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太子纵火

半个时辰前,冷宫配殿。

“你可知集英殿起了大火?”

半梦半醒间,春红看见一个白衣女子飘在眼前。

“啊——有鬼!”

“不是鬼,”林锦俯身握住春红手腕,“你看清楚,是孤。”

春红心跳错拍,毛骨悚然。

腕间冰凉,春红只觉呼吸紊乱,仿佛林锦掐制的不是她的手腕,而是脖颈。

春红立马跪下,颤颤巍巍地道:“公主明鉴,奴再没敢散播谣言。”

“你今晚可曾去了集英殿领赏?”

春红虽有疑惑,但仍老实回答:“回禀公主,奴在……那之后,确又去了集英殿,”她试探地问道,“可有什么不妥?”

林锦走到桌边坐下,喝了杯水润喉,徐徐开口:“却有不妥。”

春红连忙下榻跪在林锦脚边:“奴婢愚钝,还请公主明示。”

“集英殿突发大火,帝后太子、当朝宰相尽皆葬身火海、溘然离逝。”

林锦的手指沿着茶杯边缘打着转儿,语气散漫地道。

“今晚前往集英殿领赏的宫人均记录在册。这弑帝纵火的嫌疑、救治不及的罪名,你能躲得掉,还是躲不掉?”

春红的大脑一片空白,口中嗫嚅:“完了……完了……”

林锦抬眸,道:“孤倒是有一法子,能救你一命。”

她两指轻轻掐着茶杯,摇摇晃晃,不时有水洒落,打湿衣裙。

春红当机立断,高抬双手,将茶杯牢牢捧稳。

“集英殿的火是太子放的!”

春红自人群中走出,来到高官面前,下跪叩首道,“因为白日上午,就是太子烧死了太师!”

“皇上体恤太子殿下身虚体弱,允他不必苦读诗书。巳时阳光充沛、万物生发,特许太子此时接受讲学。”

大霖历八月十五,巳时末,太子书房。

太师年逾古稀,目力有限,今日出门讲学忘了携带放大镜,不得不将脸贴近书卷,将就看清文字。

纵使如此费力,太师依旧将书念得兴致勃发,读到趣味妙处不由摇头晃脑、品啧一番。

太子殿下躲在高高摞起的书本后面,嬉笑着转动手里的放大镜。

他天天看着太师拿着这个透明的镜子对着书照,一直好奇这到底是个什么物什,今日趁着太师不注意偷来研究把玩。

阳光透过敞开的窗照在太子的背上,不一会儿太子就热得流汗。汗液打湿的里衣黏附后背,太子别扭不适地来回扭动身子。

正当他被阳光照得烦躁,将要掀翻桌子大闹一通时,他忽地发现纸上显现一个明亮的光斑,光斑之处隐有烟雾悠悠飘起。

太子殿下起了兴致,随着手中透明镜子的扭转,那光斑变得忽大忽小、忽明忽暗。将那光斑凝聚成最刺眼的光点,“噗”得一

声,纸张便会爆燃。

发现妙处的太子殿下欢欣鼓舞。

怪不得太师整日爱不释手,他想,原来老头子天天讲学都在玩这个镜子!

他伸头望向陶醉念书的太师,认定他日日偷懒怠职,将光点悄然移至太师的衣裳。

集英殿殿前广场一片沉寂,众臣缄口不语。

春红娓娓道来:“我发现了太子书房着火,急忙跑到吉祥缸边舀水救火,可是太子……”

「凡救火者,格杀勿论。」

太子书房外,一声震吼迫使冲向火场的宫人们停住脚步。

太子殿下亲口下令,无人敢逆。

火场里太师痛苦的惨叫声撕心裂肺。

太子殿下捧腹大笑,很是满意自己对“有罪之臣”的惩处。宫人们跪在地上,徒然看着熊熊巨火吞噬书房。

“还是后面闻讯赶来的华殿司不顾太子禁令,率领禁卫军将火扑灭的,”春红坦言,“可惜为时已晚,太子太师不治而亡。”

“胡言乱语!”

林锦含泪上前,怒扇春红一掌,“太子弟弟恭良谦顺,怎如你口中那般穷凶极恶?”

“奴婢没有胡说!”

春红不停磕头,额前鲜血淋漓,含冤地道:“太子白日纵火还不够,晚上又用放大镜在集英殿引了火!”

春红突然想起什么,猛然起身:“放大镜!这附近必能拾到太子引火的那只放大镜!”

她近乎疯狂地跑进集英殿废墟埋头翻找,没过多久便听她呼喊:“就是这个!找到了!”

众目睽睽之下,春红高举一只满是尘土污垢的放大镜跑了回来。

“太子殿下就是用这放大镜引了火!烧死太师!烧死帝后!”

人证物证俱在。

刘相身为国舅,自是知道太子头脑有疾的隐情,心中判定这场灾难是太子恣意胡闹的结果。

可不知内情的徐夫人忍不住开口问道:“太子惩处太师,禁止救火也算有理可依,可帝后大人,甚至连太子自己都身处火海,又怎会设下禁令?”

半个时辰前,春红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林锦的手肘搭在案边,嘴角扯出一抹讽刺的笑意。

“你只需一口咬定,太子就是下了禁令。”

“太子就是下了禁令!”

