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冯二娘子

待裴淳被搀进里屋后,将团扇一搁,便去了一侧。

床榻一侧放着一大一小的木匣子。小一点的那个匣子里则放着她的部分嫁妆,田契,房契一类。

而大一点的匣子与她同高,里头放着舅舅赠与她的兵器。

裴淳将箱子打开,从里头拿出一把剑来。剑柄上光秃秃的,并无装饰,瞧着极为朴素。

而箱子再往里瞧,便能瞧见一柄木剑。剑身粗糙,更像是孩童的玩具。

“秦将军待殿下真好,远在幽州还不忘送礼。这箱子兵器可是今早专门叫人运来公主府的。”琼叶在一旁乐道。

裴淳放好木剑,将箱匣关好,而后把那柄新送来的剑放在手中把玩起来。

那把木剑是小时候舅舅亲自为她做的,可那时她只想要把真剑,并不想要什么劳什子木剑。

便同舅舅撒泼,而后发起脾气来直接将木剑扔了。

谁知道舅舅竟捡了回去,如今放进了这箱匣内。

事后裴淳后悔想要回那柄木剑,舅舅却说找不回来了。也不愿再重新做一把。

同她说,想要练剑便自己去折喜欢的木枝,练起来也是一样的。

她那时候可没少找舅舅闹,就盼着要把真剑。

后来大了便知道,锋芒不外露才叫人觉着没威胁。

便也没有执着于要那柄真剑了。

可如今,舅舅却新铸了一把剑给她。叫她心中一时感慨万千,今时确,不同往日了。

随后,她将剑挂在床帐旁,最晃眼的一处。

琼叶拿来桌上的糕点,刻意避开桂花糕,毕竟今日殿下因为桂花糕发了好大的脾气。

“殿下,先吃点垫垫肚子吧。这才正午,离晚上还有好一阵呢。”

她心疼殿下,连口热乎的都吃不上。外头宾客却热闹,吃嘛嘛香。

便不由地哀叹道:“奴婢就跟着殿下一辈子好了,嫁人什么的绝不考虑。”

裴淳回神笑她:“眉毛眼睛都要皱到一块儿去了。不嫁人跟着我一辈子便要成老姑娘了。”

琼叶捧着糕点,递到她跟前:“那不也挺好,老了宫里的人还得尊称我一句姑姑,到时候我也做一个倚老卖老的老嬷嬷好了。”

话锋一转又开始叹气:“嫁人就要遭老罪了,别人倒是喜庆热闹了,新妇却要在这里饿肚子。”

裴淳这才明白,原来琼叶这是在心疼她。

自古以来,这世道对女子的确算不得公平。就连嫁人,女子也要在房中待好,不得踏出房门半步。

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不吉利。

就如琼叶说的那般,外头喜气洋洋的,可新妇却要在里头遭罪。

新婚头一日便要从正午等到晚上,等夫君来与自己行礼。而后便开始无尽无穷的奉献,一辈子困在宅子里,操持着这府上的大小事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一切的青春年华都已殆尽。便只好安慰自己,还有儿女可以倚靠。

裴淳将一头的发饰钗子一一取下,淡淡道:“可是也许日后我不在明京待了呢?那你便耍不了老嬷嬷的威风了。”

琼叶瘪嘴,将殿下取下的一头发饰收好。

喃喃道:“殿下去哪儿我便去哪儿,就算是死,奴婢也要和殿下葬在一起。”说完才发觉不对,又呸呸呸了好几声,怕给殿下招来晦气。

*

从正午到亥时的这几个时辰极为难捱,琼叶将自己听来的有关冯家的大小趣事全都讲了一遍。

比如,冯家二娘子,冯霁。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唯兄长主义者”。但凡有谁说了她兄长半句不好,她定是要回怼回去的。

而冯衡也待自己的这个小妹很好,只可惜兄妹二人自父母和离后便很少能见到了。

听说年前,冯家二娘子私自出府想去幽州找兄长,最后被府上的侍卫抓了回来。这才稍稍消停。

并且这位冯二娘子还是她堂兄,裴钰的未婚妻。

只是听闻,是裴钰强求来的,仗着自己父亲是亲王便想强取豪夺。

幸得冯二娘子还未及笄,能拖一阵是一阵。

眼看着不过半个时辰就要到亥时,待到亥时宾客们也大多都要打道回府了。

裴淳听完这冯家大小趣事,也有了些头绪。先前还愁这冯家不好入手,如今看来,也并非全无破绽。

她朝琼叶招手,“你去替我将冯家二娘子找来,就说有一事想请她帮忙。”

琼叶得了令,正欲开门,便听殿下又道:“若冯大人在场陪同,便尽量避开他。不要叫人知晓了冯二娘子在本宫这里。”

外头眼下正热闹,几轮推杯换盏,论谁也躲不过劝酒。

而她的人前去唤冯霁,就算是碍着身份也不好将她拒绝了。

果不其然,不过半炷香琼叶就将人找了过来。

“吱呀——”

琼叶将门推开,身边跟着个怯生生的女子,脸只有巴掌大,生得糯糯的。

裴淳正坐在桌案旁,漫不经心地摆弄茶具。

那女子冲她行礼:“小女见过公主,公主万福。”

规矩倒做得不错。

裴淳抬眼朝她一笑,“不必拘礼,我不过也只比你大几岁。二娘子不介意的话,可以与我以姐妹相称。”

