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人傻钱多
当天晚上,林母在林沂的坚持下回了家。
“您回家吧,我没事,明天早上多睡会儿,先别来了。” 林沂说得近乎严厉,“早上医生查完房我给您打电话。”
林母拗不过,再加上看林沂声音有了点底气,说这么一串话也没喘,回家了。
病房的灯随即调到最暗,只剩下床头那一盏小灯。白天短暂的“喧嚣”被彻底的消解了,走廊的脚步声也越来越少。
林沂把身子往枕头上一靠,手里翻开一本行业期刊,是林母今天带过来的。冷硬的纸张上印着各类公式和图表,似乎在警示外行人慎翻。他平时能专注地读上一两个小时,今天盯着,心思却散开了。
第一次见到高欢,是在皓岳集团的小会议室。
那天,又是和那个雷厉风行的王特助“讨价还价”的例会。不一样的是他这次带了一个安静的年轻人,当时甚至没有正式介绍,林沂便以为他只是刚来项目的新人,注意力都在实验周期上。可余光瞟到高欢的时候,心里还是轻轻一跳:长得真好。
后来,项目上的接触不可避免。说是负责人,但实际上还完全是个新人,对实验室里的事务完全是个外行。有时候听到他提的问题,林沂差点忍不住翻脸,血外行——这是他最直观的评价。
再后来,他发现这个年轻人学得很快,很多事情一点就透,即使是学不会的专业知识,也能抓住关键词,知道重点在哪。
后来居然还跑到教室来蹭课,到食堂来蹭吃。林沂一开始觉得不可思议,慢慢便不再排斥,一起排队,一起吃饭,闲聊的时候林沂也察觉到了对方是刻意的。
他不是没经验,三十多岁,谈过一两次恋爱,知道被注视、被靠近时的意味。何况是一个高大英俊的富二代,不浮夸、不张扬,甚至对个人用度也没有讲究,起码在他林沂面前,这是个热忱,甚至有些笨拙的男人。他不是没有微微动过心。
林沂想到这,嘴角不禁上勾,随即又立刻落下。
只是那份心思一旦要偏向某个方向,他就会立刻提醒自己:一个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获得学术认可的科学家;一个是地产商家的少爷,国内首屈一指的富二代,自己的投资人。身份的落差就像一条无形的线,把他拉回到理智里。
实验因为资本改了节奏,这次事故就是一个最好的警示。
所以,每一次快要失守的时候,他都会默默地把那份不合时宜的心思拨正,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实验妥协了一次,私人感情不能再走错路。
林沂似乎说服了自己,长长吐出一口气,把期刊放到一边。病房的灯光安静地洒在白墙上,他的眼皮渐渐沉重,呼吸慢慢平稳下来。
?
第二天一早,林母没有来。
但医生查完房刚走,门又被推开了,气势汹汹,像搬东西上工地。
“林老师,早。”
林沂听见这声音,不由得一怔,不由得说道:“早。你还真来替……” 看着高欢从大布袋子里掏出四个保温容器,在病床对面的窄桌上摆了一排,“小高总,你这是到医院卖货来了?”
“林老师,我昨天回了一趟家,让阿姨准备了一些流食。但也不知道哪种合适,就让她多做了几种。”说着,高欢把容器一个挨一个的打开,桌子马上就放不下了。
小米南瓜粥、藕粉糊、鱼汤、鸡蛋羹,还有一瓶豆浆。热气腾腾,香味各异。
林沂眼睛都睁大了,忍不住失笑:“高总,我这肺水肿还没消,你要给我来一个急性胃扩张啊。”
高欢眼神闪亮,已经把鱼汤端了过来:“这个我觉得最好,补充氨基酸,还有这个鸡蛋羹,您烧伤了,身体修复组织需要蛋白质。”
林沂哭笑不得,这小高总在家是没少百度。
这时,高欢已经端着碗,舀了一勺汤送到林沂嘴边了。
林沂赶紧说:“我自己能来,你坐下吧。”
可是高欢还是一副伺候人的架势:“您胳膊还没好,我来吧。”随即将一勺鱼汤怼到了林沂嘴边。
林沂被迫张嘴接了一口,鱼汤顺着喉咙下去,温度正好,咸度正好。
“怎么样?”高欢盯着他,拿着勺的手停在半空中。
林沂把汤咽下:“……还行。”
高欢脸上立刻露出喜色:“那太好了,您再尝尝鸡蛋羹,我早上也尝了,特别软。”
“停停停。”林沂赶紧抬手挡住,“少爷,我不饿啊,我早上喝了一碗医院的粥。”
高欢愣了一下,立刻反驳:“粥里也没有蛋白质,你胳膊好不了啊。”
果然是来替林母的,说话间“您”也变成了“你”。
[让我康康] 我好爱这种场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人傻钱多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