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故人故事

发簪落地发出一声脆响,流光犹疑地想要回头,阮娴忙指向天空:“流光你瞧那是何物?”

“什么?”流光果然抬起头来望向空无一物的天际,困惑地盯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没瞧见吗?许是我眼花了罢。”阮娴糊弄道,心中暗暗计算着脚步。

不多时,一声轻唤如她所愿在身后响起:“姑娘请留步!”

阮娴计划得逞,满意地弯了弯眼,继而故作茫茫然回头:“是在唤我吗?”

她状似不解,看着那女子朝趋步上前,目光落在她手中的发簪上,这才恍然抬手抚向鬓边,惊讶道:“原来是发簪落了,我竟浑然不觉,多谢姑娘提醒。”

那女子瞧清阮娴相貌,当即一愣,匆匆行礼道:“见过长公主殿下,臣女有眼不识泰山,还望殿下见谅。”

“不必多礼,起来罢。”阮娴温和地摆摆手,在她起身的那一刻,忽然意外道,“啊呀,原来是姑娘你!我先前在诗会上留意过你的香囊,姑娘可还记得?”

她双手将发簪呈到阮娴面前,怯生生道:“自是记得。”

阮娴接过簪子,见她竟比自己这个疏于交际的人还要局促不安,心中的忐忑反而逐渐消散,底气愈发充足起来:“姑娘瞧着眼生,我还不曾知晓姑娘芳名呢?”

“回殿下,臣女姓文,单名萱,家父乃大理寺卿文士承。”她说话时垂着头,下意识将袖口揉成团皱。

这姑娘方才于王贵妃交谈时,似乎没有这样胆怯吧?她在世人眼中,究竟是什么虎豹豺狼?

阮娴无奈莞尔,更是将声音放轻放软,几乎哄着她道:“原来是文大人家的小姐。文姑娘不必如此紧张,我只是想说,你的香囊很是漂亮。”

文萱闻言碰了碰自己的香囊,红着脸道:“多谢长公主殿下抬爱。殿下若是不弃,臣女改日做一个更精巧的赠予殿下。”

“竟是文姑娘亲手所制?真真是好手艺!”阮娴也随之望向她腰间的香囊,“不劳烦文姑娘了,我请绣娘仿制一个就好,姑娘可否将香囊借我瞧一瞧?”

“自然。”文萱点点头,手忙脚乱地将香囊解下来双手呈给她。

阮娴颇有些忍俊不禁,接过香囊后,宽慰似的拍了拍她的肩膀:“文姑娘安心,我不吃人的,放轻松些,咱们边走边聊,找个地方坐下。”

“是……”文萱缩了缩脖子,咬着唇点点头,跟上她的脚步。

阮娴捧着香囊端详片刻,很快便将其归还:“果然很精巧!我还以为是图样选的好,如今一看原来是文姑娘的绣工非凡,竟将梅花绣得如工笔画般精致漂亮。我听说过一种以针作画的绣艺,其制品光彩射目,巧夺天工,文姑娘可是运用了那种技艺?”

“正是。”

“听闻此绣法十分复杂,饶是宫中的绣娘,也少有精通此技者,文姑娘当真是天资聪颖!”

“公主过奖了。臣女乃太泽郡人士,自幼耳濡目染,学个五分像罢了。臣女的母亲精通绣艺,臣女要学的还有许多。”

说话间,两人不知不觉走上池畔的水榭,阮娴示意文萱落座,而后面对着她坐下道:“原来文姑娘来自太泽郡啊,都说江南风水最养美人,怪不得文姑娘如此兰心蕙质。

“我儿时读过《江南风土志》,对江南一带兴趣颇为浓厚,只可惜一直无缘亲身涉足。文姑娘既然来自太泽郡,可愿与我说说家乡风采?”

“自然愿意。公主如此喜爱臣女的家乡,臣女荣幸之至。”文萱红着脸点点头,悄悄抬头看了眼阮娴,心中愈发怀疑自己是否有所误解。

公主分明又温柔又和善,为何传闻那样不堪?难不成她弄错人了,真正顽劣的另有其人?

阮娴心中装着事情,并未察觉到她若有所思的神情,看似津津有味地听文萱介绍她家乡知名风物的同时,装作不经意地摸向腰间,忽地诧异道:“遭了,我的玉符不见了!”

“诶?”文萱话语一顿,“莫非落在路上了?是很贵重之物吧!”

“玉符是身份的象征,但宫里宫外没几人不识得我,倒也不算什么大事。”阮娴摆摆手,看向一旁的流光,“流光,你去贵妃娘娘那偏殿瞧一瞧,约摸是与方才换下来的衣服放到一处了。快去快回,我就在此处等你。”

“是。”流光得令,福身后便匆匆退下了。

阮娴目送流光离开,而后回头继续看向文萱:“无事,文姑娘你继续说,我听着呢。方才说到科举,然后如何呢?”

“在我们那儿,每年院试的放榜之夜,中试的秀才要乘上画舫沿河巡游。两岸的茶肆会垂下竹竿,系上彩笺,才子们就以竹竿为笔、河水为墨,在船头木板上即兴赋诗。我兄长也曾参与其中,因他素善诗词,一时出尽了风头,那段时间,来议亲的人都快把我家的门槛给踏破了……”

文萱无奈中带着一些骄傲,阮娴想起方才那句诗,笑意淡淡,不达眼底。

“对了,说到笔墨,我倒是想起一位故人来。我有一座极喜爱的笔架山,就是初次见面时她赠予我的。那笔架山的用料,据说是选取太湖石的天然孔窍,每当晨光穿石而过,宣纸上能投出一副山水画,移步换景,精巧绝伦!”

阮娴说着,不由叹了声气,遗憾道:“只可惜,也只是睹物思人罢了。我那友人已数年不曾入京,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诶?说来也巧,我那故人,也与姑娘一般来自太泽郡呢!你们既是同乡,或许文姑娘识得她?”

“不知殿下所指的是哪家的千金?”

“漕运总督杨家的五姑娘,闺名语枝,文姑娘可曾有所耳闻?”

“原来是杨大人家的千金!”

阮娴眸色微亮:“文姑娘认识?”

文萱见她面露喜色,眉间却隐有几分踌躇:“杨家人才辈出,名满太泽,无人不知。只是,这杨五小姐两年前便出阁了,据说夫家在淮胥郡,臣女也许久未曾听闻杨小姐的近况。”

“原来如此,她成婚了啊,怪不得几年未见她。”阮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怅然道,“时光一晃而过,印象中的她还是豆蔻年华的少女,转眼竟嫁为人妇了。”

“我还记得那年,杨氏父子进京述职,母后娘娘将她与她二嫂嫂一同召入宫中,那是我头一回见她……说来,她那位嫂嫂也是个顶顶温婉聪慧的女子。”

阮娴说着,语气微缓,目光状似不经意地掠过文萱的面庞:“不知文姑娘可有印象?”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