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不愿意在街上数钱,一家子吃完了面,啃完了饼,这就准备回家了。
其实家里缺许多东西,只是大家都习惯了将就,何氏是打算封山后再出来准备……到时快入冬了,挑一天大家一起来买。
来时是和四房一起,这要回家了,肯定要去问一声。
高氏做的栗子糕在菜市不好卖,她还先尝后买,何氏尝过,味道是真好,可是五文钱一块,一块只有两口,除了少数几个给孩子买一块甜嘴,多数人都是只尝不买。
一家人到菜市去找高氏时,发现她人已经不在了,问了旁边摆摊的,得知高氏是带着蒸笼走了。
蒸笼也是新买的。
何氏瞧着,高氏做的栗子糕添了不少东西,且不提准备的那些物件,还买了细粮,又添了糖,特别舍得下料。
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得出去。
要是卖不掉,家里的那些栗子还得晒干了当粮食吃。
三房往回走,刚到镇子口才分路,就看到了牛氏母女。
林桃花脸上涂得红彤彤的,嘴唇也涂了胭脂,模样增添了几分媚意,看见三房众人,她笑吟吟问:“三婶,菜卖完了?”
何氏心情很好,也有兴致搭理二人,点头道:“卖了。桃花这是大姑娘了,怎么,瞧这样子还打扮过,今日相看亲事了?”
牛氏嗯了一声:“她表姐帮着说的亲,先看看。”
姑娘家相看太多,婚事又不成,多少会影响自家名声,不管是被人嫌弃还是眼光太高看不上男方,都好说不好听。
因此,一般姑娘家相看都遮遮掩掩,除了亲近的人家实在瞒不过的,都是几乎成了才会跟人说自家姑娘与人相看过。
“哦?”何氏本是随口一问,闻言一脸惊奇,“还真相看了?难道是镇上的后生?”
“是啊!”牛氏眉梢眼角俱是得意之色,“桃花干不了地里的活儿,生在农家,其实是享福的命,今天一看,男方那边的长辈很喜欢她,还送了她传家宝。”
她说这事时手舞足蹈,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林桃花摇了摇手腕,手腕上是一双黑漆漆的木头镯子。
何氏瞄了一眼:“木头的?”
“据说这是沉香木,比银子还贵重呢。而且传了好几代人了。”牛氏乐呵呵的,“我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林麦花也看了林桃花的镯子,众人是一边走一边聊。两家人上街的事都办完了,回家时气氛都很轻松,走路也不那么急,走走停停。
因为看镯子,林麦花也停了停脚步。
边上赵东石小声道:“假的,什么沉香木,根本就是山上的木头镯子,只不过时间放长了才显得黑!麦花妹妹,咱俩若定亲,我送你一双银镯子。”
旁边就是林青武夫妻二人,林麦花怕被兄长和嫂嫂听见,狠狠瞪了他一眼,小声呵斥:“别开玩笑。”
“不是开玩笑,我认真的。”赵东石紧了紧衣裳。
秋日过后,天越来越凉,这会儿太阳落山了,风一吹,就感觉周身凉飕飕的。
“麦花,我想上门提亲,娶个媳妇好过年呢。”
距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月,现在开始谈婚事,年前是有可能成亲的。
林麦花红了脸:“我没想嫁人。”
赵东石:“……”
林青武靠了过来,道:“东石,还没谢过你帮我们家卖菜呢。等忙完这段时间,请你来家里喝酒。”
赵东石心下失望,两人真的很难得到独处的时间:“都是兄弟,不说那客气的话。等忙完这段,我还想请你们帮我个忙。”
林青武不怕被麻烦,就怕还不上人情。兄弟三人跟着赵家人在山里赚了不少钱……但说到底,那些银子都是赵家父子分给他们的。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赵家父子雇他们帮忙,每天就给个几十文,他们也会很乐意去干活。他们拿到的前前后后有九两银子了,而且今日过后还要上山。
只要去山里,多多少少都有收获。
听到这话,林青武立刻拍胸口:“有事尽管吩咐,我们兄弟其他的不会,但有一把子力气。”
赵东石点点头:“也没别的,就是……老人说今年的冬天会特别冷,我想在屋里盘个炕床。”
林青武茫然:“炕床是什么?”
“说了你们也不懂,我家乡那边家家都有。”赵东石一挥手,“到时你们帮我盘完就知道怎么回事,完了你们也可以在自家盘一个。”
接下来的一路,光听牛氏炫耀她们母女吃的什么,男方对她们有多客气,男方的长辈对桃花有多满意,话里话外那意思,如果一切顺利,年前就会办婚事。
何氏心里酸溜溜的。
还是那话,能把闺女嫁镇上,彻底离开这片黄土地,谁乐意将闺女放村里吃苦?
再听说这门婚事是牛兰花牵线,何氏还真的生出了几分不甘心来。
没天理的,还真让那个悔婚的过上好日子了。
到了村头,赵东石回家,只剩下林家人。
牛氏笑吟吟问:“那个赵二天天跟青武他们一起混,看起来好悠闲。他该不会是看上你们家麦花了吧?”
