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花笺

才见杨柳映池塘,转头大雪满汴梁。汴梁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科考,与此同时,距离赵曦辅政已过十月有余。

科考的试卷由礼部审阅,殿试则由皇帝与公主钦点。

殿试。

赵曦看着这份名单若有所思,上面的人,她大抵都识得。

“如今边患频发,国用不足,如何兼筹边防与节用?”

“宜效仿前人北征,集百万大军收复羌国,则边患自解。至于军费,当从百姓身上取之。”曹靖答。

赵曦眯起眼睛。

赵谦听完直摇头。

台下静得可怕。

赵谦又喊道:“李迟年。”

“臣在。”

“你如何解?”

“可削减官员俸禄、遣散冗兵,则军费足;再行仁政感化蛮夷,则烽火自息。”

赵谦连连摇头。

“秦斯。”赵谦语气不善。

“臣在。”

“你来答。”赵谦的声音虽然稚嫩,却十分沉着冷静。

“若少兵,则多征召士兵,若少钱,则多印钱即可。”

秦守良立在一旁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荒唐!”赵谦怒吼。

“陛下息怒!”

“这便是尔等为朕、为百姓挑选的国之栋梁!”赵谦怒视众人。

百官不敢言语。

李常侍道:“小人代长公主殿下言:此三人便是今科会试的前三名,卿等可曾知晓?”

台下诸臣不敢言语。

赵曦冷笑一声,真是苦了他们,费尽心思组织一场考试。没有让他们直接将家族子弟塞进来,当真是她的不对!父皇早在去年便开始整治科考,没想到他才驾崩不到一年,这群人又这般放肆!赵曦看向韩敬臣,韩敬臣恭敬地立在下首处,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

赵曦分明看见那名单里也有韩家的子弟!

赵谦的眼睛扫过台下,他失望至极。

“今科考试,全部黜落。”此言一出,百官惶恐。

“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铺天盖地的声音如浪潮一般席卷而来,响彻大殿,赵谦更加愤怒,“尔等要造反不成?”

“臣等惶恐!”

赵谦怒目而视。

李常侍道:“小人代长公主殿下言:今朝科考,乃礼部之责,与百官无关,卿等何必惶恐?”

赵曦这般不按常理出牌,众臣疑惑。

“礼部考题刁钻,应负全责。”

“礼部尚书江游、翰林学士秦守良。”赵谦忽道。

“臣在。”

“臣在。”

“尔等徇私舞弊,行事有失公允,朕甚为失望。现罚俸半载,望尔等克己奉公,谨言慎行,切勿再犯。”

“臣,谢陛下。”二人对视一眼,一齐道。

散朝后,江暮合方要离去,无意间瞥向台上,陛下与公主却未离开,二人似是在谈论着什么。

另一边,曹旭锐找到向承才。

“副相!”曹旭锐声音带着怒气。

“原来是枢副。”曹旭锐如今是枢密副使。

“此事,副相不该给本官一个交代吗!”

向承才故作不明:“何事?与本官有何干系?”

曹旭锐一脸怒色,“副相难不成想抵赖?”

向承才语重心长,“此事都是陛下的意思,枢副就算找到我也没用,怪就怪……”你自己家子弟不争气,向承才在心中补充道。

曹旭锐怒极反笑,“此事与副相也脱不了干系,副相这个态度不怕本官鱼死网破吗?”

向承才一脸无所谓,“枢副也不是第一日在朝中,此事若是闹到陛下处,于你于我都没有好处,枢副不如好生教导自家子弟,日后再寻机会。”

向承才说得没错,若是与向家交恶,日后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曹旭锐愤恨地吃下这波哑巴亏。

曹旭锐气势汹汹地走了。

几日后,朝会。

赵谦又提了一次科举之事,只可惜朝中应和之人寥寥,赵谦与赵曦对视一眼,赵曦摇了摇头,赵谦无奈,向后腿了一步。

朝堂又陷入寂静。

枢相柳棣站了出来,“禀陛下,今早传来战报,北部大捷,顾将军击退羌国,我军大胜。”

赵谦神色激动地转过头,赵曦也是一脸喜色。

“臣等恭贺陛下!愿吾皇万岁,愿国祚永昌!”

顾帅不日便率大军而归。

顾帅打了胜仗,纵然是之前反对的诸臣也难掩喜色,唯有江暮合在听到这则消息之后,垂下了眼皮。

下朝之后,赵曦与赵谦一同去了柳后处。

柳后也知道顾帅打了胜仗,看着两个孩子一脸喜气,柳后语气更加温柔,“朝中有你姐弟二人,母后甚慰,你们父皇若是看到你们二人这般,也会十分开心。”

明日便是宴帝的周年。

赵曦笑笑,心中虽然难过,但也不似之前那般心痛难捱。她要带着父皇的期冀活下去,她远有比悲伤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除了服,便可以议亲了,曦儿,你当真没有心慕之人?若是有的话,母后为你做主。”

柳后突然转移换题,赵曦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母后”,赵曦扑到柳后怀中,语气沉闷,“曦儿真的不想嫁人。

“傻孩子,女子怎能不嫁人。”

“曦儿若是嫁人,谁来陪着母后,谁来帮助谦儿?”

“宫里这么多人,还少了你伺候不成?谦儿在前朝亦有百官相助。曦儿若是嫁人,母后便也也安心了。”

赵曦咬了咬下唇,“曦儿舍不得母后。”

“曦儿日后嫁人也可以回宫的,曦儿,你告诉母后,你可有中意之人?”

