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图》修复进入收尾阶段,林软的临时办公室堆着半人高的修复笔记,每一页都画着细致的“软氏标记”——极小的梅花纹藏在页脚,有的用墨笔,有的用她调的淡赭石色,像撒在纸上的星子。
这天一早,林软抱着最终版修复方案去陆时衍办公室,脚步轻快。方案里详细标注了最后一步“补色”的颜料配比,连画轴缠线的材质都选好了——是她托人从苏州定制的桑蚕丝线,和《寒江图》年代相近,触感温润。
“陆总,你看这个方案,要是没问题,明天就能开始补色了!”林软把方案放在桌上,眼里闪着光,指尖点着“补色注意事项”那页,“我特意选了矿物质颜料,耐光性好,能保存更久,和原画的颜色也能融在一起。”
陆时衍接过方案,翻到最后一页,看到那朵淡赭石色的梅花纹,嘴角弯了弯:“我信你。”他抬头看向林软,“晚上项目组聚餐,庆祝修复进入最后阶段,一起去?”
“好啊!”林软点头,笑得开心,“我正好跟大家说一下明天的补色流程。”
下午,林软去茶水间泡咖啡,回来时却看到陆时衍的助理张薇在她办公桌前翻东西,手里还拿着那份修复方案。“张助理,你怎么在这儿?”林软愣了一下,走过去。
张薇慌忙把方案塞回文件夹,脸色有点不自然:“哦,陆总让我拿份资料,不小心翻错了。”说完,她快步离开,高跟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有点急。
林软没多想,拿起方案放回抽屉,锁好——这是爷爷教她的,重要的修复方案一定要锁好,避免被人乱动。
可第二天一早,意外还是发生了。
林软按照方案准备补色,却发现颜料配比和方案里写的不一样——本该用“石青 藤黄”调的江水色,变成了“石绿 赭石”,画轴缠线也被换成了普通的棉线。她赶紧去找陆时衍,手里拿着被换的方案,声音有点急:“陆总,方案被人换了!你看,颜料配比和缠线都不对,要是按这个来,补色会和原画差很多,棉线还会损伤画轴!”
陆时衍看着两份方案的对比,脸色沉了下来。这时,张薇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小声说:“陆总,博物馆那边来电话,说我们提交的修复方案有问题,他们收到的方案里,颜料配比和林小姐说的不一样,而且……”她顿了顿,看向林软,“有人看到林小姐昨天和沈氏集团的人见面。”
林软愣了一下,赶紧解释:“我没有!昨天我一直在工作室,下午就去聚餐了,根本没见沈氏的人!”
“可博物馆收到的方案,最后一页有你的梅花标记。”张薇语气有点冷,“林小姐,是不是你收了沈氏的好处,故意改了方案?”
陆时衍看向林软,眼神里带着点复杂。他知道林软不是这样的人,但方案上的梅花标记是真的,张薇的话也让他有点犹豫。
林软看着陆时衍的眼神,心里有点慌,却很快冷静下来。她深吸一口气,看着张薇,语气坚定:“张助理,我没有改方案,也没有见沈氏的人。方案被换了,标记也可能是假的,我有证据。”
点击弹出菜单