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想起个典故
肥国早在百年前常受中洲境外异族侵扰,岐国天子鞭长莫及,淄国国君代天子抚诸国,多次助肥国夺回领土,此后肥国依附于淄国,依照那时淄国的建制划分里巷。
“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巷,十巷为乡。被淹没的地方,大概是十个乡,也就是上百个巷上万人流离失所。”应心瑭给周孟夏和端木嘉这两个没看任务介绍的公主公子,说了下灾情范围。
在应心瑭看来,肥国这次水患相当严重,有玄黄门建造道观供奉香火的地方,不该连灾害预警都没有。
端木嘉切了声:“我不看就知道,以前我在玄黄门也来肥国救过灾。”
周孟夏哼道:“你们是不是顺其自然过头了,肥国就这样建了被淹,淹了再建。”
“什么你们?我现在是忎峄门弟子。”
端木嘉走在最前面,“这里我熟,先带你们去找负责乡内政令的乡良人。我们配合他们一下救灾,完成任务很容易。”
隋俞嘿嘿道:“到时我们要记得留个名,这很重要。”
应心瑭四人赞同地齐齐点头,左长老鼓励第一轮比试完的人接学宫任务,自然是要弟子出来传承儒家道统。
以五人的修为,和各自特长,分工救助受灾的人效率很高。
隔两日在另外一个乡上,应心瑭得知曹伯沛五人先在道观中接受香火参拜之后,才开始施展术法救助。
隋俞正在旁边报名号:“我们是——上九流仙门名宗泰室山忎峄门弟子!掌门真人微生最——”
四大名助就不说了,免得回去被批评另起名号……
被洪水泡过的里巷,到处都是泥泞,周孟夏一直御剑飞行,不肯下地走弄脏名贵的鞋子。
众人听隋俞报完名号,对着唯一像仙女的周孟夏不停参拜。
五人都已经才气灌顶,只不过应心瑭不能用才气元吸收造化之力,隋俞不知道自己吸收的造化之力被小说家拿去催生愿望种子发芽。
剩下周孟夏、端木嘉和向莲,都不会放过感受浩然精神气修炼的机会。
应心瑭站在破碎发霉的半块门板上休息,分析三个显宗的修行差别。
玄黄门作为道门正统,以修炼内丹为正途,自太初学宫建立之初,治理民间奉行虚静无为休养生息,不会提前干涉自然灾害,只会在人们烧香请愿后出现。
儒门积极入世,默默救助,至于被救助之人能反馈多少浩然精神气,这不好说。事后免不了再说些“斧斤以时入山林”之类的教化之语。
可这些对于受灾的人们,没有可实施性。
你说取用天地造化要有度,可谁来控制这个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俗世中人谁不想多拿点。
应心瑭抱着双臂朝那片浑浊湖泊望去,这个问题就是墨门师父修行之道,与道门和儒门之间的差别了。
师父会教橘树里的人,记录涨水规律及时发现异常,事先开辟泄洪河道;会教胡国人改造省时省力的耕种器具,开垦贫瘠土地之外尚有余力另谋出路。
那结果呢?
橘树里的人牢牢记着求仙不如求己,还有几人记得师父。
忎峄门在来太初学宫之前偏安一隅,而玄黄门道观遍布淄国等三十多个诸侯国。
端木嘉一个飞跃过来,精神不错:“出这么多力,总算有不少精神气,够我才气元嵌合浩然之气灌顶两轮。哎应心儿瑭,你发什么呆。”
“想起个典故。”
“什么?”
“扁鹊见蔡桓公。”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1)
应心瑭听端木嘉背诵,修眉轻蹙俊眼迷茫。
橘树里的水患治于未发之前,无人伤亡,便也无人惦记师父。
忎峄门在姜国设置五阙分窗,及时处理超凡祸事,常遭埋怨。
玄黄门顺其自然不加干涉,在死尸哀嚎中下凡间,供奉多多。
最无助绝望的时刻,求神拜仙的诚心最盛。
将事情做得越超前越及时,得到的越少……
端木嘉摸着下巴,抬肘碰了下同门:“应心儿瑭,你看向师妹。”
应心瑭看过去,只见不少人使唤向莲。
“向少仙,能帮我找找家里被冲走的银钱吗?”
