境重归寂静。

云芷本体盘坐原地,闭目内视。

她能清晰感知到——那一缕分神已抵达某座凡俗城镇,正站在喧嚣的市集边缘。她“看”到人来人往,“听”到叫卖声此起彼伏,“感受”到一种名为“饥饿”的生理信号在分身胃中悄然升起。

与此同时,她面前浮现出一面半透明光幕,显示着分身的生命体征:心率、体温、灵力波动、情绪熵值……数据如溪流般持续上传。

“感觉如何?”玄曜本体问道,他正调阅着初步数据流。

“很奇妙。”云芷睁开眼,唇角微扬,“仿佛我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一边是宗门的宁静与大道沉思,一边是红尘的嘈杂与细微情感。这种‘双核并行’的状态,让我对灵力的微观操控,竟有了新的领悟。”

“这便是协同进化的开始。”玄曜起身,望向峰外朝阳,“现在,我们本体的工作,也该开始了。”

他抬手一挥,空中浮现数道光屏:

“你的《灵力微观结构新论》需补充‘情感扰动因子’章节;新一代‘灵能谐振器’设计图,需根据分身的环境数据优化。”

云芷点头,眼中燃起久违的斗志。

二人并肩走出秘境,阳光洒满青岚宗。

云芷脚步微顿,目光再次投向山腰药园。

那株“生生草”在灵泉滋养下,嫩叶舒展,翠绿欲滴。晨露滑落,叶片轻轻一颤,仿佛在回应某种冥冥中的召唤。

枯荣轮回,始于新生。

红尘炼心,已在启程。

而在星辰台的密室之中,两块光幕静静闪烁:

一块显示着分身在市井中第一次尝到一碗热汤面时,心率上升18%、多巴胺水平激增的数据曲线;

另一块,则是玄曜正在推演的《情感动力学方程》草稿,笔锋凌厉,字字如刀。

理性与情感,科技与天道,本体与分身——

一场前所未有的修仙革命,已在无声中铺展。

未来,尚在计算之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