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渐渐变成暴雨倾盆,伴随着闪电倾泻而下,一道惊天闷雷将昏迷中的顾泱炸醒了。
顾泱头偏向床的外侧,眼睛缓缓打开一条缝,阴暗的房间,在乌云盖顶下更加昏暗,离床不远的地方摆着一张破旧的四方桌,三把长条凳,再远处只有掉落成一扇门的衣柜,旁边还留有一个木盆正在接雨水。
顾泱看完房间里的摆设心中有一瞬间的怪异感,她似乎还在梦中。
顾泱闭上眼睛,深呼吸了一下,嗅到空气中以前在沿海菜市场闻到过的鱼腥味和大海的咸味,她再次睁开眼睛寻找来源。
歪头看到房屋门口露出一节旧兮兮的渔网堆在地上,在雨水的冲刷下鱼腥味刺激着整个鼻腔,顾泱猛地睁大眼睛。
她不是正乘坐游轮环球旅行吗?
顾泱强撑着坐起身子,一阵眩晕感袭来,用手按了会太阳穴,缓解后,再次重新打量起自己身处的这间木屋。
目光所及之处,处处透漏着贫穷与破旧。
顾泱有些心慌,在21世纪,沿海城市的居民还有如此贫困的人家吗?
再看自己身上穿着打着不少补丁的粗布麻衣,一切都像是在玩扮演角色的样子,可又充满了真实感,顾泱更慌了。
正想着,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年轻少女跑了进来,看到坐在床边的顾泱。
轻“咦”一声,边解开浸湿的蓑衣边笑着说:“你终于醒了?”
顾泱沉默不语,打量着眼前不到二十岁的少女,去掉蓑衣后,露出相同样式的粗布麻衣,不同的是少女身上的补丁明显比顾泱身上的更多。
少女是典型的娃娃脸,肤色偏暗,一眼就能看出是靠海为生的人,不过少女的眼睛乌亮亮的,一笑还有个小酒窝,会让人放松警惕,心生好感。
少女将蓑衣挂在墙上,斗笠也挂在上面,又转身从柜子里拿了套衣服,对着顾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转身进了顾泱视线盲区的隔间快速的换了身干爽衣服。
顾泱老实的坐着没有动,主要是她晕眩的毛病改为头疼。
不一会少女出来,顾泱打眼一看,还是带着补丁的衣服,不由的出声询问:“你好,那个……你只有这种衣服吗?”
少女的脚步顿住,抬头看了顾泱一眼,脸色涨红,走到桌旁倒了碗水,朝着顾泱走来。
少女离得越近,顾泱从她的身上也闻到了海水的味道。
“你才醒,肯定渴了,喝点温水。”少女将碗递给顾泱,开始磕巴的说道:“我叫渔娘,我家……就……就只有这种衣服。”
渔娘不是结巴,她只是有点紧张和顾泱这样的人说话。
顾泱微讶,接过碗,抱歉的看着渔娘:“对不起,我还不了解情况。”
正说着,手里的碗突然掉落在地上,碎成几瓣,顾泱一时顾不上这些,她拼命蜷缩着身体,痛苦的按着脑袋,死死咬着唇,头疼加剧了。
因为用力,唇瓣渗出了血,她压抑着自己的痛苦,只因不想在外人面前大喊大叫的像个疯子。
渔娘也是一惊,慌乱的跑去厨房端来熬好的中药,看着顾泱苦的喝不进去药,又重新倒碗放了糖的温水,配着药喂顾泱服下。
喝完药过了会,或许是嘴巴和胃里的苦味压住了头痛,竟然感觉缓解不少,渔娘搀扶着顾泱靠在被子上。
才开口说话:“我是在海边发现的你,老村医说你撞到了脑袋,需要去西医院,可……我没有钱带你去医院,就求着他配了些草药先吃着。”
“对不起,看病的钱也是当了你的项链得来的。”渔娘连忙又跑向柜子,从里面拿出一个蓝色布包放在顾泱床头:“这是那日在海边发现你时穿的衣服。”
渔娘说着一口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原官话,顾泱差不多听懂后,用手解开布包,里面是件浅蓝色民国风洋装,还有一个停止转动的女士腕表,时间停在了一点二十八分。
顾泱的手顿了下,浑身血液发凉,身体开始发抖,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呆望着渔娘,张嘴问:“渔娘,你知道现在是几几年?几月?”
