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How to Balance

坐上飞机,等待起飞的广播循环播放着。柳寒靠在椅背上,才发觉手机已积压了不少消息。屏幕亮起的光映在他略显憔悴的眼底——有学校教务处群发的无关痛痒的通知,有公司助理发来的待确认的合同草案,而最上方,是那个近日愈发熟悉的头像,静默地显示着红色数字提示。他点开,是几张未曾看过的照片——一张是傍晚草地上,他们并排坐着,背影对着镜头,专注地听着流浪歌手拨弄吉他,昏黄斜照的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另一张是在顶尖学府的图书馆里,阳光透过古老玻璃窗投下斑斓的光斑,他们隔着木桌对坐,各自捧着一本书,安静阅读的侧影被瞬间定格。

他快速地回复完公司这边的合同通知后,看了眼学校无关紧要的消息,就点开了那个聊天框,明知对方此刻大概率已在万米高空,处于信号隔绝的状态,他仍敲下了一行字:

【拍的很好看,下次有机会聘用你来摄影】

柳寒唇角不自觉地牵起一个微小的弧度,随即熄灭了屏幕,转头望向舷窗。窗玻璃像一个小小的画框,将庞大的、灯火通明的航站楼和一截闪着冷冽金属光泽的白色机翼一同收纳其中。就在这模糊的倒影里,缓缓映入了另一个身影——一位身材高挑、气质卓然的女性正走近。冷淡的玫瑰香随着她的步履逐渐弥漫在柳寒身侧的空气里,果然,她在柳寒旁边的座位停下了。

柳寒下意识侧目望去。那位女士正试图将一款看起来相当有分量的皮质行李箱举起放入行李架,略显吃力。她穿着剪裁利落的棕色西装套装,脚踩白色短高跟,内搭一件设计简约却不失巧思的黑色高领毛衣,金色的环形耳环和单条项链与简单大气的妆容相得益彰,金色带有白钻的胸针将整体设计进一步提升。无需多言,一种历经沉淀的自信与优雅自然流露,柳寒几乎能断定,这位女士绝非寻常人物。

见她独自安置行李有些不便,柳寒默默起身,靠近一步,声音温和:“需要帮忙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便上前绅士地帮助了她将其行李放了上去。对方也先是一愣,随后轻轻点头,温和地笑了一下说了句谢谢。柳寒也礼貌地笑着回应道:“没事,举手之劳”

两人相继落座。短暂的沉默后,柳寒几乎是习惯性地再次解锁了手机。那张极光背景屏保早已悄悄更换——是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在咖啡厅段霁松抓拍他的那张,在收到相片的当晚,柳寒便将其下载保存设置,一套连招做为了他的新屏保。当时他是真的很满意这张照片的构图,咖啡厅里昏黄的灯光,外界因雾气与阴雨而暗调的天,咖啡蒸腾的热气,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具有故事感。而现在再看,他只觉得这份故事感好似远不止于此,仿佛每一个像素都浸染着那段短暂时光特有的温度与情绪……

“朋友拍的吗?”,身旁传来温和的询问,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耳中。

柳寒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按熄了屏幕,循声转头望去。他的表情依旧维持着基本的礼貌,但眼神里瞬间掠过一丝被打扰的不悦和下意识的警惕。见他没有回复,仅仅看着自己,那位女士莞尔一笑,解释道:“别紧张,我没有恶意。只是看你很钟意这张日常照的样子,不禁便有些好奇照相者的身份,冒昧了”

柳寒看了看她,心里叹了口气,面色不显仍一如既往平淡地点了点头,想了想又说道:“没事,是我这次旅行认识的朋友”

女士好似很感兴趣,但仍保持着自己有的优雅气质,手指轻轻捂着笑颜,笑容宛如手上美甲的钻一般,耀眼无法被遮盖,她开心地说:“那一定是很重要的朋友。忘记自我介绍了,我是刘颖,你可以叫我Liu”

柳寒轻轻颔首,脑海中迅速检索到了相关信息,语气保持着一贯的平淡,却多了几分敬重:“柳寒,我听闻过您的事迹。很厉害,女企业家,也是慈善基金会的创始人。前辈好”,柳寒的回应礼貌而克制,带着对前辈应有的尊重。

刘颖对他的反应似乎并不意外,她优雅地交叠起双腿,目光不经意般掠过那个已然黑屏的手机,语气温和却带着一种经年累月修炼出的洞察力:“柳寒……嗯,我好像也听过这个名字,大学生创业者。看来我们这趟航班,倒像是个小小的行业交集”

“前辈过奖了”,柳寒微微颔首,将手机屏幕朝下放在膝上,一直以来的黑屏倒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他暂时从与段霁松那段尚未冷却的回忆中抽离出来。

飞机引擎开始发出低沉的轰鸣,缓缓滑入跑道。窗外的伦敦在仍未散尽的雾霭中逐渐后退,缩小,最终被云层彻底隔绝。机舱内,灯光调至适合飞行的昏暗模式。短暂的起飞颠簸后,飞行趋于平稳。刘颖从随身手袋里拿出一份文件,却没有立刻打开,反而像是闲聊般开口:“短暂的旅行,能遇到投缘的朋友是件很幸运的事,尤其是在我这样的年纪和阶段,时间和精力都成了奢侈品”