春红咬紧牙关,强硬说道。

她压下心中惶恐,转身面对跪了一地的奴婢太监,继续道着林锦交代给她的话,语气分外怒怨。

“大家难道都忘了吗?是太子殿下不让我们救火!他不让我们救太师,也不让我们救圣上!根本就不是我们渎职懈怠,而是太子下令我们不敢违抗!我们无罪!”

春红的这席话在大难临头的宫人们面前极具煽动性。

初时只有微弱的一两声抗议,渐渐反抗的声潮波涛汹涌,一声声“我们无罪”的呐喊响彻废墟上空。

宫人们不辩太子殿下是否当真下令禁止扑救集英殿大火,只想着若能证明自己不过听令太子,或可逃脱死罪、得见天光。

纵观大霖百年史书,也未有一页记载宫人集体鸣冤。

见证历史的高官们怔楞过后纷纷出言训诫,企图平息抗争。却不敌宫人数量众多,每人都抱着背水一战的孤勇,抓住最后活命的机会,声冤抗辩。

场面愈发混乱。

高官们慑服无果、手足无措之时,林锦一挥衣袖,抽出身后将士的长刀,利落挥向春红的后背,喷泄而出的鲜血霎时染红林锦素白的大氅。

春红双目圆睁,口中含着残缺的抗议,颓然倒地。

抗议的宫人们瞬间一言不发,高官们难以置信地看着林锦。

将士拖下春红的尸体,血液在地上曳出一条长长的线。

林锦怆然泪下:“太子弟弟何般懂事可爱,孤不能容允一个苟且偷生的贱婢污他身后名!”

她望向徐相,眼中尽是顺应天命的苍凉:“国舅,这场大火,就是意外。”

林锦语速缓慢,故意将“意外”二字道得极重。

在关乎脸面的事情上,刘相与皇后的看法如出一辙,所行所举要的都是一个体面。

刘相不可能当众承认太子头脑智障,更不可能亲口宣告太子纵火弑父。

纵火弑父,那可是足以遗臭万年的恶行。

这场大火必须是一场意外!

“这帮谎话连篇的奴才,竟为自保栽赃诬陷太子殿下,”刘相面色悲愤,道,“来人,都拖下去,凌迟处死!”

刘相令下,禁卫军置若罔闻、并无行动。

林锦泪珠连连,道了一句:“便依国舅所言。”

禁卫军们方齐声回道:“谨遵陛下旨意。”

电光火石之间,数十名禁卫军快步出动。

俯跪在地的宫人们见状吓得魂飞魄散,四下奔逃,殿前广场顿时乱作一团。

有的慌不择路撞倒了朝廷高官,有的迫不得已藏身集英殿的焦木瓦堆。

可手无缚鸡之力的宫婢太监怎逃得过精兵强将的追捕?

不过一刻,作鸟兽散的宫婢太监被禁卫军尽数擒获,统一押至宫外斩决。

远处传来凄惨的嘶嚎,林锦面容悲戚,并非假装。

无论宫人们是否选择指认太子,单论救火不力这一条罪责,他们今晚都难逃一死。

她救得了春红一人,却救不了牵涉集英殿火灾的所有人。

这群毕生效忠的宫人们,也仅在最后为保全性命违抗了宫规。数百人命,甚至都称不上是政局棋盘上的一粒棋子,顶多算作纷飞缭绕的浮尘。

方才被宫人鲁莽撞倒的高官们相互扶起,唏嘘林锦果真乖张跋扈,砍死宫婢不费吹灰,又嗟叹这场火灾终究原因成迷。

高官们并不相信誉满天下、德行兼备的太子殿下会干出烧书房、烧庑殿的勾当,也并不相信这场惨烈的火灾只是意外。

可是帝已驾崩,徐相亦薨。通览全朝,唯有刘相一人德高望重,使人信服。

他道是意外,那便是毋庸置疑的意外。

不过,除去好奇,高官们也并不在意帝后到底因何而亡。能在波诡云谲的朝堂稳坐二品阶位的,无一是鼠目寸光之人。

高官们只在意接下来由谁主江山、坐帝位。

赵谋也是这般想法。

他职任工部侍郎,官阶从二品,本不够资质现身于此,只不过在中秋夜宴上喝得酩酊大醉,一步一个踉跄地走在出宫的甬道上,朦胧听闻集英殿走水、帝后被困,惊得酒醒大半,混在高官之中赶回了集英殿。

赵谋回到集英殿时,帝后的尸体刚刚盖上白绢。

夜风寒凉,他脊背骤起一层冷汗,醉意了无。

蓦地转头,皎如明月的女子翩然而至。赵谋从未在宫中见过此等绝色。若不是他全然醒了酒,定会将这个女子误当成画卷上神韵超然的仙使……

“林锦,休得胡闹!自古以来,何有公主登基称帝的道理!”

刘相疾声呵斥,将赵谋拉回现实。

太子太师确实是太子殿下纵火烧死的,因为太子是真的智障……

小锦知道自己无法说服精明的高官相信火灾是一场意外,于是凭借深知太子病况的刘相之口,宣告灾因,刘相位高权重、深得官员信服,他开口,高官们不得不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太子纵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