“哦哦是多少,装在哪里。我这还有些齐刀灵币,你先拿着。”
“向仙子对不起,我把你给得灵药用光了。”
“没事没事。”
“那你能再给我点吗?”
“应该的。”
“向仙子向仙子,你们可以帮忙重新盖房子吗?”
……
周孟夏御剑在半空,喊道:“向莲,他藏起来没用完,别再给他!灾后重建,由各乡良人等城邑支援。”
端木嘉气道:“你说这些人,我那时和曹伯沛他们来救灾,也没见过这样的。这些要求他们敢跟曹伯沛几个提吗!”
应心瑭来一句:“谁好欺负,里巷生存过的人,心里门清。”
就像最开始,她让姜遣点石成金,因为她知道,他最多不给,不会对她怎么样。
她那时好不容易遇见个仙人,过了这村没这店,说不定他真给呢,不提白不提。
应心瑭过去替换忙个不停的向莲,往那一站,气势凌人,没人对她提什么要求。
又过了三日,受灾之人都安置妥当,午时她和四名同门找了个简陋的地方歇息。
据她这几日了解,肥国曾经十分富裕,哪怕因受异族侵扰依附于淄国,那时住在这里的人们也都吃得胖乎乎的。
大概八十多年前,有玄黄门谢氏子弟修行至此处,因缘际会得到幻海蜃珠,洗经伐髓改变资质,没过几年结成金丹,如今境界早已臻至元婴真人。
“后来,这片湖泊就被谢氏占了,养珠助家族子弟修炼。”
端木嘉手臂搭在隋俞肩上,“我就知道这些了。”
“既然谢氏需要这片湖泊养蚌结珠,怎么还任由洪水泛滥。”向莲不解。
周孟夏晃悠着发髻灵簪,同样不解:“这有什么关系吗?”
剩余三人不管贫富,了然。
这有什么关系,里巷的人都死光了,也不耽误谢氏养蚌取珠。
应心瑭对还是不明白的向莲解释:“谢氏要得应该不是偶然捕捞的普通珍珠,就算幻海蜃珠难得,能帮助改善资质的一定是灵蚌结成的灵珠。没什么修为的人,养不来看不住灵蚌。”
“所以淹死就淹死了?”向莲肩膀颤了一下,“那这里的人就不想想办法,避免洪涝灾害。”
“若是灵蚌一类的妖族在水下作乱,那可不是没修为之人能预防抵挡的。”应心瑭往向莲那边靠了靠,花气袭人真解乏。
周孟夏猛然拔剑喊道:“降妖除魔的时候到了!你们四个,跟上我!”
应心瑭和端木嘉坐着没动,同时问:“去哪儿?”
