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晴后的第二日,沈云珍望着下方缓慢退去的水位,心中的不安没有减少,反而愈发严重。
这个临时救灾点,虽然已经在她的领导下,逐渐形成了秩序,但食物的短缺和药物的匮乏,依旧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小姐,我们真的要……出去找人吗?”
小杏看着脚下仍泥泞不堪的路,忍不住面露忧色。
沈云珍点点头,以目前水患的情势严峻程度来看,坐以待毙不是一个好选择。
这里没有天气预报,她也不清楚还会不会有第二次降雨来临。
她的视线转到围坐在一起人群。
经过休整,大家已经走出阴霾,再次恢复了生机。
现在正是大家最团结的时候,她没有再犹豫,收回目光,眼神坚定:“不能坐在这里等,我们必须主动寻找出路,更何况,这次除了传递消息之外,我还想看看周围是否还有其他被困的百姓,能救一个算一个。”
“奴婢跟着小姐一起!”
对于小姐的选择,小桃向来是无条件支持的。
小杏见此也放下心中忐忑。
“奴婢也……”
“小杏,我需要有人替代我留在这里,等我回来。”
小杏闻言有些失落,但很快又打起精神。
“奴婢明白了,都听小姐的!”
接下来沈云珍又和其他人交代了一番。
让李奶奶和几位壮汉留守在这里,确保大家的安全。
得知她要出去找人的村民,都不约而同用敬佩的眼神望向她。
沈云珍安排好后,当即便挑选了几名体力较好的护卫,带上所剩无几的干粮,还有这几日赶出来的急救物品,带着小桃一起,撑着用倒塌的树干和藤蔓,临时捆扎出来的木筏,小心翼翼地驶出了这片他们在水患来临时,赖以生存的山坡。
此时正值朝阳初升,大家站在高处,目送着她离开的背影。
一些感性的人眼里不禁噙满了泪水。
“沈小姐可真是个大好人……”
“谁说不是呢。”
“希望她这一路上平平安安……”
大家一直看到那载着沈云珍的木筏,消失在转角处,才收回视线。
同样是行于湖上,与在京城泛舟的感觉却完全不同。
风吹起沈云珍身后绑着马尾的飘带,一身青色劲装打扮的她,远远看去,倒真像哪家年轻的俊俏公子。
只可惜随着越行越远,水面上逐渐从漂浮着的断木杂草,变成了家畜与人的尸首。
空气中更是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腐烂腥臭之气。
沈云珍强忍着不适,捂着鼻子,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不愿放过任何生命的迹象。
她们一直沿着水流相对平缓的方向划去,在行进了约摸半个时辰后,地势逐渐升高。
一片明显有异的水域出现在眼前。
“小姐,那水的颜色……怎么是绿的?”
小桃紧张地抓住沈云珍的袖子,在她耳边小声问道。
沈云珍看着脚下这片面积不小,却相对静止的湖泊。
这里的积水似乎并未与下游的洪流完全连通,竟然在此蓄成了一个颜色呈深绿色,表面看起来还有些清澈的湖。
她看着水面下隐约显露出的房屋残骸,心中一沉,低声道:“这恐怕不是普通的湖。”
沈云珍指向两边:“你看,这里的山体有滑坡的痕迹,大量的泥土和石头堵住了原本的河道,这才导致这里形成了一个临时的湖泊。”
小桃听着沈云珍的话,有些似懂非懂。
这种堰塞湖,沈云珍在读书时曾听老师讲过,是很危险的存在,一旦堵塞物抵挡不住水压……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她仔细端详,打算再确认一下时,不远处浸泡在水中的屋顶方向传来动静。
待几人划近后,才发现隔着屋顶更远一些的地方,一块凸出的高地上,有几名幸存的百姓,正拼命地挥动着衣物,试图引起他们的注意。
“救命!!救救我们!!!”
“这边!这里有人呐!”
沈云珍立刻指挥着护卫们将木筏划向高地。
“先救人!”
她压下心中的忧虑。
没有什么,比在眼前的人命更重要。
高地上困着三四个面黄肌瘦的村民,在看到沈云珍他们的木筏过来时,如同看到了救星般,激动地欢呼了起来。
将人都接上木筏后,原本还算宽敞的木筏,顿时变得拥挤不堪。
“谢谢姑娘!”