柳寒心中微动,这话似乎不经意间点中了他此刻心绪的某个核心。他侧过头,看向刘颖:“确实,很多时候,未来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不停地奔赴让连停下来看看风景都觉得是种奢侈与浪费时间,向往自由与成就总是会让每段珍贵的美好时光更显其可贵”

刘颖淡淡地笑了笑,指尖轻轻点着文件光滑的封面,那上面印着她基金会的标志,“是啊,我刚创业那几年,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脚下,但也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事业像一架高速攀升的飞机,不允许有任何分心,感情、生活,甚至健康,有时候都得为之让路”,她的话语平静无波,却蕴含着一种经历过岁月打磨和市场淬炼后的沉静力量。

柳寒沉默地听着。他自己何尝不是如此?从求学到现在自己创业初露头角,每一步都走得专注,甚至可称拼命,与此同时,内心对广阔世界的渴望又驱使他不断出走,去追逐不同的风,观赏各异的风景。他习惯了将理性与规划置于首位,情感如同被妥善收纳的行李,只在特定时刻才被允许打开。而这次伦敦之行,与段霁松的相遇,正如当地的雨一般不由分说令人措不及防,吹乱了他原本井然有序的行囊与追逐自由和事业的步伐。

“有时候会怀疑,这种让路是否值得?”,柳寒轻声接话,更像是在问自己。他脑海中浮现出段霁松镜头捕捉到的那个自己——松弛且眼中带着一种陌生而真实沉浸在某种奇妙幸福感里的自己。那种状态是他在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追求极致个人自由的过程中,极少允许自己显露的。

刘颖的目光带着些许了然:“价值需要自己定义。我曾经也以为,达到某个事业高度,一切都会圆满。后来发现,人生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不是选了事业就必须放弃情感的深度和生活的质感”,她顿了顿,看向柳寒,“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并且有能力去构建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像走钢丝,需要不断的调整和专注”

“平衡”,柳寒重复着这个词,视线不自觉地再次落向暗下去的手机屏幕。那后面藏着段霁松发来的照片,藏着那个让他心绪不宁的微信号码,“这很难,尤其是在两个看似平行不会相交的轨道上,引入一个变量,未来会怎样完全不确定,更何况,我并不想完全将自己固定在某处”

“变量?”,刘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用词,她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很有趣的形容。但或许,真正珍贵的变量,不是来打乱轨道的,而是来丰富你旅程的风景,也不会束缚你,而是去成就你,甚至可能帮你发现轨道本身新的延伸方向。但关键在于,你的核心引擎是否足够强大,也是否愿意接受这个变量,这个既能推动你向前,也能带来额外的重量与风景的变量”

她的话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柳寒心里漾开圈圈涟漪。他的核心引擎是什么?是对事业成功的渴望,是对无拘无束自由的向往,还是对深层安全感的隐秘需求?他清楚地知道,这些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动力,构成了他前行至今的根本。那么,这段意外降临、情感悄然交织的关系,真的会如他恐惧的那样,成为一种拖累吗?又或是是真如刘颖所言,它可能是一种丰富,是启示,甚至是一把开启新可能的钥匙?

他回忆起和段霁松共处的那些片段,那些充满了看似毫无计划却放松愉悦的时刻——在白崖边迎着海风随性而起的舞蹈,在伦敦夜色中漫无目的的并肩行走,在街角咖啡馆里抛开身份与顾虑的随心交谈……这些时刻,非但没有削弱他感知世界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反而让他感觉思维变得更加自由更深刻,对事物的感知也愈发敏锐和清晰。仿佛段霁松的存在,放大了他内心深处某个一直被理性压抑的隐藏层面,唤醒了一个他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不会遇到所以早已亲手埋葬的情感维度与感受能力。

“清晰的规划与执行是效率的工具,追逐自由与微风是路上的修行,但这些种种都不该是情感的囚笼”,刘颖温和地说,“真正稳固的内在结构,不怕外来的因素,反而能借着这些变量,成就新的一股风,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当然,这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说罢,她再次翻开了手中的文件,语气轻松了些,“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毕竟,我们每个人穷尽一生都在不停找寻属于自己的airline,right?”

谈话似乎告一段落,但留下的余韵却在柳寒心中久久回荡。他重新点亮手机,屏幕上是段霁松拍的那张咖啡厅照片,昏黄灯光下的自己,眼神里有着平时罕见的柔和与放松。已经调至飞行模式的手机,早已隔绝了所有外部的消息涌入,这短暂的与世隔绝,仿佛为他此刻向内深入的自我询问,创造了一个绝佳屏障。

飞机穿透云层,在平流层稳定飞行。窗外是耀眼的阳光和无垠的蓝天,与他离别前伦敦的阴郁雾气形成了鲜明对比,离开了阴郁厚重的雾,云层上是璀璨夺目的天,与其机舱外高速划过的气流,一如狂烈的风,企图吹散那悲伤与顾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