冯霁在家中常耳濡目染,都说伴君如伴虎,她若是真以姐妹相称了,冒犯了殿下可如何是好。

她忙不迭复又行礼,像只竖着毛的兔子一般,“殿下说笑了,小女何德何能,是万万不敢逾矩的。”

裴淳只道她年纪小,做事却机灵。行事这般,定是在家中长辈的影响下日渐形成的。

恰恰说明,冯大人也不是好拉拢的。

她从小妆匣里拿出了一对镯子,却并非想用首饰拉拢人。

她自顾自戴上其中一个,不紧不慢道:“冯衡是你家兄长吧?他在我舅舅手底下办事,为人还算勤奋。舅舅很是喜欢,常常写信念叨。”

冯霁一听兄长名讳,一双眼睛亮晶晶的。捏着手帕捂嘴笑道:“兄长办事一向认真牢靠,能得秦将军喜欢,是兄长的福分。”

听罢,裴淳起身拉过她的手,“正是。所以我说,冯家妹妹能得我喜欢,会觉得有福气吗?”道完,另一只镯子便已经稳稳戴入冯霁手腕了。

偏裴淳还将自己的手腕同她的手腕碰在一起,两只镯子“铛铛”作响。

冯霁受宠若惊,可也不敢贸然摘下镯子。只好怯怯地看着她。

“只是觉得有眼缘罢了,二娘子若是被我吓到了,倒是我的不对了。”裴淳以退为进,欲背身离去。

冯霁一紧张,便扯住了离人的衣袖,温吞道:“并,并无此意。姐,姐姐送的镯子,妹妹很是喜欢。”

裴淳这才请她入座,将糕点摆到她面前。

“上次春宴在席间,我远远瞧见了妹妹。便觉妹妹气度不凡,这心里便一直惦记着。今日就想着把妹妹找来叙两句家常,解解闷儿。”

冯霁这才卸下防备来,拿起一块糕点,朝她甜甜一笑。

“听闻中郎将常年都在边关,你与兄长应当是许久没见过了吧?”她话一顿,轻叹一声:“我也是有兄长的人......”

闻言,冯霁难掩愁色。她与阿兄至少有三四年未见了。

不过片刻,琼叶就见冯家二娘子,嘴里糊着糕点,哇哇哭了起来。差点没给她吓住。

到底还是个方满十三,思念兄长的小姑娘罢了。

裴淳揽过她肩膀,轻拍着:“听闻中郎将现下在益都,你青州祖父家。青州是我的地界,你若实在思念,兴许姐姐可以帮帮你。”

今日在宫中,母后塞给她一张纸条,那纸条上便只写了四个字:益都冯衡。

她若是能把冯霁带去青州,不论是于中郎将,还是于冯大人,她手上这个都是最好的筹码。

虽不知为何冯衡会突然回到益都,但裴淳知道,若此事办好了,她在青州的羽翼便会更丰满些。

冯霁到底还是个不谙世事的黄毛丫头,情绪一到,便抱着裴淳抽泣起来。

“呜呜呜,真的吗公主姐姐,我真的能去青州找我阿兄吗?”

裴淳轻轻点头,“好了好了,二娘子,睡一觉就好了。”

说罢,怀里的人瘫倒下来,压得裴淳有些喘不过气。

琼叶指着冯霁,半晌说不出话:“冯二娘子她!”

“糕点里下了些蒙汗药,没有个三五日是不会醒的。你把她扶到榻上休息吧。”

话音刚落,屋门便被人推开了。屋外宫人也已散去。

伴随而来的还有一道清凌凌的男声:“殿下还真是一刻都停不下来,不过几个时辰就搞出这么大动静来。”

裴淳并未抬眼去瞧他,只是闻到一股淡淡的葱油香。

琼叶安置好冯霁以后便自觉退下了。

“现下外头都在找冯家二娘子,殿下就要惹火烧身了。”他自顾自说着,又将碗搁在桌案上才坐下。

裴淳这才瞧见,原是他端了碗汤面来。

谢之燕将筷子递给她,“殿下不怕吗?”

裴淳自然接过筷子,将汤面搅开,脸上不见半分慌乱。

“是冯大人在寻她?”

“是裴钰。”谢之燕如实答道。

裴淳将面挑起,清汤面上浮这几滴油水,葱段不多,却处处散着葱香。

味道却不是她想象中的那般寡淡。宫里饮食一般以清淡为主,但这碗面里却带了几分辛辣。

“随他去吧。冯大人回府了吧?”她像是盘问小厮一般,注意力显然都放在了这碗面上。

谢之燕莫名有些不爽,伸手将碗抽开些。

嘴上却还在回答:“喝得烂醉,被人背回去了。临走时问女儿在哪,裴钰说冯霁先行回府了。”

裴淳抬眸盯着他,双手正扶着碗。似乎在质问他方才为何把自己的碗移开。

“是吗,那裴钰是想趁人之危,自己把冯霁找到再带回亲王府?”

“挺不是人的。”说这话时,眼睛分明还死死瞪着谢之燕。

不知究竟是在说裴钰,还是他。

谢之燕也丝毫不示弱,也将手搭在了碗边,眼神却温和。

只是温和得有些渗人,他挤出一个笑来:“这面我做的,再骂,就别吃了。”

久等了 抱歉[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023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