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军人利益

如果李晔在这时代高举仁义的大旗,那无异于找死。

周围都是豺狼虎豹,一座光秃秃的长安城,手上一堆卧底,玩仁义?绝对会被当成智障。

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不会跟你仁义,李克用不会跟你仁义,朱温更不会跟你仁义。

能动刀子,他们绝不会动嘴皮子。

读圣贤书可以,但绝不能被圣贤书里的仁义道德弄坏了脑子。

这个遍地财狼的时代,李晔若是想站住脚,就要比他们更狡诈,更凶残!

仁义是要分对象的,对百姓可以,对敌人就绝不能!

剿灭长安附近最大一股乱匪,李晔需要时间消化,所以并没有再次发兵,就让高行周率领神策军回长安。

他不是没想过改造神策军,但神策军内部盘根错节,父子相继,宗族林立,是老房子的产物,牵一发而动全身,李晔不清楚里面的底细,稍有差池,引起神策军兵变,那可就不是闹得玩的。

这年头兵头子造反常有,大头兵造反也像喝白开水一样平常。

上次李茂贞围攻长安,李晔对神策军的兵谏心有余悸。

事实上,神策军的战力并不差,只是战斗意志太弱。

改造神策军,只有等禁卫军成长起来再说,否则神策军乱起来,周围的李茂贞、王行瑜、韩建,又要趁火打劫,自己辛辛苦苦的一切,又要付之东流。

所以扩军势在必行。

李晔在城中设置了一处忠义堂,其实就是个说书的地方。

不过说书先生全是李晔从禁卫军挑选的,头脑灵活,牙尖嘴利。

青壮们劳作一天,吃了晚饭,闲暇时光,来听听故事,别提多惬意了,这年头娱乐节目太少了,有故事听,哪还不踊跃参加?

忠义堂每天人满为患,几乎整个细柳城的居民都会在傍晚时分听上一段。

今天听李卫公一战灭突厥,明天听郭子仪大战安史叛军,后天听韦皋大破吐蕃。

故事里重现了大唐盛世的辉煌。

讲到精彩之处,每个人脸上都是神采奕奕,恨不能生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

后世某些读西方书脑子读坏了的人在网上叫嚣:我不要大国崛起,我在乎小民尊严。

国家不崛起,小民何来尊严?

西国给了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的小民尊严了吗?

有尊严的不叫小民,而是子民,尊严是每个子民由内而外的。

有了忠义堂之后,细柳城的民风渐渐振作起来,开始自觉维护秩序。

柳城分军民两部,互不干涉,禁卫军的三条军纪不是摆设,李晔对禁卫军外宽内紧,几个青壮调戏城中妇女,被李晔在闹市斩首示众之后,所有人都知道军法不是闹着玩的。

有了忠义堂的引导,很多热血之人踊跃报名参加。

短短几日,禁卫军扩张到两千五百人,这还是精挑细选的结果,主要成分是流民和土匪。

既然扩军,就要重新梳理兵制,李晔借鉴这个时代兵制的框架稍作改动,废伍长,以十人为一什,设什长,十什为一都,设都头,五都为一营,设正副指挥使。

李晔自任都指挥使,同时设一个亲卫都,指挥使为辛四郎。

一共五营兵马,兔崽子们都跟着水涨船高,原先的九个什长全都升为正副指挥使。

这么多人的训练,靠李晔一个人是不行的,李晔又组建了一个教官队,从最早的两百多兔崽子里抽调优异者组成。

这些人无论是实力还是忠心都无话可说。

李晔本想跟教官队一起训练的,却被元景成拦住了,随着细柳城的壮大,名声渐渐传出去了,引来更多的流民,细柳城到了极限,马上要入冬了,城中的粮食刚刚够过个冬。

这些日子以来,李晔能把心力投入到军事上,多亏了元景成把细柳城料理的井井有条。

细柳城原本就是个小城,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扩军以后,城中就显得拥挤了。

李晔沉思了一阵,这么挤在城里也不是个办法,带进长安恐怕更不行,长安城里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他。

一举一动都会引来别有用心之人的揣度。

“去齐天王寨!”李晔只能打起山谷里的土匪寨子。

那片山谷是个绝佳的藏兵之地,齐天王能悄无声息在里面发展到一万多人,就说明这个地方的优势。

元景成知道齐天王寨,不过他的真实想法是迁一部分人进长安城,毕竟偌大个长安,人口不足它全盛时期的六分之一。

李晔其实知道他的意思,不过有苦难言,长安的确是最佳的移民之地,但长安同样是叵测之地,被人看出端倪,暴露细柳城的底细。

禁卫军是李晔藏的一把暗剑,还不到展露锋芒的时候。

元景成见皇帝避而不谈长安,也就没再坚持,“齐天王寨名字不太好,请陛下赐名。”

李晔哈哈一笑:“就叫藏龙谷吧。”

元景成是个很好的执行者,三天不到的时间,就迁去了三千青壮和八百民团,李晔还让周云翼领着一营禁卫军过去。

扩军是完成了,但军费问题随之而来。

不能像洪武大帝一样既要马跑又不给马吃草。

军队有理想,知道为何而战当然很好,但人若光靠理想只能喝西北风,必须正视军队的正当利益,这样军队才能有战斗力。

在这个问题上,唐朝是吃过大亏的。

唐懿宗咸通九年庞勋作乱,究其原因就是朝廷一再失信,为了节省开支,不让戍守桂林六年的江淮士卒归乡,士卒怒而起兵,百姓踊跃参加,最终酿成席卷帝国南方富庶之地的大乱,敲响了大唐帝国的第一声丧钟。

这支乱军是唐廷手上功勋卓着的精锐部队,曾帮朝廷平定多次藩镇作乱。

朝廷如此对待功勋部队,漠视将士正当权益,军心尽失。

这不是第一次,从玄宗朝开始,将士的利益就被朝廷各种原因牺牲掉。

正常渠道拿不到应有的利益,只能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

士卒自行拥戴首领,攻伐州郡,或是残杀朝廷派来的官员。

朝廷漠视士卒的权益,士卒也会漠视朝廷,唐之后的几个王朝,莫不都是如此。

洪武大帝搞卫所制,士兵成了军官的农奴,嘉靖年间,几十个倭寇就能直入内地,打到南京城下。

士卒和朝廷如此离心离德,朝廷怎能不崩溃?

但怎么分配利益,又是一个难题。

军功授田?一座光秃秃的长安能有几亩田地?

封官许愿?别最后又弄出一堆节度使出来。

大把撒钱?后唐、后晋、后汉都是这么玩的,谁给钱,谁就是皇帝,开战要给开拨费,守城要给守城钱……不给?我们自己拿。

这已经不是军队了。

正在跳转到苟出一个盛唐 第二十三章 军人利益绿色阅读 - 苟出一个盛唐 看书神 - 看书神小说阅读网 ...,如果没有自动跳转请点击[跳转]
有时候没有自动跳转是因为小说站对应的章节还没有生成,或者那个网站很慢,不是调整功能失效奥。请耐心点,^_^。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