“1930年,十月。”
得到答案,顾泱倒抽一口凉气,瞳孔微微一震,喃喃道:“你一定是在开玩笑对不对?”
渔娘无措的摇摇头,担忧的看着顾泱,心里怀疑顾泱的脑袋是不是坏掉了,连何年何月都记不得。
见顾泱问了一句就傻愣愣的发呆,忧心忡忡的看着她:“你没事吧?”
顾泱闻言,胡乱的摇摇头,眼神真挚的看向渔娘:“我好多事情都不记得,你能跟我说说吗?”
渔娘目漏迟疑,她不知道从何说起,可接触到顾泱乞求的目光,思索一番,缓缓开口:“这里是上京城附近的一座小渔村,靠打鱼为生,自从民国后,城里换过好几位大人,如今上京是白长兴元帅的地盘,不过白元帅镇守在宁天不在这,上京城现在是他的儿子白曜少帅在镇守……。”
元帅?顾泱脑子乱哄哄的,现在还是军阀割据的时代。
不过很快又反应过来,白长兴,上京,这一个个陌生的名词让她跟记忆中的民国人物,地址,一个都对不上号!她的脑海轰的一下炸开。
顾泱在现代是个吃喝不愁的闲人,父母宠着她,惯着她,所以在她大毕业要去环球旅行时,很快就同意了。
没经历过啥大风大浪的她,现在要接受自己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民国,她的眼神微微一凝,心里试图理解这个现状。
渔娘看着顾泱目光有些迷茫,趁着顾泱正好醒着,询问道:“小姐,你还记得自己的家在哪吗?我可以替你给家里传个信,让他们来接你回去。”
渔娘倒不是想急着赶顾泱走,主要是看到顾泱的样貌着装,也知道她不是普通人,怕她的家里人这么久没找到她该着急了,更何况,回到家,以顾泱的家境,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救治。
“叫我顾泱就行了。”顾泱听她提及这事,才想起还没见过自己现在的样子。
“可以给一个镜子吗?”
渔娘起身去拿镜子递给顾泱。
顾泱照了一眼就放下心来,除了右眼角的那颗泪痣消失不见,脸还是那张脸,明艳动人,一笑一颦都带着灵动,不过此时的这张脸比现代的模样更年轻,也多了几分天真清纯。
顾泱看着胶原蛋白明显的脸蛋,十七八岁正值花季,也万分庆幸不用再重新接受自己新的面孔。
顾泱放下镜子,看着渔娘摇头回答:“可能是撞到脑袋,我只记得自己的名字,其他一切都忘了。”
顾泱头疼的时候脑袋闪过一些片段,是这个世界的顾泱晚上站在游轮的甲板上,突然游轮上出现骚动,甲板上的人疯狂的奔跑着,顾泱一时没站稳,被挤掉进海里,其他的就没有了。
“啊。”渔娘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安慰她:“那顾泱你先在我这里住下,直到记起来再说。”
顾泱没有答话,轻轻点了点头,此时的她记忆没有,钱也没有,还生着病,她也不知道离了渔娘还能去哪?