这次赵曦别开脸,瘪了一下嘴,一副不可说的模样。

柳后瞬间明了,惊喜道;“可是顾小将军?顾小将军不日便归,少年将军,随父亲建功立业,与你甚为相配,若你愿意,哀家这便下旨。”

赵曦连忙摇头,“母后误会了,我与顾钰情同兄妹,并无男女之情。”

柳后神色黯然了一下,又笑道:“无妨,你若没有心上人,我们便慢慢挑。只是曦儿喜欢俊俏的郎君,母后翻过几个适龄郎君的画像,没有一人可媲美江学士的相貌。”

听到江暮合的名字,赵曦的心忽地揪了一下。二人虽是常见面,可也未言一语。

赵曦始终记得他说过他仍会让自己失望,他定然知晓了自己的心意。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惟有她心中那抹情意不曾更换,却又肆意增长,如蝗虫过境,掠夺心田,寸草不生。

“惟有顾小将军的相貌尚能入眼……”

赵曦黯然,柳后再讲什么她也听不进去了。

“阿姐。”

“阿姐!”

赵曦猛地回神,“陛下?”

“阿姐在想什么?”

赵曦摇摇头。

“阿姐,你前日说得法子可有眉目了?”姐弟二人上次就科举一事进行了深刻地探讨。

赵曦笑笑,低下头,早在昨日她便想到了一个法子,方才便想和赵谦说此事,但是被柳后打断了。

赵曦在赵谦的耳边说了什么。

赵谦的眼睛亮了,“阿姐这个法子好。”

赵曦笑笑,好不好,日后试了便知。

宴帝周年祭后,皇帝与长公主除服,恢复宴饮与集会。

恰逢三月初三上巳日,赵谦下旨举行宴会。

上巳日素来重要,往年皇上借此赐宴新科进士。然今年所有学子皆黜,皇上便邀今科举子前来,共赴盛会。

江暮合一早便收到一封信。

“顾帅已至新城,顾小将军舍下大军,先行一步,两日便到。”两日之前发出的信。

江暮合手指捻过纸张,下一秒便成一片碎屑。

宴设在琼林苑。

园内开凿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型水道,宴会上最重要的一环便是曲水流觞。

李常侍代赵谦言:“得头筹者,朕有重赏。”

百官听到此话便知皇帝心里打的什么主意,纷纷后退,将位子留给今科举子。

赵谦欣慰一笑。

江暮合亦随众臣退到一旁,不经意抬眸,不期看到一双熟悉的眼睛。

江暮合蓦地睁大眼睛。

琼林苑的另一边,则由赵曦主持,宴请京中闺阁女子。

赵曦最终还是挑了一条浅绿色的襦裙,发髻也只梳了简约的单螺髻。

女眷中有人提出要作诗,作诗并不是赵曦的强项,她没有参加,只随着众人出了一个彩头。

赵曦独自一人踏入牡丹亭。

亭外垂杨蘸水,烟草铺堤,亭内锦绣花团,争奇斗艳。

“曦娘。”

赵曦方坐下便听到声音,回头便看到了王令仪,笑道:“令仪姐姐。”

“怎么在此地,怪冷清的。”

赵曦摇摇头,“我不擅长作作诗,便寻一处安静之地赏花。”

王令仪拿出花笺和笔墨,“那你陪我。”

赵曦笑笑,王令仪也出自大家,素有才女之称。她做的诗若是拿榜眼,便无人能得状元。

赵曦接过王令仪递来的花笺。

花笺是粉红色的,上面浅印着蝴蝶花样,透着淡淡的茉莉香味。

赵曦抬眼,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此情此景,虽然有王令仪作陪,赵曦还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赵曦抬手。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这是赵曦昨日在诗集中读到的。

赵曦写完,王令仪也放下了笔。

王令仪将自己的花笺递了过去,“曦娘写什么了?给我看看。”

赵曦连忙将花笺收到身后,“没有的事。”

“我方才明明看见了。”王令仪不信。

“真没有,这不过是……我昨日看书看到的难题,我怕稍后忘了,便写了下来,一会还要去问江学士呢。”赵曦脱口而出后愣住。

“我方才听侍者说,他在那边。”王令仪不疑有他,说着便指了一个方向。

赵曦心中很乱,怕王令仪又要问自己,“我这就去寻江学士。”

赵曦抬脚便走。

王令仪却叫住了她,“曦娘,你的帷帽。”

赵曦拐了两个弯心绪才逐渐平静。

此地临水,两边皆有垂杨,满目翠绿,倒是开阔之地。

“此地甚是安静。”赵曦忍不住对落珠说道。

落珠点点头,将赵曦的神色都看在眼里。

“我们便在此地歇一歇。”

“是。”

赵曦摘下帷帽,一缕秀发缠住了系带,落珠上前帮忙,不小心碰到了赵曦的袖子。

赵曦张开双臂,心一点一点静下来。

赵曦满足地笑了。

入目便是一片绿色汪洋,真是让人开心。

“哒哒。”不知何处发出声响,赵曦一惊,收回手臂。

二人抬头,原来是一只喜鹊。

落珠有些忧心,“公主,此处恐有人来。”

赵曦点点头,她们出来得够久了,该回去了。

赵曦带上帷帽,袖子里侧的东西悄然划落。

纸笺落在草地的声音如白雪覆地,簌簌无声。

片刻后,却有一人走来,在一片苍绿中看见那一抹桃红。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张玉娘

垂杨蘸水,烟草铺堤——《东京梦华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花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