“多谢姑娘救命之恩!”
几人跪倒在木筏上,颤颤巍巍地向沈云珍道谢。
其中一名老者,更是老泪纵横的匍匐在地。
“我们困在这里三天,带的干粮早就吃完了,还以为要命丧于此……”
沈云珍扶起老者,将随身带的干粮分给他们,安抚道:“老伯,你们可以通过这条路,”她指了指来时发现的一条通往她们临时救灾点山上的路,“去到我们暂时落脚的地方,那里相对安全,也有吃食,我们还要再去附近看看,有没有其他落单的人。”
她详细告知了李奶奶他们所在的方位,将人送到安全的地方,看着他们互相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安全地带走去。
成功营救到一小批人后,大家的心中都有些振奋。
沈云珍却没有这么乐观。
她看着脚下的湖,用尽量简单的语言解释道。
“这个湖,就像是一个破掉的大水缸。虽然暂时用泥土将破掉的洞口糊了起来,可一旦堆积的水太多,或是时间久了,湖水将堵塞的泥土腐蚀冲垮,很容易再次发生决堤。到时候下游……”
她没有再说下去,但在场的人都能够听明白其中的凶险。
想到这次青州府大坝决堤时造成的灾难,众人的脸色都有些发白。
这个湖的蓄水量可不小。
见大家警惕起来,沈云珍悄悄放心了些,指向另一处有屋顶露出的水面方向。
“我们再去那边看看。”
护卫们听从沈云珍的话,再次出发。
---
此时,一艘更为结实,速度更快的木筏,破开水面,朝着沈云珍所在的方向驶来。
木筏上站着的,都是神情肃杀,服侍统一,腰间皆配有大刀的家族护卫。
而为首的,则是一名身着红色官袍,面容清俊,身材修长的男子。
他眉头紧锁,眼神锐利的扫向四周。
来的正是这两天带人清理河道的赵归明。
一路行来,见到各种各样的灾情惨象,他的心情愈发的沉重。
方才在路上,他遇到了那几名被沈云珍救出的村民,在听闻是一位姓沈的年轻小姐,带着丫鬟和侍卫将他们救出时,赵归明便瞬间想到了沈云珍。
尤其是几人口中还形容那女子气度不凡,临危不乱……
想到当初自己被沈云珍误认为是轻生者,对方还大胆的扑上来拉扯自己……
赵归明的心跳越来越快。
沈云珍的名字和身影,不受控制的在此时跃入他的脑海。
会是你吗?
那个在信中与自己畅谈山河,分享路遇趣事,笔下文字画面灵动鲜活的……小狐狸。
赵归明压下心头的激动与急切,仔细的询问了那女子的去向,随后立刻命令手下加速前行。
越是靠近,他越是忐忑。
怕自己突然出现太过唐突,更怕……找到的不是她。
在追赶上前面湖面上的那艘木筏,看清上面站着的那个,和第一次两人见面时,装扮十分相似的熟悉身影后。赵归明终于松了口气。
是她。
这一刻,他连日来的担忧和焦急,都化作了一抹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汹涌的冲击着他的胸腔。
她没事,她好好的,而且还救了许多人……
两艘木筏逐渐靠近。
“沈姑娘,别来无恙。”
赵归明开口,声音因情绪的克制而显得有些低沉。
沈云珍闻声有些愕然。
“是你?!”
刚才离得远她还没看清,只知道来人穿着官袍,面容依稀有些眼熟,没想到,竟是曾在京城有过一面之缘,且后来还与她成了笔友的那位公子。
待人走到面前,沈云珍近距离的感受到对方通身的气度时,更是愣住了。
这还是上次那个想不开的公子么?
莫非……是她去信给对方提供的解压法,效果太好?
赵归明想起自己一直没有告知沈云珍名字,当下便拱拱手主动自我介绍道:“在下大理寺少卿,赵归明。”
“赵……赵大人?”
沈云珍有些局促的开口。
两人虽通信已久,但确切说来,这还是第二次见面,而且还是在这灾后的险境……
嗯?险境!?
