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两相试探

几杯米酒下肚,山中细雨的湿寒驱散了些许。

寥寥几句话,黍卿便知二皇子是个聪明人。

既然两人心思都在一方,笑意间藏着的秘密也都心知肚明。

黍卿道长放下酒杯,顺水推舟道:“看来二皇子也感兴趣,不如邀二皇子随我看看这道观。”

“正有此意。”

扶疏奇怪地看着二人对话的走向。二皇子与黍卿道长今日才认识,突然不知因何相熟得如此之快。更何况黍卿道长向来喜独身,竟还要邀请二皇子一同游览这破得不成样的道观?

不对劲,这两人实在是奇怪……扶疏心中莫名有些发虚:“要不,我也一起?”

黍卿站起身,若无其事给她指了个方向:“扶疏你方才不是想要看看道观中的书卷吗。近日阴雨连绵,我将书卷悉数挪去了二层,现下你便独自去看看吧!”

“哦。”

扶疏顺着黍卿的力道向前走了几步,一步一回头。

“怎么还依依不舍的?是想留下来一起商谈李府嫡女之事?”

鸿徽晚知晓扶疏心存好奇,故意反言道之。果然,扶疏听见这话,呼气没有留恋转头就走:“才不呢,你问黍卿道长吧!他知道的比我多。”

待扶疏脚步声走远,两人之间重新恢复成安静,唯目光相错交锋。

雨滴连成珠链,打在石板地上,噼啪作响。

黍卿在山间隔世许久,就算面对纪国二皇子,黍卿心中也难有半点波澜,不知不觉话语与神色都变得生硬。

意识到不妥,黍卿缓了口气,和声尊敬道:“二皇子有什么想问的,贫道定然如实相告。”

鸿徽晚紧紧盯着黍卿,手中把玩着黍卿放在墙角的扁担:“黍卿道长是何时知晓扶疏身份的?虹城中,还有多少人知道此事?”

“就我一人。”

黍卿答道:“是李府的人来此处寻扶疏时,亲口告诉我的,要我助他们带她回府。”

回想起两人刚认识时,扶疏九岁,黍卿十九岁,已在山上道观待了八年半。如今,扶疏十六岁,黍卿二十六岁,入道观的日子已占据了大半生。

时光荏苒,黍卿眼底有丝丝笑意,可他马上又想起扶疏的身世,眼神暗淡中参杂些许庆幸:“这么多年,我也是那一日才知晓,面前的扶疏,就是在虹城为质十五年的李将军嫡女。”

听闻此话,鸿徽晚捋着衣袖,压住心中晦暗情绪,扯起嘴角道:“扶疏倒是信任你,一来便戳穿了我作掩的身份,想来往日同你也是知无不言了。”

说罢,鸿徽晚自嘲一笑,想要分辨对面之人话语的真假。

黍卿摇了摇头,反而好奇看着鸿徽晚道:“扶疏如此坦然地带着二皇子回了虹城,原本我以为,她要么是已经知晓了自己所有的真相,要么还是在你们面前继续伪装身份。却未曾料到,扶疏是坦白了身份,还敢带你一同回虹城。”

鸿徽晚闪动着眼眸,倒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刚想听黍卿谈及更多扶疏,黍卿故意浅笑收住话语:“无论是二皇子还是督察,我都会保管好扶疏的秘密,二皇子不必忧心。”

鸿徽晚侧头:“我的身份实乃小事,只是不想节外生枝。我受李将军之托,带扶疏归长安便是圆满。”

黍卿淡淡思忖道:“关键是看扶疏想要什么,她在虹城这些年已经够苦了,能遂其心愿已是极好。”

“会有的,扶疏想要的长安城都会有的。”

