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新offer的那一刻,吴规手舞足蹈地欢呼了一阵,然后突然哭起来。
决定辞职花了吴规很久的时间。11月这个念头冒出到2月份正式下定决心提出离职,反复纠结,摇摆不定,连最后给领导发离职消息的时候,都删删改改了好几次。
从来到北京的那一刻起,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是一场早就预设好离开的北上。吴规不是没有预想过未来离开公司的场景,那个时候她应该摸清楚了整个业务流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拿到了新的更好的offer,也有可能决定继续深造读研。吴规给自己的预设的时间是一年到一年半。
只是没想到,不到10个月,吴规就提出了离职,她没有找好下家,简历都没来得及更新,更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往哪里走。这个决定对她来说很艰难,现在想起也会心有余悸,但吴规就是这样决定了,甚至连她自己都解释不清楚。
最开始冒出辞职的念头的时候刚刚进入项目的忙碌期,吴规和自己的亲人朋友轮番吐槽咒骂自己的工作,但心里依旧在期许,也许过了这个月情况就会好转。然而一个月过后,每天的工作量只多不少,每天一进到工区,同事之间都不是说早,而是叹气,吴规辞职的念头愈发浓烈,但她还没有规划好未来,于是在周末里和自己妈妈以及实习的带教老师,找工作时候认识的同辈打了无数通电话,咨询他们的建议,也在开始尝试投简历,但无一例外的,他们给出的答复都是,如果未来想读研,可以马上辞职,如果还是打算工作,建议再坚持一会,把工作时间和经验拉长,最好等到年后,岗位也会更多;偶然约到的面试也因为她短暂的工作经历对吴规十分犹豫,给出的薪资也不理想,但最重要的是吴规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要做什么:
读研吗?吴规的本科学历不差,强烈的自尊心也不允许她读低于985的学校,文科考研极难,申研的费用也不低,可以掏空她家一半的家底,而且吴规根本就没想好自己要读什么专业——理工科她不感兴趣也读不了,文科无非是文学法律哲学新传,都有种在泰坦尼克号上选座位的濒死感。
工作吗?她未来到底想做什么工作?她不清楚。她高估了自己对于自己不喜欢工作的忍耐力,她想找个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她知道自己喜欢创意,喜欢写作,喜欢也擅长和人打交道;对标的工作有创意策划,编辑编剧,撰稿人,但是每一个都需要相关的垂直经历和有成绩的作品集,像她这样没有成绩的新人想进去简直比登天还难,而且就算获得了,薪资也就只能刚刚养活自己而已。
再到后来,已经连续加班3个月,每天都是凌晨下班的吴规以及没有精力思考这些了,回到家她只想刷视频和睡觉,周末更是只想躺在床上,堆积的衣服和垃圾都不想处理。偶然想到未来的规划,开始对所有工作都感到厌倦,乃至有点厌世,于是又扎进短视频里,像是在吸食某种精神鸦片,来麻痹自己。
这种状态直到听到自己的一个朋友辞职了。这位朋友她是在实习期间认识的,吴规和她爱好相似,品味相同,甚至关注的公众号都有80%的重合,其中不乏一些小众趣味,颇有种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的感觉。于是两人两个多月的友谊延续到两年多,实习结束到找工作再到辞职,都互相参与。在加班初期,吴规也和她互相吐槽过自己的工作,但无论怎么说,她的工作都比吴规好太多,所以两人约定一起先苟且过这个冬天。
但是就在吴规准备昏昏沉沉难捱过整个冬天的时候,这位朋友告诉她,她实在受不了她现在的工作,辞职了。
吴规其实一直都很欣赏也很羡慕这位朋友,本硕985,顺利保研,每段实习都金光闪闪,毕业季找工作虽然也不容易,但是好在最后结局不错,获得一家业内公认不加班又有人文关怀的互联网公司的offer,在吴规窝在工位上填表的时候,她能够去听livehouse;更重要的是,她有能力,有想法,人也很温和,给了吴规很多鼓励和温暖,吴规很喜欢她。
而在吴规重新联系上她想寻求帮助和慰藉的时候,却得知她已经辞职了。问起原因,也逃不开那几个——工作内容不是自己想要,上司有npd人格,还有,发现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在北京定居。
问起她未来的打算,她说也不清楚,但是既然发现这份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就连十分钟都不要做,问她会不会焦虑,毕竟还没过完实习期就辞职,在这个苛看重稳定的就业市场上是大忌,这也是吴规一直没有辞职的原因之一。
但是她回答说,她相信,运气是那些固定的事物开始松动时产生的张力。
看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吴规有点想哭。她发觉自己这位看似一路规规矩矩,性格乖顺的朋友其实很坚定也很勇敢,而看起来疯狂又爱自由的自己其实懦弱又传统。吴规担心自己不到一年的工作经历会让HR怀疑自己的稳定性,担心自己又要重复去年春天那种窝在充满腐烂气息的房间里没日没夜投简历面试的日子,担心自己如果没有彻底想好未来的路之前迫于压力随便选择了一份工作,又会把自己推向新的苦海。
但其实不是这样。
吴规突然意识到,无论她再问多少个人,刷多少个工作岗位,在这个公司一直待到明年春天甚至冬天,她也不会想清楚她到底想走那一条路。她总是在埋怨自己当时没有好好选择,但其实当时做的任何一个选择,都有她自己的考量,如果选择短剧,可能因为不喜欢和写不出爆款还在试用期就被裁掉,选择教培,可能会面临过劳和业绩的压力,选择外派,结果就更加未知。
吴规发觉,作为一个普通人,她不可能有足够的信息和智慧预判未来的行业风口,也没有足够的资本去入局一个新兴行业。如果她真的想赚到很多很多钱,要么是运气和智慧,要么就是拼命工作。她没有这种体力,运气也很一般。但她也同时意识到,无论她如何纠结,如何焦虑,最后她选择哪一条路,可能都不会有很大差别,或者说这些选择虽然重要但是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显得十分渺小,其实影响不了什么。这种论调有点悲观,但后来吴规想想,这里暗暗藏着某种自信和憧憬——吴规相信自己,无论走那条路,都不会是死路,她正直善良,聪明可爱,她会让自己过得不错。
吴规想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没有钱少事少的工作,钱少事多的遍地都是;高薪的技术类的工作基本上不会向她开放,她自己也不喜欢,所以不如选一个自己还比较喜欢的,而且钱再怎么样也不会比现在的广告行业少;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会有糟心的地方,但自己家里没办法支持她不工作,所以她决定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生活,再好好工作,以及一直坚持自己热爱的文学和写作。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她要逃离这份工作。
在一个月后,吴规终于正式离职了。并在下个月接到了新的offer。
离开北京前,吴规借着入职体检的机会,终于出去逛了逛春天。春日的阳光温暖又明媚,偶然有杨树条掉落,引逗你抬头,天高云淡,一片郁蓝,一切都在生长,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吴规亲手打破了那个循环。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