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节奏乱了
高欢练击剑多年,讲究的是节奏。冷静克制,不抢先,不怯场,不让对方看清你的呼吸。击剑不是力气的事,而是等待,等所有的变量进入你的频率,出手得分。
可这一周以来,他的节奏乱了,或者从小佐婚礼那晚开始,就乱了。他没有等,没有判断,没有策略。连对方的取向都没搞清楚,就“先出剑”了。
理智丢了,理性还在,在分析、审查、 权衡利弊。可是它被隔离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失去了通讯。林沂身边似是有一根隐形的线,牵着他的心,带着他的身体,走向那个不被看好的方向。而理性跟在后面,只能做些无谓的注解。
护士可能早认出了他,国内媒体上有他的照片,从小到大的都有。她们当面客气,背后可能已经把他的故事更新了好几个版本,但他顾不上避讳。
王源发现了他在公司的心不在焉,也知道他频繁地去医院。“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该赎的罪。”王源劝他。他嘴上答应,第二天照旧。
林沂住院的最后两天,有的时候会让他扶着在房间里走一走。那人身上淡淡的药味,走几步就喘着微微发抖。高欢手心发热,总有一种冲动:想一把搂住那双瘦弱的肩膀,让他靠在怀里歇口气也好。
出院那天,他其实很希望林沂回宿舍,那样他就能有“合理”的理由——天天照顾他,和他单独待在一起。可这种念头只存在了一秒钟,就被他自己掐灭了。以林老师目前的身体状况,当然需要人照顾,他自己的父母可比他这个“投资人”合适得多。
理智恢复了一秒,但不是为自己。
?
林沂住回父母家后,两人再没什么机会见面。
高欢偶尔发信息问候:
【林老师,这几天还喘吗?】
【林老师,要我陪你去换药吗?】
【林老师,能吃真正的饭了吗?】
林沂的回复一贯简短:
【好多了,感谢关心。】
【不用了,社区医院几步就到。】
【能吃了,谢谢。】
没有拒人千里之外,但也没有任何要继续的意味。
林沂在父母家的生活几乎延续了住院时的规律:早上起来吃饭,吃药;上午回邮件,看论文,在网上解答学生的问题;午饭后闭眼休息;下午在小区花园走走;晚上看看期刊,很早就睡了。
但这段时间,关心他的人还不少。
同事们在群里叮嘱他好好休息,学院领导专门打过电话问候,让他不用急着回来。实验室的那几个被他挡在身后的学生,想要来看他,但被他劝住。
那种被惦记、被祝福的温暖,林沂心怀感激。可真正能让他心微微一跳的,却不是这些。
是来信提醒上的发件人:高欢。
每次收到这个人的信息,他都有点兴奋,一种久违的,酥酥麻麻的兴奋。像学生时代等喜欢的人回信,还没看内容,光看到名字就已经笑出来。
那几条简短和关切的话,林沂每次都看好久,甚至能想象出高欢低头发短信的样子:眼神专注,手指犹豫。想着想着,他突然反应过来,整个人一僵。
怎么我又这样了?
他叹了口气,把手机反扣在桌上。可似乎那根线,也在暗暗牵着他的心。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