鸿徽晚肯定地点头。

可扶疏准确想要的是什么呢?鸿徽晚不知道。面对黍卿审视的目光,鸿徽晚忽然有一丝摇摆。

两人都没有说话,缓缓走过道观的沿廊,岁月使得墙壁变得古朴而破旧。

“二皇子来去自由,各有归处。但扶疏不一样。”黍卿道长语意深长,“二皇子再多待些时日吧。你会发现,扶疏与虹城早已有不可分割的羁绊。”

黍卿说的话与自己的所愿相背,鸿徽晚下意识想要反驳,但想起扶疏在国子学中书下的《虹城书》,也许黍卿说的有道理。

半晌,鸿徽晚冷静颔首:“或许吧。但待时机成熟,黍卿道长不要加以私心阻拦便好。”

“扶疏自有她的命数,我会护她,但绝不会阻拦她。”

每个人自有命运,没人能够干扰,也无权干扰。黍卿道长转身接过扁担,轻轻擦拭着:“不过,二皇子一路从长安城跟到我这道观,难道全然没有半点私心?”

私心?这是鸿徽晚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反应过来已是愕然。

在与扶疏尚未见面之时,鸿徽晚就听闻了李府嫡女的遭遇,那时便已起了恻隐之心。再后来她坦白自己的身份,再到他真正知晓扶疏的过往,鸿徽晚早已牵系其中。

鸿徽晚努力保持着话语间的镇定:“她本该享有的生活就在眼前,我无法坐视不理。”

黍卿道长皱了皱眉,眸光深邃:“那么,不要为了让她面对往日,而不停刺激她。”

鸿徽晚眼中闪过诧色,一时有些愠怒:“我……”

鸿徽晚从没想过逼迫扶疏,黍卿道长抢了话机,倒是显得自己不是。

忽然,瓦片上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响声,有人冒雨翻身而下,小心翼翼推开了坏掉窗棱的一条缝。

房中两人屏息凝神,立即意识到是扶疏偷偷来凑热闹,皆默契停下了对话。

果不其然,扶疏没有听见动静,用力挤进来半个脑袋,轻眨着眼道:“二位说什么呢,神神秘秘的?”

鸿徽晚:“没什么!”

黍卿:“没什么。”

两人异口同声,信誓旦旦得有些可疑。

“啊?”扶疏趁着时机抽身,嘟囔道:“只是问一嘴,怎么两人都急了?”

既然被发现偷听,扶疏干脆拍了拍手上的水,光明正大的推门走入。

“我想了半天,觉得李府嫡女一事还是同我有些干系,我义不容辞。黍卿道长,二皇子,你们接着说,就当是我好心啦……”

房中,黍卿道长手中扁担像是持剑相对,鸿徽晚面色同样不佳,抱着臂正兀自委屈。

扶疏的声音越说越小,觉着气氛愈发奇怪。

看他们模样,约莫是详谈得并不愉快,鸿徽晚身边没了暗卫,更是因此事烦心。

扶疏思忖着,得尽快解决暗卫的问题才行。

“咳咳咳,那我先说?”

扶疏清了清嗓:“黍卿道长,你可知那虹山上真的有山匪吗?若是误闯,还能活着回来吗……”

“确有山匪,但已相安无事许久。”

黍卿道长开口一如往日沉稳,扶疏安心许多,专心听着话语。

斟酌着从何开始讲述,黍卿眼眸幽静:“你可知阮贼在多年前对虹城犯下的罪行?”

扶疏也随之思索,抬眼同鸿徽晚对上目光。

“丞相阮沧郁夺位掌权,数百民众自虹城起兵反抗,阮沧郁震怒,指兵镇压,屠半数村民以作抵罪。”

扶疏轻声念道,这是此事在虹城简史上有过的记载。

黍卿点点头,目光中是慈悲的忧伤:“变故之后,有很多在外的读书人回到家乡虹城,却发现家中只剩自己一人苟活于世,只能绝望的落草为寇,盘踞了虹山为山匪,年复一年守着山上的尸骨。”

面对着虹山的方向,黍卿长久凝望着。“这些年,虹城人也都默契避开了官道,谣言却传得风生水起。”

一番阐述,扶疏才知自己先前所猜测的是有些许狭隘了,原来这虹山上的情况比想象中要唏嘘得多。

扶疏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这么说,他们也是可怜人……”

整理好表情,扶疏带上浅笑谢道:“黍卿道长,多谢啦,你懂的真多!”