受周师姐鼓舞,已经站起身的隋俞和向莲面面相觑。
若是灵蚌妖族,湖泊那么广阔,怎么找到湖底洞穴。
应心瑭最关心另外一个问题,若是谢氏都管不住,她们五个人去了不是送死。
何况能产灵珠的灵蚌洞府,谢氏岂能让别人摸进去捡便宜。
“哎秦素素——”她听见简陋棚子外有脚步声,转头看去。
秦素素特地过来接近任务目标,但她不会直接告诉有关谢氏在这片湖泊的动静。
“你们累不累啊,我这有些丹药。”她快步走过去,笑得像邻家妹妹,关切之态一点都不突兀。
“那多谢了啊,秦姑娘。”隋俞伸手就要接过瓷瓶。
秦素素松开手说道:“五块高纯灵石一瓶,或者三十钧齐刀灵币。”
端木嘉手一顿:“不是,你们玄黄门作为东道主,不犒劳犒劳我们,这点恢复真力的丹药还收钱啊。”
秦素素不好意思笑笑,看向应心瑭求救。
“应少仙,这是我自己炼制的丹药,可以缓解疲乏明颜焕容。”
应心瑭一把从隋俞手里抢回来:“那得付钱,这东西不便宜。秦少仙,你拿好。”
“拿来给我看看。”周孟夏昨日就喝光了荀草仙露,正需要这类丹药。
她接过来,嫌弃道:“瓶子真粗糙。”
闻了闻又道:“也没什么香甜味道。”
秦素素懊悔,这公主说不定是个买椟还珠的主,她怎么就没用好看的瓶子装丹药呢。
“这确实是以荀草为主要材料炼制的丹药,因为不是仙露,我就没在丹炉里放香甜灵植,但是比仙露便宜一些。”
应心瑭凑过去闻了闻:“这还便宜?我们那边荀草仙露,五块灵石都能买两三瓶了。”
秦素素不松口:“那一定是荀草年份差多了。五块灵石一瓶,不能再少了。”
她绝对不能上赶着送,应心瑭很贼啊,她杀熟多赚钱,反倒不会被怀疑别有用心。
“应少仙不买吗,女修要对自己好一点哦,别怕花钱。”她递过去一瓶。
应心瑭没接,摇摇头:“我对自己好的方式,是不花冤枉钱。”
秦素素卖丹药的价格太高了,她没闻出来这荀草丹药比公主喝得仙露浓多少。
秦素素接过递给向莲,问道:“向少仙不要吗?”
“我没钱了。”向莲低着头,她这几天把自己那点钱都分给灾民了。
秦素素听着周孟夏嫌弃的话,将丹药收回来。
暗骂:周孟夏死矫情,应心瑭死抠门,向莲死穷酸,这钱真难赚。
应心瑭送秦素素一段路,随口问了问十多个里巷的水产珍珠生意。
秦素素也随意聊了聊,稍微透露一点玄黄门世家一脉子弟不难打听的消息,凡是资质尚佳被赋予厚望的,都有各自洞府产业,还有隐藏修者保护。
无意间示一点点好,应心瑭才不会怀疑她的用心。
既能接近应心瑭,又能让忎峄门弟子费心思对付谢氏,那再好不过。
应心瑭与秦素素分开,自己抟风就近飞向湖畔。
还真不能轻举妄动去探,谢氏有人过来救灾,说不定带着不少隐卫,而且世家修者可不缺少灵器法宝。
谢璟之得知应心瑭赶往湖畔,心下一沉。
忎峄门弟子非要找死吗,他可是带足了人手隐在暗处,连玄黄门师徒一脉都要对谢氏这片湖泊睁只眼闭只眼。
不过,听说战一宁因归海夕颜说应心瑭是贱儒,拔剑差点削人半个脑袋。
要杀了应心瑭,最好等她不知死活下入湖底,做成死于水妖之手的表象。
谢璟之正要安排人手,不料听手下修者惊慌回报:“公子,不知哪个玩忽职守,湖底有人传信,有只蚌妖逃出来了。万一遇见其余宗门修士——”
“散开找,注意隐匿。”他毫不在意地指派。
来这儿救灾的修者,不下十来个宗门的,有几个会在意一只蚌妖的话,它敢露出一点行踪,杀之即可。
谢璟之最在意的,是有半步真人和三公断之一坐镇学宫的九流名宗,忎峄门。
他带两人沿着救灾视察路线,遥看湖畔,见一人长身玉立,正在湖畔打水漂玩。
……应心瑭在琢磨什么?
谢璟之正要带人往前走,余光惊见一只小妖跃出湖面,拼死挣扎飘向打水漂的石子涟漪。
他大袖一甩,飞身过去除妖,不能让那小妖开口。
湖中化形小妖不过五六岁女童模样,不停招着肉乎乎的小手。
那个护着她逃出来的哥哥说了,他一个人救不了她,去找西岸湖畔四大名助。
引用:
(1)战国韩非的《韩非子·喻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5章 想起个典故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