何氏眼皮一跳,赵东石从来没有在三房面前掩饰过他对麦花的心思,三房拿人手短,加上赵东石本身又有手艺,他们是放任自然,没有刻意拦着二人相处。
赵家除了没地种,其实是个不错的人家。
可话又说回来了,只看赵家父子打猎这几日的收获,人家想要买地,不过是时间问题。
除非是赵家不想买。
林桃花定了亲,何氏心里也生出了几分紧迫感,更别提大房还虎视眈眈。
有时候真的不能背后想人,想什么来什么。
三房到家时,发现赵氏又回来了。
赵氏不是一个人回的,今天还跟着林振文。
何氏入门多年,孩子生了四个,如今都已做祖母,但还真没有看到过婆家大哥几回。
林振文看起来要比家里的兄弟三个都要年轻,白白胖胖的,又穿一身绸缎长衫,特别富态,还带着股村里人没有的文雅气质。
看见三房众人进门,林振文率先打招呼:“三弟,你怎么能闹着分家呢?”
林振德小时候很尊重兄长,但那份兄弟情分早在过去那些年里被压榨光了,分家以后,家里天天有进项,短短时日之内敛财十几两……如果不是因为来年的粮食不够吃,家里的物件样样缺,他都可以肖想买块宅基地造房子的事。
从小家里就挤,林振德长大后是越来越挤,他早就受得够够的了。
早分家几年,他说不准早已造了房子。
如果说分家前林振德对兄长还有几分敬畏,如今就只剩下了厌恶。兄弟几个那些年进山找到的野货换来的银子,全部都被老大一个人在城里挥霍光了。
什么读书辛苦,要吃好的,读书费钱,笔墨纸砚和打点处处都要花销……那跟他林振德有什么关系?
“那还得托大哥的福,如果不是你手伸太长,想要卖我的儿女,分家的事,且还得缓几年才能行。”
林振文眉头一皱:“三弟误会了,之前那婚事是你大嫂自己一个人的主意,她都没跟我商量,独自一人跑回来说,即便是爹娘答应,你答应,我也不会放侄女给人做妾,好说不好听啊。我读了这么多年书,怎么可能干这不要脸的事?”
林振德半信半疑,不过,他已经尝到了分家的好处,绝对不可能再合回去。
“大哥不答应就好,畜生都知道护崽子,弟弟总不可能畜生都不如,谁敢动我儿女,先过我这一关。”
林振文叹口气:“赶紧给三弟道歉,瞧瞧你办的事,闹得我们兄弟不和。如果不是念青斌的面子,我非休了你不可。”
赵氏还真的上前对着夫妻俩道歉。
“三弟,三弟妹,之前是我考虑不周,你们别生我的气。我还给麦花准备了赔礼。”说着,掏出了一个红布包,从红布包里取出了一双银镯子。
何氏感觉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完全不敢相信这是一向高高在上的大嫂……同样都是村里的姑娘,就因为嫁了个读书人,住在城里见识多,就成了可以藐视她们的贵人。
这份贵气,本来就是妯娌几个和儿女们供出来的!
何氏一直很不服气,大嫂凭什么高高在上地等着他们供养,还反过来看不起他们?
如今看到大房送礼物,何氏恍惚间都以为自己在梦中。
看见银镯子,牛氏眼睛都拔不下来了,何氏却觉得眼皮直跳。
不对劲!
“赔礼就不用了,本身这件事情也没有影响麦花。但发生过的事情不可能抹掉,家已分,对外咱们是一家人,但对内,咱们已是几家人。以后各过各的日子,互相之间不要打扰对方就行。”
言下之意,不管知不知错,一家人都不可能再合回去。
林振文听明白了弟妹的话中之意,又见三弟没有阻止,叹了口气:“娶妻不贤,祸害了全家,是我的错。三弟啊,赔礼还是要收下……”
林振德满脸讥讽:“这买镯子的银子哪里来的?大哥所有的花销都是从家里拿,那是我们兄弟带着妻儿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血汗钱,如今你独独买了这么贵重的礼物给麦花,二哥怎么想?四弟又怎么想?大哥还是读过书的人,难道连送了这镯子会闹得兄弟不和的道理都不明白?”
赵氏皱眉:“这不是……”
林振文打断她:“这银子是我抄书赚的钱买下的。”
这一下,牛氏都觉得不对劲了。
“抄书能赚这么多钱,那大哥还问家里要银子?”
林振文老生常谈:“城里的花销大。”
就在这时,高氏夫妻俩回来了。
他们带着四个孩子,还背了几层蒸笼。何氏再也顾不上管大房,回身去看四房:“弟妹,如何?”
高氏满脸疲惫:“卖完了。”
何氏惊喜:“真的?”随即就察觉到弟妹的脸色不对劲,试探着问,“卖不上价?”
高氏真没想到赚钱这么难,栗子糕不管是栗子还是细粮,就连糖,她都用了上好的。
她先尝后买,以为味道好就能招来客人,结果占便宜的人不少,愿意掏钱买的人没几个。她后来拿到富人们居住的那一片,一户挨一户的敲开门问,个个都压价。
她都把东西做出来扛到镇上了,总不可能再扛回家吧?
用料那么贵的糕点,自己家可吃不起。于是,只好贱卖,勉勉强强能收回成本。
折腾了这么几日,一文钱不赚,白费力气。
“那些人不愿意出价。”高氏说了一路上遇到的难处,“卖吧,不赚钱,不卖,亏得更多。”
何氏哑然:“剩下的栗子你还要吗?”
不要了,她得赶紧拿到镇上问一问,看能不能换钱。
“要!”高氏咬牙,“我还就不信了。”
镇上不好卖,她就拿到城里去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大房赔礼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