黍卿没有回应,眼中是少见的冷冽,仍在回忆着过往。他站在屋里,却像是在淋一场瓢泼大雨。

“在我做道士以前,也是虹城的好儿郎。”半晌,黍卿低声释然道,这些过往之事,他早就封存在记忆里了。

鸿徽晚同样细听着黍卿的话语,心绪回转曲折,注意力却不仅仅在山匪一事上。

扶疏以为他仍在为暗卫忧心,连忙走到鸿徽晚身边,戳了戳他的臂弯道:“你这下可以放心啦。”

鸿徽晚放下手臂,转而走到黍卿身旁语气微妙地试探道:“既然黍卿道长如此了然虹山情况,可愿同我一起前往虹山?我欲上山寻我的护卫。”

“道观尚需要我看守,便不随你们去虹山了。”

黍卿垂下眼眸回绝道,眼睫盖住他眼底的神色,叫人看不清喜怒:“放心,官家之人他们不敢乱来。”

鸿徽晚不解。

黍卿正是风华正茂的年岁,却甘愿独身隐居于山间道观。提及虹山一事如此凛冽悲伤的语气,难道当年他的家人也因此而遇难,这才选择了这样一条路么。

鸿徽晚随意问道:“难道黍卿道长认识山上那些匪徒吗?这才不愿去往虹山。”

黍卿没有回答,摩挲着指尖。

扶疏知道黍卿的性子,何止是不愿去虹山,连市集都很少前去。以前扶疏同样不解,可见黍卿在山间乐得自在,便也没再过问。

“黍卿道长平日里最是温和善良,才不愿同流合污,做那些烧杀抢掠的勾当呢!同他们哪会有什么干系。”

扶疏抿了抿唇试图解释道:“再说黍卿道长本就喜静,晚督察何必强人所难?”

话语间暗流涌动,鸿徽晚没想再深究,只是皱了皱眉表示着不满:“我这会儿又是晚督察了?”

“我的意思是,我陪你去虹山如何?”

扶疏看向鸿徽晚,歪头耐心解释道:“我会虹城话,交流起来也方便许多。”

“啊……”

见扶疏的主意是向着自己的,鸿徽晚心中烦躁尽散,他忍住笑意,不自然地点了点头。

“你要亲自去虹山?”

黍卿表情终于出现了一丝明显波动,他摇着头极力劝阻道:“他们虽是落草为寇,情况却并不简单。你为李府嫡女……”

话语间着急阻拦,黍卿差点就要说漏嘴,鸿徽晚一记眼刀扫来。

黍卿随即意识到不妥,若无其事地圆场道:“你们还要为李府嫡女查清事实,现下你二人的暗卫不知所踪,手无寸铁前去,若无后路实在太过冒险。”

鸿徽晚总觉得黍卿在隐瞒着什么,现下却没法扒开黍卿的过往查清楚。鸿徽晚看着他一字一句道:“黍卿道长自己画地为牢,都不愿离开道观,又怎么护人呢?还是别阻拦了……”

“哎呀,你二人怎么一点小分歧都能针锋相对?”

扶疏揉了揉眉心,有些无语看着相对而站的二人,很是焦头烂额。

“相信我二皇子,我从小在虹城长大,还不能应付好此一事?”

“黍卿道长若是担心,那便约定好——三日未得我消息,一定记得去虹山上寻我!”

隔开两人,扶疏一边一句好生安抚着。见两人平息,扶疏点点头颇为满意,背上竹篓大手一挥:

“上虹山!”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