顾泱想了想,将小洋装重新包好,递给渔娘:“渔娘,你找个时间把这衣服和腕表当了,先换些银钱吧。”
“不用,你看病的银钱我还有些,我弟弟江宁今天出去卖鱼去了,回来肯定也会带些钱回来的。”渔娘婉拒,当时没经过顾泱同意就拿了顾泱的首饰换钱是迫不得已。
如今还要再拿,她有些过意不去。
顾泱劝说着:“我需要钱,这件衣服我现在也穿不出去,换些仅需的东西更好。”
顾泱心里猜到民国看病花钱需要不少,预估了下首饰能换的银钱,如今她昏迷的这几天大概花的差不多了。
渔娘看顾泱是真心实意,也不再推脱,顾泱昏迷了整整七天,首饰当的钱确实早在第四天就花的差不多了,这些天渔娘一直是四处借钱,拼命打鱼卖鱼才勉强供应上的。
顾泱处理好事情,药里的安眠功效起了作用,对着渔娘说了一声就沉沉的睡去。
晚上,雨停了,顾泱被屋外的说话声吵醒,听声音是一些上了岁数的中年女人在劝说渔娘。
“渔娘,你是不是傻?既然你救的那位小姐醒了,还不赶紧给人送回去,说不定还能得些救人的银钱。”
“什么,那小姐失忆了!这可怎么办好?”
“对呀,要是她一直没想起来,难不成你还一直养着她不成?”
“就是就是……”
渔娘听着周围邻居七嘴八舌的劝说着,心中明白这些婶子心里不坏,一切都是为了她和弟弟好,知道她养活弟弟的不易,如今还要养个娇小姐,都在替她发愁。
“各位婶娘心好,渔娘是知道的,只不过如今顾小姐还在病着,其他事等她病好了再说吧。”渔娘拖延着,她实在不忍心将一个病人赶出家门。
渔娘一说话,众人就知道劝说无果,索性不再多说,毕竟不是真的一家人,她们只能劝说,做主的还是渔娘,随即又叮嘱几句,就都匆匆回家做饭了。
渔娘原本家庭还算过得去,靠海吃海,自从一年前父母遇上海难双双去世之后,就只能靠渔娘养家糊口,可渔娘毕竟岁数不大,挣不得几个银钱。
顾泱听到那些劝慰的话,心思复杂,知道赖着渔娘不是长久之计,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生存问题。
顾泱发着呆,想着如何在民国生存,就看到一个15岁左右,跟渔娘一样娃娃脸穿着补丁衣服的男孩走了进来。
顾泱猜到这是渔娘的弟弟,名字叫江天。
顾泱坐起身子,笑着跟他打招呼:“你好,江天。”
江天呆住,慌张的大声囔道:“姐姐,她醒了!”
渔娘听到声音,端着碗鱼粥,进来给了江天的脑门一下,低声斥道:“喊那么大声干嘛。”
说完,径直朝着顾泱走来,扬起酒窝笑脸:“正好,才熬好的鱼粥,你先喝点。”
“谢谢。”顾泱真诚的道谢,想到刚才渔娘对其他人说的话,知道这是个善心的姑娘,也是她的救命恩人。
顾泱喝了两口,实在接受不了鱼粥的腥味,就还给了渔娘,脸色露出几分抱歉。
转移话题道:“渔娘,这里离城里近吗?”
渔娘见顾泱只喝了两口,知道她喝不习惯,眼睛看了眼江天,江天会意接过鱼粥,出门去了。
“十分近,这里是最靠近上京城的一个村子。”渔娘解释道,说完也没走,她看出来顾泱是有事想问她。
顾泱闻言,点了点头,她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在这里打鱼为生肯定是行不通的,只有城里的工作种类多,才能找到合适的,她虽然在现代是个咸鱼心态,但该学的一点也没落下。
顾泱拉着渔娘又问了很多关于这个时代的问题,跟记忆中的民国大差不差,上京城也是有租界存在的。
渔娘将自己知道的通通说了一遍,等到俩人都口干舌燥之后,才停下来,江天恰到好处的又重新端了碗热乎的米粥递给顾泱。
顾泱微愣,渔娘顺手接过,笑着道:“这是新熬的米粥,你可能喝不习惯鱼粥。”
顾泱刚才和渔娘聊天,知道受战争影响,这里的大米比鱼肉还贵,所以她们海边的人会在粥里加入比大米更多的鱼肉以增加饱腹。
看着纯白的米粥,顾泱心中一暖,伸手接过,喝完才道:“我一定会报答你们的。”
渔娘没有多说,等她喝完粥,又重新喂了些药给顾泱喝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