“赵大人,你一路行来可曾见到其他幸存的百姓?”
赵归明摇摇头。
“未曾。”
沈云珍指了指身后。
“我这边也排查完了,我们还是尽快离开这片湖为好。”
赵归明没有问原因,而且立刻吩咐人跟在她身后,两艘木筏一前一后,驶离了这片危险的堰塞湖。
赵归明看着沈云珍脸上虽沾染着些许泥点,人也有些疲态,但眼神却始终清亮,心中的某处不由得软了一下。
他目光在她周身细细扫过,确认她精神不错,心中暗暗放下心来,看来这几日小狐狸没有受伤,还将自己保护的很好。
沈云珍带着赵归明来到了他们的临时救灾点,在木筏靠岸时,沈云珍踩在塌陷的泥地上,一不小心打滑了一下,赵归明立刻想要伸手去扶她,可手臂刚抬起来,一旁的小桃便稳稳地托住了沈云珍的手。
“多亏你在,谢谢小桃!”
看着沈云珍的笑脸。
赵归明的手指微微动了动,默默地放下了手臂。
他的指尖蜷缩在宽大的官袍袖摆下,紧紧的握成了拳。
把人带回安全的地方,沈云珍这才主动的说出了急着离开的原因。
“刚才那里,是一处堰塞湖,随时都有溃决的风险,不宜久留……”
听到沈云珍的解释,赵归明皱起了眉。
那片看起来清澈的绿色湖泊,竟如此危险。
“小……沈姑娘既有几分了解,那可有解决此湖决堤的办法?”
沈云珍有些惊讶,赵归明也太敏锐了,不过她就算知道解决堰塞湖的办法,那也得配合现代的技术,在这古代,即便是她有心也无力。
若是用人工挖掘的方式来引流或疏通,消耗的人力财力不说,没有足够的保护措施,甚至有可能造成新的**诞生。
沈云珍叹了口气。
“赵大人,想要解决这湖带来的危机,唯有引流这一种办法,可这事,靠人力不可为。”
她语气忧虑:“这湖形成不久,水势不稳定,一旦崩塌,下游那些刚缓过气来的百姓,将会再次遭受水灾之苦。”
若是在现代,及时疏散下游人群,再依靠爆破等方式疏通,使得水位下降,危机自然可解。
或者等用仪器监测湖泊的水势稳定下来,还能修个发电站利民。
但在古代,却没有那么多手段,最好的办法……还是将下游的人都迁走。
赵归明在听沈云珍说完后,心中也想到了这个办法。
“既然人力不可为,那便让下游的人迁居。”
沈云珍点了点头。
“目前只有这一个办法,若是将来水位下降到不会造成灾害的地步,或可再行制定疏通之策。”
赵归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看着她略显苍白的脸色,以及眼下的青黑,还是没忍住提醒道。
“沈小姐这几日奔波劳累,也需……照顾好自己,多加保重身体。”
听着赵归明话中的关切,沈云珍微微一愣。
两人的眼睛在不经意间对视上,赵归明却立即撇开了头。
沈云珍看着他略显冷硬的侧脸,仿佛刚才那句关怀只是随口而为,她心中莫名有些失落,视线一转,却意外发现赵归明的耳朵通红,且那红意,还有往脖颈蔓延的迹象。
她瞬间明白了过来,轻笑出声。
赵归明听见她笑,不由自主的又将视线移了回来。
微妙的气氛,带着一丝缠绵在两人之间蔓延。
就在这时,赵归明手下的一名侍卫,神情凝重的疾步而来。
他俯身在赵归明的耳边低声禀报:“大人,去下游查探的人传来消息,说是有几个村落,出现了发热、呕吐之症,恐……恐是疫症之兆。”
他的声音虽低,但离得近的沈云珍,依旧听到了几个关键词。
下游、疫症……
她的心猛的一跳,水患后确实容易出疫情,尤其是在这个大家都没有必须烧开水喝的习惯。
赵归明的脸色也瞬间变得严峻起来。
刚刚还在庆幸自己寻到人的他,心中再次被阴云填满。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